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节
艾森·豪威尔一眼都看出了赫鲁晓夫的色厉内荏,嗤笑道,“东京的间谍同样很多,中国人不害怕,为什么苏联就这么害怕?”
赫鲁晓夫恼羞成怒,“总统先生,这是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敌对行为,苏联不是软弱的中国,绝不会容忍不断的挑衅”
交谈又一次不欢而散,赫鲁晓夫离开后,艾森·豪威尔看着他的背影,对尼克松说道,“不管什么时候,柏林问题都绝不能让步,这是苏联人的致命漏洞!”
尼克松想了想说道,“总统先生,合众国还可以寻找更多的致命漏洞,比如阿富汗,我们要利用对阿富汗的影响,不断的影响苏联的中亚地区!”
艾森·豪威尔微微皱眉,“理乍得,阿富汗不是欧洲,很容易引发战争,那里的地形不适合合众国!”
“阿富汗也可以和土耳其一样,部署核武器!”“那会把中国人逼到苏联人一边!”
“虽然中国人允许苏联人创建情报站,但中国更担心苏联人,他们在不断的迁徙西域省的中亚民族,空前的大移民已经持续了整整二十年,直接改变了西域的民族结构,而合众国进入中亚仅仅才几年时间!”
艾森·豪威尔看了一眼尼克松,尼克松笑着说道,“总统先生,中国人宁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迁徙西域的中亚民族,可见他们对苏联人的忌惮,中国人巴不得合众国在阿富汗牵制住苏联人!
而随着中国在西域连续的大移民,中国对西域的控制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西域与中国核心区的距离又比较远,中国人肯定不会在阿富汗投入力量,很明显这是一个机会,合众国完全有能力将阿富汗发展为美国最忠实的盟友!”艾森·豪威尔犹豫了,他的本能不愿意在苏联的腹部挑事,那会消耗无数资源,而且很难站住脚,但这一次邀请赫鲁晓夫访问,已经引得无数人不满,而赫鲁晓夫的愚蠢挑衅,又进一步加深了不满,所以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但真得要加大在阿富汗方向的投入吗?尼克松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确实是一个机会,中国的力量还不够,不得不主要精力放在内部,而苏联人的中亚又确实是软肋,此时插一脚,一旦站住脚,对苏联的包围就更进了一层……
见艾森·豪威尔明显意动,尼克松接着说道,“总统先生,并不需要多做什么,只需要用防范共产主义入侵的名义,给予阿富汗北部各个中亚部族一定的支持,由他们去撩拨苏联人!苏联人若是没有反应或者反应小了,可以不断撩拨;若是苏联人反应大了,直接武力入侵,这必然严重损害苏联的国际形象,还可以不断的消耗苏联人,这并不难”
“那些部族真得站在合众国一边吗?”
“那些部族都是共产主义的死敌,他们痛恨苏联人,也痛恨中国人,而美国人则不同,美国人只有友谊和金钱,我想不出他们有什么好反对美国的!”
艾森·豪威尔默默思考片刻后,“我需要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
尼克松很高兴总统的改变,在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尼克松希望可以获得军工复合体的强力支持,再没有比阿富汗更好的礼物了!
尼克松对美国人掺和阿富汗也不以为然,有伊朗和巴基斯坦堵住苏联人南下印度洋已经足够了,阿富汗并不重要,但谁让苏联人愚蠢的支持阿富汗达乌德政府南下,暴露出了这条防线的缺陷呢!
现在看来,只有把阿富汗建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要不然对苏联人的封堵就会有一个大缺口,而这也意味着与苏联的碰撞不可避免!访问苏联回来后,尼克松已经搞清楚对付苏联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那就是制造紧张气氛,逼着苏联人把不断加强军事,这必然会减缓苏联提高民生的速度,等到苏联和东欧的民众无法接受时,苏东人民就会寻求改变,美国的和平演变就会成功。
当然了,制造紧张气氛,并不是与苏联人爆发战争,通过元首会晤、裁军会议这等等方式稳住苏联人,给他们一些幻想,也是很有必要的!
