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60节

  “行,继续在股市上收购,不过要控制好,不要价格拉的太高,要不然其他股东后面又会趁机涨价。”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有没有什么其他大资本进来钻空子?”

  方先名摇头道:“目前还没有发现,我们这个速度太快了,其他资本要反应过来,估计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杨文东笑道:“好,兵贵神速,这件事不要再耽误了,私有化的难度有的时候比收购还要难,哪怕现在成本高一点,也尽快搞定。”

  争夺上市公司管理权,方法很多,可以用资本砸钱,也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甚至还可以与对方管理层、董事会、控股家族协商或以其他手段胁迫等等;

  但私有化,就是全面的控制,按照法律,是必须要收购90%后才可以完全成功,这个难度是极大的,也是政府避免很多企业随意退市,历史上,也就之前置地饮牛奶的时候,采用以股换股的方式才成功了。

  “好的,杨生。”方先名答应道。

  随后的半个月,九龙仓的股票进行了剧烈的波动,一路被拉到了12港元出头一股,但随即又被大量空单压下去;

  时间很快到了5月初,方先名面带笑容,来到杨文东的办公室:“杨生,我们已经在股市上收购了8.5%的股票,只要接下来与所有股东签约拿下他们手中股票,那我们这次私有化就成功了。”

  “好,这些股东现在不会再有反悔的吧?”杨文东大喜问道。

  九龙仓一旦私有化,那未来海港城的利益就单独属于自己了,与其他行业不一样,海港城就是一个收租的,也不需要什么其他人的特殊帮助,那也不存在什么利益共享的问题;

  即使哪一天真的需要,那顶多给个优质商铺租赁、或者其他方面的帮助即可,但总权益还是在自己手中的;

  方先名笑道:“应该不会,谅解备忘录已经签过了,他们要是违约,那也是要赔不少钱的;

  最关键的是,我已经在股市上公开动手了,一旦私有化失败,那必须要出售手中额外股票,那他们手中的股票也会价值大跌,甚至很多年后也不一定恢复不了,他们也承担不了这样的损失,反而也会得罪其他人。”

  “哈哈,行,那就按约定,跟他们签约。”杨文东点点头,随即道:“额外,让他们可以去四季酒店适当的享受一下美酒佳肴,哪怕以后不合作了,但也可以给未来其他合作方展现一下我们的大度。”

  以后或许还会有其他公司的私有化、又或者一些上市公司的收购,那他也是要在自己的最早期,展现一下自己的商业行为与做事方法,这样获得认可之后,以后再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一点;

  哪怕能高个1%,酒店里花的一点钱也算不了什么,更何况还是自己的酒店。

  再说,九龙仓收购成功,这件事就足以让他心中大悦,这么多年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波动了。

  “是,我立刻去安排。”方先名笑说道.

  5月8日,九龙仓集团突然发出公告:长兴集团已经成功收购九龙仓90%股票,整个九龙仓公司将会进行向港府申请全面私有化;

  剩下的10%股票,将失去投票资格,被强制性收购,只剩下“金融价值”,未来两年之内,这些股票可以送至九龙仓总部、港交所专门位置来进行现金兑换,兑换的价格则是之前股市的最高价:一股12.4港元。

  消息一出,全港哗然,想不到这才一个月的时间,长兴集团居然就这样容易的私有化九龙仓了,很多股民还准备继续持有,等待升值,却没想到,直接被“强制性收购”了;

  不过这也不亏,毕竟收购价格为半年前的最高价格,他们也只是少赚了而已。

  5月10日,在杨文东签署协议书之后,九龙仓股票正式从港股下市,成为一家私人公司,与长兴地产一样,成为长兴集团的一类子公司。

  这一场大喜,也让杨文东很是开心,直接给旗下数万职员,都发放了价值百元左右的各种生活礼物。

  11日,杨文东则是带着家里熟人,意气风发的来到了海港城的前方,这栋建筑在手中一年左右时间后,已经逐步成型了。

  看着眼前的宏伟的建筑,杨文东笑说道:“以后,这就是我杨家的聚宝盆了。”

  PS:求月票

第725章 布局和黄的开始

  其实以后世“海港城”的收益,在全球各种商业之中还算不上很强,多少顶级公司的业务之一就能吊打“海港城”;

  但就收益稳定性来说,完全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海港城只要建好了,什么都不用干,安心收租就行;而其他产业,要么是科技霸主,可必须要谨慎细微,避免被车库创业者掀翻了,要么就传统的巨头,借助了多少年的传承运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无论是哪一个,想要长期发展好,都得花费无数心血来维持业务发展,耗心耗力;

  当然,这类企业就影响力来说,肯定也是吊打海港城的,这一点也很公平,哪有什么行业即轻松又暴利还有影响力?不存在那么多的三角的。

  不过其他产业,杨文东也是有机会发展的,固然未来因为自己早期的蝴蝶效应,导致不确定了,可自己仍然有机会,甚至,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掌控更多的像海港城、香港内地新加坡甚至日本各种地产财富;

