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43节

  后排是早年从北边购买的两种潜艇的舰长们,目前他们已经不是主力,所以排在后面。

  在这十几位舰长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自然是位于前排的一号潜艇舰长了。

  因为人家是H动力,目前全国就这么一艘,你说牛不牛。

  而童国栋作为基地的首长,坐在会议桌的一头当裁判,最后留下空空的另半边会议桌,等着孙志伟坐。

  孙志伟知道,他们这是在无声的抗议呢。

  搞得童国栋现在也不好为他说话,只能让他自己来劝说这些舰长们。

  只要他能把这些舰长们说同意了,他那边肯定没意见。

  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讲故事、画大饼嘛,后世小老板们的基操,用来忽悠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舰长们,肯定没问题。

  他进入会议室后,直接来到舰长们对面正襟危坐,神情严肃,开始演讲。

  “大家对我都不了解,我就先说一下我的职业。”刚说了一句,他就把目光看向上首的童国栋。

  “首长,在座的各位舰长们保密级别能达到要求么?”

  “没问题,他们的保密级别肯定是够的。”

  这个童国栋能保证,潜艇已经是国内最高科技的装备了,他们的舰长人选,也是经过层层把关才能任命的。

  “我的职业叫特工,在解放前叫‘地下D’,不过以前都是在国内,现在咱们主要活动在国外。”

  听到他的身份,这些舰长们也不再那么敌视他了,地下工作都是很危险的,更何况是去外国。

  “咱们国家落后啊,落后就要挨打。就算是现在,也经常有敌人的飞机在天上转悠,我们却毫无办法。就T·M憋屈。”

  这句话一下子引起了在座舰长们的共鸣,他们很多时候也拿敌人的先进舰船没办法,一样的憋屈。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有了蘑菇弹了吧,但是你们知道么,毛熊和白头鹰都不怕我们的蘑菇弹。”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蘑菇弹打不到他们老家的核心区域,形成不了威慑力。”

  “后来我还听说,咱们几年前还研制了一款自杀式核弹机,准备用来跟敌人同归于尽。”

  终于有一个舰长忍不住插嘴了:“这个我知道,强5甲,就在航校的机库里,大家都说他是‘玩命机’。”

  “对呀,我们落后,就只能拿飞行员的命来拼。”

  “当时我就在想,我们自己暂时造不出来,那是我们没经验,如果有别人的现成的东西,咱们拿过来再来抄作业好不好呢?”

  “那肯定好。于是,我就盯上了白头鹰的B52。”

  B52的大名谁没听过啊,他们也知道,这玩意咱们家对付不了,也没有同级别的飞机可以抗衡。

第245章 傻瓜式单人潜艇操作流程

  孙志伟说着说着,就发现对面的舰长们,都不再像看敌人一样看着他了,他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有把握说服这些舰长们,但是没见到成效前,他也不能打包票,如今终于见到曙光了。

  于是,他继续表演。

  “当时有个情况,安南那边白头鹰大撤退,需要撤离很多装备,其中就有B52。”

  “我听说他们最多的时候有上百架呢,如今人家要跑了,那我有没有机会去碰碰运气呢?”

  “于是,我就孤身一人跑到曼谷。曼谷大家都知道吧,在那里有一个机场带港口是白头鹰的在那一片地区的主要基地。”

  “我过去之后转悠了大半个月,还真给我找到了机会。”

  说到这里,孙志伟突然不舒服的咳嗽了一声,又清了清嗓子。对面的一位舰长很识趣的把自己手上的杯子递了过来。

  孙志伟笑着感谢了一声,接过来喝了一口,然后才继续说道:

  “当时我在那里转悠了那么久,终于找到了白头鹰的一个破绽,可以把东西给弄回来。”

  “什么破绽?”有性急的舰长已经开始捧哏了,孙志伟十分欣慰。

  “什么破绽,这涉及到行动机密,有保密条例在,我也不能说。”

  “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现在有两架完整的B52正在咱们的飞机研究院里面。”

  “嗡~”,会议室里面立即轰动了起来,各个舰长纷纷起来发问,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最后还是童国栋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道:“都别吵了,这事情是真的,我可以证明,就不用再讨论了。”

  有了童国栋的保证,他们不信也得信了。

  但是这个事实太过惊人,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对面的这位同志是怎么做到的。

  但是,孙志伟已经明确的说了,有保密条例,他们也不敢违背。那种想知道,又没法知道的痒痒感可太难受了。

  孙志伟没有管他们有多难受,反而转变了话题:“各位舰长,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潜艇都有哪些么?”

