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44节

  他觉得这许一民就是个傻的。

  现在部队正在挑选‘特种兵’,天南海北的兵王们都在向京城聚集,准备做最后一轮筛选。

  凭他老许的关系,还不能虎口夺食,从那群备选名单里面抢几个人回来么,孙志伟简直恨铁不成钢。

  得到消息后,他赶紧跑到许一民的办公室:“领导,这么好的机会,您怎么没去啊?”

  “去干嘛?去跟‘特种部队’抢人?”许一民冲他翻了个白眼。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能跟那群壮汉们过个几招啊?”

  孙志伟听他这么说,有点诧异了:“怎么,您过去都一点面儿都没的么?还要跟他们动手才能要到人?”

  许一民以前也是部队出来的,而且在部队里关系广,朋友多。

  但是他从来都没对现在的部下们说过,早年他们一大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是经常在地上被摩擦的那个弟弟。

  当初上面要组建外,交部门,于是全国到处调人。

  许一民在那批人当中文化最高,还有个外号叫‘书生’,于是他就被选了进来,而其他人自然继续留在部队发展。

  而在外,交部这一群领导当中,他又是武力最强的那个,自然由他担任了情,报部门的头头。

  “怎么可能,我过去他们肯定要给面子。”

  “只是这次大家都有任务,他们自己也要组建队伍,我怎么好在他们那抢人呢。”

  孙志伟也不知道他在逞强,只是有点为难道:“那咱们的人手可就不好办了呀。”

  “不急,志伟啊,你这次准备招多少人参加第一期训练?”

  “3到5个吧,我们需要的人手,要求跟其他部队完全不同。”

  “第一,要有文化。毕竟要经常去外面执行任务,连外语都听不懂,那还能完成什么任务啊。”

  “第二,要多面手。咱们很多时候都是单独行动,什么事情都要懂一点,最起码不能一窍不通。”

  “我们的很多训练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多面手而设置的。”

  “第三,长相要普通。最好是那种丢在人群里就认不出来的那种。”

  “至于战斗力,并不强求,能打最好,不能打也没关系,杀人不一定要直接动手。”

  听了孙志伟的话,许一民也有点明白了。

  “这样的话,倒不是不能去挑几个,这样,我授权你去选人怎么样?”

  “啊,我选?”

  “对啊,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的想法,第一批人你来选不是正好么。”

  孙志伟想了想,发现确实是这样,别人现在也不了解他的想法,他自己去选人才不会出岔子。

  “那行,我选就我选。我也想看看,经过这种全方位训练之后,会培养出什么样的特工。”

  于是,孙志伟就从许一民那获得了一份书面授权。然后赶紧去郊区的秘密基地选人去了。

  等他到达秘密基地的时候,基地中比当初他来训练的时候热闹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上百兵王,正聚集在基地中,等待下一步选人。

  孙志伟没有直接去选人,这样选选出来的都是战斗型的,他要的不是这种。

  他先带着授权书去了团部,找到安团长,然后在安团长的安排下,开始查看所有人的资料。

  这批上百人,数量是很多的,但是要找他需要的人员,还真不好找。

  很多兵王只是能打,但特工不是正面战斗,并不要求太能打。

  选来选去,他就找到两个勉强符合他的要求的。

  一个来自粤省,一个来自潮汕,目前海外较多人说这两个地方的方言,就这一个出生地就可以减少一门语言的学习。

  再看两人的学习经历,全部都是高中毕业就入伍了,在校成绩也很优秀。

  至于外语,这100多人一个都不会。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学校不教,除非家学渊源,不然,他们也没地方学去。

  最后又筛选了一遍资料,他确认,只有这两个人符合要求,于是,他找到安团长,希望能跟这两人单独谈话。

  安团长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也是这次选拔的主持人,将来肯定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对每个有可能入选的战士都很珍惜。

  虽然已经答应了许一民过来选人,但是有些他看好的精英,他可不会放手。

  他将孙志伟选好的两个人的资料拿在手里看了看,发现居然不是自己看好的几个精英。

  那几个他看中的战士,无论哪方面都是这百多人里战斗力最强的,资料都比别人厚很多,孙志伟不可能看不出来。

  安团长想着,可能是给他面子,所以才故意避开了最好的几个。

  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他可不会矫情,最好的苗子才能练出最好的兵,孙志伟放弃了,他可不会。