今年47岁的尼克松踌躇满志,如无意外,明年他就会成为尼克松总统先生,未来八年,他可以坐在白宫挥斥方遒,不断的围堵苏联人!可惜呀,他顶多只能干八年,每每想到东方那个比他只大了五岁的政治家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国家领导人,他就羡慕无比,如果能执政几十年,该是多么美好呀!
尼克松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此时他没有注意到,那位肯尼迪参议员此时早已经找到了他的缺点,尼克松太保守了,在民权和社会变革问题上持较为犹豫和保留的态度,这与美国社会的主流政治精神有一定差异,无法产生强大的时代共鸣,难以获得年轻一代选民的青睐,很多民权机构都不支持他。
虽然尼克松是八年的副总统,天然占据优势,但肯尼迪同样有着自己的优势,最大的优势来自于党内,已经失去政权八年的民主党高度团结,只要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资格,他就可以获得全党的支持。
而民主党过去执政二十多年,拥有着巨大的民意支持,过去八年,很多人与其说是支持共和党,还不如说是支持艾森·豪威尔,但尼克松不是艾森·豪威尔,他没办法调用艾森·豪威尔的影响。
所以肯尼迪知道,只要自己把握住机会,成功还是很有希望的,带着巨大的自信,肯尼迪钻进他最爱的敞篷轿车,前往一个民权组织所在地拉票,他肯定可以成功,他天生就是一个赢家!
第5章 应对
1960年1月18日,赫鲁晓夫访美回国,次日非常得意的他指示苏联媒体大肆宣扬所谓的“戴维营精神”,“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兴奋的赫鲁晓夫甚至激动的喊出了“美苏友谊万岁”的口号,可见他对这一行的满意。
受他委托,苏联大使约见谷雨,准备向谷雨介绍美苏会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没想到谷雨很冷淡,直接拒绝了他的约见,杜恒宁同志传达了谷雨的话,“按照去年十一月两国达成的协议,中国无意了解美苏元首会晤情况!”
谷雨拒绝的同时,又接着过年召开老同志团拜会的机会,召开了一次中央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赫鲁晓夫访美这件事,与会同志各种说法都有,等到谷雨讲话时,他非常明确的说道,“自1947年以来,美苏高强度对峙了12年,通过这一次赫鲁晓夫访美,算是缓和了不少。
我注意到这两天美国的股市,军工股都在大幅度下跌,美国的投资者们预期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打不起来了,世界局势也会大大缓和!
苏联的报纸我不相信,但美国股市的反应我不得不相信呀,刚才毛泽东同志说美苏不可能真正缓和,这句话确实没错,但长期缓和不了,短期缓和一两年,可不可能?我看是可能的!有人说世界局势缓和了,对我们是好事,可以安心发展了,这就不懂外交了,我和这些同志的看法不同,完全不同,美苏缓和对我们不好,而且很不好!美苏两国缓和了,有余力了,第一个收拾谁?不用说就是我们嘛,我们过去十五年的高速发展,美苏还不知道怎么忌惮呢!
去年,我们的地空导弹部队刚刚成军,我就设计打下一架美国的侦察机,为得就是推迟美苏缓和的进程,但现在看来,并不成功,U2事件刚一缓和,艾森·豪威尔的邀请函就给了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比我们一些同志想象得聪明的很!”
说到这里,谷雨喝了口水,稍稍停顿了下,继续说道,“这种局面下,我们怎么应对呢,实际上去年访问苏联,我们就开始应对了!
去年11月,我访问回来,不少同志有意见,说长道短的不少,他们说的对不对呢,也不能说都是错的,我们主动暂停与其他党交流,确实对我们的形象损害不少。
我们这些年的发展获得了一些欧美进步人士的帮助,他们中现在对我们不满意,甚至有人与我们断绝了联系,一些部门出现了一些损失,这是事实!
但请同志们记住,解绑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远远大于失去的,欧美那些共产党,我们够不着,他们所谓支持我党的主张,很多是为了与苏共讨价还价,争取独立性,与其被他们拿来作为打鬼的钟馗,还不如一刀两断,彻底扫除苏联的担心,如此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苏联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存在的激烈冲突!