  这话问的,在座的都是潜艇指挥官,对国外的潜艇动向自然清楚的很。

  “白头鹰的长尾鲨、鲟鱼都很厉害,听说现在还有更厉害的出来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毛熊家的种类太多了,我都不怎么能分的清,现在只知道一个十一月级和一个狗鱼级。”

  众位舰长经常在外执行任务,碰到过很多外国潜艇,有的可以分辨,但大部分都分辨不出来,甚至根本看不到。

  这也是咱们的技术落后的问题,你都看不到别人,别人已经看到你了,所以很多时候咱们会被别人耍的团团转。

  “各位舰长,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多训练,就是为了将来在有机会的时候可以把握住机会。”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们现在能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学习一个人驾驶潜艇了么?”

  众位舰长沉默了,最后还是由最中间的一号舰长代表他们发言:

  “一个人是根本没办法驾驶潜艇的啊,越是高级的潜艇越是复杂,一个人怎么操作呢。”

  “呵呵,各位舰长,我想你们搞错了一件事情,我完全没有准备把一艘潜艇玩出花来。”

  “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一艘潜艇开动起来,只要能开关机,能转向,能上浮下潜。”

  “不需要攻击,不需要联络,甚至不需要加速减速。只要设计出一种傻瓜式的操作流程让我记熟就好了。”

  “比如,我先认识清楚各种机器都是干什么的,然后学会调整数据。”

  “如果把速度,功率,深浅全都提前设定好,然后一按开关,是不是潜艇就开走了。”

  “请你们帮助我,给将来一个机会。”

  各位舰长互相看了看,然后还是有点游移不定,童国栋看出情况,就邀请孙志伟一起出去休息一会,给他们点空间讨论。

  两人在外面抽了几根烟,终于又被请了进去。

  潜艇舰长们已经商量好了,先从最老式的潜艇开始教他认识船上的设备。

  然后各个舰长集思广益,给他设计出一套《傻瓜式单人潜艇操作流程》。

  以保证,就算只有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勉强开动一艘潜艇。

  潜艇只要进入大洋藏好,后面就简单了,派人过去开回来就行了。

  次日,孙志伟就开始了理论学习,主要是认识设备,3天后才上艇学习操作。

  从老式潜艇到33型,再到35型,最后才是1号艇。这波学习又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

  至此,海空装备的驾驶已经全部学完,原本他设计好的20门课程已经完成了大半。

  只有语言类,因为数量太多,至今没有完全完成。

  不过这个也不急,只要英语和俄语完成了,其他的可以慢慢补。

  自去年年底来到琴岛基地,到现在4月中旬,孙志伟完成最后一项驾驶课程,全程耗时5个月。

  这还是孙志伟学习能力超强的原因,正常人最起码要1年时间才能完成孙志伟学习的所有项目。

  这个时间有点长了,孙志伟在完成学习后,并没有马上回京,而是重新找到各个科目的教练,开始精简课程。

  驾驶课程方面,做了初、高两级分级。

  初级课程只包含直升飞机、运输机和快艇的驾驶,战斗机、轰炸机和潜艇的驾驶被设为高级课程。

  这样就可以按照不同学员的学习进度来授课,以后这就会成为特种驾驶课的教学标准。

  整个学习流程被整理成了一份训练计划,这是他要拿回去汇报的,再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有其他学员过来学习了。

  另一方面,‘特种部队’的建设应该已经步入正轨,这时候不知道在哪里训练。

  他的这份训练计划上面肯定也会给‘特种部队’使用,也算是他为建设特种部队出一份力了。

  4月22日,孙志伟带着丈母娘给童佳佳准备的好吃的,踏上了回京的火车。

  他带回去的可不仅仅是这些零食,还有一份任命书:任命孙志伟同志为琴岛特种训练基地高级顾问。

第246章 选人

  这个顾问职务不领工资,但是各种福利待遇比肩师级,福利由京中的海军大院负责发放。

  年初他跟向毅留在京城的那辆吉普212,也被配给了孙志伟当座驾。

  这可不是孙志伟找琴岛基地要的,也不是童国栋徇私帮他弄的,而是那群潜艇舰长主动要求基地给的。

  他寻思,这些舰长是怕他画了大饼就跑了呀。

  所以,大家一商议,用这么个没工资的职务,把孙志伟给远远的牵着,互相保持一定的关系。

  其实真不必,就凭他老丈人在琴岛基地管事。

  以后,他要是弄到海军可以用的装备,肯定要优先给琴岛,其他两个舰队跟他又不熟。

  不过为了让他们安心,这个职务他还是接了,反正也不领工资,有辆车平常用也不错。

  4月23号回到京城,孙志伟先去部里找许一民交了任务,特工的训练流程就已经完成了。

  后面他需要负责组建一支行动队,以后需要动手的时候,就让行动队上,不能什么事情都要他亲自出手。

  本来,许一民的意思是,分批召回各地的潜伏人员,回来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战斗力。

  孙志伟却不同意这个办法。

  不是老员工不重要,而是老员工既然已经潜伏了那么长时间,而且还没有出什么岔子。

  那就说明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办法,此时贸然召回反而容易坏事。

  所以,如今要组建行动队,最好是能够在部队里面选一批候选人。

首节 上一节 143/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