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82节

  而且他们只能做短期预测,也就是所谓48小时以内的预测。

  所以民众对他们的工作认可度有限。

  明明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果就是你的预测准确度不高,对农民们起到的帮助有限。

  “你们不是一直想转型做数值天气预报吗?

  计算中心就是一个契机。

  上面可和我说了,你们的优先级排在第一位,你们把要算的数值模型拿来,计算中心会第一时间给你们算出来,然后通过各地广播告诉全国民众未来的天气情况。”郭院长说。

  对华国来说,一台树莓派能够起到的作用方方面面。

  要补的太多。

  钱院长分到的工作属于紧急且重要,优先级最高。

  而郭院长现在在分配的工作就属于重要但不紧急,优先级也很高。

  因为树莓派关系重大,保密等级极高,所以也不好大张旗鼓,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把工作布置下去。

  涂长望闻言后大喜:“是学委那边终于愿意给我们分配一台计算机了吗?

  那真是太好了。”

  华国研发成功了计算机,涂长望作为气象局的局长自然再清楚不过。

  他也打过好几次报告,申请能否给他们分配一台107型计算机用于天气的数值计算。

  以阿美莉卡为例,他们早在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将计算机用于气象预报了,当时他们主要是用的ENIAC或者IBM的701.

  但可惜当下华国资助研发的计算机总共都不会超过5台,以气象局的重要程度,提了也分不到。

  这是物质现实所决定的。

  他们现在进行气象预报还依赖人工计算和计算尺、表格这种机械的辅助工具呢。

  各地观测数据经过电报汇总后,由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手工绘制天气图,最后再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当阿美莉卡当下已经开始用IBM 7090运行三维原始方程模型,拥有覆盖北美和太平洋超过1000个气象站,还有飞机、船只的观测数据用于天气预报。

  双方差距可见一斑。

  “抱歉,107暂时没办法分配给你,但计算中心给你提供的帮助不会比计算机更小。

  你可以尽可能往大胆了估计它的计算能力,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大气数值预报,不出意外的话,它应该能够帮你实现。”郭院长说。

  涂长望先是低落,然后开始对计算中心有了点好奇。

  既然郭院长这么说,那么计算中心也许比不上计算机,但也好歹能起到一点作用吧。

  能有一点作用是一点作用。

  “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把这两天要做的大气预测的模拟分析模型拿给计算中心。”

  涂长望带领的气象预测团队,对于天气预报的数值计算模型早就完成研究了。

  毕竟这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过去之所以还依赖统计经验法和初级动力学,那不是没办法吗?

  你观测站获得的值得计算48小时内的天气变化情况,靠人脑和手去算,等算出来,你的结果已经不是预报了,而是历史。

  过去受限于技术和资源,压根没办法用到此时国际先进的数值预报。

  现在既然郭院长都这样说了,涂长望打定主意要把他们最先进的模型拿来给计算中心好好算算。

  也算是估一估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到底有多强。

  回到气象局之后,涂长望把叶笃正、谢义炳等人叫来。

  这些都是华国气象方面大佬级人物。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国家方面打算给我们提供计算支持。”

  谢义炳大喜,“国家打算给我们拨一台107?”

  叶笃正显然要谨慎一些,“是和物理所共用一台吗?”

  涂长望看两位后辈和他第一时间想法一样,不由得苦笑:“不是,是我们可以把要计算的内容递到华国科学院刚成立的计算中心去。

  他们会计算出结果然后返给我们。”

  然后涂长望接着说:“笃正,义炳,我们抓紧时间,尽快把基于数值分析的要算的天气预测模型给整理出来,尽量在今天中午之前就给计算中心递过去。

  到时候笃正,还要麻烦你跑一趟。”

  叶笃正带着要算的一沓记着密密麻麻数据的纸张来到计算中心之后,内心是有些失望的。

  因为这地方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房间。

  只留了一扇窗,从窗往里面望,能明显发现里面就两工作人员。

  没有计算机,连算盘都没有。

  就这也能算出他们最新的数值预测模型?

