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18节

  给他添饭的时候,厨师同志还皮笑肉不笑的招呼他:“孙志伟同志,今天这‘忆苦思甜饭’我们保证你能吃饱。”

  这两种饭,正好一干一稀,每人两碗,那该死的厨子还特别给孙志伟用了两个大海碗。

  忆苦思甜饭,孙志伟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两种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很难下咽——对,这正是领导们希望达到的目的。

  希望大家通过品尝这种旧社会常见的食物,来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事实上,这一顿‘忆苦思甜饭’还真不是针对他们。

  因为这些材料伦敦都没有,全部都是从国内空运过来的,论成本比这里的牛排、汉堡贵多了。

  对厨师的这种挑衅,孙志伟嗤之以鼻,随你什么饭,只要别人能吃,他就能吃。

  随着领导开饭的命令一下,众人纷纷开动。

  第一口下去,绝大部分人都是神情一顿。

  这口感就别提了,第一个感觉就是干,然后就是涩和苦,嚼起来像是嚼沙子,勉强咽下一口,嗓子就拉着疼。

  孙志伟也没吃过这种饭啊,自打来了这个时代,他总有办法搞到吃的,最困难的时候家里也没缺过嘴。

  就算困难时期吃野菜,也要清洗干净,油盐酱醋全上,吃的就是个清脆的口感。

  如今这种,估计就是厨师故意做的那么难吃,材料粗磨,简单清洗,油盐基本不放才会这样。

  他刚咽下一口,就发现,厨师和领导一边自己小口的吃着窝窝头,一边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被盯上了呀,这可不行,输人不输阵,这顿饭怎么都要给吃掉。

  孙志伟把心一横,一口窝窝头一口也菜瓜汤,开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虽然吃的不慢,但是他下咽时候的那股子痛苦劲儿,看的领导和厨子是眉开眼笑。

  带着全体留学生集体蹭饭是吧?自己种地是吧?饭量大是吧?今天就叫你吃个饱的。

  孙志伟已经感受到了他们浓浓的‘恶意’,但能怎么办呢,只有苦着脸继续吃。

  吃了几口,突然牙齿‘咯噔’一下,居然有沙子。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别的位置上的同志们都有捂着腮帮子的,可见,这沙子量还不少。

  等他看向厨师的时候,厨师那股子得意劲儿,掩饰都掩饰不住。十有八九是这个家伙抓了把沙子放进去食材里的。

  这个黑了心的厨子,孙志伟一边心中咒骂,一边把嘴里的沙子挑出来,继续艰难的吃着。

  其他人比起他来,也没好多少,就没有一个不苦着脸的。

  就算是那些老革命,其实也已经很久没吃过这种饭了,都是小口小口的吃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这顿饭不管是谁,都吃的很困难,原本半小时结束的午餐,硬是让大家吃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这一顿‘忆苦思甜饭’,给所有人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领导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正所谓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今天是除夕夜,领导们也不是真要大家过个凄惨的春节。

  到了晚餐,使馆领导大发慈悲,安排的是韭菜猪肉饺子。

  大家一起动手,一个小时就包了几千个,然后现包现下锅,这才让大家吃了顿好饭。

  第二天春节,留学生们再次聚集在使馆,互相拜年。

  就在中午,国内最新的报纸来了,海上打起来了。

  午饭在食堂,领导让人宣读了国内报纸的报道:咱们海军6艘小艇对敌人4艘战舰,吨位差了一半,还把西南的猴子们揍的跟三孙子似的。

  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好几天,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还是让大家大声欢呼起来。

  好消息配上好饭,这顿春节午饭大家吃的格外香甜。

  过完年剑桥就开学了,开学第一周的周末,伊丽莎白女王的母亲,决定来国际学生大厦看望各国来的留学生。

  这种事情孙志伟他们三人,作为住在里面的唯三的中国留学生,必须要在场代表中国。

  所以,他们立即把情况汇报了上去,上面也很快就同意了他们请假留在大厦迎接女王母亲。

  孙志伟还好,大领导多少也见过几个,两个同学就没这么淡定了,这个女王的老娘估计就是他们这辈子见过的最高领导了。

  看到他们那么紧张,孙志伟还安慰他们:“别紧张,不就是女王的老娘么,又不是女王本人来了。”

  “你们就当她是个热心的英国大妈,他资助了这栋大厦,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好的环境,咱们欢迎一下人家也是应该的,咱们见面的时候保持尊敬即可。”

  “但是紧张就完全不必,人家又没有公职,就是个女王的亲戚而已,真要算级别,还没我高呢。”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却知道,这个女人在英国的地位可高着呢。

  女王的母亲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爱尔兰王后和印D皇后。

  她被小胡子称为“欧洲最危险的女人”,在二战伦敦大轰炸的时候,就是她坚持跟乔治六世国王一起留在伦敦,人称温莎王朝背后的“铁娘子”。

  老太太生活奢侈,寿命还长,她一直活到2002年,享年101岁。

  周末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留在了大厦里。上午9点过,几辆轿车来到了大厦门口,公寓的管理员带着一批职员在门口迎接。