  也只有这样,当其他产业面对强敌时,他才能够从这些地产行业之中,稳定的抽取足够的财富,那不管是做研发、工业生产、烧钱大战等等,都会得心应手的很多;

  科技行业、或者说其他传统行业,绝非有钱就能成功,但方向差不多正确了,再有了足够的资金,那成功的概率必然就会大幅度增加,比如原先历史上的三星,如果不是韩国政府以及华尔街的支持,那所谓的反周期价格战,哪能干的死日系电子巨头,早就先把自己干死了。

  九龙仓的私有化成功之后,短期之内,杨文东在香港地产市场的布局,也就差不多了。

  固然现在还可以趁机抄底,但以长兴地产今时今日的规模,不是特优质的位置或者大面积地皮,一般也是不会参与的。

  恰恰相反,这一次经济危机可以说是股市投资的盛宴,因为恒生指数的跌幅是远超过地产的。

  与其花费资金投入地产,等以后再开发,还不如购买各家地产公司的股票,等未来地产价格回升之后,直接享受经济收益更简单。

  再加上以长兴系在地产市场上的规模之大,如果还是继续与中小规模的地产抢物业,就有点没必要了,通过投资就更简单了。

  杨文东叫来方先民后,道:“老方,后面一段时间,我们手中的资金,盯着手中持有大量物业的地产公司就行了,适当的购买这些股票,不需要追求多少,通过多种类、少数量的模式,将资金分化在股市。”

  虽然因为蝴蝶效应导致这一次经济危机的起始与结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经济规律还是不变的,如今恒生指数在200左右波动,加上也差不多一年半时间了,危机也快要结束了。

  通过这次危机,他已经成功收购并私有化九龙仓,也适当的抄底了部分优质地产,这也足够了。

  接下来就等着经济复苏就行了,现在也就是趁着股市最低的时候,再收购一些就可以了,这些没有什么战略意义,纯粹就是为了顺便赚点,不然现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就太亏了。

  方先民自然明白老板的意思,笑道:“好的,杨生,我这就去安排。”

  杨文东又道:“接下来盯着和黄,这段时间,和黄的日子不太好过了吧?”

  香港的几个超级洋行之中,怡和他被他抢走了九龙仓,置地短时间内还不太可能有戏;太古没有在香港上市,其家族也几乎50%控股公司,外人没什么机会;会德丰的话,则是他也看不上,特别是张家这个时候也已经控股会德丰了。

  唯独和黄,早年在他的帮助下,和黄的规模比原先历史上还要规模更大,只不过这么大规模的代价,就是负债更重。

  平日里还好,只要资产够多,能够高于负债,特别是祁德尊最擅长拉高股市,但一年半的经济危机外加夹杂在其中半年的石油危机,祁德尊的能力再强,也扛不住了,和黄股价也不太行了,而其本身的各项业务,也自然受到了香港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

  方先民道:“是的,最近和黄的市值跌破15亿港元了,其负债更是高达20亿,可以说是资不抵债了。

  不过这么大的债务,债权银行也不敢随意戳破,大家也只能期待祁德尊能够起死回生了。

  杨生,我们这边是否需要通过恒生银行对和黄进行施压?”

  恒生银行也可以说是半个长兴系了,因为香港的银行法限制,长兴集团不能直接与恒生银行做生意,但和黄并不属于长兴系,只属于合作伙伴,所以和黄与恒生银行之间的合作,在之前还是很多的。

  而自己老板的心思,他们这些人其实也都知道,只不过老板不说,他们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杨文东问:“和黄欠了恒生多少债务?”

  方先民回道:“差不多4.8亿港元。”

  “不少了,这么大资金量,对恒生的影响大不大?”杨文东反问道。

  方先民道:“暂时还没问题,毕竟还不是坏账,恒生手中还是有不少资金的,和黄那边应该也不至于会立刻出事。”

  “以祁德尊的能力,我估计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们静观其变就行了。”

  方先民又问道:“那我们要不要趁着现在股价低,再反向回购和黄的股票?”

  早前和黄股票最高点的时候,长兴金融可是将手中股票几乎套现光了,从中获取了至少10亿港元的资金。

  按照现在和黄的市值,这10亿都能价值目前65%的总股价了当然,这也只是对比,实际上真收购,那肯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杨文东摇摇头道:“暂时不急,和黄最大的问题其实并非经济危机,而是之前扩张的时候太乱了,一堆业务乱七八糟,经济危机只不过是将其打回原形罢了。

  等危机就算结束了,他们也不会这么容易恢复正常的,我们后续再观望观望。”

  纵然这一世,他适当参与并帮助了和黄进行了一些优质业务投资,比如收购黄埔、入股港灯等等,但这两个业务不过是和黄过去几年的几百个业务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其他方面,各种乱七八糟的业务实在不要太多,涉及的种类成百上千,这些业务当初祁德尊收购的目的并非出于运营经济目的,而是为了将业务做大,将财务数据做的好看,从而拉高股价,然后贷款经营。

