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58节
科技上,我在二战时期就发现欧美用机械计算机进行自动弹道计算,虽然当时不算特别有效果,但潜力无限,又看到摩托罗拉的步话机可以进行实时信息联络,我就判断这是未来。建国后,中国的军用科研发展搞核武器以外,就是围绕着精确打击和各种便捷通讯做文章,我们运气也好,正好遇到了晶体管取代电子管大发展,我们和西方国家都是从零开始,追赶难度小了很多。
有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计算机越来越小,运算速度越来越快,数据传输也越来越快,这也意味着我刚才所说的种种未来必然会实现,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这个方向已经非常明朗了!我们现在已经找对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相比较而言,苏俄就太过短视了,他们那一堆花了无数代价,搞出来的没有精确制导系统的武器装备用不了多久,都是一群垃圾!
现在我们正在加大信息化战争的相关研发,只要我们的导航卫星成网,我们的军用互联网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成熟,苏俄军队上对我们的领先会瞬间逆转,到时候我们的前方只剩下美国人...”
“爸爸,你觉得这一天需要多久?”
“只要我们顺利入关,中国国力十年内肯定稳稳得超过苏俄,二十年之后,中苏明显拉大,人民生活水平很可能都会超过苏俄,到时候苏俄如果不能很好的改革,能不能存在都成问题!”
“苏俄不存在?这怎么可能?”
“链接苏俄各个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的是苏俄模式,政治上是列宁主义,经济上是计划经济,苏俄要想真正改革,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这是一个大手术,我不是很看好能成功。
一旦苏俄模式被破坏,新的体系创建不起来,矛盾瞬间剧烈,苏俄内部的意识形态危机,民族、宗教和经济等等问题必然会大爆发,天知道未来苏俄会发生什么,突然崩溃,甚至不存在完全有可能!”
说到这里,谷雨站起身,拿出了一本册子,这是谷雨这几年编写的《苏俄崩溃论》,交给丁承德,“你看过之后,交给谷景生同志,接下来这本书会在美国发表...”
丁承德接过来,但又有一些纳闷,“爸爸,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您要激化美苏对抗吗?”“当我们实力不够时,苏俄是很好的挡箭牌,但现在我们的实力积累差不多了,苏俄的存在就是桎梏,我们必须激化美苏对抗,等他们分出了胜负,我们可以下山摘桃子!”
谷雨冷冷得说道,“哪怕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说,苏俄也是很大的威胁,中国的东面、南面和西面都被严重削弱了,我们现在最大的危险就是北面,苏俄必须被尽可能的削弱,要不然我死不瞑目!”
第312章 渐行渐远
“若是苏俄真不行了,我们就要直面美国?能扛得住美国的压力吗?”
“现在的美国确实很强大,但你要注意到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海运的效率非常高,同样一个集装箱运到美国的成本,竟然比运到我国西部的成本还要低。
现在我国中西部很多原来搞得挺好的企业不行了,这并不是这些企业经营者有多大问题,而是我们的交通水平逐步提升了,原来因为运输成本过高造成的市场空白,一个个被填满,这些企业竞争不够。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一个又一个行业出现了巨头,逐步从自由市场竞争走向垄断,这是大势所趋。
国际市场上也同样如此,在中国为首的东亚国家不断的进攻下,美国和欧洲中低端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的缺陷已经很明显。
现在美国的经济困难说到底就是这个问题,美国要想渡过这一关只有两条路,要么美元大幅度贬值,同时压制工会,打击国内各个利益集团,降低工业运营成本,保持全产业链竞争力。
要么就是一步步放弃中低端,同时不断加码技术和资本优势比较明显的高端产业,比如航空,比如电子,比如石化,比如医药,又比如美式农业,同时利用美元的波动,用金融手段收割其他国家。
此前的艾森豪威尔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都想走第一条路,但都没有走通,现在福特还想撑一撑,但他撑不了多久,一旦美国放我们入关,也就意味着美国要走第二条路,而一旦走向这条路,苏东集团就必然会失败,而美国走向衰落也成为必然!”