第247章 试水

  来自粤省的战士叫熊耀阳,西北服役;来自潮汕的战士叫唐子文,东北服役。

  他们两人已经来到基地一周时间,这一周里,不断有人挑战他们,他们也不断在挑战别人。

  现在他们基本已经清楚了自己目前的实力定位,中等偏下。

  按照取30人的标准,他们可以肯定的说,与这次选拔无缘了,这不得不令人失望。

  他们大老远的过来,不仅得不到荣誉,更是灰溜溜的回去,这个面子往哪里搁,他们不甘心呐。

  于是,等基地的安团长来询问他们:有一个秘密部门需要招募战士,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去试试的时候,他们感觉到了机缘。

  孙志伟随后跟两人分别一番长谈,已经知道了两人的性格,他们的不甘更多是内心的不安分,希望生活能获得一些改变。

  孙志伟的邀请,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改变的机会,他们也不想放过。

  选中这两个人,孙志伟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这种性格的人不甘平凡,有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也有可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不过,既然选定了,他也不再犹豫。

  熊耀阳和唐子文从现在起就是他的小队成员,后面一段时间他们就要在这个基地学习各种新知识。

  说是小队其实就是个临时组合,等所有项目训练完毕后,他们就会被派往不同的地方执行任务。

  将来他们再见面是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在这个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时代,这种分别太正常了。

  不过,只要他们能活的好好的,总会有重聚的那一天。

  在秘密基地,安排好了熊耀阳和唐子文的训练计划后,孙志伟就回到了单位向许一民汇报招人的情况。

  他可没功夫陪两人一起训练,他只需要等待基地的训练结果,再给他们安排下一轮训练就好了。

  许一民听到他只招到了两个人,有点奇怪的问他:“你不是去跟他们抢人去了么,怎么就抢到两个?”

  “不是,我看了他们的资料才发现,这批人可能不是我们需要的那种。”

  “很有可能我们需要的人,大部分都在初期都没通过筛选。”

  “第一批只有两个人,那就先用这两个人试试,以后我们可能要另想办法招人了。”

  “对了处长,以前我们招人是怎么招的?”

  “以前?以前就从部队战士里面招啊,不过最后能符合你要求的估计也很少。”

  “我这里需要的是派往各地的武官,并不需要那么多技能。”

  这不可能吧,随便一个部队战士就能当武官了?这怕不是个新潮的冷笑话。

  孙志伟根本不相信这样就能选出一个合格的武官。

  他稍微思索了一下就问许一民道:“处长,国内也有很多别国的武官,咱们的武官比别国的武官如何?”

  许一民听到他的问话,也有点无言,半晌才艰难的回答道:“远远不如。”

  听到这句回答,孙志伟反而轻松了许多,因为。这就说明他的判断并没有错。

  一个合格的武官也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特工、一个合格的战士和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哪一样有短板都要出问题。

  很明显以前咱们的选派人选上是有问题的,不过这并不是谁的错,以前咱们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也不晚。

  “处长,准备把外派的武官们分批召回来培训吧,学一点是一点,再不管,他们就废掉了。”

  “恩,我早有计划,那就从下个月开始。”

  “你觉得他们最先需要补哪些课?”

  “第一门就是情报收集课,收集情报并不一定需要潜入别人的秘密部门。”

  “社会上的报纸、新闻,连生活用品的价格涨落,都是很有用的情报,关键是要学会分辨和归纳。”

  “这门课程的内容我已经整理出来了,第一批人回来后我来教他们,如果有特别优秀的,我想把人留下来当老师。”

  “你不行,我会找以前教你的同事先来教第一批人,你还有其他任务。”

  “新任务?”孙志伟没想到自己才回来几天就有新任务下来了。

  “对,不过这不急,你先继续说。”

  “好,第二门课是国际关系课,明白这个就能有的放矢的去收集信息,不至于迷失在浩瀚如烟的庞大信息网中。”

  “这门课来源于我收集和整理的情报资料,他们也不必全部都学,是哪个国家的武官就学哪个国家的内容就可以了。”

  “如果以后要调到其他国家,再临时补课也来得及。”

  “好,这个我赞同,还有么?”

  “有,第三门课就是学习课,这门课程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快速的学习。”

  “还要让他们养成随时学习的习惯,要放下脸面,向所有值得学习的人去学习。”

  “举个例子:如果遇到别国举行军事演习,那么,我们的武官不论是将军还是尉官,都要成为专业摄影师、录音师、电台侦听员、雷达观察员和计算机操作手。”

  “最后一门课:学会交朋友。‘三教九流’都是朋友,而且不分厚薄,一视同仁。”

  “我对他们的要求就这么多,有一些基本的军事技能我就不提了,您记得让他们自觉点,自己去补课。”

  “啊,还有?你指的是哪些?”

  “哪些,驾驶课啊处长,一国武官是咱们国家军人的代表啊。”

  “这样的军人楷模,如果不认识最先进的坦克型号?如果不会开直升飞机?如果不会看海图?”

首节 上一节 144/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