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174节
如此,董守仁和霍静言自然是放心,还有些喜出望外,心满意足地走了。
————
第四个年头,立春。
句曲山,思无崖。
崖坪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今天是句曲山四时法会召开的日子,四时法会是句曲山内最有名的讲道会,一个季度一次,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日举行,主要听众是三境以下的弟子,当然,有时当讲道人讲道水平很高时,也会有三境乃是三境以上的人来听讲。
每次召开法会这里都是座无虚席,甚至很多时候想来听讲的人要提前好几天抢座位,要是来晚了,只能自己驾云去崖外听讲。
而能在四时法会上主讲的人,最不济也是年轻一辈的天骄奇才,甚至不乏有太上长老和掌教来宣讲。
这一次的讲道会似乎格外不同,思无崖崖坪像是一个棋盘,上面横平竖直整齐摆着三百六十一个棋子一样的石座,现在,石座上早已坐满了人,棋盘外同样站满了人,在崖外,还有许多人站在云驾上静静等候,身上挂满了雪。
辰时,明亮的冬阳将白雪冰晶照的明晃晃的。
一个男子踏空落到思无崖前,面对众人的站姿表明他是今天的讲道人。
众多听道者自然也认识这个面相极为年轻的男人,因为同一人连续三个季度在思过崖讲道确实是很罕见的事,更不必说,这个人还不是句曲山的人。
“程师。”
所有人行礼,他们身上的雪簌簌而下,形成一阵雪雾。
程心瞻还了一礼,一句废话没有,就开始今天的讲道,
“还是继续统讲存思要点,上次应该是讲到了第二十四点,现在开始第二十五点。
“第二十五点,「玉佩金珰」,大家听字面意思应该就知道,这是说存神内观时要注意叩齿和咽津,叩齿是为发声形成咒语一样的韵律,咽津是为了食气维持内景神形质不散,也即「音成玉佩,炁合金珰」之意,保证在存思时有「口生甘泉,顶门温热」的感觉。
叩齿的节奏、力度、次数以及咽津的份量、间隔则是因人因神而异,举例来讲……
“好,大家应该听明白了,现在来讲第二十六点,「回风混合」,这就更加简单明了了,说的是吐纳,是天地灵气与内神法炁的沟通与转化,重点在‘回’字,在‘混’字,……吸气时由任脉下沉,呼气时从督脉上升……
“第三十六点,「玉清金笥」,正所谓:金笥启,紫烟生,形随符化入玉清。这个说的是凝实内景神以及激发内景神自主神性进一步使修炼者从服气劳形中解脱出来所用到的外搭符箓之法,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要炼气为符供奉内神,第二个是说内神自行结符,精炼内炁。具体来说……大概就是这样。”
程心瞻从日出讲到日落,虽然到了立春,但金陵的雪还是在纷纷扬扬的飘洒着,思无崖上的听众都没动过身子,所以身上又重新挂满了雪。
这些人表情不一,有些如痴如醉,似饮甘泉,有些抓耳挠腮,不解其意,有些眉头紧锁,冥思苦想。
但这些人在听到程心瞻戛然而止后,纷纷从沉溺之境中惊醒,又是一阵雪雾飞扬。
“多谢程师。”
从第一点「道法自然」的不以为意,到第十二点「身神合一」的心神震动,再到第二十四点「似想非想」的如痴如醉,再到现在第三十六点「玉清金笥」,所有人已经是心悦诚服,如面天人。
“程师,下一次法会还是您讲吗?是不是要讲到第四十八点了?”
有人问了一句。
所有人都炽热的看着他。
程心瞻笑了笑,“还没想到四十八点那么多,下一次法会也不是我了。”
“不需那般多,不需那般多,只要是程师所讲,无论多少,无论深浅,我等都愿听!”
那个人急回。
“就是,就是!”
上千人附和着,空谷回响,惊鸟落雪。
“承蒙真人青眼,留我在句曲山听讲,时过三年,受益匪浅,与众位道友论道,亦是让我仰取俯拾,只是我现在经顺窍通,已经到了调弄龙虎的时候,所以要归宗闭关,无法与各位论道了。”
程心瞻解释说。
“这!程师要离山了?!”
众人激动起来,沸反盈天,可谁也无法说出一个不字,这程师不是句曲山的人啊!归宗结丹,这是天大喜事,如何张嘴挽留?
“你等不必着急,掌教已与三清山说好,等心瞻结丹了,会在我们句曲山正式挂职传经长老,这以后,还是会回来的。”
听道者们上蹿下跳之际,一道和蔼的声音传来,众人一看,原来是副教主能岳玄在来了。
“见过教主。”
众人行礼问安,程心瞻则口呼一声单师。
单能岳来到程心瞻身边,笑道,
“这就一眨眼的功夫,都满三年了,我天天是盼你进步快些,但又不想你进步太快,不过无论老道怎么想,这一天到底是来了。”
程心瞻则回,
“单师,浩然盟成立都半年多了,我天天眼见着多少同道前仆后继,早已心急如焚,再不结丹去盟里效命,心火就要升到紫阙中去了。”
单能岳笑了笑,“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结丹最是讲究火候和时辰,在这关联档口,你可不能急。”
“弟子省得。”
“嗯,你向来有分寸的,那便归宗去吧,我和掌教都等你的好消息。”
程心瞻点头,朝单能岳和存天殿方向行了一礼,又和众位听讲的道友道别,便飞身离去。
“我等送送程师!”
