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乾夜天子

大乾夜天子 第237节

  ……

  半个时辰之后,公主府内。

  苟向西来在书房门口,擦了擦一路小跑来泌出的细汗,平复了一下气息,这才抬手敲门。

  “进来吧。”

  待到书房内有了回应,他这才推门而入,躬着身走来,就要去赵祈安面前见礼。

  可他一抬头,却是愣了一下:“东家今日去见国师,莫非不顺?”

  他还是难得看到赵祈安脸色不大好看。

  赵祈安摇了摇头:“说来话长,无玟已拜入国师门下,可我也不知是好是坏。”

  苟向西不由疑惑,安排七小姐拜在国师门下,不是东家的主意么?

  既然一切顺利,东家为何会这样说?

  不过赵祈安也没有解释的打算:“小七的事先放一边,我找你另有其事,坐。”

  “谢过东家。”

  苟向西行礼坐下,静静得等着赵祈安的吩咐。

  可赵祈安许久没有开口,手指在书桌上轻轻点着,似是在思索如何开口。

  “笃笃……”

  手指与书桌轻轻的碰击声,在安静的书房内显得格外突兀。

  最终,声音一止,赵祈安缓缓开口:“苟先生,你我相识多少年了?”

  苟向西不明白赵祈安为什么问这个,但思索过后还是如实回答:“若是从见到赵东家的第一面算起,应当有一十三年了。当时小的受朝廷调令,任扬州海陵郡郡守,海青城就在海陵郡辖内……哦,当时还不叫海青城,是叫东台城。”

  当年的他,仗义敢言,得罪了吴庸。后在经筵之上因为天武皇一句玩笑,被吴庸以此为痛脚,在朝堂上指使吴党攻讦,最终把苟向西给贬责出了京。

  不过苟向西毕竟是探花郎,翰林院出身,哪怕外放,起点也不低,再加上能力极强,在地方上也是屡建功绩。

  吴庸怕他在地方得势,又是数次暗中安排了他的迁调,让他一个地方只做两三年的官就得换一个地方。

  这么短时间,连当地政务都来不及熟悉,更不用提做出什么功绩了。

  一直到了天武四五年,苟向西被调去了扬州海陵郡当郡守,而天武四六年赵祈安从东海归来,二人得以结识。

  赵祈安点头道:“也就是苟先生在任那几年,赵氏商行刚刚成立。”

  苟向西不由笑了:“东家那一艘艘载满了海外奇珍异宝的船只进了海陵郡时,整个扬州城可是都轰动了。当时还有不少扬州士族动了心,妄图也出海与海上异族贸易。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

  谁会想到,赵家那份财富,哪里是贸易得来的?

  在那个时候,东海十二国已经半数落入了赵祈安的手中,而那些私自造船出海的扬州士族真到了海上异国,却发现迎接他们的是赵氏龙渊卫的刀戈,那幅画面……光是想象,都觉得滑稽。

  赵祈安大摇大摆将天大的财富摆在众人面前,分明是要引诱扬州士族上钩。只这么一招,扬州自江陵郡以东的地盘,都姓了“赵”!

  苟向西作为海陵郡郡守,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也是在那一次看清了东海赵家已经发展成了何等恐怖的庞然大物,也看清了赵祈安的手段。

  他也曾试图站在赵家的对立面,试图阻止赵家在东海一家独大。

  可当时的赵家已经做大,不是他一个临时迁调来的郡守可以挡得住的。

  到最后,让苟向西做出让步的,是他看到赵家打掉了江陵以东所有士族之后,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街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宛若上古圣皇治下时期的“大治之世”!