  叶笃正对此非常怀疑。

  “是气象局的同志吗?”坐在窗口前有点收银员的工作人员,坐姿和气质都与众不同。

  “哦哦,是的,这是我们要算的东西。”叶笃正把一沓信封递了过去。

  之所以还会把他们的气象预测模型递过去,完全是因为来都来了的想法。

  来都来了能解决很多问题。

  工作人员接过之后,说:“好的,同志,麻烦您在一楼大厅稍作休息,或者您也能先回去工作,大概两个小时后,我们就会把计算结果返给你的。”

  这下轮到叶笃正震惊了,两个小时就够了吗?

  “我们这涉及到3天的天气情况预测,用到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数值分析模型。”没等叶笃正说完。

  工作人员就打断道:“我不懂什么数值分析模型,总之我们两个小时会给你结果的。

  你记得来取。”

  要是不是要经过多道中转,加上要掩盖华国突然增加的强大计算能力,五分钟都不要。当然数据的输入还是要时间,包括树莓派的使用也都要花时间。

  之所以说两个小时,也是被调到攀枝花基地取工作的科学家们,根据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的估计。

  阿美莉卡的气象局与联合数值天气预报小组一起进行气象计算一般是这样的步骤,先使用磁带和打孔卡,通过人工将数据处理然后输入,将观测数据插值到网格上,生成初始场。

  还真有联合数值天气预报小组这机构,英文全称叫Joint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Unit,缩写为JNWPU。

  1950年开始,到了1962年的时候阿美莉卡在这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了。

  他们在完成数据的录入后,使用差分法解大气动力学方程,计算每个网格点在未来时间步长的状态。

  这里需要花十多分钟的时间。

  数据录入一个多小时,数据的计算十多分钟。

  也就是说,阿美莉卡大致要花两个小时左右,所以计算中心给叶笃正的回复也是两个小时。

  叶笃正回气象局之后,涂长望不在,办公室里只有谢义炳,谢义炳问:“怎么样?”

  叶笃正无奈道:“他们让我两个小时之后去取。”

  谢义炳表情和当时的叶笃正差不多,都是张大嘴巴,眼神中透露着不敢相信:“两个小时?”

  叶笃正点了点头:“而且那地方就是个普通房间,里面别说计算机了,就连算盘都没有,工作人员也就两个。

  坐在窗台前的工作人员甚至连数值模型都不懂。

  也就是说负责工作的可能只有最里面的那位同志。

  他一个人要在两个小时时间内,解出我们的数值天气预测模型。

  你觉得有可能吗?

  别说是他,就算林教授亲自来也不可能做到好吧。”

  林燃在华国国内同样出名。

  尤其在学术界。

  华国媒体也没少报道他的事迹,重点强调他的华人身份。

  甚至包括他提出的文化华国的概念,国内同样也有类似报道。

  “我们还是赶快把今天的天气预报给做完,然后赶快把预报信息传给各省市的省级气象站吧。

  包括报纸和广播那边都等着呢。”这下谢义炳也不抱希望了。

第120章 重要但不紧急的气象预测

  “真的假的?”

  两个小时后,去华国科学院刚挂牌成立的计算中心把计算结果取回来的叶笃正在路上就忍不住打开计算结果查看了起来。

  不管具体内容如何,至少算出来的是那么一回事。

  算出了未来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和移动路径。

  当他回到气象局,把计算中心算出来的结果交到涂长望手中的时候,涂长望和他是差不多的想法:“两个小时算出来好像不太可能。

  不过他们确实算出来了。

  正好后续两周时间,我们每周都把当天的数值天气预测模型和参数拿到计算中心那边去,让他们算一下。

  然后把他们的计算结果和地方气象站的观测结果进行对照。

  看下他们计算的准确性如何,如果准确性比我们当前的计算方法高,那就完全可以用他们这套计算方式。”

  叶笃正听完后说:“局长,还是有点不对劲的地方。

  您不觉得计算中心给过来的结果,太过于精确了吗?

  就算他们是用计算机给我们提供计算,哪怕是苏俄方面的BESM-2,也没办法做到这个精度吧。”

  涂长望说:“这我们就不要管了。

  我们不管计算中心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只需要管它算的准不准。”

  他回去又揣摩了一下郭院长的发言,涂长望猜测华国是不是实现了某一方面的技术突破,所以如此谨慎。

首节 上一节 8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