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世地仙 第176节
“所以你要多想想招劫的法子,让雷劫来的早一些,比如说雷雨时外祭金丹,招摇穿云,比如说投身俗世,沾染红尘,或许还有什么别的秘法,你自己往后多注意些,这种事很玄乎,因人而异,说不上有多大用,但还是应该去做一做。依老道之见,后面的雷劫可以等等不急,但首劫还是要早些为好。”
程心瞻称是,起身相谢,随即告退。
结丹后自然是要报喜,第一个就来了三清宫。
纪和合心下满意自然不必多说,同时也问到了首洗的问题,表达了和曲仙类似的观点。随后,又说到之前提过的,等心瞻结丹了就另择一山担任山主传存神道的事。
“山头我已经给你想好了,就把「梨雪」给你,如何?”
纪和合笑着问。
梨雪山是十几年前为了给人参果核造阵新垒的山,与玉京、玉华、玉虚、丹台、投剑五山以及同时新垒的「云中」连成北斗七星之势,所以即便是新山,但在三清山中也是灵气极为浓郁的上等仙山了。
程心瞻没想到掌教会把梨雪山给自己,觉得有些不妥,便道,
“掌教,弟子还没招到徒弟呢,用不了这么大的仙山,就在小万山附近分弟子一个小山头就行了。”
纪和合笑了笑,只道,“你以为这个山头就是给你一人授徒的呀,这是给句曲山看的,到时候邀他们过来观礼,等他们看到这样气派一座山,那他们派过来驻守的传经长老又岂能差了?又岂能少了?”
程心瞻闻言也笑了笑,点头说好。
“宗里有规矩,三境了就可以自己开山传法,但也可以留在原法脉山头继续修行,身份由嫡传升为长老。明治山人丁稀少,你现在去梨雪山住不合适,所以依我看你还是留在明治山,担任长老职位,至于传存神道这个事,还是兼着,等收了徒弟抽固定日子去梨雪山讲道就行,我看素空也没有天天带着你嘛!”
纪和合笑着建议,心里也有些打鼓。
因为让心瞻去句曲山学法是他的主意,在山中另开一脉让心瞻授存神法也是他的主意。这对三清山是好事,一个有存神天赋的弟子更进一步,还会带动整个山门在存神之道上更进一步。但这个事发生的时候素空刚好不在,没有征求她的意见,要是素空回来了,看见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在其他山头授课,即便是他,掌教纪和合,也不愿承受这个怒火。
程心瞻自然也不想离开明治山,同意了下来。
“你现在是梨雪山的山主,梨雪山招人的事你要有打算,什么时候招第一批,准备招多少人,自己想清楚后就去找都务院和都教院的说一声。对了,梨雪山字辈就不要跟着明治山的取了,到时候按山里最新的字辈走吧。还有我听说心舒修行进展很慢,你是做师兄的,要盯紧些,不过那孩子身世也可怜,又是初化形的,不通人窍,你教导时要耐心些。
“明治山和梨雪山两边的法统传续都不能断了,另外,别忘了你身上还有一个白虎使的职位。哎,金丹忙,都知道金丹忙,道胎就不忙了吗?更忙,你家祖师通玄还想跟我撂摊子,被我骂了回去,宗门也是要开枝散叶的,等你到了我这个位子你就知道了。”
掌教低头哀叹着,还偷偷抬眼去瞟心瞻。
程心瞻有些哭笑不得,“掌教放心,弟子牢记。”
纪和合这才笑了起来,随即摆摆手赶紧让程心瞻忙去。
不过程心瞻还有一事要问,
“掌教,你可知我师尊去哪里了,这都快十年了,也没个音信。”
纪和合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他,
“素空两年前还跟我通过信,安全无虞,她现在在北方,是在找上任北阴殿主的囚禁之地。”
程心瞻瞬间就明白了,点点头,不再多问,告辞离去。
才出了三清宫,就听见不远处元阴殿里传来了呼喊,他随即来到元阴殿,和往常一样,董教主在俯首处理公事,这里的公文堆的像是小山一样高。
“心瞻,现在你也到了三境,浩然盟可以过去看看了,当时定这个事,你也是在场的。”
第173章 新盟皆旧友
在会稽西南部,衢州境内,有一山,往北两百里可达庆州,往西两百里即是豫章,往南两百里,就到了八闽,地处要道,交通便利。
此山相隔衢江不远,更有两方大湖在侧,山水相依,风景秀丽。
不过神州大地山河锦绣,像这样的山也不知有多少座,所以往日里并没有人太在意这处地方,也没有人占山立教。
