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89节
张库伦并没有资格购买,不过丁承德夫妻俩都有资格,两人各买了一套,一套自己住,其中一套就转给了张库伦,算是钻了一个空子,过去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但随着乙肝相关研究的突破并得到承认,张库伦也得到了认可,算是光明正大的住下了。
由于谷雨的特殊身份,又由于张库伦曾经疑似出事,他这三个孩子也得到了中央警卫局的保卫,张库伦身边就有两位同志日夜保护,不管张库伦去哪里,最起码有一位同志跟随,所以张库伦这个带有一个地下室的三层小别墅住得满满的。
但即便如此,张库伦的住宿条件在北京自然是非常好,王艺如看着眼馋也不奇怪,当她和张库伦提起奥勋赚了一些钱,寄回来不少,她看了好些套房子,位置都不好,你们消息灵通,有什么好地方的房子可以介绍,我也要买别墅!
张库伦也很吃惊,“海外省待遇比内地好,也能分到不少地,我是知道的,但奥勋出去才几年,就能赚到很多钱,他是怎么做到的?”
王艺如很得意,儿子有今天,她也扬眉吐气,就把儿子来信所说种种说了一遍,陆奥勋去了昆仑省之后,一开始被安排在首府瓦乌市一家工厂。
不过他是个闲不住的主,没过多久就辞职了,不知道怎么着,又跑到什么东刚果采矿,那边有很多金矿钻石矿,他走了狗屎运,挖到了一些黄金,很是积攒了一笔钱,完全可以买得起北京一套大房子,不需要再借钱,我们自己有......
“奥勋真是能干,他这么长进我和奥文就放心了!”
“奥勋再能干,也比不上库伦,我听奥文说,库伦生物已经在规划上市了!”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还没那么快,等到上市前,我会拿出一些个人股份,配送给奥文奥伦,若是奥勋有意,也可以留一些给他,都是原始股,上市之后几倍的收益总是有的!”
王艺如十分激动,但看了看嫂子,连忙假撇清道,“这样做,对库伦你不会有影响吧!”
“没事的,这是我个人名下的股份,与其他单位无关,可以放心拿!”
“好,好呀!”
晚上把孩子安抚睡着,陆奥文有些不放心,就询问张库伦王艺如说的是不是真的,她总觉得不靠谱,张库伦则斟酌道,“这些年昆仑省在非洲闯荡的人,赚到钱的确实不少,奥勋或许就是其中之一,我估计奥勋是跟人一起淘金,只要肯吃苦,确实可以赚到不少钱,不过风险也有一些!”
“能不能问一问?我真怕他又惹出事情!”
张库伦答应了一声,然后又安慰道,“奥勋的本质不坏,而他的情况也应该有人在意,你放心,不太可能有事,要是有事,肯定会有人告诉我们的!”
“我也知道,可就是有些不太放心!”陆奥文想了想问道,“你准备给奥勋配股?”
“你这边的亲戚,都会配一些,不会多,但赚到两三万总没有问题,若是运气好,愿意陪着我们公司一起发展壮大,未来赚到十几二十万,甚至百万都有可能!”
陆奥文心里满意,笑着说道,“你就吹牛吧!”
“我真没吹牛,我们国家的发展很好,人均收入已经相当不错,用在医药上的钱会越来越多,医药工业的大爆发指日可待!”
张库伦有些不满意的说道,“我们系列的产品都卖得很好,出货量越来越大,我们根本不缺钱,要不是任副总理询问姐姐我们为什么不上市,要不是马市长打了好几个电话,又亲自过来考察,摆事实,讲道理,我实在没办法推辞,我压根不想上市。
而且现在上市实际上是亏的,我们的血源乙肝疫苗的临床做得差不多了,就要上市,这个药肯定有不小的需求量,那个时候上市才能利益最大化!
而我们在基因工程研究领域,下了不少功夫,与国内多个研究机构也有合作,与国外几乎没什么差距,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那几个平行启动的项目就肯定有取得突破的,只要有一个新药出来,我们就不得了....”
