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8节
“这里的房子好高。”苏依依看着四周,犹如刚刚进城的乡下人一般。
杨文东点点头,说:“这里不少大厦,超过20层了。”
在后世内地,即使是90年代,20几层的大厦,其实也算不了什么,到了21世纪之后,估计都算矮的了。
可在这个时代的香港,足以算的上是摩天大厦了。
“好高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上去看看。”苏依依抬头,看着一栋大厦说道。
杨文东也看了看眼前他认为不高的大厦,笑说:“这一天,或许不会远的。”
虽然50年代的穿越时间点让他很尴尬,毕竟晚20年,有着电子产业大爆发的机遇。
可无论怎么样,香港地产市场在未来几十年的几次大波动,只要自己能够抓住机会,必然可以成为一方商业人物了,甚至,成为香港的顶级家族,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候的李嘉成,应该也还只是在做塑料花呢,自己如果能赶上未来地产市场的机会,也是有可能在未来与他平起平坐的,甚至超过。
唯一的问题,就是第一桶金,想赚到可以为后续产业起步的资金,才是最难的。
几十年来,成百上千的华人超级富豪创业史上,或许只有几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
可这个起家的过程,也花费了很久很久,少的数年,多则十数年。
“走吧,我们再去看看,不过,不要买东西,这里的东西太贵了,刚刚一碗盒饭就要5块钱,还没几块肉。”苏依依又抱怨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嗯,只看看。”
以他目前的这点身价,在中环这样的地方,还是真的消费不起的,哪怕是一份饭都有点奢侈。
穿越来了半个月了,还是混的有点惨,有点丢穿越者的脸了
二人在中环走了半天,这个时代的中环,也不是很大。
杨文东大概观察了下,大厦的名字,虽然是中文的,可基本上都是英文音译而来,比如:遮打大厦、会德丰大厦等等。
此刻香港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开始大爆发,就是中环这样的地方,仍然也有着一些矮小的房子、仓库。
到了下午三点,杨文东、苏依依二人就再一次乘坐天星小轮返回,又花了一个多小时,回到了位于尖沙咀北部的寮房。
“回来了?”见到杨、苏二人回来,赵立明笑了笑,说:“看看谁回来了。”
“浩宇。”杨文东也看到了熟悉的人,笑着说道。
“东哥,依依姐。”一名瘦黑少年放下手中的竹筒,站了起来。
杨文东拍了拍小兄弟的肩膀,问:“在货仓那边的事情做完了?”
“嗯,完了。”林浩宇叹气说:“跟我阿爸一起做了20几天,但没赚到多少钱,一次搬货的时候,不小心,将一筐货物给撒了,扣了我们一半钱,还惩罚说以后都不要我们了。”
杨文东说:“嗯,以前的事情,就不说了,既然回来了,那就帮我吧。”
“好。”林浩宇点点头,说:“我走的时候,东哥你那时候还在生病,想不到,回来的时候,居然开始做生意了。”
“哈哈,没办法,总得想办法搞钱啊。”杨文东笑了笑。
随后,几人聚在一起,又吃了一份带点荤菜的晚饭。
这些天的收益,保不了每天能够吃肉,但偶尔来一点还是没问题的。
后面的几天,四人进行着分工,两个人去摆摊,两个人在后方建捕鼠筒。
生意,也开始逐步的起来。
时间很快就到了2月1日,杨文东看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人:艾琳娜。
“杨生,我要向你购买1000个捕鼠筒。”艾琳娜走上前,直接说道。
……
PS:本文中的小贩管理队,是香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也是由一群修女官员推动港府成立的。
参考书籍:《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
第13章 坏消息与好消息
“1000个?”杨文东虽然听清楚了具体数字,但还是下意识的反问。
艾琳娜点点头说:“对,杨生,上次我从你这买的捕鼠筒,我回去后分发给了我工作地方附近的几个货仓,他们使用之后,觉得也还不错,所以他们委托我,再来购买一些。”
“多谢了。”杨文东笑了笑,又问:“艾琳娜女士,捕鼠筒在大型货仓的效果也很好吗?”