丁承德十分震惊,她想了想,开始推演起来,“美国走第二条路,通过大规模对华进口,降低了生活日用品的成本,美国的滞涨应该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可以集中资本搞高新产业,经济效率大幅度提升,这是苏东国家无论如何比不上的。
那些与西欧经济联系比较深的东欧国家,竞争不过我们卖往西欧的中低端工业品,肯定首先扛不住,一旦经济出现困难,政治上就会出事。
而与此同时,我们发展的很快,看到我们的变化,苏东内部改革的呼声会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反对派,美国再乘机进攻,苏东阵营若是改革不力,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苏东走向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美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美国走第二条路,高新产业获得的投资肯定很多,肯定会在技术上力压群雄,而且若是苏俄不行,美国没有了竞争对手,军事优势更大,必然会继续称霸世界,而且是一家独大..”
“你说得很对,但你忘记了三点,一就是科技进步并不是一根直线,而是有的行业突破明显,有的行业突破比较慢,而且最底层的数学和物理原理越来越复杂,能不能迅速取得新的突破,我是相当担心的!
你搞的是计算机、通讯,这些领域进步迅速,一场信息革命或许就要到来,但并不是各行各样都在发生迅猛的进步。
最典型的是能源,核电确实提供了一种新能源,但除了法国以外,其他主要大国依赖的还是化学能,核聚变遥遥无期,什么时候突破也不知道。
目前我们把新能源的突破更多的放在太阳能和风电,但这一块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什么时候突破,我也不知道。
现在很多人都说未来可以搞宇宙移民,但现在发射火箭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我并不是很看好,所以万一科技出现停滞,美国的高端产业就有可能被其他国家追上。
而高新产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必须有中低端产业作为地基,美国人自己把地基挖了,美国的高端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要出问题。
你是搞工业的,你应该清楚现在很多工业设备的生产和调试还有赖于优秀的技术工人,我们这些年的发展与德日技工的指导有着莫大的关系。
优秀技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有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历练,这就离不开中低端产业的历练,美国没有了中低端产业,谁来给高端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而中低端产业可以容纳大量就业,美国一个产业工人可以养活一家人,当厂子都没有了,他们靠什么养活?美国的失业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这会影响到国家稳定,然后又会进一步影响工业发展,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金融资本天然的缺陷,金融资本要比工业资本赚钱,而且要轻松许多,资本都是逐利的,当可以利用美国的霸主地位,躺着赚大钱时,谁会苦哈哈的搞工业,就算搞也要看利润率高的行当,哪怕是战略意义重大的行业,只要不赚钱,都会毫不犹豫的放弃。
三是我们很特别,我们的体量太大,人口太多,我们不仅可以发展中低端产业,也在同步发展高新产业,美国会领先一些,但不可能完全甩开我们。
现在中国的钢铁、煤炭都已经超过了美国,发电量、石油、汽车这些追赶迅猛,迟早会赶上并超过美国,虽然质量上与美国差距明显,但你不要忘记了,美国是怎么超越英国的?
英国人发现投资殖民地可以躺着赚钱,英国企业就不愿意更新设备,加之英国国土规模太小,美国工业先是实现了规模的超过,等到汽车工业大发展,美国工业的质量也上来了,也就半个世纪,英国的霸权就没有了!”
丁承德怦然心动,她猛得抬起头,“爸爸的意思是我们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我们取代不了美国,现在整个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都是白人的世界,控制着世界主要的资源、技术和市场,除非爆发核战争,对一个个国家搞灭国屠民那一套,否则这种大格局不可能发生非常大的改变。
只要美国击败苏俄,迫使苏东阵营崩溃,美国哪怕衰落了,白人世界第一大强国还是保得住的,这是美国的保底位置!
我们或许能够压过美国,但如果我们也和美国一样搞大规模的扩张,这就相当于帮助美国搞统一战线,反而促使白人世界变得团结,我们反而被动了!