  在这盛世之景面前,苟向西这连天子都敢怼的鬣狗官,最终选择了闭嘴。

  如今想来,他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也就是那几年,海陵郡税收暴涨,一郡税收都快赶上大半个扬州了,算是给小的平白捡了一个大功。若非四七年北疆暴乱,让小的再在海陵郡待上两年,功绩都可以被调回京都了。”

  说到这儿,苟向西忍不住痛骂道:“吴庸老狗,不为人子!北疆暴乱,他倒是把我迁调去了冀州做了州牧。要不是去了冀州,我也不会去动‘天子武库’,也不会知晓‘天子武库’早已空得跑老鼠了。”

  他骂过吴庸之后,又看向赵祈安:“若不是东家仗义出手,为铁狼卫及时补给了军需,又调来龙渊卫驰援冀州,恐怕冀州早已被胡图铁骑攻破,东家功在千秋!”

  正是因为在海陵郡见识过了赵祈安的手段以及赵家的能力,他在冀州走投无路之时,才会选择向赵祈安求助。

  赵祈安摇了摇头,并没有将这份功绩揽在自己的身上:“不必谢我,我不过是无利不起早。在我看来,与威武侯合作,是有利可图之事,我也就去做了。”

  他之所以能够结识威武侯,也正是因为苟向西在其中牵线搭桥,二人才有了维持十几年的合作关系。

  苟向西不露声色得拍了一句马屁:“君子论迹不论心,东家已是至仁君子。”

  赵祈安却摇了摇头,正色道:“你是君子。”

  他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原本北疆战乱平定之后,苟向西是再立大功,本该是前程似锦,可他却选择主动揭开了“天子武库”一案,责难天子,最终落得个被罢黜的命运,若不是赵祈安欣赏他的才干,将他收留,没了官职在身的他恐怕早死在了政敌的倾轧之下。

  若不是君子,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苟向西谦虚道:“东家谬赞了,我只是个逮谁咬谁的鬣狗官。”

  他也不愧对“鬣狗官”这名头,连皇帝都咬一口。

  “东家今日找我来,莫非只是叙旧?”

  玩笑过后,苟向西还是问及了正事。

  赵祈安如此着急将他召来,绝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叙叙旧。

  赵祈安轻叹道:“你可知无玟的身世?”

  苟向西想了想,小心翼翼问道:“若是小的记得没错,是东家驰援冀州那一年,威武侯将她交到您手上的,您不是说七小姐是威武侯亲卫遗孤,您看中了她的资质才将其带走么?”

  他不太懂武道修行之事,也不知晓东家如何看出话都不会说的幼儿有没有资质的。

  但他知道赵祈安是有几分神异在,跟在赵祈安麾下的人私底下都讨论,自家主子是天生一双“慧眼”的,能够识人,否则东家身边又怎会有如此多的天骄人物呢?

  赵祈安正色道:“她是先皇太子的后人。将她交给我,正是我驰援冀州的条件之一!”

  先皇太子的后人?

  苟向西呆愣片刻,旋即很快想通了赵祈安当年的想法,不由轻嘶了一口气。

  当年“玄门之变”,天武皇弑兄篡位,上位之后,早年间虽有功绩,但在百姓眼中那是穷兵黩武。而到了晚年,更是标标准准的昏君之相,可以说纵观整个大乾历史,都没有这么不得民心的皇帝。

  也正因此,有那么一拨人,感念先皇太子之功绩,认为天武皇“得位不正”,一直在找寻先皇太子的后裔,妄图“拨乱反正”。

  可他们找遍大乾九州都没能找到的人,却一直以来都在赵祈安的手中。

  而赵祈安素来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将赵无玟收为义女,留在身边,想做什么还用说么?

  赵祈安见苟向西目光古怪,摇头道:“你不必如此看我,若是大乾社稷稳固,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她便只是东海赵家的富家千金,我自会保她一生无虞。”

  但若是大乾江山动荡,大厦将倾呢?

  赵祈安没说,但苟向西心知肚明。

  若真到了那个地步,东家手中有七小姐,就等同于“正统”,会扫清许多麻烦。

  苟向西谨慎询问道:“那东家为何改变了想法?”