其实,杨文东虽然也做过不少测试,捕鼠筒也能经常性的抓住老鼠,可这些数据,还是不足以支撑对产品效果的定义。
虽然,他也没办法改进了,可知道自己产品的效果怎么样,对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之前唯一一次批量出售的,也就是给了小贩管理队的阿标,可这种人,杨文东也是不想主动去找的,平白给自己添麻烦。
艾琳娜说:“其实效果算不上很厉害,但抓住老鼠后处理起来方便,也不会伤到人,最重要的就是便宜,港府给拨的资金,本身也不多,都买老鼠笼也太贵了,你这个就比较划算了。”
“哈哈,明白。”杨文东笑了笑,说资金不够,那不太可能,估计是买了贵的老鼠笼或老鼠夹,那很多人就从中拿不到很多好处了。
反正,这种小事,应该是手下负责的,各个货仓的负责人估计是看不上眼的,他们也只是关注最终的成果,老鼠没有造成破坏、没有泛滥就行了。
艾琳娜又说道:“杨生,提前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但对你来说可能是好消息。”
“什么意思?”杨文东不解。
艾琳娜说:“大英帝国旗下的海岛殖民地,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鼠疫,死了数十人。
当地出现了严重的恐慌,虽然现在控制住了,但损失却非常大。
大英帝国也就在前几天,向全球的殖民地发出了警告,要进行全境范围内的大规模灭鼠行动。”
“鼠疫?嗯,我都不知道该不该说这是个好消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几乎都快忘了这个词了,但在人类历史上,它与天花都是最可怕的瘟疫,几乎没有之一。
即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可生产力还不足以强大到让大部分人可以隔绝与老鼠群体,同时医药层面,也还没有绝对有效的药物。
而教育层面,也做不到卫生防护意识的宣传,再说,经济环境差,宣传也没用,穷苦之人能做到不吃老鼠就不错了。
甚至在古代,各种不同的政府,都故意宣传老鼠是邪恶之物,让人们害怕,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
艾琳娜接着说道:“港府内部也通过了这个提案,到后面一段时间,港府会花不少的资源来灭鼠,这可能就是你的机会了。”
“嗯,多谢艾琳娜女士了。”杨文东笑着说道。
即使港府有意推动灭鼠,可自己现在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根本不可能知道这样的事,就算后续知道了,也没用,根本就没资格直接参与进去。
不过如果市场需求突然变大,那自己也是能吃点小福利的。
艾琳娜又说:“不用客气,你这个捕鼠筒,的确也算比较合适的工具,我们合作,对我好,对港府好,对你也好。”
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又说:“你也太看得起我了,灭鼠虽然重要性很高,但并不是什么大的财政支出,再说,这样的事情,我就算能够参与进去,也做不了多大的。”
艾琳娜说:“我会帮助你一点,不过你说的也很对,我的帮助也是有限的,最后你能做到什么样的成果,的确靠你自己。
不过,上一次我们交流之后,我觉得,你的见识,比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还要高,所以我还是认为,你肯定会成功的。”
“多谢。”杨文东笑了笑。
对于知晓未来地产走势的穿越来说,想成功其实不难,最难的就是这第一步,如何获得第一桶金。
现在靠着做着这点小生意,他也只能说,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离真正能够满足他需求的第一桶金,还有点远。
艾琳娜说:“那,1000个捕鼠筒,什么时候能给我?速度最好越快越好,用的人越多,只要东西好,那后面的需求量就会越大。”
“5天吧。”杨文东算了下,目前他们几个人加起来,一天做200多,基本上就是极限了。
找其他人帮忙倒是也可以,就是速度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因为最大的难点在于最后检查,这几天的时间,还是需要依赖他们几个熟练工。
倒是如果以后真的还能够从艾琳娜那里拿到政府的一些订单,那自己也需要考虑扩充人员的事情了。
艾琳娜点点头,随后从手包中取出一张纸,说:“这里是我工作地方的地址,你做好之后,需要送过去,以后,你们都是需要送货到指定地方的。”
“好,没问题。”杨文东接过地址,看了一眼,不在港岛,而是在尖沙咀。
这样对他们也好,不然带着那么多东西去挤天星小轮,是很麻烦的。
艾琳娜问:“上次的银行账户,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杨文东点点头。
艾琳娜又说:“杨生,我们部门的付款规则是,如果你有正式的公司,那我们可以签合同;
但如果只是个人交易的话,就得收到货,才能给钱,所以我没办法给订金。”
“明白,那就现场交易吧。”杨文东也没办法,让他注册公司现在太扯了点。
再说,与政府交易,钱不多的情况下,还不如现场钱货结清。
因为钱多了,大概率政府那边可能会拖欠货款。
这不是政府的问题,而是很多公司都这样,这也是做生意最大的风险,收不回货款,多少生意人,就是被这个玩死的。
“行,到时候你到了,跟门卫说找我就行了。”艾琳娜说完,便告辞离开。
杨文东立刻准备收摊,对着身边的苏依依说:“走,回去。”
PS:求月票推荐票了。
第14章 第一碗金
榜上了一条大腿,杨文东对于摆摊一天能卖的几个,其实也已经不是很在意了。
反正也是走摊,想回来随时都行,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产艾琳娜要的捕鼠筒。
考虑再三后,杨文东还是额外从寮房之中又找来了3人,来一起帮忙干活。
第一就是能够稍微增加一点速度,第二就是多学学,以后熟练了,也能增加自己的产能。
到了第四天,一千个捕鼠笼完成,数量太多,于是7个人一起,14个竹筐,朝着目标地走去。
艾琳娜所在的政府部门,叫做市政委员会,杨文东在之前也询问了一些人,知道这个部门管的很杂。
环境、公共工程、物流运输、教会、社会福利等等,他们都能插手,杨文东也明白了为何艾琳娜等人能够有能力影响到警察,推动了小贩管理队的成立。
“你们做什么的?”政府部门门口的门卫,见到杨文东几人,立刻将人拦了下来。
“兄弟,我们是来找艾琳娜女士的。”杨文东说完,立刻递过去了艾琳娜的名片,以及一包拆开的烟。
门卫瞄了一眼名片,又打开烟盒,看到里面的纸币票子,随后说道:“嗯,行,我给你们通报一下,不过你们不能停在门口,到路边上等一会。”
“好的。”杨文东连忙答应下来,在这里必须谨慎。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