而最大的好处,昨天也兑现了,昨天赫鲁晓夫让大使向我们介绍美苏峰会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意义,我就可以让杜恒宁同志告诉苏联同志,我们两党已经达成了协议,暂停了党际交流,我党无意了解美苏之间是怎么谈的!
但如果我们还是兄弟党的关系,我们就必须表态,反对不可能,若是支持,美苏要搞核裁军,要搞禁止核试验,苏联拿着共产党阵营的共同利益说事,要求我们参加相关谈判。
我们肯定要拒绝,如果我们说核武器比较少,赫鲁晓夫可以说我们比较多,我们两家合在一起就多了,有我们在,你们有什么担心的?我们接下来不管怎么说,赫鲁晓夫都可以表示不满,然后在其他共产党面前逼逼,我们还是不得好……
一些同志喜欢讲理论,喜欢讲道理,似乎觉得我们更符合理论,更有道理,就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这就是扯淡,这些同志忘记了只有大党才有资格谈独立自主,对很多小党而言,真理和道理在谁一边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有能力影响到他们,谁能给他们好处。
苏联喜欢干预是事实,但苏联出手大方也是事实,我们既不能干预,又抠门的很,你们觉得中苏吵起来,这些小党会站在我们一边吗?不可能的!
既然结局是注定的,还不如我们主动切割,如此反而不伤感情,未来有需要再接上线也容易,更不要说,可以彻底断了苏联任何捆绑我们的可能!
听到这里,毛泽东同志身旁的刘天章同志侧着身说道,“老毛,谷书记的做法很正确,你的一些想法还是偏理想了!”
毛泽东同志沉默不语,只听谷雨继续说道,“赫鲁晓夫与美国缓和了,接下来肯定要打我们的主意,我们对他的路数也简单,涉及到党际交流的,直接拒绝,不给他任何捆绑的机会!
而国与国的交流,则按照我们划定的三条线来处理,只要赫鲁晓夫不碰领土这根线,我们就继续和他打交道,他要是做事不老实,我们就据理力争,针锋相对,至于他嘴上怎么喊,我们权当他在放屁,不用在乎!
若是赫鲁晓夫碰了领土这根线,那就坚决和他打,同时立刻寻求与美国的全面合作!小打,大打全部奉陪,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怕,苏联最怕两线作战,只要我们这么硬了,他们就会软!
苏联是出了名的不到黄河心不死,对于欧美,他们是怎么舔都舍得;但对咱们,为了一些短期利益,他们是什么手段都敢用!我们要有底线思维,只有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线碰不得,他们才会真正老实!
提议与美国的全面合作会不会弄假成真?有可能,但就算弄假成真也没什么嘛,苏联领导人会换,美国领导人更会换,鬼知道过了几年,十几年后,又会发生什么,等美苏换了领导人,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再调整也来得及嘛!
国与国的交往讲的就是利益,有好处就交往,没好处就停下来,简单的很,隔几年一个调整是常有的,要习惯这一切!”
说完了苏联,谷雨接着说起了美国,“美苏缓和后,美国很可能也会加强对我们的压制,军事上有可能恢复U2的侦察,沿海地区估计时不时的骚扰,周边国家各种事情,美国也可能插一手!
经济贸易上,美国人可能会提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科技上,美国人也可能会加强封锁,对我们的科技封锁不亚于苏联,甚至比对苏联还要严厉,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的策略也是一贯的,不管美国政府怎么折腾,我们都见招拆招,U2够得着该打还得打,美国海军窜入领海该驱逐还得驱逐,至于周边国家,不管出现什么,咱们都不要着急,要有定力,我们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战略要点,美国人翻不了天!
至于经济和科技上的限制,也不要担心,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政府再怎么限制,也挡不住资本家赚钱的决心,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在,感兴趣的资本家多得很!
我们只要牢牢把握住一点,不断加深与欧美商界的联系,只要有了足够的共同利益,用经济捆绑,美国人不管有多少小动作都没用”谷雨胸有成竹的讲述着美苏缓和时期,对美苏的基本战略,等到他说完,大会议室七十多名中央领导同志立刻鼓起了掌,既然谷雨同志早有准备,他们就真正放心了!