有人喊了一句。
“同去!”
众人附和。
于是数千人驾驭神光,从句曲山中腾飞而起,去追随当头的那一道明光。
第171章 丹成
数千流光溢彩飞过庆州,抵达豫章。
眼见山门在望,程心瞻停了下来,回首道,
“众位道友,就送到这里了吧,再往前我就得请你们进山喝茶了,你们这么些人,我洞府里可坐不下去。”
众人闻言大笑,纷纷作揖告辞,口称,“惟愿程师早日缔结金丹,得无量寿。”
程心瞻一直抬手相送,等人所有人都掉头离开后才返回山门。
山门这边已经严阵以待,毕竟数千人乌泱泱的过来,还是很容易造成误会的。霍静言也被惊动,看到是程心瞻回来了,这才笑骂,
“回来就回来,搞这般大阵仗!”
程心瞻连拱手求饶。
“是要准备结丹了?”
霍静言认真问。
程心瞻点点头。
“嗯,回宗吧!”
————
回宗后,程心瞻还是先去藏竹碑处,但依旧不见师尊影踪,又回无忧洞报了个平安,然后就去了平顶山元阴殿,董副教主在这里。
现在纯阳殿副掌教还是空缺,董教主身兼二职,是明治山的分管教主,同时也是莲花福地的分管教主。至于通玄祖师,虽然依旧是自己的祖师,但现在主责是执掌玉京峰,三年前去句曲山答谢,掌教让董教主去而不是让通玄祖师去,就是这个原因。
董教主领着自己出宗,现在自己回来了,自然是要来问安的。
董守仁见了程心瞻很是满意,并拉着他坐下说了一些宗门和浩然盟的近况,又点拨了几句结丹事项,聊一会后就放他走了。
他出了元阴殿,拐个弯就进了三清宫。
纪和合见到程心瞻回来,笑得很是开心,
“倒是比我想的还要早些。”
程心瞻则回,
“有上次犁庭的定穴经验,其实这次给灵罡入体定穴开窍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早在半年之前就完成了,主要是想着多在承初真人和能岳道长身边再学一学东西,解读经典,所以又拖了半年。
“直到这立春时节,冰雪消融,春风解冻,万物复苏,弟子想着这正适宜缔结水土生机之金丹,所以就回来了。”
纪和合点点头,“好,好,那就去做吧,嗯,这样,去五府山结丹吧,那里灵机旺盛,也有仙人看护。”
程心瞻应下了,时间定在五天后。
等回到无忧洞,程心瞻反而没有再去反复推演结丹,而是放空心身,追猫逗狗,侍弄药田,操琴和曲。
等到五天之后,他来到五府山。
仔细想想,也有好些年没来了,再进来,发现这里已经是样貌大变了,处处都是古木森森,流水潺潺,一点也不像是十几年前才造就的新山,反而像是万年前就存在于此了。
外面是料峭春风初解冻,但这里却已经是子规声中碧成帷。
他在绿荫小径里按着记忆中的方向往山上走去,等到熟悉的山坡处,便看见了那一座还是通玄祖师搭的庐蓬,一点没变。曲祖就坐在那里,还有几只碧绿的雀鸟落在曲祖的肩上和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
在庐蓬对面,是人参果树的幼苗,程心瞻惊喜的发现,这已经不再适合说是幼苗了,碧油油的足有三尺高,这已经是小树了!
小树泛着五彩的华光,当程心瞻走近后,感觉自己五府内景神都精神起来。
他走到庐蓬近前,行了一礼,
“见过曲祖。”
几只梳理羽毛的碧雀被他惊扰,振翅而飞。
曲仙也睁开了眼,笑着让他坐下来,口中道,
“我听和合说你去句曲山学存神道,都有三年了,感觉如何?”
程心瞻恭谨回道,“存神道高邈,仅仅略有所得。”
要是承初真人和能岳真人在此,定要说程心瞻谦虚,如果他这样的进益,都只能说略有所得,那句曲山里就没有几个说自己能看懂黄庭经了。
“哦?”
曲仙却是一笑,“老道虽不精于存神道,但却知道存神道真髓在于「人和自然,内外混一」,既然你有所得,那为何还会一张嘴就惊走鸟雀呢?”
程心瞻闻言一愣。
随即他醒悟过来,连起身行礼,“多谢老祖点拨,弟子必谨记存神要义与谦慎之道。”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敲,曲祖只是说了一句就不再提了,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