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门法则

道门法则 第469节

杜腾会这才将目光从庐山方向收回,在岸边一扫,瞥见了行礼送行的赵然,于是微微阖首回礼。

客船渐渐远去,消失在江面之上,赵然转头问东,行不数里,进入江边一处酒家,酒家门外挑着根旗幡,上书“三石一茶”。

上得二楼,进了间包厢,就见坐中一位大汉,正是松藩卫指挥佥事、红原守御张略。

张略起身抱拳:“见过赵方丈!”

赵然一笑:“张守御客气了,怎么还请我喝酒?”

张略自嘲道:“原以为张某还算有几分胆色,谁知上了庐山才发现,自家不过鼠辈尔,若非赵方丈指点,险些酿成大错!此番回转松藩,也不知何时能再见到方丈,干脆便在此地摆上一桌,与方丈共谋一醉。”

说话间,将酒保招进来:“你们这里不是号称什么庐山四绝么?快些整酒上来!”

那酒保笑道:“早给准备多时了,立刻上来!”出门喊了两声,便有厨下陆续传上来一桌酒菜。

所谓庐山四绝,便是酒幌上挑着的“三石一茶”。三石即石鸡、石鱼、石耳,就是庐山里特产的赤蛙、泉鱼和黑木耳,石鸡黄焖了一盆,加上石鱼炒蛋和石耳炒菜,配上一坛酒家自酿的黄酒,一边欣赏窗外大江上千帆竞秀的景致,一边喝酒吃菜,真是别有风味。

喝了几杯,便开始闲谈,赵然问:“张守御今年贵庚?”

张略道:“张某今年虚岁三十八了。”

“看上去倒是不像,说你刚满三十,怕是无人存疑。”

“哈哈,多谢方丈谬赞,练武之人,时常活动筋骨罢了。”

“张守御看上去的确英武,听天鹤宫杜监院说过,张守御在战阵之上是员猛将。”

张略叹了口气道:“不敢妄称猛将,不过是敢冲、舍得拼命罢了。”

赵然举杯相敬:“听说张守御并非将门世家,也不是军户出身,能做到四品佥事、担负一方,这番际遇当真难得,非是战阵上有过人之处,哪里可能身居高位?守御是在何处应募从军的?听口音,似乎不是川中子弟?”

张略干了杯中酒,笑道:“张某在四川待了十七年,自以为言谈已与川人没得区别,不想被方丈一听就听出来了,哈哈我下面那帮瓜娃子,一直说老子四川话地道,原来也是哄老子高兴,哈哈!不瞒方丈,我是京城人士。”

“哦?京城人士,怎么跑四川从军了?守御必有故事,且说来听听?”

第三十三章 胆色

张略大笑:“哈哈,也好,其实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左右无事,说来给方丈下酒。我家世代居于京城,我少时不晓事,走街串巷,好吃懒做,好勇斗狠,专行不法,说起来惭愧,也是市井中的地痞混子。后来得遇高人,传了我一身武艺,也由此萌生了出人头地的想法。记得嘉靖三年时,宫中选秀,与我青梅竹马的……

唉,其中曲折,不提也罢,我一气之下就来到边关。当时咱大明正和土蕃争夺乡城,我便径直投了宁蕃卫。投军当月即遭遇平生第一场战事,斩首两级,叙功晋为小旗。”

赵然赞道:“锥处囊中!”

张略晒然一笑:“之后的日子,一直顺风顺水,或许也是走对了路子,我这人哪,天生就是从军的料。嘉靖五年时积功为总旗。嘉靖九年随上峰调驻天全六蕃招讨司,升百户。嘉靖十二年,夏军破白马山大阵,朝廷设川西总督府,我带部下至松藩作战。先隶属小山卫,嘉靖十五年迁叠溪千户所副千户,嘉靖十八年迁松藩卫中军千户,十九年白马山大捷后,因公升松藩卫指挥佥事,四月设红原守御所时,以佥事职领红原守御。”

听罢这份履历,赵然不禁咋舌,张略的升迁速度,简直不亚于自己,没有家世、没有背景,十八年连跳六级,从最底层的小军一举而入大明中层将领之列,堪称军中异数!

不由发自内心赞道:“若非勇略过人,张守御如何能有今日,来,贫道敬守御三杯!”