谷雨接着说起了军事,“一定的军事准备是必须的,但是不是意味着打世界大战呢?不是,别看苏联咋咋呼呼,二战结束才十五年,他们一代人还没有长成,他们有什么底气打,再打,俄罗斯民族就要灭亡了!
美国人同样不敢轻易打,现在苏联和我们都有打到他们本地的洲际导弹,要变成世界大战,纽约的富豪们第一个吃氢弹!我们可以打到他们头上,他们就不敢打!
美苏都不敢打,世界大战就打不起来,过去打不起来,现在更打不起来,什么时候打起来,很可能要等到哪一方拥有了绝对的核盾牌,才有可能打,现在还早着呢!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各国有利益之争怎么办?自然就是局部战争,战后至今,局部战争几乎年年都有,这就是明显的证明!
这种局面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对美苏拥有一定的核反击能力,洲际导弹和核潜艇是重点,东风5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导弹核潜艇的进程也还顺利,未来十年,完善东风5,拿出第一代导弹核潜艇,形成真正的核反击能力。
与此同时,可以机动部署的固体洲际导弹和潜射洲际导弹要完成研发,这项研究的难度格外大,需要的投资也非常大,但投资再大,这块的钱也不能少!
未来十年,常规力量还是要适当忍耐,有些同志对裁军不满意,可以理解,但也请这些同志记住,要打局部战争,军队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军队具有的机动性,能够用最快的时间内把几万人精锐部队部署到位,我们怎么都输不了!
虽说军队要忍耐,但过去十五年,我们军费开支的比例并没有减少,直接数字增加了五倍,哪怕按照购买力计算,也有三倍左右,这些钱实际上比英法的军费开支还要多,很不少了!军事力量要符合国家的实际,我不得不提醒些同志,要有大局观,不要跟美苏的军工集团学习,刻意制造紧张气氛,搞捆绑国家那一套东西,这是绝不能容许的!”
谷雨这段话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相当凝重,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一些高级指挥员表示不满,很明显,谷雨有意整顿了!
确实如此,谷雨觉得不整顿不行了,他提高军队地位,给予军队高层从政的机会,但并不意味毫无原则的迎合,有些底线绝不能碰,若是中国军队和美苏一样,利用冷战过快膨胀,那简直是给后代埋雷!
现在主要统帅大多已经退休,老柳、老王身体都不是太好,已经不管事,旷继勋、徐向前、徐达三、邓铁梅都相对老实,而南方的老彭、老林都被拉住,相对爱闹腾一些的顾慎为战功又不够,可以说军中已经无人可以挑战他。而过去几年借助走私收拾了海军,顺便也抓了不少陆军掺和走私的证据,再加上过去几年军中出现的一些丑闻,谷雨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十大出人意料的人事安排就是信号,而他放出继续裁军则是动手之前最后的试探,看看是不是还有人不识趣,而试探得结果确实不理想,那就不要怪谷雨发狠了!
老子是开创者,现在还在世都敢这样,老子死了,你们还不得闹翻天?若是搞出了一出玄武门,谷雨什么布置都成了泡影!
今天在中央局扩大会议上说起此事,就是告诉下面的同志,不管你们在军中有没有影响力,都得给我夹紧了尾巴,谁要是在整顿时瞎折腾,别怪我跟着一起收拾!别的问题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军队相关的问题,他的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当然了,谷雨也很清楚,对军队系统的整顿肯定会引起很多同志的不满,而且这里面很多人还是谷雨一手带出来的,谷雨对开国将领的素质从来没有任何过高的期望,既然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就必须做好他们任何反弹的准备。所以会议之后,谷雨把目前军中威望最高的国防部长寻淮洲同志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很直接的说道,“怀周同志,接下来会有不少同志找你说情,希望你做好心思准备!”
寻淮洲同志苦笑的说道,“谷书记,一些同志是犯了错误,但大部分同志还是很不错的,最好还是区分好!”