直到有一天,句曲山、三清山、罗浮山、四明山联合宣布,成立浩然盟,主要用于积极防范西北方向的北派魔道势力渗透,以及主动打击东南沿海的南派与海外魔道势力,于是金陵、豫章、八闽、庾阳、会稽等地的正道势力群起响应。
最后,历经几番勘定,浩然盟的总舵就定在衢州境内的这座山头,并命名为紫薇山。而定在紫薇山也不是为了地脉灵气,就是为了发号施令方便。
刚开始定在这的时候,会稽的地头势力三天神秀不乐意,也就是天姥、天目、天台这三座山头,三天神秀都没有加入浩然盟,而之所以没有加入,是因为龙虎山也没加入。
不过他们不乐意就不乐意,会稽也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几个祖庭联合起来要干的事,龙虎山都拦不住,更何况他三天神秀。而且紫薇山地处会稽边界,离他们也都还远着,不曾占用了他们的地盘。
紫薇山离三清山很近,即便是驾云慢赶,也就是一个多时辰。而程心瞻步入金丹后,与二境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别的不说,就说御空飞行这事,与先前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境的肉身不再拘泥于骨血之态,可以化作一团精粹凝实的灵气,宛如羽毛一般轻盈,只要放松念头,一阵风吹过,就能飞上云霄。即便是寿尽坐化了,遗蜕也不会是冰冷的肉身,而是化作一团纷飞白羽,散落天地间,继而消解为灵气反哺天地,道家内丹则会化作一只虚幻的白鹤,在白羽中振翅高飞,翱翔在青冥之外。
超凡入仙,所以金丹境才被尊称一声羽师。
程心瞻此刻肉身化作一团精粹灵光,依附在飞驰的「桃都」之上,远远看上去便是一道赤金色的流光剑虹,只是片刻功夫就到了紫薇山。
——董教主催得紧,程心瞻结丹后在明治山只待了半个月,给顾心舒厘清了接下来的重点修行路数后就离山了。
现在的紫薇山人来人往,穿梭如织,热闹非凡,护山大阵「紫微星都大阵」是句曲山出人其余盟友出钱出力联合建起来的,阵基由内里二十八座大型浮岛和外围三百六十五座小型瞭望浮台组成。
瞭望浮台如网点,网点与网点之间由紫色的光雾连接,程心瞻远远便祭出董教主给的通行令牌,打在光雾上,大阵便出现一个口子,剑虹穿阵而入后,大阵又自动闭合。
浮台上值守的人看这架势就知道,是一位金丹高修来了。
里面二十八座大型浮岛按二十八星宿命名,三清山的驻地是奎木岛,这些岛屿按照星图排列,不用人引路,程心瞻一眼便找到了奎木岛。
岛上人众多,熙熙攘攘,剑虹甫一落地,便有人发现了。
“这位羽师,敢问是宗里来人,还是来此找人?”
一个热心的年轻道士前来招呼。
“眼睛长哪去了,程师也不认识了!”
旁边一个道士也瞧见了,快步走上前,连拉着方才那道士行礼,看样子他是认得程心瞻的。
心瞻笑着向两人回礼。
“程师,岛上枢机在天狼殿,做主的是赵无极赵山主。”
那后来的道士给程心瞻指了一个方向,程心瞻谢过,便往那天狼殿去了。
等程心瞻走后,那个还不认识他的道士就指着他的背影问,“这位是谁呀?”
另一个道士便告诉他,“这位你居然不认识,程南斗也不曾听过?”
“哦!是他!南斗四榜,占据三榜那位?还是犁庭榜之首?”
为他解释的那个道士点点头,又说,“浩然盟成立之前,就听说程师在准备结丹,现在他出山来盟里,化虹而至,肯定已经结丹成功了。三十多岁的金丹,也一定上了结丹榜,至此南斗四榜俱登其名,一声程南斗可谓名副其实了。”
另一人听着也一脸憧憬的点点头,“三十多岁的金丹啊,我都二十六岁才辟两府,什么时候才能金丹呀!”
————
程心瞻来到天狼殿门口,门口自然有值守在,他一看见值守的人,顿时眼睛一亮,快步上前,
“济源道兄!”
贺济源没想能在此处见到程心瞻,脸上也是一喜,上前来迎,同时似是想起了什么,脚步放慢,面上又浮现出苦笑,
“我应当叫你一声羽师了才是,现在无论辈分、境界、声望,我都远不如你,你再叫我道兄,却是不合适了。”
程心瞻一眼就看出贺济源身上五行齐备,胸腹处血气充盈,这是齐五府辟绛宫的表现,这位走得比较慢的道兄也终于入二境了,他正要恭喜,却陡然听贺济源说这样的话,不禁脸色一变,
“道兄这是要拒我于千里之外,形同陌路吗?”
贺济源连连摆手,慌道,“不,不是,此话何解?”
