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艺术家

新时代艺术家 第829节

  不光找电影局,还要找广电,找文化部门!

  会所内。

  徐征和宁昊一块捏完了脚。

  徐光头貌似不经心问:“耗子,《无人区》送柏林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

  宁昊犹豫道:“我要是干了,不说在欧洲电影节,以后在文艺圈子也完蛋了。”

  徐征嗤之以鼻:“这有什么可在乎的,他们有几个吊钱?你看现在的国内电影市场,一部戏比十年前一年总票房还要高。我说耗子,你自己要为自己着想。”

  宁昊犹豫,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

  徐征当年只是演员,要拼命往电影圈里钻,现在是十亿票房俱乐部导演,手里也有不少项目。

  遥想几年前,徐征在他这个三通娱乐新锐导演,沈三通头马面前是要低一个头的。

  短短几年时间,差距不仅没有缩小,随着三通娱乐腾飞,宁昊已经看不到徐征的身位了。

  不只是徐征,随着三通娱乐涌现的导演越来越多,而他这几年也就一部《黄金大劫案》上映,当年的鬼才导演、宁氏喜剧给观众的惊喜,似乎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宁昊试探问:“沈导希望我这样做?”

  “哎。”

  徐征叹了一口气:“耗子,我说实话,你别生气,咱们在沈导面前,那都是蝼蚁一样的人物,你明白吗?”

  《无人区》的事,还有其中的操作,沈三通几年前提过,准确的说是暗示过,不过一次之后就没下文,大概是忘了。

  沈三通也许真忘了,但徐征作为下面办事的,能不当回事吗?

  徐征也是掏心窝子道:“耗子,说难听点,现在院线都要看沈导吃饭,开一家影院,只要有三通娱乐的重头戏,别管多远的地方,立刻能盘活。”

  “当年的事,沈导也许忘了,不在意了,随着沈导越走越高,你觉得他手下的人能不在意吗?”

  “我们把事办好,办的漂漂亮亮,沈导不一定开心,但是过去的事也算彻底揭过去了。”

  “兄弟是真想帮帮你。”

  徐征的话半真半假。

  宁昊感觉徐征飞的快,徐征何尝不是感觉沈三通飞的才叫一个快。

  徐征也有野心,想要单干,沈三通也没反对。

  可是徐征又不是小孩,沈三通地位越高,越是很慎重的使用自身的威能,应对一些反对的人,也是采用很温和的手段。

  越是这样才越是可怕。

  徐征觉得沈三通像是“派”,表面温和,内在绝对是狠人。

  舆论都在关注沈三通身上的争议,而三通娱乐悄无声息占据了电影市场近乎半壁江山,对好莱坞、对港台、对学院派,对一些媒体多线作战。

  光看舆论,沈三通节节败退,但去看战线,是三通娱乐用枪抵住了他们的脑袋。

  宁昊叹口气:“咱当年一块做电影,那时候多好.”

  徐光头打断道:“耗子,往前看,你在小马也不错,咱电影市场发展快,什么时候都不晚。”

  “不过要快,有些事过了这个村,真什么都赶不上。你看李铵,几年前,换了你,你敢想李铵都要成臭狗屎吗?反正我不敢想。”

  徐征自己是半路出家,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自己事业更上一层楼,就是为了名和利。

  他没有学院派脑子里的纠结,没想过捧西方的臭脚。

  80后新一代的电影人也有追求艺术的,继续拍现实题材。

  但是他们不是贾章科、娄叶那代人的想法,很多选择不拿去评奖。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贾章科这些人,把位置占住的原因,随着西方发展停滞,能拿出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了。

  都是明白人,去外面怎么拿奖的,在圈子里也不是秘密,

  但明白归明白,观众可以不在乎,但是电影人,谁能看不起李铵?

  说看不上的,只能说无知者无畏。

  公开质疑拍摄手法的也许有,敢于质疑叙事的,那要自己想想后果。

  徐征自己也做了导演,对李铵的叙事技巧感到佩服。

  《少年派》的叙事结构可谓绝妙到了顶点,采用双层叙事结构,将奇幻冒险与哲学追问巧妙结合,展现了导演对人性、信仰和真相的深刻思考。

  不只是他,恐怕许多电影人看完之后,都认为李铵的电影语言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有人称其为“东方电影大师的巅峰之作”。

  然而,随着解构的深入,再去看,越是内行人,越能意识到电影里刺眼的象征符号。

  观众也许有人觉得是巧合,作为导演,知道电影从来没有巧合。

  徐光头一开始是认为,即便是像李铵这样备受推崇的导演,其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话语体系的隐形枷锁。

  等到审视蔓延到《色,戒》,再到《卧虎藏龙》,再结合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

  徐征三观近乎破碎,他作为早年比较接近沈三通的人,回想当年沈三通的一系列判断,更能体会到沈三通眼光的可怕。

  宁昊道:“我只能说试试,得不得奖不好说,只是这样玩的也太大了。”

  在这场解构之中,观众不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从业者才是。

  宁昊也是一次次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几乎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想法。

  徐光头压住心中的狂喜,要是真做成,绝对能讨沈三通欢心,嘿然一笑道:“你换个角度来想,他们恶心我们那么多次,我们还回来一次很过分吗?”