“怀周,你少年出名,功勋卓著,在战争时期,大家都高兴,但到了和平时期,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这些年我对你的使用很小心,对你也有一些压制,就是不愿意把你放在风口浪尖处,如此就算有些问题,受到的冲击也要小。
不过现在老帅们大多都退下去了,基本不管事了,我不管怎么压制你,都得安排你做国防部长,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有不少担心!”
说到这里,谷雨站起身,走了几圈,这才说道,“你和粟裕同志不一样,他是纯粹的军人,对政治不敏感,而你是具有极高人格魅力的统帅,是老彭那样的人物,偏偏又这么年青,党内忌惮你的人不再少数!
这种忌惮对不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咱们这个国家历史上发生过太多的事情,不奇怪,但我和那些同志不同,我相信你的党性,要不然我不会当面跟你挑明这些!
我一直想着和同志们善始善终,但有些问题也是要解决的,这是两难的事,对一些同志照顾不到也是必然的,但有些人我一定要照顾到。你给我记住了,记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要插手,不管是老领导的电话,还是老部下的求援都不要管,哪怕是老部下带着血衣到你家求助,你都不要管!你要是觉得有些处理不合适,你当面跟我说,若是觉得当面不好说,那就让你的老婆去找容强,记住你的身份不一样,不要公开发表谈话或者写什么文字!”
寻淮洲同志听完,很郑重的给谷雨敬礼,“是,谷书记,我一定牢记您的话!”
谷雨伸出了手,和寻淮洲同志握手,然后目送他离开,谷雨说的是大实话,只要他没有突破自己的交代,谷雨绝对不会碰他,但如果他过线了,谷雨也没办法,只能安排他退休,谁让他处在风暴眼当中,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是非常危险的!
第6章 各自的调整
随着沿海地区强硬至极的反走私运动和对军中将领的整顿开始,新一轮严打和整党如火如茶的进行着,此时党务工作交给了书记处,政务交给了国务院,军事工作交给了军委新班子,谷雨的注意力就只有两样,一是外交,二是青一代干部。
对年青一代干部的考察,谷雨一直小心翼翼,相当低调的收集各种信息,一点都不张扬,也不给人机会真正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比如李锡文,很多人都觉得他会在十大后成为省长,但谷雨安排他为民主试点区常务副主任,又把李锡文的妻子从丁承德身边调走,这也让很多同志放下了心。
当然了,大家放松注意力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在这一次中央局扩大会议上,经谷雨提议,三位同志走到了地方主官的位置,时年46岁的任仲夷同志被任命为辽宁省省长,时年43岁的景晓村同志被任命为云南省省长,时年42岁的项南同志被任命为台湾省长。
这三位同志的情况各不相同,任仲夷同志是河北人,三十年代中期参加革命,因文化程度较高,抗战期间在山西军工企业工作,抗战尾声被调到日军在东北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的通化担任副市长、工建委主任,一步步升迁为通化市长、市委书记。
1954年,任仲夷同志被调到福建,担任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并在党的九大上成为中央候补委员,在厦门任职期间,华侨钢铁二厂、华侨汽车二厂等多个企业陆续落地,厦门成为了中国继香港、出口加工区之外招商引资第三多的市级城市。
所以在党的十大上,任仲夷同志被安排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不过可能是各项招商引资的动作搞得比较猛,一些与会代表对他不是很满意,最后被差额为候补委员,但很明显,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崛起,他一步到位被任命为辽宁这个经济大省的省长。
这个任命虽然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并不出格,任仲夷同志很早就出名了,他刚刚调到通化时间不长,恰好遇到了一次日军俘虏的叛乱,他的应对非常出色,所以副市长只做了一年就转正为市长,其后他都干得有声有色,是党内年青一代的佼佼者,他被提拔倒不是太奇怪,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但下面的两位同志就不一样了,可以说高层领导个人的因素比较重,景晓村同志出身于山东,他和李锡文情况类似,参与了山东地下党领导的大起义,是起义领导人之一,不过他没有继续从军,而是在山东做起了地方工作,而且年纪轻轻就是党的领导干部。
1945年,景晓村同志从山东调任准北市长,领导了淮北煤炭基地的建设,其后一路被提拔为准安市委书记、淮海副省长(农业)、准海省委常委、徐州市委书记。