陆奥文笑眯眯的听着丈夫得瑟,满眼都是温柔,张库伦得瑟完之后,愣了愣,叹了一口气,把今天老爷所说种种摘要和妻子说一说。
陆奥文听完,低声说道,“库伦,我总觉得老爷子似乎对身后事很不安,对你的未来尤其不放心,真的那么危险吗?其他领导同志对你都很关心呀!”
“我们没做过分的事情,真把我们抓起来,应该不至于,我估计是这样的,他老人家一闭眼,我们姐弟的日子肯定不如现在,大姐肯定没有那么大权力,军抚中心、中科计算肯定有人想收走,二姐的产业估计也有人觊觎,她们两个都有心理准备!”
“那你呢?”
“库伦生物的产品要么是引进的,要么我辛辛苦苦研发的,并没有挖墙角,我正正经经做事情,为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要是莫名其妙折腾我,肯定人人自危,我一点都不怕!”
“我们目前四个产品系列,诊断试剂是我们大部分自己研发,少量引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生物原料制品这一块,我们是自研、引进和交换的技术;
血液制品这一块,我们是引进的国外技术和设备;疫苗这一块,我们是通过专利交换等方式,获得的几个国产疫苗的技术转让,这四个产品系列都不存在挖墙脚。
我们的产能这两年上来了,现在出货量越来越多,今年第一季度光光早早孕试剂盒就卖了六百多万,全年光光这一个试剂盒的销售额就三千万,利润1500万不成问题。
我们今年销售额破亿,盈利2500万是妥妥的,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专利,凭借这些成就,我们完全够资格在创业板上市,跟爸爸毫无关系!”
“话虽如此,但还是有人会叽叽歪歪,你不是挺担心血站吗?”
“要不是老爷子有交代,搞血源疫苗也离不开血站,让别人做,我又不放心,我早就不想搞血站了,就算卫生部出台的种种规定非常严格,也没用。
下面不认真执行,又没办法很好的检查,这一块迟早要出事,反正我已经低价处理处理了大部分血站,就算未来出事也牵扯不到我的头上!”
“你怎么不跟老爷子说?”
“老爷子一开始知道,他让我做这一块就是盯着,怕出现什么怪病流传,我问他你知道,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全面禁止,搞无偿献血?
他说这很复杂,如果搞无偿献血,血液中心又不会给无偿献血者免费输血,时间一长,无偿献血者必然会被欺骗,到时候就不会有人愿意献血,必然缺血,又不能大量进口,这一块我们会出事,国外也会出事。
同时也是经济问题,卖血的同志要么是日子过不下去,要么是好逸恶劳,你堵了小县城,他们长腿也会跑到大城市,大城市血站也迟早会被拉下水!
爸爸说的很对,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首先就必须有快速检测试剂盒,这一块我投了不少钱,这两年陆续推出了乙肝和疟疾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临床已经做完,已经向国内外提交注册专利,未来我打算首先在血站营运商。
二姐跟我说,要想控制下面血站不乱来,必须有视频监控这一块,一举一动都录下来,他说这一块国外已经在研发,梦想电子也在跟随研究,几年内应该能搞出来,到时候就放心多了,我把一举一动都录下来,总不至于有人再乱来!”
“你这么搞,得花很多钱吧?这样就算搞出来,你的血制品成本肯定会高一大截,没有市场竞争力!”
“我们血制品目前产能不大,我也不想放大,只要我的血制品足够安全,压根不用担心卖不动,那些个老同志想的是延年益寿,他们根本不在乎钱。
等到这一块技术成熟,监控成本降下来,我可以促使卫生部出台强制标准,到时候其他血站也将强制安装,大家成本都一样,到时候我还可以做一些扩张,这一块做好了安全工作,就没有大的问题....
“你这样做倒是一件功德事,只是那些个老人真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们年青时打仗,做地下工作,应该不至于这么怕死呀?”
