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45节
直到母亲喊爷俩吃饭,万宝儿重新变得活泼,他才恍然惊醒。
哟呵?
这可不只是有点意思了,方星河除了纯粹的青春视角,居然还能从这种高度上看事物?
不容易啊……
万宝儿同样兴致高昂,叽叽喳喳和父亲讨论起来。
“爸爸,你觉得方星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母亲瞪了她一眼:“方星河方星河,天天就知道方星河!瞧瞧给他狂的,他和那几个南韩棒槌有什么区别?”
“那是偶像男团,用音乐带给人力量,怎么棒槌了?”
犟了一句嘴,万宝儿忽然改口:“算了,他们的音乐水平和方星河的文学才华确实不在一个等级,棒槌就棒槌吧,但是你不能骂我的星河弟弟!”
哟?转性了?
万母略微瞪大眼睛,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之前你不是最喜欢那个什么HOT吗?贴得满墙都是,根本不允许我批评一句。”
“什么时候的事?”
万宝儿矢口否认:“你污蔑我!那只是好朋友送给我的海报,我不能伤她的心,礼节性的贴了一阵儿而已,我的真心只能是星河弟弟的!”
万母气的啊,张开嘴,又要骂。
在万家,她一直扮演着一个严厉的形象,非常注重对万宝儿的教育和管束。
但是没等开口,就被边上的女儿奴给拦住了。
“停停停,你啊,以后也该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了,方星河的作文在某种意义上写得很好很对,宝宝是大姑娘了,很多事情都懂,你可以同她讲道理,对的东西她会听的,不能只有批评没有鼓励,这样不好。”
万宝儿开心的搂住父亲,并对母亲梗起脖子:“哼!瞧见没有?能干大事的人,心胸就是不一样!”
母亲气笑了,点着她的小脑袋瓜:“好好好,我没有心胸,以前罚你都是为了咬你!”
仅从这一句话就能听出来,其实她也看过方星河的那篇《知而不顺》。
“那倒没有。”万宝儿见好就收,嘻嘻一笑,“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你和爸爸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也到了有自己思想的年纪啊。”
万父笑呵呵打圆场,全盘顺着闺女来:“方星河的文章,对青少年确实很有积极意义。
过于叛逆当然不行,但是呢,不屈从是很好的品质,没有什么能比一颗坚韧的心更重要。
方星河很有你爷爷那一辈人的风骨,你崇拜他,我可以理解,也愿意接受。”
其实真正的意思是:你崇拜那几个南韩棒槌,我不理解,也不接受。
这话他早前也没少说,可惜,不管用。
今天不一样了,万宝儿乖乖点头:“嗯嗯嗯,我知道啦!以后不会了,我保证!”
万母的眉头并没有松下来,很显然,心里仍然不喜。
“那也不能追星,尤其是方星河,性格太……”
然而万宝儿特别机灵,根本没让母亲把话讲完,她噔噔噔跑回客厅,拿上北青报再跑回来,讨好的笑道:“爸爸妈妈,我给你们念念方星河的新文章吧?”
夫妻俩对视一眼,无奈摇头。
万宝儿根本没等她俩同意,便情感充沛地朗读起那篇《小镇做题家》。
此文前面的部分,大抵上是在讲一种阶级视角。
即:出身穷困小镇的我曾经怎样看待世界,勇敢走出去之后,又受到了哪些冲击。
从武当到上海,先是接受道家之静,再去感受魔都繁华,最终回到小镇,静与繁同时在贫瘠的心灵深处扎根,曾经找不到出口的青春期躁动忽然灌溉出一朵小小的花。
青翠的枝干努力向上伸展,花朵开得鲜艳芬芳,而沉默的根茎在黑暗的土壤中越扎越深……
不再满是戾气的文字,充满了意象性的暗示。
方星河没有直接写出任何可能,但是花枝根三种象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动态变化,又足以让人幻想出任何可能。
枝干是青春的生命力吗?
花朵是努力的绽放吗?
沉默之根是本心吗?