  大厦是老太太援建的,这里的职员就相当于她家的员工,自然是排在前面见一见。

  之后,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都聚集在一楼餐厅,等待老太太的会见。

  这几年两国正在交好,孙志伟作为中方留学生的代表,自然也见到了老太太。

  其实这种会面也没什么好叙述的,因为周围还有记者在拍照,会见的时候无非是互相说着官方用语,主打一个走流程。

  最后留下的合影再配上记者的胡诌,第二天就会登上泰晤士报的头条。

  等接见结束,老太太才挑选了几个宿舍,上门查看留学生的生活情况,这时候就没有记者跟随了,老太太说话也随意了很多。

第204章 黄金名片

  老太太70多了,爬楼梯可不太行,这里又没有电梯,所以,对留学生房间的拜访,自然挑选的房间也在低楼层。

  孙志伟他们就住在二楼,老太太不久就到了他们的房间。

  别人的卫生习惯怎么样孙志伟不想知道,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好。、

  所以,住进来

  两人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干净整洁的环境住着总比垃圾堆强。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好习惯只要有人坚持监督,大部分人又能从善如流。

  所以,等老太太进了孙志伟他们的屋子,看到的就是窗明几净的房间,摆放整齐的物品,房间里面也没有咖喱什么的奇怪味道。

  刚才她从其他人的房间过来,经历可不是很美好。

  这里的学生们能把房间的垃圾清理好就算不错了,指望没有异味是不可能的。

  这前后的对比如此强烈,让老太太也不由自主的生出好感来。

  她可是个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平常生活奢侈,自然也就爱干净,不仅自己爱干净,她也喜欢爱干净的人。

  刚才餐厅的会见,她已经认识到孙志伟是个好学生,如今更看到了他生活中干净整洁的一面,那好感自然不必多说。

  老太太罕见的在这里停留了20分钟,仔细询问了三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孙志伟又不是小孩子,有问题也不能说啊。

  把问题摆到老太太这里,不管是对公寓的管理员还是对使馆,或者对老太太都不好。

  到时候他就是三面不讨好。所以,他只是说着好话,对老太太建立了这样一栋留学生公寓,表达了赞赏和感激。

  他说话中带着很多古典英语的口音,这是他在剑桥找一个老教授特意学的,这十分对老太太的胃口。

  她可是出生在世纪初1900年,那时候英国贵族还是统治阶层,语言都跟平民不太一样。

  到了二战后,新兴资产阶级兴起,贵族血脉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逐渐凋零,能跟她有共同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了。

  如今在一个外国留学生口中,能听到如此正宗的贵族口音,她十分高兴。

  “你的英语是跟谁学的,小伙子?”

  “我的导师是剑桥语言学院的费曼教授。”

  “啊,是小费曼啊,他现在怎么样?”

  “额,很有活力,浪漫而绅士。”孙志伟当然不会说,那是个披着绅士燕尾服的老流氓。

  “哈哈哈哈,小伙子很会说话,他是不是又在学校勾搭小姑娘啦?”

  孙志伟只能摸了摸鼻子,没有回答。

  “来自中国的小伙子,你是叫志伟·孙是吧,你很不错。”

  老太太说到这里,给旁边的中年女士示意了一下。

  跟随的女士立即取出一张金色的名片递给了孙志伟。

  他伸手去接名片,手上就是一沉,这根本不是金色的名片纸,而是一张真金制作的名片。

  名片正面四周是繁复的雕花装饰,中间是一个名字“戴安娜”,加一串电话号码。

  名片反面是一个复杂的纹章图案,并列着一个王后的皇冠。

  “这是我的秘书,你如果在英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她帮个忙。”

  孙志伟觉得有点夸张了,以老太太秘书的身份给他帮忙,那得多大的事啊,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用的上。

  而且,他们才第一次见面而已,这还是纯金的名片,可不大好收,到时候他是上交还是不上交呢?

  “很感谢您的看重,只是这个名片对我来说也过于贵重,我无法收下。”

  老太太不以为意的道:“收下吧,我看你很投缘,以后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小伙子。”

  “你要知道,也许对你来说很大的事情,对我来说仅仅只需要一句话而已,你觉得呢?”

  孙志伟哪里会不知道,这老太太也70多了,这一生不知道送出去多少张名片,这种名片应该在圈子里很有名。

  很多时候他只要出示这张名片,就能避免很多麻烦,都不用打名片上的电话。

  因为,真要认识这个名片的人自然不会跟他为难。

  那么这张名片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能扩展一道人脉,只要他不打上面那个电话,就可以一直重复使用这张名片。

  而不认识名片的人,那大概率就是小人物了,出示了名片也不管用,反而会引来贪婪的目光。

  那这张名片就成了对他的考验,如果他连小人物都应付不了,那自然不值得看重。

首节 上一节 118/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