“人会变的,爸爸变了很多很多,他们肯定也会变化!”张库伦看了看屋顶的灯,轻轻吐了一口气,“一会练气功,一会搞这些东西,也怪不得爸爸一刀切,赶他们下台,很多人是机缘巧合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并不是多有信仰,幸好爸爸没搞苏俄那一套,要不然铁定出大问题。
而爸爸让我搞这些,也是为我的未来着想,那些个老同志总有长寿的,未来真有人觊觎,我帮着他们延寿,还在世的只要想活命,又怎么舍得打击我?我现在好歹是国际知名专家,换个人,谁敢说比我做得好!”
陆奥文有些不放心的主动搂住丈夫,“库伦,你不要太悲观了!”
张库伦靠在妻子身上,一边感受着妻子的温柔,一边有些伤感的说道,“有些事情以前不知道,接触久了,才发现革命胜利后,各种无法无天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底层如此,高层同样如此,这或许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吧!
老爷子不让我搞政治,事实上,我也不愿意搞政治,政治太脏了,可我们身份特殊,哪怕不碰政治,政治却一定会找上门,老爷子说的没错,人还是要自己强大,只有强大了,有价值了,才能真正立足!”
陆奥文想到自己,当初出嫁的时候,家人都曾经说过,你一定要生一个男孩子,你就稳了,她一口气生了两个男孩子,很多以前对她不以为然的人,现在对她也客客气气,或者就是因为她生下了谷主席的两个孙子,与张库伦彻底捆绑在一起,有了价值吧....
“你说让你搞地震预测,是不是....”
“老爷子又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知道哪里地震,现在外面都说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处于地震活跃期,他可能是担心下面发现了什么,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敢上报,让我关注一些,以防万一。
反正是一桩好事,我们也可以乘机学到一些东西,就遂了老爷子的愿,我事情多,你要多留心,你要没空,就让奥伦帮忙!”
“奥伦嫁人后,应该会随军吧,自从......出事后,我才发现飞行员待遇虽然好,但真正是高危行业,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虽然是人中龙凤,但每年都有牺牲的,太难了!”
“你说的没错,飞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驾驶飞机,尤其是歼击机,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一类的飞行员飞行科目非常复杂,而且还要飞超难的科目,导致事故率远高于民航机,更不要说还要上战场,能二十多岁就升为中校,肯定有冒险的地方!”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我读书时曾经想做飞行员,那种驰骋在空中的感觉异常的兴奋,我还打听过,不过老爷子身边的卫士长知道后,直接跟我说除非发生国战,需要老爷子以身作则,否则我就不用想当兵,我只好断了这个心思!”
“你是老爷子的独子,谁敢收你,嗯,陈叔叔那么高的职务,他会不会....”
“不会的,奥文,你不懂军人家庭,从懂事一开始就要做好家人牺牲的准备,奥伦既然再一次选择飞行员作为自己的另一半,她肯定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我们姐妹俩都这样,认死理,她能这样已经不错了,我真怕守她一辈子!”
也就在张库伦夫妻俩议论时,在两万多里之外的陆奥勋正躺在病床上,他本来已经打算回国一趟,但没想到到了瓦乌办手续,疟疾又发作了,一会冷,一会热,打着摆子!
瓦乌有昆仑省最好的医院,他得疟疾好些天,打了针,吃了药,又挂了水,在医生的照料下,应该很快会好起来,这几年他经历了很多次打摆子,早就习惯了!
身体很不舒服的他,此时又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奥文奥伦姐妹俩,每每生病时,他总会想起家人,然后眼泪汪汪,他想家了,现在有了足够的存款,终于可以回国了!
按照国家最新的规定,他们这些被强制移民的人也可以回到本土,但前提是在各家银行有超过十万元的存款证明,而回国之后,又购买国内的房地产或者购买汽车、彩电等大件商品,总花费额度在伍万元以上,以后不再有犯罪记录,还可以把户口转回城市。
所以这段时间,昆仑省很热闹,那些和他一样,拼命淘金、搞钻石的人,赚到钱之后,都在想办法回国,而那些胆小没钱的人则蜂拥而出,被一个个连队招录,前往昆仑省外开拓,谁不想回去呢!