  经济一路上涨的时候,这样玩自然没问题,但经济一旦崩溃,这些业务就成为巨大累赘,同时之前高股价所贷款的抵押也消失了,这就导致了债务方面腹背受敌。

  原先历史上,经济危机恢复后,和黄还是没有任何复苏的意思,这也自然导致了后续祁德尊被赶出董事会。

  “好的,杨生。”方先民答应后,又道:“不过我准备先与现在和黄的一些股东先联系好,等到了合适的时机,方便短时间内下手。”

  “行,现在和黄的股东也挺多的,提前沟通好也方便。”杨文东点点头道。

  通过扩股融资的方式来增加自己资金量,并非九龙仓的特例,和黄也喜欢这样,甚至一些华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

  不过华资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控制手中股权,保证自己的股份不被稀释的太厉害,对于华资企业创一代来说,自己公司的控股权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使是融资,额度一般也不会很大。

  但很多英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除了太古,其他多家英资基本上不在意手中还有多少股票,他们只喜欢疯狂稀释股份获得资金后,开拓大型项目。

  这其一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增加他们在经济上的影响力,其二就是上市公司规模大了后,虽然股票稀释了,但只要控制权还在他们手中,那便可以通过合法合作的方法,让自己的公司通过各种方法参与进一些大项目之中,从而轻松赚走更多的利润。

  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正常套路,只不过原本安全的英资群体,却因为香港华英格局变化,而导致了控股权的丢失,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历史上,那么多华资能够挑战英资巨头的原因,要不然,英资掌握自己公司的绝大部分股票,那华资再强也不可能成功。

  方先民笑道:“好,我会在最短时间内,将和黄股东的资料整理好。”

  “港灯最近与和黄关系怎么样?”杨文东又问道。

  方先民道:“和黄如今在名义上控制了港灯,但港灯的管理层显然不理会祁德尊,而且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港灯那边的地产业务开发遇到了问题,如今他们也在扯皮。

  祁德尊还想着向港灯借钱来缓解和黄的危机,据说,也被拒绝了。”

  “嗯,行,他们双方不合,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

  PS:求月票

第726章 新农业基地

  从目前和黄的财务数据来看,早期祁德尊的运营能力,给了和黄不少的底蕴,无论是资金还是各种实际的资源,总归手中还是有一些货的,所以即使经过了一年多的经济危机,哪怕一些数据可能很乏力甚至作假了,但短时间内还是能撑住的;

  杨文东自然也不急着落井下石,反正时间越长,越到后面和黄的债务规模只会越大,等那个时候,就算是港府甚至其他银行团,也不得不非常谨慎;

  实际上,即使在原先历史上,汇丰强行接手和黄,以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沈弼也是承担了一定风险的,如果和黄在汇丰手中没有起死回生,那被毁的可能就是沈弼的商业生涯了.不过沈弼这个人能力绝对十足,或许也是对自己的选择有一定的把握。

  不过这一世,自己也算多次参与和黄的相关事宜,且还利用恒生成为了和黄的最大债权银行,后续一旦和黄真的不行了,那他也会很快行动的;

  但怎么做,还不好说,也要看到时候的具体情况,另外祁德尊这个人虽然狂傲,但也算个人才,对自己也还算礼貌,如果不是不得已,他其实也不需要真的赶尽杀绝;

  历史已经改变太多,现在等着就行了,反正按照大趋势来看,和黄的结局还是一样的,毕竟祁德尊早期的行为就是在无限扩大自己公司的规模,再碰到同样类型的经济危机,出的事必然也差不多。

  时间很快到了5月底,在九龙仓被私有化之后,长兴集团的其他资本并没有了什么进一步动作,这导致市场上面,很多资本再一次看空港股;

  恒生指数在月底成功进入198.9,第一次突破了200点,引起市场的一片哀嚎;

  太多的人,认为市场应该差不多到头了,于是砸入资金进入,甚至还有人砸入杠杆进入,结果股市稍微下跌或者不动,便让他们损失惨重了;

  即使是经济危机期间,仍然还是有很多人充满“赌性”的,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要通过一把杜乾坤,赢得一个未来的郎朗人生,却不知道自己才是最大的“韭菜”。

  香港经济还没有恢复的期间,对于杨文东来说,也没什么好关注的了,本身在70年代,他的事业方向,核心也就是海外,香港这边,只要抓住几个特殊机遇就行了。

  6月初的一天,杨文东这边迎来了一位老客人;

  “张生,你好。”杨文东笑着招呼道:“这边坐,我特意从欧洲买了一当地水果,咱们一起品尝品尝。”

  张光斗笑道:“杨生,客气了,不过这些水果,有些我还真没见过。”

  杨文东道:“当地的一些特色水果吧,我也就是换换口味,其实营养也都差不多的,估计还是比不过国内进口香港的。”

首节 上一节 560/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