  宁昊深深看了他一眼:“这不是还回来一次那么简单。”

  刚从大洋彼岸飞回来的李铵,没想到舆论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

  对他执导的《少年派》的深度解构,充满了尖锐的批判,甚至将他描绘成一个被西方叙事驯化的“文化打手”,一个迎合后殖民主义、为帝国主义霸权服务的工具。

  而且从《少年派》开始,审视过去他的作品,还在排映的电影票房腰斩。

  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他内心深处一直不愿面对的某些东西。

  他感到一阵震撼,仿佛被人从梦中惊醒。

  那些他曾经引以为傲的电影叙事,那些被全球观众赞誉的视觉奇观与哲学思考,此刻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如此赤裸裸将他所有一切,摆在了大众面前。

  BJ酒店里。

  窗外的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映衬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

  李铵放下助理整理的资料,手微微颤抖,茶杯里的水泛起涟漪。

  “我是.被驯化.的吗?”李铵喃喃自语,几乎哽咽。

第656章 激烈

  李铵回想起自己从弯岛到花旗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吃软饭”的家庭主夫,一步步走到今天。

  作为世界知名导演,名扬天下,在华人世界饱受尊重。

  改变他命运的《推手》,他的个人首部电影,得到了詹姆士·沙姆斯的帮助,不仅做制片人,还一块编剧。

  此后,《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卧虎藏龙》、《绿巨人浩克》、《断背山》、《色,戒》、《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等等,两人合作无间。

  一切是如此的丝滑。

  李铵从没感觉到,自己在他迎合西方的审美与叙事逻辑。

  在李铵看来,拍摄出《卧虎藏龙》,将东方的武侠哲学与好莱坞的类型片嫁接,赢得了全球的赞誉,是水到渠成也是厚积薄发。

  然而,此刻回望,这一切的背后,是否真如涛涛舆论所说,他不过是一个被西方叙事选中的人?

  詹姆士·沙姆斯文化背景,也不是秘密。

  “老虎是吃人的。”

  这句话在李铵脑海中反复回响。

  在影片中他将老虎与派的关系描绘成一种共生,或许正是对现实的一种粉饰。

  老虎作为食肉动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派的威胁,正如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掠夺与压迫。

  帝国主义、霸权的工具

  其实,李铵内心并不排斥或者厌恶文化代理人的身份。

  而是没法接受自己被工具化,被驯化。

  他的思绪回到了《少年派》的拍摄现场,他记得自己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镜头,老虎与少年的共生关系成为影片的核心隐喻。

  那是让他夜里睡不着觉,为之兴奋的巧妙结构。

  无与伦比的灵感火花在每一刻迸发,有些日夜里,他甚至会担心自己的心脏,因为过于兴奋而承受不住。

  李铵简直认为是上帝降临,冥冥中获得了某种加持,将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追问,对信仰与真相的复杂探讨,巧妙的包裹在了电影叙事之中。

  各大影评协会暗示他,20世纪福克斯公关方面的人也暗示他,这部电影有可能斩获奥斯卡。

  然而,名利似乎成了泡影。

  李铵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工具化”、“驯化”,让他的一切努力像是小丑,如同《饥饿游戏》里,供人表演的被操作者。

  这才是他厌恶或者恐惧的。

  对于一个导演,一个靠内心激情驱动工作的人,这让他的一切创作变得没有意义。

  想起过去拍摄的电影,一直合作的搭档詹姆士·沙姆斯,也许就像是耍猴人看待猴子一样,来看待他。

  李铵感到一阵无力,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电影会被解读成这样的隐喻。

  他曾经以为,自己是在用东方的视角,讲述一个普世的故事。

  连意识都不由他自己掌握,自己存在的有什么意义?

  “啊!”

  李铵无声的呐喊,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雪花,生出一种一跃而下的冲动。

  BJ冬天如此寒冷,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弯岛的日子,那时的他充满了理想与激情,渴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少年派》里派用三个宗教解释世界,似乎恰如李铵自己用三种电影语言,弯岛伦理、好莱坞类型、东方神秘取悦全球观众。

首节 上一节 829/8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送快递从女明星的绯闻男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