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20节
孙志伟知道他已经铁了心回去,也没火上浇油,只是开玩笑道:“其实沈恂他也不是不能每周回来一趟。”
“前两年不是新开通了高速列车么,一个小时能跑200公里,从爱丁堡出发,三个小时到伦敦。”
沈恂却没好气的呸了他一口,咽下一口羊肉道:“你有钱你去坐啊,反正我坐不起。”
其他人听他们这么一说,也都好奇心起,纷纷停下筷子询问起来。
“可惜啊,就是这个票价太贵了,使馆不给报销。”孙志伟摇摇头道。
“到底多少钱,你们倒是说啊。”两人卖关子,把其他几个急得不行。
“呵呵,36便士一公里,你们自己算吧。”孙志伟答了他们一句,然后继续专心吃肉。
几人纷纷默算得出了个结果,然后一个个都惊呆了,爱丁堡到伦敦500公里那不是要180磅?
这时候的英镑换RMB差不多1镑能换14元,那这一趟的车票价格就是2500元,抵得上普通工人四五年的工资。
就为了一周回来一趟蹭几顿吃喝,就要花掉几千块,谁都不会干这么蠢的事情。
众人沉默了一会,吴祖泽才说道:“那咱们国家以后还要建设这种高速铁路么?建起来了普通人也用不起吧?”
孙志伟看到大家都有些消沉,不由的嗤笑道:“你们啊,就是杞人忧天。”
“这个票价是建立在英国现在的经济基础上的,对现在的英国普通人来说,这个票价还不算太离谱。”
“你们拿现在的英国消费水平对应咱们国内的工资水平,那才是笑话呢。”
“等将来我们可以建高速铁路的时候,国内的工资水平肯定也会高很多,几千块钱也许就是半个月的工资呢。”
众人虽然不信他的话,也不信一个月能拿到几千块的工资,但也被孙志伟的说法把郁闷给打下去了。
毕竟他们也不是搞经济的,对这些其实并不懂,所以这个担忧也真是好没由来。
等他们想通了准备开吃的时候才发现,孙志伟和沈恂已经趁他们发愣的时间,把桌上的羊肉干掉了四分之一。
一时群情激奋,抢了两人的筷子,还把剩下的羊肉给分了。
1小时后,这顿聚餐尽欢而散,次日,沈询四人上了开往多佛港的火车。
没错,他们不能坐飞机了,飞机每人限带20公斤物品,众留学生现在每个人都有大量的包裹,远超飞机的重量限制。
所以,他们将从多佛港上船,然后乘船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荷兰海牙,然后穿越整个欧洲大陆,经莫斯科回国,整个旅途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
大家乘坐火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前段时间有一架从莫斯科飞京城的飞机中途失事,导致几十名学习火箭技术的留学生罹难。
这个损失就太大了,那么多留学生本身就是国内的尖端科学家。
国家再耗费大量外汇让他们在外面学习,结果一次飞机失事全部完蛋,想想心里都要滴血。
所以,从那以后,留学生回国全部都要求坐火车,而且每到一个换乘站都要有当地使馆接送。
主打一个把安全做到极致,以保证留学生们能安全回家。
第207章 一路向东
送走了这批科技生,孙志伟心里也跟长了草一样,想家了。
这一年来他一共就跟家里通了3封信,平均每封信要在路上走两个月。
想到家里的两个孩子明年就要初中毕业,如果他不在家看着,两个孩子如果上不了高中,那可就要直接下乡了。
这种结果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想到这里,他回国的心也开始迫切起来。
按照原计划,他们语言进修生需要在英国学习三年,要到后年才能毕业回国。
但他是不同的,他的学习进度每月都要跟组织汇报,上面也很清楚他远超其他学员的学习进度,而且已经派人考察验证过了。
他现在学习的内容都是研究生的学习内容,为了不致使学业半途而废,他决定再次加快学习进度,以便提早回国。
于是,在他马力全开之下,孙志伟的学习进度在后面几个月中,肉眼可见的增长着。
他的主攻方向是计算、认知和语言学方向,是他在本科选取的几个科目的延伸领域。
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和语料库语言学、多语言技术、教育和辅助技术等等。
特别是涉及多语言的课程里,他还在费曼教授的要求下,涉猎了几门欧洲的其他主要语言,包括日耳曼语系的德语,拉丁语系的法语
到了11月底,他成功的完成了所有科目方向的学习,并取得了授课教授的认可。
12月1号,孙志伟顺利通过了,以自己的导师剑桥语言学院的费曼教授为首的,学院教授联合考核。正式毕业了。
考核结束当天,费曼教授还找到他并对他说:
“虽然你没有申请学位,但有这次联合考核的成绩在,我可以做主,发给你计算、认知和语言学博士学位。”
可惜,虽然这个提议让孙志伟很心动,他却没办法接受,只能摇着头报以微笑。
费曼教授的私生活是有点乱,但是教学水平是没的说的,在语言学院他也颇有权威,这句话并不是空话。
教授知道他的难处,也没再为难他。
“好吧好吧,我会把你的学位证书拿下来,先存放在我这里。等将来你觉得时间合适了,你就给我来信,我再把证书寄给你。”
孙志伟很感激费曼教授,也十分赞同这个办法,但很无奈他却不能自己说出口。
这里可是在考核现场,还有这么多老师同学在这里呢,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人会把他的话捅上去。
