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艺术家

新时代艺术家 第830节

  李铵不得不面对最残酷的黑色幽默,他越是精湛地缝合东西方叙事,就越成为体系完美的文化标本。

  这就是身为文化买办的完美囚徒。

  让老虎头也不回地消失,何尝不是李铵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注解。

  那个走进西方丛林的东方符号,早已被驯化成不再回首的意识形态载体。

  这种“东方导演用西方语法讲述被殖民者自我驯化”的闭环,充满预言性的闭环逻辑,让李铵感到毛骨悚然。

  蒋志强敲门走了进来。

  见李铵面色苍白,安慰道:“这是对方的心理战,你的电影是对人类生存本质,也是对信仰与真相的深刻探索。”

  “不要理睬那些抹黑,也别去看,这件事我会处理,我们朋友很多,不会任由舆论发酵的。”

  李铵勉强一笑,开了个玩笑:“这给我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以后要注意些,我可不愿意做被驯化的文化打手。”

  “你不需要任何改变。”蒋志强皱眉道:“这些都是胡说八道!你是假的吗,我也是假的吗,难道我们都是打手,那成什么了?”

  李铵心里松了口气:“是啊,倒是我想的太多。”

  蒋志强道:“这一次很多人站在我们这边,这次一定是沈三通搞鬼,这家伙行事太霸道了,要做大陆的邵氏,怎么可能?”

  在蒋志强看来,沈三通是自取灭亡。

  春节档这样的档期也不知道让出来大家一块吃,今年春节档和华易有西游题材电影对撞,吃相难看。

  横行霸道,早晚会被人收的,越走路越独,连个朋友都没有。

  东大这边的港台圈子、学院派,还有影视公司,外面的好莱坞林林总总,沈三通把所有人逼在一块去了。

  彼此之间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

  两人聊着天,电话响起,来自CAA的跨洋电话。

  CAA的联合主席、资深经纪人亲自打来电话,告知李铵一个好消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项目基本谈妥了,并且CAA会帮助他引入高帧率技术合作方及影院设备升级资源,同时进行全球推动。

  CAA方面意味深长道:“李,很多人和你站在一块,和索尼娱乐谈判如此顺利,也是因为你在东大被黑。”

  李铵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和蒋志强分享了这则好消息。

  蒋志强看的颇为眼馋,可惜这样的投资都是好莱坞核心项目,没他的份,恭喜道:“李导,我讲的没错吧?你看,现在回报来了。”

  “沈三通仇人多了,他推动《1937》国际发行,大大得罪了本子资方,索尼娱乐很讨厌他,有机会就会落井下石。”

  李铵迅速调整了心态,乱七八糟的言论是真的又如何?

  他如今的名誉和地位又不是假的,他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人。

  冷静下来,李铵眼神中闪过一丝冷色。

  沈三通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坏种。

  他没有任何地方得罪对方,从《色,戒》开始对方就追着他不放,不只是对他,连带着对弯岛也有怨怼。

  金马奖这样的华人世界的电影骄傲,被沈三通肆意凌辱,弄得狼狈不已。

  这种无礼、恶毒、歹毒的抹黑,不仅没有适可而止,反而越演越烈。

  李铵看向蒋志强:“蒋老板,你是否觉得沈三通对我们港台人,存在歧视?”

  蒋志强听到这句话,哈哈一笑,知道李铵回来了,笑道:“李导,你也看出来了,确实这样。”

  华易。

  王忠磊给自己哥哥介绍春节档安排:“《西游降魔篇》上春节档是最好选择,我听到的消息,《大圣归来》很强,不是《降魔篇》暗黑向。”

  《西游降魔篇》去撞《大圣归来》,不是华易觉得自己打得过,主要还是不得不如此,《降魔篇》过于颠覆传统西游形象,《大圣归来》要是把一个正面的齐天大圣形象立住,《降魔篇》之后上映绝对会遭遇对比审视。

  王忠磊已经觉得不妙,《降魔篇》也经不起解构。

  “这些小事你来安排吧。”王忠军简单听了听,随口敷衍。

  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王忠磊讲了讲最近的风波:“哥,现在这波解构不能小看,你看我们怎么应对?”

  王忠军说:“优化渠道,沈三通得罪人,我们正好合作,加强与好莱坞、港岛合作,确保电影稳定供应。”

  三通娱乐因倒沈事件和文化出海,成为舆论焦点,也算是给华易探出一条路。

  推进华易加速精品制作,布局好莱坞、港岛,打造出系列电影,同时布局游戏和互联网,拓展线上渠道,如线上售票系统。

  “呼吁市场多元化和百花齐放.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着说着王忠军烦躁起来。

  华易市值好几百亿,内心深处王忠军是不想跟在三通娱乐后面捡东西吃,但是又忍不住。

  收购了几家互联网公司也有小赚,但是距离三通娱乐越来越远。

  这两年,王忠军时不时会幻想,幻想自己零几年的时候拍了《赤壁》这样的历史大片,连续多年获得电影票房年度冠军,每年光电影票房流水超过百亿。

  随便一个影视IP商业价值就超过同行整个ip,斩获多项票房记录,从花旗国赚了数亿美刀,在全球大赚狂赚。

  官方也对其青睐有加,全世界都有自己的粉丝,还在北美拿下了《神奇女侠》的项目,华易兄弟成为世界级的影视公司。

  一回到现实,王忠军就难受。

  娱乐第一股没有三通娱乐就是他华易,浑身不舒服,问自己弟弟:“你说《西游降魔篇》能不能把《大圣归来》干掉?”