不过这一趟回去,买好了国内的房子让父母安心,他们想抱孙子,也娶媳妇,给他们生一个,用几个月时间忙乎好,把老婆肚子搞大,他还是继续淘金,他太喜欢这刀头舔血的生活,这才是好男人该干的活!
与他们的前辈不同,陆奥勋去非洲时,已经可以乘坐飞机,不过悲剧也是坐飞机,按照规定,强制移民的人到了昆仑省之后,必须至少在兵团服役两年,以归还飞机票以及各种一过来就分配的物资,而在兵团服役期间,只能拿到义务兵的待遇。
陆奥勋运气不错,竟然没离开瓦乌,而且还在兵团一家加工厂工作,活计也不算特别重,相比于其他倒霉蛋简直就在天堂上,他猜测这应该是大伯家走了关系......
陆奥勋吃了大亏后,安分了一段时间,不过等他听到一个个消息后,他迅速不淡定了,他强烈要求安排他到东刚果改造自己!
陆奥勋这样做并不是他的思想有了多大的跃升,而是他发现在昆仑省要发财,在兵团干两年,而且还得在艰苦地区干两年是必要的条件。
昆仑省情况很特别,一开始兵团就是省,省就是兵团,但到了六十年代以后,昆仑省开始改制,昆仑省腹地大部分地区创建党政系统,而兵团要么处在边界地区,要么处在容易出水患的地区,不过兵团的影响力还是巨大,在瓦乌就有相当多的兵团企业短时间内没有划分。
陆奥勋对昆仑省各种改革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在昆仑省想发财的办法,但他目前的路却很难发财。
陆奥勋是城市居民,不懂种地,一开始被分在了工厂,退役之后,会被分在昆仑省各地的企业中工作,他这样问题不大的强制移民人员实在太多了,也不太可能被歧视。
而昆仑省的兵团企业,大多规模不算大,由于位置比较偏,所以待遇不错,干个几年就能购买集体房成家,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这是大部分来到昆仑省的城市居民的选择,但这条路绝不可能发财,但陆奥勋是年青人,他自然不愿意这么混一辈子,一点意思都没有。
昆仑省虽然移民越来越多,但土地还是有不少,不过环境不算太好,若是陆奥勋愿意去艰苦地方历练,退役之后可以分配到土地,只要他勤勤恳恳经营,一边种植,一边养殖,放牧养鱼,发家致富的希望很大。
昆仑省老一代移民有很多人走这条路,一步步积累家业,现在很多人别看整天在地里干活,但日子过得美滋滋,他们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买房的非常多,他们还有一个专用的名词.....
据说六十年代初,就有这个习惯了,我们过苦日子,孩子也要过苦日子吗?有了钱,可以在大城市买一套房,不住,也可以出租,有条件可以让老婆带着儿女在国内学习,老婆一边带孩子,一边搞小摊贩,老公守着家业,苦熬几年,孩子就可以出头。
有好些人一咬牙就是这么干的,效果那是杠杠的,一边是昆仑省各种经营不断赚钱的同时,这些年大城市的屋价每年都在涨,房租也在涨,凡是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京新城这样好地方买房的,都赚大了....
有了成功的案例,昆仑省这样做的人格外多,据说有十几万人之多,有的人还偷偷买了好几套房,虽然屋价涨了不少,但还是扛得住,昆仑省各个银行也愿意提供相应的贷款,一个个都是地主,又有大片已开发的土地,银行根本不担心。
不过到了陆奥勋这些新移民,想走这一条路就比较困难了,他们被分配的土地大多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要想开发难度不小,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陆奥勋也不是踏踏实实干农活的性子,他自然不可能走这条发财之路。
那么只能走第一条路非洲大陆淘金人,这一条路是著名劳动模范李思明开创的,他带着连队的同志和比利时人、刚果人合作,不仅通过贸易赚到了钱,还淘到了不少黄金钻石,迅速将所在连队变成了家家万元户。
李思明得到大肆宣传,甚至因此跻身官场,现在竟然混到了中央委员、藏南兵团政委这样的正部级高官,这也变成了无数人的偶像,然后无数人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钱跟命,你选啥?”