景晓村同志在党的十大上,被安排为中央候补委员,正常来说,他下一步也是省委副书记或者调任大市市委书记,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一步到位,成为了云南省长。
这一步提拔是非常蹊跷的,景晓村同志在山东、准海的表现确实不错,但你要多么出色,也看不出来,抗战期间在基层表现好的同志非常多,而淮海省这个水旱灾害时不时发生的地区也不是表现的地方,徐州这个省会城市也不是很大,所以正常安排,轮也轮不到他担任云南省长。
为什么景晓村同志能走上如此高位,党内同志立刻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刘天章同志,他在山东工作多年,提拔了多位年青干部,后来又负责组织工作,谷雨同志非常相信他的人品,对他推荐的人往往都很重视,景晓村同志就是他推荐的人。
第二个人就是谷办前后两任主任,张劲夫在准海期间和景晓村同志据说关系不错,谷牧和景晓村两同志都长期在山东工作,肯定也比较熟悉,有这两个人推荐,景晓村同志异军突起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有很多机缘,但任仲夷、景晓村两同志好歹是一步一步从基层做起来的同志,项南同志的情况就非常有意思了,他与党内绝大部分地方同志的任职完全不同。
项南同志的父亲项与年曾经在南洋工作过,大革命失败后,他成为了中央特科成员,接受周恩来、陈庚等同志的领导。
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往赣闽根据地根据地后,项与年也离开了上海,其后一直做地下工作,先在国民党军队系统,后来又转到了南洋,抗战胜利后在中央边移委工作一直到退休,最后的职务是边移委局长,属于党内中层干部。
项与年转移后,项南同志的母亲与妹妹遭到波及,被敌特抓进监狱,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她们宁死不屈,没有出卖任何一个同志,敌人见她们身上也榨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便将她们放掉,不幸的是,项与年的妹妹因为伤口感染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幸天折。
项南同志比较幸运,敌特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正好在学校读书,因而逃过一劫,此时只有14岁的项南走投无路,他想起父亲说起的某个幼稚园,就被谷雨同志的岳父带到了老家苏州照顾了两年,后来又被送到了北方,进入到抗战学院学习。
因为项与年同志长期从事地下工作,革命成功后也一直使用化名,而项南同志虽然通过报纸寻人启事找到了离开上海,回到老家的母亲,但一直找不到父亲的下落。
而在上海的白色恐怖期间,有太多不知名的牺牲者,项与年自然认为父亲已经牺牲,一直到解放后,其父委托各地认识的同志寻找家人,一家人才真正重逢,但当时已经是1948年,可以说相当心酸……
1935年,年仅17岁的项南同志被安排到苏联留学学习低温物理,1940年奉命回国,参与苏联援建的成都氧气厂建设,并担任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等重要职务。
1946年项南同志调任杭州氧气厂厂长,负责这个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氧气厂建设,期间获得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邵式平同志的欣赏,被安排到浙江省工建委工作,担任副主任兼民营工业局局长。
二五计划期间,浙江民间经济迅猛发展,技术出身的项南同志作为民营工业局局长做了大量的工作,颇受好评,所以在1952年被安排到民间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温州担任市长,一年后担任市委书记。
1956年,在温州表现出色的项南同志被提拔为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现在仅仅四年之后,就成为了中央候补委员、台湾省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因为非常特殊的经历,项南同志被多位中央领导看成子侄辈,一直很受重视,每次上京,项南同志都会被要求前往中南海汇报工作,但后台再硬,再受重视,也不能在做了八年地方官之后,就担任省长,这也太离谱了!所以在此前的中组部征询意见时,不少老同志就表示过不满,尤其是对项南同志的不满,台湾省虽然面积不大,但日据时期建设的比较好,这些年发展的相当不错,综合实力不亚于对岸的福建,把项南同志安排过去,即便他是福建人,很多同志也相当担心,他的资历太浅了!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