张略连称不敢,将酒喝了,摇头道:“其实张某能有今日,只占了两条,一个是始终在边关,军中迁转最重军功,张某从军十八年,历经乡城之战、打箭炉之战和白马山之战,从无一刻停息,大仗打了十三次、小仗不计其数,没那么多战事就没那么多功绩。第二条,是张某运道好,能够活到今日,实在是匪夷所思……”

说着,张略陷入沉思中,赵然也不催促,等着他的下文。

“……当年随张某从京城投军的二十六个弟兄,如今活着的只剩四个。张某记得清清楚楚,曾经有五次必死之局,都是弟兄们用命把我抢了回来,所以张某这条命不是自己的,是弟兄们的……”

赵然等他沉默下来,长吁了口气,连忙将沉重的话题转移开:“张守御在红原镇守也有一年了吧?那边情形如何?前月时我去黎州办事,途中路过都府,和景寿宫陆监院一起吃酒,他曾随口提过几句,说是如今红原不太稳当?唔,我也就随便问问,若是涉及机密不可对人言的,张守御也不用告诉我。”

听赵然谈起红原,张略道:“这里头也没什么不方便讲的,何况红原特别布道区的设立,听说本就是赵方丈在叶雪关提出来的计策,对旁人需要守密,对赵方丈却无此必要。说起来,我在红原也有一年了,这一年的感觉,除了憋屈,还是憋屈!”

“此言何意?”

“以往我在军中,要么直面吐蕃,要么直面西夏,总之都是军阵厮杀,无须顾虑太多,只要一门心思打仗就是了。可接了红原守御所的差事之后,做起事来处处束手束脚,很不痛快。说个最近的事,今年正月,白马院举办正旦大斋醮,知会红原三部大小头领全部到场。可是当天却只来了三分之一,没来的那些头领都是以各种借口推辞不至。后来详加打探,这帮人都在自家村寨里搞弥勒圣诞法会!而且许多寨子从夏国悄悄请来了和尚主持法会!”

听了之后,赵然感到很吃惊:“入我大明都一年了,这些部民居然还敢明目张胆搞法会?白马院的方丈是曾致礼吧?他是如何处置的?”

“赵方丈是知道的,红原三部中,白龙部人丁最多,实力最强,共有大小十七座寨子,其中人丁上两千的有三座。我们查到的消息,哲波山下的哲波寨子搞法会最为嚣张,请了足足六个和尚。曾方丈当即下令白马院方堂前往哲波山捕拿和尚……”

赵然打断道:“这些和尚有修行么?若是有的话,那此举可就有些孟浪了。”

张略摇头道:“这却不知了,估计是没有,就算有的话,这些和尚也没有以佛法出手。”

“没有出手?”

“压根儿就没见到这几个和尚。方堂的人手去了以后,被哲波寨堵在了山下,不许他们进山。方堂的弟兄……方堂的道长们也急眼了,飞报白马院,当时曾方丈不在,袁监院便请守御所派兵入山……”

赵然回忆了一下,问:“这位袁监院就是原川西总督府幕宾袁灏吧?”当时赵然上红原疏时,建议道院和官衙合为一体,方丈由道门选任,主持布道方略,监院由川西总督府选拔实干人员充任,授予道牒,以监院身份实际主持地方政务,袁灏的监院道职便是这么来的。

张略点头:“不错,正是此人。袁监院向我守御所请援后,我便派左千户宁德寿领兵前往,大军于哲波山下摆开阵势,准备入山清剿哲波寨。但其后曾方丈得到消息便赶至哲波山下,勒令大军回撤,宁千户无法可施,只得率军返回。”

赵然问:“曾方丈是怎么考虑的?他撤军的理由是什么?”

张略嘿嘿笑道:“头一个,大明攻占红原时日尚短,此事须从长计议,不可急躁,否则打起来,整个红原三部都有不稳之象。第二个,事关教化,宜缓不宜急,凡事须以德服人,一味强硬,只会令事态激化。第三个,此来是捕拿和尚的,不是与哲波寨开战的,哲波寨既然已经言明寨中没有和尚,白马院又无实证在手,就只能退兵,否则就是违了当初与红原三部的协议。”

赵然愣了愣,摇头道:“这个曾致礼,不是听说平定过苗部叛乱么?应当是个果决的人物吧?处事怎么会如此……”

“如此”什么,赵然不好往下明言,总之行事风格令他不喜。

张略道:“曾方丈平苗乱的事我也听说过,后来一打听,赵方丈可知他是如何平定苗部叛乱的?”

“不知。张守御说来听听?”

“嘉靖十五年冬,他孤身进入叛乱的苗寨,以微言大义感化苗人,令苗人放下刀枪,重归大明治下,不费一兵一卒平定苗乱,真是居功至伟啊!”

“这也算很有胆色了。那……后来怎么惩治的苗人?那次叛乱死了很多人吧,听说山下的村子都被屠光了,后来怎么处置的?”

“苗人都重归大明治下了,几个头人各自得了朝廷封赏。赵方丈以为要惩治谁?怎么惩治?”

“不会吧?那死了那么多人......”

首节 上一节 469/1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带娃修仙

下一篇:我是十七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