“我不想要那穷苦的命!”
昆仑省第一代发家的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人不愿意种地,一直干这个活;有的人则把这些活当成了副业,主业是种地,而那些靠着种地发财的人,绝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经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路非常难走,一是各个西方殖民者并没有走,他们占据了大量的财富,不可能让中国抢夺利益;二是非洲独立之后,各国政局不稳,军警官员和各路酋长什么的到处拦路抢劫,对中国人并不友好。
所以昆仑省高层研究之后,以营连为单位,组成一个个志愿队伍,这些志愿队伍都是敢拼命的,他们到非洲大陆上打拼,而他们获得的黄金钻石、铜钴等国家急需的矿产,都需要卖给昆仑省指定机构。
而昆仑省则出售枪械和各种设备,若是出了问题,也会用各种关系捞人,若是不幸死亡或者失踪,可以购买一份昆仑省的特别意外保险,其待遇与烈士抚恤金差不多。
而为了让各路好汉能够熟悉业务,凡是有志于此的人可以报名前往东刚果,然后在两年的时间接受一系列培训,淘金、采矿和种植园都是有学问的,不学习怎么成!
如此一来,昆仑省出现了无数个生机勃勃的志愿队伍,他们纷纷赶赴非洲大陆,开始了民间探险之旅,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人不幸死难,但也有很多很多发财,甚至有人在非洲大陆上大赚一把,然后回国创业,变成大企业家。
陆奥勋搞清楚这一切之后,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报名之后,也有人劝说过他,但他还是坚持,然后就如愿来到了东刚果,学习两年之后,然后他随着一只队伍来到了加纳,而加纳还有一个名词叫作黄金海岸。
在加纳,但凡有河流的地儿,仔细瞅瞅往往就能瞧见金砂,据说加纳的黄金储量最起码有几千吨,按照人类当下的开采速度,挖上个千把年都没问题,不会被挖光。
最早瞅上加纳金矿的是欧洲殖民者,听说打殖民那时候起,全球各处来的淘金者在加纳挖金矿都挖了五个世纪了,可加纳没开采的金矿储量还多得吓人。
虽然加纳那些最容易开采的大矿,早就被先前入侵的西方国家给挖空了,富含富含金砂的主要河流,奥芬河跟塔诺河,也老早就被欧美矿业公司给占了,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一些零零散散分布在深山里的小矿脉,不过中国人还是赚到了不少,不,应该是很不少。
据说最早到达加纳的中国营,就是当年李思明所在的部队,仅仅用比较原始的办法,三个月间就挖出了价值几十万元的黄金,然后他们鸟枪换炮,改用机械法,当年就赚到了四百多万,然后他们控制了好几个小金矿,组建了公司,这个营几乎各个大富豪......
这也刺激着无数人效仿,此时,中国人淘金的办法已经全部改进升级,一种叫做砂泵采金法得到了全面推广,这种淘金办法需要有一台挖掘机,需要沙金机、发电机,还有这样那样的配件,加起来需要十多万元。
而除此之外,淘金队还需要缴纳税收,拉拢本地酋长,租借场地,承担人工油料运输等等费用,花费不小,所以很多淘金队不得不搞众筹,甚至是贷款。
除了投资不小以外,也会遇到不少麻烦,比如欧美公司的打压,比如时不时的勒索抢劫和偷窃,又比如糟糕的卫生条件和时不时出现的传染病,所以大家伙要战斗,人人都有枪....
想到这里,陆奥勋忍不住伸手摸向腰间,他并没有摸到枪,反而摸到了一块黄金,他突然间笑了起来,这里是祖国,枪自然没必要携带!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