程心瞻正色道,“要是我两不曾熟识,未曾见过,你叫羽师还是道长随你的便,但我两是同寝的情谊!心瞻修行入门是道兄你指导的,心瞻在宗门吃的第一口白面是道兄垫的钱,心瞻在宗门得到的第一件法器是道兄赠的鹤灯,现在见面我依旧称道兄,道兄却要叫我羽师了,怎么,我等情谊还会随着修为境界的变化而变化吗?”
贺济源被说的哑口无言,一脸愧色,背过身去,低下头来,“那,那是我的不是了。”
随后,他整理表情,似乎是在擦拭眼泪,随后又转身过来抬起头,满脸笑容看向程心瞻,
“心瞻,恭喜你!缔结金丹,这是真正踏上长生之路了。”
程心瞻回道,“谢过道兄,道兄,还记当初你辟府时对我说下的豪言壮语吗?大道就在脚下,如果以长生为终点,那走的快一些和慢一些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道兄厚积薄发,到时候百窍通达,一举结丹,兴许比心瞻走的还要稳当些。”
贺济源乐不可支,笑着说,“心瞻是来找府主的吧,府主在里面,你先去办正事,晚上我们再聚,济虎妙殊他们都在这里。”
程心瞻大喜,笑着说好。
等进了殿里,便看见了赵无极赵府主在,这位他也是极为熟稔的,他执弟子礼,口称赵师。
赵无极看见他来很高兴,方才听到他与济源的谈话更让他高兴,
“当初你为解真煞冲穴来应元府学雷法,你我始结缘,这么多年,我未有寸进,而你都已经结丹了。”
程心瞻听后汗颜,“赵师,莫要开弟子的玩笑,我听说您都要八洗了,我是食气,还是结丹,在您面前也没什么分别。”
赵无极哈哈大笑。
程心瞻也想开开学师的玩笑,便道,“赵师,来之前掌教跟我说,八脉山主里您走在最前头,他现在就等着您婴变呢,毕竟副教主之位还一直空缺一个。”
赵无极笑声戛然而止,以手抚额,仰天长叹,
“掌教是要把我等往死里用啊!心瞻啊,你这才结丹,不在山中闭关稳固境界,也被赶过来了吗?”
程心瞻笑着摇摇头,“弟子可不是被赶来的,弟子是想来。”
“你首劫什么时候来?”
“五十年后。”
“哦,那你金丹可称一声圆满无缺,确实不必再闭关稳固了。”
赵无极是雷法大家,程心瞻厚着脸皮趁机道,“赵师,弟子想首劫早来一些,不知您这可有什么秘法?”
赵无极自然知道首劫的重要性,也明白程心瞻的意思,稍作沉吟,便道,
“倒是有一道法门,虽然本意不是为了招劫,但实际上却是有招劫的效果,这是一道引雷秘术,用来淬炼巩固金丹的,以防金丹在真正的洗丹劫中被劈碎,唤作「太乙混元丹胎雷火煅形秘法」。”
不过赵无极没有告诉程心瞻,这道传承自古雷部的法门是应元府的最高秘法之一,等闲不得轻授,同时,这也是他金丹能撑过七洗的关键。
不过程心瞻虽然不是应元府的真嫡传,但赵无极却没有对心瞻藏私,不仅仅是因为心瞻是掌门看重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心瞻在枢机山旁听结下的情谊,而是因为赵无极知道,这孩子是一个懂得回报的人。
程心瞻从海上归来后,知道「龙吟水雷罡」对雷法修士的意义,一回宗就分出了半两给枢机山,交到了赵无极手里。另外,当他悟出了「天枢」神通—「龙吟」后,也是去了应元府宣讲,将这道极适用于施展龙雷之术的命藏神通传授给了同门。
再加上这孩子一直以来表现出的心性——就比如方才他在门口与济源说的一那番话,让赵无极知道无论这孩子以后达到怎样的成就,也不会亏待了应元府。
赵无极唤程心瞻上前,以醍醐灌顶神通将此法授予了他。
程心瞻只是粗略一瞧,便看见这秘法里包含着许多古朴晦涩的符箓、咒语以及行气法门,就知道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法门,连连谢过。
“这道秘法洗丹是好用,但如果是想招劫,那也就首劫有用,后面就不管用了,这点先跟你说明白。另外记住,法不传六耳!”
赵无极叮嘱了一句。
程心瞻自然应下,一旦授法人说了这话,那便是不能让第三个人知晓,哪怕是他以后的徒弟也不行,当初他在句曲山参看经典时便立下过这样的誓言。
“赵师,师门让我来盟里听命,您可有差事交代?”
赵无极这边千头万绪,自然有一大堆差事在,听到程心瞻请命,他想了想,便道,
“盟里的两个大方向你应该知道,防北击南,你想去哪边?”
上一篇:综武:人在襄阳,化身曹贼就变强
下一篇: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