但不管有没有,他都要谨言慎行。孙志伟没有回应费曼教授的话,而是向所有为他考核的教授们鞠躬致谢。
当天下午,他就将宿舍的行李打包回到了使馆。
使馆的工作人员在给他安排临时住所的时候还跟他抱怨,国内的处罚通知下来了,那些不遵守规定的学员又要开始一轮一轮的教育。
工作人员说的情况其实是这些年来都没有少过的,无非就是一些学员自恃家长本事大,想搞特殊化。
不遵守使馆和留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使馆教育了还不收敛,最后逼的使馆把情况报回国内的事情。
如今国内的处罚决定下来了,不仅他们自己要受到处罚,还连累了家长,这算是国内最早的‘坑爹’事件了吧。
如今住宿在使馆的学生有好几百,都是时间较长的少年生,把这里搞的乱糟糟的。
他十分庆幸能提前回国,他的回国申请前几天已经批下来了,出发时间就在两天后。
考核结束后,他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在外面做的了,所以才干脆直接住进使馆里,省的最后几天还要写一份外出报告。
12月3号上午,他在使馆一位三等秘书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多佛港的火车。
他这次回去的路线也是从海牙到莫斯科,再从西伯利亚铁路回国。
使馆的三等秘书送他上了多佛港的海船后,荷兰这边使馆的一个三等秘书又在海牙的港口接站。
他算是享受到了最严密的护送了,整个全程只要有转车的地方,一定有使馆的工作人员在接他。
这些沿路使馆护送他就像护送珍贵货物一样,一站一站接力往回送。
还好的是,如果转车的时间比较长,沿途使馆的工作人员也会带他去当地的有名景点参观一下。
比如从海牙开往莫斯科的班列一周只有两列,所以他就在荷兰使馆住了两天,他就在这两天里参观了海牙国际法庭和鹿特丹港。
送他上车的时候,那位三秘还塞给他乘坐的车厢列车员,每人15个荷兰盾和两瓶酒,请他们对孙志伟特殊关照一二。
等从海牙上了火车就能直达莫斯科,当然,路过边境的时候还有全副武装的部队上车检查。
使馆给孙志伟准备的证件很齐全,让他很顺利过关。
几天后,列车到达莫斯科,莫斯科来迎接他的也是这边使馆的一位三等秘书。
这一路给他的感觉就好像,使馆三秘就是个有点权限的干杂活的。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使馆三等秘书可是相当于国内的正科级干部呢,只是对外的使馆级别都比较高,才显得三秘不值钱似的。
这也说明了各地使馆对他们这些留学生的重视了。
莫斯科的使馆位于列宁山上,为了安全起见,使馆不让他私自外出,他也没准备自己出门。
现在咱们在这边的情况可不太好,他最好还是别自找麻烦。
不过,因为要等待下一班前往京城的火车,中间的空余时间,使馆三秘还是开车带他拜谒了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
他规规矩矩的瞻仰了躺在水晶棺里的列宁遗容,算是知道了以后京城纪念馆的由来。
让他遗憾的是,此时,斯大,林的遗体已被移出了红场陵墓,所以他就没有看到。
两天后,他上了莫斯科开往京城的直达K3列车,长途车不用说,使馆给他买的也是卧铺车厢。
K3列车全程7692公里,预计耗时8天,如果路上有暴风雪,那时间还要延长。
上车的时候,使馆的三秘还给了他足够的卢布,足够他在列车上的餐厅吃饭。
看着手上的卢布,再对比当初从京城启程上飞机时手上的2英镑,孙志伟心生感慨。
他这时这才发现,自己的价值升高了,怪不得有一段时间人们都说出国叫镀金呢。
第208章 万里归国
孙志伟还有点遗憾,此时是冬天,一路上都是雪景,时间长了也很乏味。
如果是夏天的话,这一路的风景就十分好看了。
他还想着,以后找机会带着童佳佳,再来坐一次这趟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最长列车线,当然,要秋天来坐。
到时候,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平原上,连续三天三夜的穿行,看雪山、白桦林、蔚蓝的湖水、彩色的天空、乡间小屋、冰川之河.那将是多么惬意的旅行啊。
可惜,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茫茫的雪原。
5天后的傍晚,孙志伟到达了贝加尔湖旁边的一个车站,火车要在这里加水加煤,等一会才能再出发。
愿意下车活动的人都下车来活动。孙志伟不敢下车,他带的冬衣根本抵挡不了西伯利亚的严寒,下去就是遭罪。
这趟列车上还有越国的几十名莫斯科留学生,他们那边常年热带亚热带气候,一辈子都难得见到一场雪。
如今正处在一片雪原中,所以就有点撒欢,他们纷纷下车去购买当地颇有名气的贝加尔湖炸鱼。
几个小时后,火车水煤加好重新出发。
还没开出多远,车厢里就骚动了起来,原来刚才下车买炸鱼的留学生里面,有一个刚才没有上车。
越国带队的队长赶紧联系列车员,列车员又联系车长,车长再联系调度。
最后,孙志伟在下一个火车站见到了那位被落下的留学生。
此时,他正一脸苍白,双腿打颤的扶着领队的手上了火车。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