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夜天子 第65节
说完这句话,他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赵祈安,似是要从他脸上看出端倪来。
可赵祈安从始至终都是神色从容,拱手道:“臣无异议,愿听陛下吩咐。”
天武皇兴致缺缺得收回目光,说道:“平身落座吧,朕与你乃是翁婿,这私下不必这般拘着。”
“谢陛下。”
赵祈安坐回到了原本的位置,与天武皇对面而坐。
天武皇虽尽量摆出和蔼的态度,可他那庞大如山般的身躯,以及需要数名太监托着的肥肉,都给人一种极大的压迫感。
赵祈安低垂眼帘,表现得不敢直视天子,坐在天子对面身子挺得笔直,方方面面让人挑不出毛病。
桌上的食物渐渐见底,但很快又有宫娥端着新一波的菜肴入殿,撤去空盘,填补了一轮吃食。
天武皇的胃宛若无底洞一般,进食速度看着不快,可桌上的食物却肉眼可见的减少,一边进食一边同赵祈安说着话,竟是两不耽误。
不过不再提及玉真之事。
赵祈安已经箸止,在他面前显得话少,唯有天武皇问及时,才会回答几句。
天武皇很快又问及了赵祈安自己:“朕这些年来,久居仙山求道,甚少过问俗事。对子女也少了几份关切,朕询问五侯,你这些年来似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有建树,可是当真?”
“臣惭愧。”
“你这般的才俊,怎能如此懈怠呢?朕虽非汝父,也当勉励你上进。往后莫总在你那府里待着,朕给你寻份差事,也做些实事。”
赵祈安微不可见的蹙了蹙眉,但很快躬身领命:“臣谢陛下恩典。”
天武皇嘬了嘬油悻悻的手指,满意得点点头:“行了,那此事便这样说定,你既然吃饱了,朕也不留你了,那便回去吧。”
“是,臣告退。”
见天武皇有了送客的意思,赵祈安不敢逗留,起身行礼告辞之后,便在宫人的带领下,离开了养心殿。
……
“驸马爷,咱家就不远送了,还得回去向陛下复命。”
“公公留步。”
东华门内,赵祈安与引路太监说过几句之后,便出了宫门。
接他回府的马车早已在宫门外等候,那聋哑老仆直到见到赵祈安出来,紧绷的面色才渐渐舒缓,依靠在车门边等他上车。
赵祈安上了马车,坐在马车车厢内,原本淡然的脸色才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闭上眼,脑海中回顾着自己入了皇宫之后的点点滴滴。
片刻之后,脸色才渐渐舒缓了下来。
“不过陛下竟是主动任我为官……看来比起玉真这个女儿,他更看重的是东海赵家。”
天武皇帝表露出想要任赵祈安为官时,虽是如长辈般关怀的口吻。
可世上又岂会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不过是权衡利弊罢了。
此番举动,是为了安抚赵祈安,也是为了安抚他背后的扬州士族、东海赵家。
“不过,倒也不是坏事。”
若是以前,这纷乱朝局,赵祈安觉得自己还不到入场的时机。
天时在我,静观其变便是。
但昨日过后,他的心思有些变了。
有个官身,自然也就不是什么坏事了。
……
养心殿内,送赵祈安离开的宫人回来向五侯千岁复命。
五侯千岁对依旧还在进食的天武皇说道:“陛下,驸马爷出宫了。”
“嗯。”
天武皇应了一声,并不关心。
五侯千岁有些不解,思来想去还是问道:“陛下,我有一事不解。”
“说。”
“陛下为何这般看重那赵海青?我试过他,并无半点武道在身,也未听闻他有文治之能。若非玉真殿下这事……我甚至不曾想得起京中还有这样一号人。”
天武皇放下手上的食物,目光看向五侯千岁:“你这老狗也想不通?”
五侯千岁摇摇头,老老实实道:“想不通。”
“朕也想不通啊。”
天武皇感慨了一声,随后问道:“自他入殿,见朕以来,可曾面露惧色?”
“这……”
五侯千岁低头细细想了一番,不大确定道:“似是不曾。”
“朕当年只身赴东海,无意见他一眼,也不曾见他有惧色。”天武皇面上流露出疑惑之色,问道,“他怎么就不畏惧朕呢?”