  赵祈安苦笑道:“因为陛下可能会比小七活得要长久得多。”

  这算什么理由?

  陛下今年都八十了,七小姐都尚未及笄呢。

  

  苟向西没大听明白,脸上满是困惑之色。

  可赵祈安没有深入解释,转而说道:“正因此,我才想让小七拜国师为师,有朝一日为她恢复皇室身份,这也是我当年答应过威武侯的。”

  “如今朝堂之上,派别林立,比起依附几位皇子,倒不如将我亲自培养之人,推至台前!”

  他当初以玉真试探天武皇,便是试探当今陛下还有没有重掌朝堂的打算。

  可他看出了天武皇没有这个想法,那他退位让贤,是迟早的事情。

  吴庸只是将大乾的隐患压了下去,维持着表面上的稳定。但隐患并没有消失,一昧压制只会让问题在暗处越来越大,直至爆发的那一天。

  他不是天武皇,道成一品,世间至强,八十岁还是身体巅峰时期。

  他只是凡人,他如今也已经年至耄耋之年,八十多岁的老人,再是表现得神采奕奕,也难掩其年老体衰的本质。

  大乾迟早是要有新君上位的,也要有新的宰辅之臣。

  只是赵祈安不明白,天武皇早有放权的想法,可为何他宁愿将大权交给吴庸代为执掌,也不愿立一位新君?

  苟向西此刻已经明白了赵祈安内心想法,一些这些年来萦绕心头的困惑也终于是得以解开。

  可他微微皱了眉头,迟疑片刻,还是委婉开了口:“当今四位皇子再是无能,亦是天武皇的血脉,七小姐毕竟隔着一层关系,更何况七小姐是女儿身,大乾素来没有女子称帝的。”

  他已经是说得很委婉了,但如果不是对面坐着的是赵祈安,他早已要嗤笑此人的痴心妄想了。

  赵祈安听出了苟向西话中意思,但并不气恼,这些事他自己当然早有想过:“若是有得选,无玟怎么也不会成为新君人选。也正因此,她即便身份曝光,大乾至多是多了一位郡主,并不会惹来太多人关注。”

  他停顿片刻,瞥眼看向苟向西,声音变得意味深长了起来:

  “但如果……没得选呢?”

  苟向西一愣,突然间面容流露出几分惊骇。

  可下一刻,赵祈安却是一声轻叹:“但这一切,都有了变数。”

  “什么变数?”

  “和小七的身世有关。”

  赵祈安心中无奈,他怎么也预料不到赵无玟体内有灵渊的“神道碎片”,唯有修行无情道的心法可解。

  修此心法,将会斩断七情、忘却六欲,无疑是打乱了他之前的全盘计划。

  不过国师虽修行无情道,可她依旧没有彻底断情,赵祈安估摸着她有办法可以抑制心法的影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所以也未与苟向西提及此事。

  他思索过后,说道:“你可知无玟一开始为何会在威武侯的身边?”

  苟向西不由疑惑:“想要用七小姐的身份做文章,十之八九是要‘举大事’之人,威武侯难道不是因为这个?

  赵祈安摇了摇头,给出了答案:“他是先皇太子的拥趸,当年玄门之变发生之后,是他暗中将先皇太子的后人秘密转移出了京都城。”

  “所有人都以为威武侯主动舍弃京中官职,请缨去担起戍边北疆这份苦差事,是怕遭到天武皇的事后清算。却不知晓他是为了保护先皇太子的子嗣。”

  “无玟乃是那位先皇太子的孙女,也是那位皇孙之女,也是最小的女儿。”

  苟向西疑惑道:“最小的女儿?也就是说先皇太子还有其他后人?”

  赵祈安说道:“那位皇孙被威武侯救去冀州之后,自觉复兴无望,只能寄希望于子嗣,一生也没做其他什么事,专注血脉传承。一生共诞下了十一名子嗣。”

  种马……

首节 上一节 237/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下一篇: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