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4节
“啊,还要学英语啊?我只认识26个字母啊。”一直在旁边的赵立明,有些吃惊的问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对,必须要学,包括一些专业的知识,等明年厂里经济条件好一点了,我都要请专业的老师来教你们,我也会偶尔参与的。”
赵立明问:“为什么啊?那些鬼佬,我看不都会说中文吗?”
杨文东说:“人家鬼佬是香港的管理者,他们都会中文,你觉得我们想要在香港混下去,能不学英语吗?
再说,我们的产品主要市场就是海外,那些欧洲的语言或者日语也就算了,英语这种国际语言是必须要会的。”
就算97年后香港回归、甚至其他非曾经大英殖民地的地方,英语都是非常重要的。
没办法,老美、英吉利这两个国家轮番只做了全球老大上百年,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太大了,再加上在西方语言之中,英语还真的难度最低的了。
“哦。”赵立明也觉得有些道理。
杨文东又说:“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之前的寮屋要强多了,可还是远远不够的,港岛那边那么大大厦、别墅,你们也看到了,难道就不想住在那些地方?
但想住在那种地方,是得靠能力才行的,学会基本的语言及基本的工作技能,就是基础了,有这些不一定成功,没这些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学习再好,也是不一定成功的,但不学习,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这里的学习,并非指学校里,而是整个社会、人生过程中,不管学什么,选中方向后努力,那大概率是能成功的。
甚至后世很多人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可选择什么,不也是能力与眼光决定的吗?这能力与眼光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港岛那地方我就不想了,就现在住的环境,稍微再好一点就行了。”赵立明想了想,又说:“东哥以后才应该住那里。”
杨文东笑了笑,说:“你们以后也会变的。”
人都是会变的,穷苦的时候感觉自己一辈子的理想就是能吃饱;可真要达成这个目标了,就会有下一个目标了。
自己的产业,在后续只要抓住几个机遇,规模就能起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不可能跟现在这样小作坊的经营模式了,引入外来的人才是必然的。
而曾经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他自然也想带着他们一起,可绝对不是单纯的提高职位,而是想办法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德配位的在企业中立足。
当然,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让他们自己出去当当收租公也行,潇洒一辈子也是一种生活。
时间很快就到了月底,来自日本的设备终于从港口出来了;这还得多谢安永强,他是码头的高层,有点关系。
随后,日方常驻香港的工程师便前来指导了一天,外加讲解了一些基本资料与售后。
到了下午,日方工程师离开后,杨文东对着一名青年,说:“阿龙,这个设备只有你受到专业的培训了,以后就靠你了。”
阿龙点点头,说:‘好的,东哥放心。’
杨文东说:“那行,今天晚上你们尝试一下,明天开始,给我全力生产。”
PS:下午还有,求月票!
第79章 订单纷至沓来
第二天,杨文东与苏、赵几人赶了个大早,就来到了公司。
“阿龙?”杨文东看了一眼已经在机器旁边的阿龙及另外几人。
“唉,东哥?”阿龙刚刚在看着机器,也没感应到身边来人了,听到声音后,才反应了过来。
杨文东看了一眼几人,眼圈周围都有点疲惫,于是问:“你们昨晚没回去?”
阿龙笑说:“是的,东哥,我们也知道这台设备的重要性,晚上一直在调试,想早点对它了解清楚,这样避免以后出问题不知道怎么回事。”
“也没必要这样,也不差这一两天。”杨文东说完后顿了顿,又对着立明说:“立明,去外面买点肉包回来。”
“不用,东哥,肉包太贵了,别浪费钱。”阿龙连忙说:“给兄弟们弄点昨天的菜汤炒饭就行了。”
杨文东摆摆手,说:“不用在意这些,你们应该多吃点肉了。”
“能够在工厂吃饱,我们也都是托了东哥了,肉能偶尔吃一点就很满足了。”阿龙见赵立明都已经跑远了,也就不好再次拒绝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以前的日子,我也过过,不过既然是以前的,记得就可以了,我们记住过去,是让我们记住曾经的苦,不要浪费粮食。
而更应该做的,是努力奋斗,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好,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目标。”
“是,东哥。”阿龙听完后,心中一阵小激动,随后又说:“我们现在立刻重新开机,但胶水的调制还需要一会,大概半小时左右。”
“嗯,行,那你们忙,等会包子来了也别客气。”杨文东说:“半小时后,我们再过来。”
“好的,东哥。”阿龙说道。
随后,杨文东便带着苏依依及林浩宇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杨文东拿出了刚刚顺手从机器旁边拿走的一哥便利贴,说:“最终的产品,差不多也就这样了,顶多,这最上面与最下面的两页,可以跟书籍一样,做个封面就行了。”
便利贴这个创意,夸张一点来说,是能够提高数千万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只是,它的结构就是那么简单,跟一个小笔记本一样。
虽然下面的机器没有调好,但也就是一些细节与制作速度的问题了,产品也已经成型了。
苏依依接了过来,在手中把玩了一会后,说:“这机器做的,真的比我们手工做的要好太多了,整整齐齐,纸张也没有一点褶皱。”
“你以为好几千块钱是白花的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在人工成本如此之低、同样大量的穷苦之人需要养家糊口的工作的时候,但凡能手工代替,那杨文东也根本不可能花高价买设备。
可复杂一点的商品,那人工就是做不出来的,只能依赖机械设备。
苏依依笑说:“那我们可以大批量生产了,也就可以出售了吧,之前一个月,我这边可是有了好多香港大公司采购的联系方式了,他们都希望能够多买一点呢。”
“那是当然,我们之前几十个人那么折腾,不就是为了今天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长兴的人工成本,在忙的时候,能达到1.5-2港元,不忙的时候,也要1港元,加上一些食物成本,几十个人一个月下来,也是花费了一千多了。
这笔钱甚至也可以在香港报纸上打广告了,只是一个没人知道的东西,打广告的效果肯定是很差的,甚至可能是等于0,。
所以与其浪费这个钱,还不如自己先以人工做点便利贴出来,再免费寄给大公司行政人员使用,顺便还可以不让自己的手下失业。
苏依依笑说:“还是东哥厉害,能够想出先免费给别人用的方法。”
杨文东摇摇头说:“其实不少商品,也会这样做的,欧美国家的饮料,也会经常性的免费给人喝的。”
后世的互联网企业免费培养潜在客户的创意,其实早在百年前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竞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新瓶装旧酒而已。
苏依依笑了笑,随后又问:“那东哥,现在我们的产能即将有了,那这价格?”