五侯千岁闻言一惊。
当年天武皇亲赴东海,他没有陪同。
可他却知道那一次,天武皇带走了人皇剑。
那便……绝无可能是和和气气的去的。
五侯千岁很快平静下来,躬身道:“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天武皇笑道:“谁知道呢?不过赵海青是真有一项本事的。”
“什么本事?”
“他真能变出钱来。”
第80章 这官,似是为他量身打造
自赵祈安入宫面圣那日之后,时间很快又过去了几天。
转眼间,便来在了六月初。
京都城的天气已经渐渐暖和了起来,白日里不再见有人穿着棉袄上街,都换上了轻薄些的褂子。
荆州血案,这些日子已渐渐在京都城里传开了。
那日朝会过后,过了五日,上将军凌放便率领巡天监精锐奔赴荆州,随行者还有巡天监的“百里雪”白玉川、“人屠”李胜天两位少将军,监中三位少将军他一口气带走了两人,只余下“炎尊”祁连支一人坐镇京中巡天监。
除此之外,随行之人还有兵部侍郎林东诚、东厂提督魏三印。
虽然从旨意上来看,只是让他们去探荆州消息属实与否。
但从这阵仗来看,这分明是已经心中有数,做好了将整个荆州的天都给掀翻的准备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观象已经从大理寺的监牢里放了出来,原本他的顶头上司祁连支好不容易给他争了一个随上将军凌放去荆州协办此案的机会。
这一次机会可是难得,可以说哪怕赵观象去了荆州什么都不做,老老实实跟在上将军身边,混都能混一份功劳回来。
不说其他,至少赵观象被降到从七品的官职总是可以恢复到原本的六品官的。
若是做出些成绩来,往上提一提都未必不可能。
但也不知道赵观象是出于何种考虑,竟是想都不想都拒绝了。
气得祁连支准备将他关进巡天监的监牢里好好清醒清醒脑子,也因此赵观象这几日都躲在赵霓裳的浮香楼里,连上值都不敢去监里上值,每日点卯都是请自己手下两位仆将代为点卯。
对此,赵祈安也有些遗憾。
如今宫心荧那一枚闲子已回荆州,传来了不少关于荆州内部的消息。
赵祈安本还想着借此机会,让自己这第四义子去荆州好好捞一笔功劳,在巡天监里也好往上再爬一爬。
但赵观象有他自己的想法,一封书信差人送来了公主府,信纸上道明了缘由。
赵祈安看过信后,面上浮现出些许的担忧。
他在书房中,提笔欲回信,拿起笔来心中便有千言万语想交代。
但最终,落在纸上的,却只是简短的两句话:
“这世道,虽是好人难做。”
“但你即是我赵祈安的义子,只管放手去做。一切其他,皆有我在。”
……
赵祈安在府上等了几日,终于是等来了宫中来人送旨。
这送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上一次来府上宣读旨意的读诏太监李公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序,统御四海。国之昌盛,赖贤良辅弼;宗室之宁,需忠正之士以理。今有海清子爵赵祈安,才德兼备,品行端方,夙怀忠义之心,素具勤勉之德。”
“朕观其才,可堪重任。特封赵祈安为宗正寺丞,正六品之职。望其恪尽职守,佐宗正卿理宗室之事,善修谱牒,严正族规,悉心护佑皇族血脉之纯正,勤勉经办宗正寺诸务。务使宗室和睦,亲族有序,以彰朕恩,以显国威。
“钦此。”
李公公宣读完了旨意,笑吟吟得对赵祈安恭贺道:“恭喜驸马爷、贺喜驸马爷,驸马爷如今得了天子赏识,将来必有大好前程。”
“来人,还不快快将驸马爷的官服、官印呈上?”
待赵祈安领旨之后,吩咐人将官服官印拿下去,又差人取了一袋子“喜钱”来,递给李公公。
这一回生,二回熟。
李公公也不推脱,娴熟收下,随后看了看身后的人,挥挥手吩咐道:“你们都去府外等候。”
“是。”
待宫里来人都退到了府外,他这才拉着赵祈安,去到一旁,苦笑道:“驸马爷,这京都城的官,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凡放出个缺来,那朝上各个党派都是争破了头皮。”
“所以您也莫嫌这官小,宗正寺本来也不缺人,陛下为了把您安排进去,原来就两个寺丞的职务,硬是添成了三个,这才安排得下来。”
上一篇: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
下一篇:高武末世:从不修炼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