可以是,但未必只是,甚至有可能不是。
方星河的文字不再像《知而不顺》那样明确且悍勇,他想走出小镇的心气是强烈的,可他最终指向的结局,却不是变得多强、干碎什么、如何辉煌,而是略显虚幻的“忠实自我、明确本心”。
表面看上去一点都不凶,也不酷,但却在最后一句“我选择做题”里升华成了极致的坚定。
万宝儿看山是山,只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蓬勃意气。
万母看到的则是父辈们赤着脚从山里走出来,拎着脑袋浴着血,以最顽强的生长意志,最终把生命绽放成绚烂红花。
而从万父的视角出发,联想到的更多更高……
从一穷二白到现在花开富贵,但是花朵招蜂引蝶,枝干不堪重负,扎根的土壤贫瘠急需灌溉,根系本身也有一些……
当然,他们谁都没有体会到道家静的那层。
根之静,与生之动,对立又统一。
除非经历过生死间的大彻大悟,否则很难体会到那种于黑暗中安静蛰伏,又在贫瘠中拼命汲取的矛盾哲学。
生与死,阳与阴,动与静,本质太形而上学,只能意会,实难表达。
而当万宝儿终于读到那句将主旨升华的抒情段落时,沉浸在思考中的两口子,没有丝毫防备地被一刀戳在胸口,浑身一激灵,从脚底酥到天灵盖。
“每个人的终极使命都是寻找自我,然后诚挚地忠实于自我。我们不是要逃离这片故土,而是需要上路,去看不同的风景,用更广阔的世界洗炼心灵,从恨一切变成爱一切,从不屑一切变成尊重一切,最终愉快地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年少时我所幻想的模样,可我依然爱它。”
直到万宝儿的声音散尽,万母仍然倍感不可思议。
“这真是方星河写的?”
“嗯啊!不然呢?”
“好!”万父情不自禁的提高音量,“写出了高度,也写出了厚重,厉害!”
万母心里忽然生出强烈的怅惘,痴痴望向窗外:“我们也快要离开这片故土了,但我们不是逃离,我们只是……总之,真舍不得啊……”
万家已经决定要搬到港岛,并且送万宝儿出国读书。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即将离开生于斯养于斯、承载了几十年厚重记忆的家乡,必然伤感,也必然忐忑。
此刻,听到这样的句子,真是百感交集,由心而发。
这就是高同频,也是恰逢其时,正应其意。
可能在别人听来只是空泛的阐述,听在对的人耳中,却是点睛。
“确实是极好的文章,方星河的心灵世界很大,也很美。”
只是一瞬间,万母对方星河的看法便由负转正,好感度极剧拔升,来到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被人懂,被人触动,被人用文字慰藉,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和饱满。
与之相比,什么要打断父亲的腿、骂媒体人渣,在她这种层次的人眼里,其实根本不算个事儿。
她果断改口,态度180度大转弯。
“小方除了稍显偏激,骨子里确实很有精神,你们这一代全是小祖宗大宝贝,什么苦都没吃过,一个个娇生惯养的,特别不像话,你既然喜欢他,就要多向他学习,别再那么不着四六了……”
“哇!”
万宝儿惊呼出声:“难得见你夸谁嗳!那咱们两个就是共同阵线了!来,跟着我,加入伟大的方粉组织吧!”
万父和万母头上冒出问号。
方粉?组织?
这又是什么跟什么?!
……
津门,在去舞蹈班的路上,毛小彤从报亭买了份北青报。
来不及细看,她只是大略的翻了翻,看到P13整页都是方星河的新文章,而且P12的彩页上面有一张他的新照片,顿时喜不自胜。
“哈哈,真棒!”
毛小彤对今天的报纸满意极了,小心翼翼捧在怀里,开开心心去练习室。
到了班里,两个正在闲聊的女孩看到她手中的报纸,“哇”的一声围了过来:“小彤,你也买了北青报?中间的彩页你要吗?”
毛小彤一下子炸了毛,把报纸护在身后:“当然要!你们想干嘛?”
“没,没想干嘛……”
其中一个同学被她吓到了,瘪着嘴,弱弱嘀咕:“不给就不给呗,急嘛啊……”
另外一个则是眼睛一亮,兴奋问:“你也喜欢方星河?对不对?哎呀,那我们就是共同的方粉了!”
“方粉?”毛小彤一愣。
刘静静疯狂点头:“对啊对啊,方星河的fans,天涯上简称方粉!”
“天涯?范斯?”学渣不明所以,压根没听懂。
“是Fans,F,A,N,S,英文单词,意思是狂热爱好者,某一位偶像的守护群体!”
刘静静骄傲极了,像在宣布一件天大的事情。
但毛小彤确实很感兴趣,喃喃念了好几遍,越念越觉得好听。
“方粉吗?我当然是。5月份我就喜欢他了。”
“那我更早!”另一个女孩王雨棠凑过来骄傲宣布,“我是从4月份的萌芽封面开始喜欢他的!”
毛小彤心里有点不舒服,冷哼一声:“那个时候他的
“帅啊!他帅到我发昏!”
王雨棠是那么的坦然,顿时让毛小彤无言以对。
这年月的小女生……不对,是任何年月的小女生,都喜欢帅气的明星。
你叫她们欣赏王宝强在树先生里的伟大演出,那纯属是难为人,但是你问她们哪个明星帅,马上如数家珍。
对此倒也不必苛责,99%的年轻女孩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早前的朱时茂,再早的唐国强,甚至一路上溯到潘安,都曾经是一代少女的梦中情人。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