  王忠磊一时沉默:“o(╯□╰)o”

  华易现在的对手是光鲜,这两年和三通娱乐对比,更多是捆绑。

  说难听点,是不要脸通过营销拉踩,现实里,真有差距。

  王忠军叹气,提醒道:“算了,算了,弄沈三通什么的我们跟着敲边鼓,不要冲的太靠前。”

  沈三通也在关注舆论变化。

  主要是防止有人反串,让微博给一些阴谋论文章限流。

  不过东大这个教育水平,破了那层膜,从来不缺老司机。

  深度文章层出不穷,有些文章,让沈三通都直呼大开眼界。

  有篇关于“少年派”和“李铵”联系起来的文章,沈三通也获得了新的角度。

  电影这种东西,充满了主创私货。

  李铵作品又带着作者电影的特征,《少年派》也必然有他的投射。

  中美之间以及两岸之间,李铵恐怕也有认知迷惘和自我追问。

  这种相似性还有很多,派的表面是素食主义者,不杀生,性格包容、共情,表面之下是“风暴灾害”和“人吃人”争斗的胜利者,杀起生、吃起肉那叫一个猛。

  很像李铵,李铵可是能在家里蹲了六年,还是在花旗国那种环境中冒出头的导演,温和的表面之下,他也是吃鸡游戏的胜利者,突破了花旗国给华男设置的枷锁。

  李铵从花旗国飞过来,遭遇这样的解构,显然李铵不会无动于衷,沈三通有些好奇李铵如何应对。

  李铵的反击很快。

  不只是李铵,很多线条都在努力的挣扎。

  这波是真在努力活着了。

  就像六代导演镜头里那些永远阴郁的中国城镇,既要满足西方对铁幕想象的猎奇,又得警惕真正的解构者掀开幕布后的资本流动图谱。

  这玩意要是掀开,多少人要砸饭碗。

  贾章科在《南方周末》专栏写下《保卫故事的尊严》。

  聚焦于《少年派》,不提自己的电影,字里行间将解构风波比作撕毁敦煌壁画,不用自己电影打比方,聚焦于《少年派》关于孟加拉虎的隐喻。

  不只是贾章科,三大电影节常客们也不约而同祭出同一套话术。

  把意识形态批判,贬为审美匮乏,将后殖民解构,污名化为民粹潮涌。

  李铵也在行动。

  接受了凤凰专访,话里话外不离张一谋:“张导用基督教符号重构南京故事,恰是全球化语境下的创作突围。”

  为冯晓刚说话:“《1942》的苦难呈现如果放在好莱坞,本可以引发更广泛的人性讨论。”

  谈金马奖,直接点名沈三通:“我今年刚婉拒金马奖评委邀请,要给年轻导演更多空间。如果沈三通导演不排斥弯岛的话,我想邀请他来做评委,我们欢迎。”

  李铵又谈及从《色戒》到《少年派》,解构历史宏大叙事的必要性。

  通过派为生存突破道德界限的隐喻,暗示历史苦难应转化为抽象人性探讨。

  用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合一设定,说明解构单一历史视角的正当性。

  将残酷现实包裹在奇幻叙事中,给出建立艺术应高于现实政治的论述。

  李铵强调:“就像派选择相信更美的故事,电影人有权重构历史记忆。”

  “老虎既是威胁又是伴侣,正如历史创伤对创作的双重作用。”

  “批判性思维更适合纪录片领域,而不是艺术电影,艺术是需要时间来品味的。”

  李铵也参加了对他家乡部门举办的座谈会,强调两岸合作的重要性。

  《少年派》成功离不开两岸合作,更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人日》网上平台,发出文章,直接批判沈三通,呼吁“百花齐放”。

  部分行业媒体,如《第一财经》,提出“文化市场避免依赖单一企业”,强调华易、光鲜等公司的创新能力,主张通过竞争推动行业进步。

  各线条发动之下,经济学家或电影博主分析“健康竞争生态”的重要性,警惕垄断风险。

  《财新网》《南周》《澎湃》进行相关报道,强调平衡“民族情绪”与商业理性。

  各大公司合作的影视自媒体也在行动,肯定三通娱乐的同时,客观评测其他公司电影,引导观众按需求选择,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华易大小王,光鲜等高管公开表态支持文化出海,但强调国产公司应共同做大全球市场,避免内耗。

  电影局召开座谈会,推动行业基础建设,鼓励本土影视公司协同,间接为所有国产公司提供技术升级窗口。

  中影等机构发布数据强调国产电影全球份额提升,弱化单一企业贡献,突出整体实力。

  东大网络上的力量,全部激活。

  一则以李铵口吻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剑指沈三通,不让他躲在幕后。

  “多年来沈三通变本加厉的造谣、污蔑、诽谤李铵导演,对这种流氓恶棍的行为,李铵基本上都不理睬,就如同拴起来的狗,显然李铵导演不怕它叫什么,也没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疯狗打口水。”

首节 上一节 830/8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送快递从女明星的绯闻男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