“先定1毛钱一个吧,一个100张。”杨文东说道:“以后看情况再改变。”
香港因为没有造纸产业,所以纸的价格较高,不过一个巴掌大的便利贴,纯粹原料成本三分钱左右,后续只要平摊折旧掉设备的成本,外加几个人工,其他就是纯利润了。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的确是高利润了,只是这样会不会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买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是公司的办公用品采购,相对来说,对价格方面不像个人商品那样敏感。
还有就是便利贴在我们看来是利润高,就算买个几千份,也不过几百块而已,大公司哪会在乎这点钱。”
苏依依想了想又说:“我就是担心如果太贵,会不会有其他人抄袭,东哥你也说过,香港这边的专利保护,很难做的好的。”
杨文东又拿起桌上的便利贴,回答:“对,我也想过,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占领市场,便利贴虽然用处大,但这样一个是能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
只要我们将大量便利贴卖给很多香港大公司了,其他人造了有何用?这也算是便利贴在商业上的一个缺点了。”
“所以,我们后面,就得重点做出口了。”苏依依也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说:“对,出口是最重要的,粘鼠板粘蝇板也是一样,香港所有的工厂也一样,不依赖国外市场,早死光了。”
“那渠道方面?”苏依依问。
“还没有,这个等以后再说吧,我们先拿下香港市场再说。”杨文东顿了顿,又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下去看看。”
“好。”苏依依答应道。
二人来到车间,此刻,设备已经开起来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个黄色便利贴便从设备中出来了。
杨文东以他那廉价的手表恰了下时间,差不多40秒。
这样算来,考虑到设备维护、休息,一天差不多能做出2000个便利贴了。
“接下来,就要看销量了。”杨文东笑了笑。
苏依依那边,也早就备好了之前数百个需要便利贴的公司联系人,在开始批量生产之后,就立刻一个一个的联系。
与杨文东预料的一样,1毛钱一个价格,对于大部分公司采购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随后的一周,长兴实业的便利贴生意,开始火爆了起来,设备24小时生产,十几人则是看着天气,当天气好的时候,立刻挑着扁担,去送货
杨文东也是第一次体验到,每时每刻都在赚钱的感觉了。
纷至沓来的订单,有点多了。
PS:今天还有两章,明天开始换大章
求月票
第80章 美国工业巨头3M公司的发现
时间很快就到了两周后,也进入12月,香港此刻,也有点凉意了。
“东哥,赵成光那边,电话过来说要3000便利贴。”苏依依走进狭小的办公室后,说道。
“嗯。”杨文东点点头,问:“之前的那些大公司,都买的差不多了?”
“差不多了,现在越来越少了。”苏依依说:“这半个多月,我们出货的2万多便利贴,基本上都是给他们的。”
“也的确差不多了。”杨文东笑了笑,说:“这还是因为大公司采购,流程较繁琐,我们这种小金额的采购,他们会一次性买很多,不然根短期来看根本不需要2万多。”
便利贴如果不丢失的话,一个人用便利贴是能用很久的,少的也能一两个月,多的一年都有可能,这要看个人工作习惯了。
香港只是一个城市,识字的人比率也远比不上发达国家,公司密度也比不上,便利贴的本土市场小的可怜,甚至还远比不上粘鼠板。
苏依依说:“对,那些采购也与我说过,他们短期内不太不可能再买了。
那这样的话,短期内就只能依赖赵成光了。”
“他那边市场也不会很大的。”杨文东摇头说:“半个月前,我就已经开始寄了很多便利贴,走的是空运,送到了日本与美国的一些公司,就看看能不能复制一下,在香港的模式了。”
苏依依想了想,问:“东哥,既然你都将香港的便利贴给赵成光了,那为什么不利用粘鼠板在日本及欧洲的渠道?”
“不一样。”杨文东说:“香港市场小,巴掌大的地方,赵成光有点关系,认识渠道,那不管是粘鼠板也好,或者便利贴,都是可以出售的;再说我们还在香港需要依赖他,所以就给他来做,打好一点关系。
但日本、欧洲、美国都是那么大的,不同的产品,渠道还是不一样的,再说,我其实也不是很看好这两家的渠道,只是早期没办法,没有其他选择。”
苏依依说:“所以东哥也是想借着便利贴,来寻找更合适的经销商?”
“对,短期来难熬一点,但如果找到合适的,那以后发展就顺利多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之前的粘鼠板,终归有点上不了台面,而且它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容易伤其他动物,人如果踩到也会很麻烦,大一点有能力的渠道,未必看得上眼,又有老鼠笼老鼠药这样的竞争对手。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