而一个标准的世界霸主必然要追逐金融霸权,而一旦搞起了金融,我们的工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们人口这么多,就业问题很大,工业是不能丢的,所以我们不能追求做什么世界霸主,永不称霸不仅仅是我们的口号,更是我们的战略!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对外重建游戏规则,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公正,西方赤裸裸的强盗行为越少越好,这就可以团结绝大部分国家,孤立少数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作为工业品的提供国未来应该追求与各个地区强国合作一起维护世界秩序,公正公正的做生意,我们拥有的优势很明显,公平公正做生意就够了,不需要搞强盗那一套!
这种局面下,中国可以专心于国内和周边事务,国外发生的种种自有各个地区强国负责,也不需要和美国一样维系一只庞大的军队和无数军事基地。
这对美国也是解脱,维护世界霸权的成本实在太高了,美国才称霸三十不到就扛不住了,何苦来哉,还不如回到过去,美洲大陆那么大,足够美国折腾的!”
“爸爸,您的梦想虽然伟大,但我总觉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不了,您曾经说过,现在的世界格局有些类似于春秋晋楚争霸,虽然两家争霸,但一直都有一个霸主,而未来按理说会相互攻伐,过渡到战国时代,最终出现一个全球性政府!”
“如果没有核武器,没有民族主义,未来出现一个全球性政府还是有可能的,但有了核武器之后,大国不会被彻底灭亡,而民族主义又让兼并战争变得格外困难,没有那个大国会傻到搞赤裸裸的兼并战争。
我估计未来应该会出现一个个类似于欧盟这样的主权国家联盟,联盟各国内部搞经济整合,同时让渡一些主权,好抱团竞争...”
“随着技术的进步,洲际导弹也是可以防御B9!"
“但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轻易冒险,而当今的生产力水准已经可以保证主要强国日子过得不错,此时对外搞兼并战争已经毫无必要,投入太大,获利太少!
我们建国初期的扩张,都是人少地多,荒僻无比的地方,那些人多的地方我就不敢碰,但这些地方的开发很难,非常难,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那些地方的价值会慢慢凸显,这就如同一个新西伯利亚!”
“您说得我懂,中国能那么迅速的实现温饱,步入小康,跟那些地方的初步开发还有关系,只是粗粗开发就有那么多好处,以后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对,就是这样!”谷雨笑着说道,“苏俄那一套太僵硬,扛不住民族主义的冲击,西欧那一套内部没有一个核心,太松散,在国际竞争中肯定没有大的优势,我们现在这一套,也就是朝贡体系改进版是最成功的!”
“我怎么感觉搞来搞去还是脱不开老祖宗那一套.”
“我们的政治体系比欧美那一套实际上更加高级,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国家能有中国这么大的体量,能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国家两三百年不出大乱子,就算出了大乱子,也能够迅速翻身,这里面值得总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美国现在确实很强大,但美国这一路实在太顺了,一旦内部出问题不想着改革,而是对外扩张,这就如同秦国一样,从一个关西放马的小部落一路扩张,统治整个中国,但当对外扩张的收益无法弥补损耗时,秦帝国解决不了内部出现的种种危机,迅速崩溃!
美国现在遇到的危机也是这个问题,他们能不能顺利挺过帝国危机这一关,谁也不知道,不管未来如何,我们要做的是安心搞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发展,先搞好国内,然后扩张到香港经合组织各国,我们现在控住的庞大地盘足够我们经营很久很久了!”
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现在很多人想迅速合并东南亚几个华人国家,看到非洲很孱弱,又起了扩张的心思,这是不正确的!
现在新的世界秩序已经创建,有些事我们不能做,而我们内部各种矛盾也不少,有那几个国家和非洲的存在,国内不满的人可以去南洋,国内活不下去的人想发财就可以下南洋,可以去非洲,这就有一定的缓冲...
至于什么时候扩张,我们的战略位置不错,工业水平也上来了,还有足够的农产品,吃得饱,穿得暖,不存在生存危机,我们着急扩张做什么?
美国是怎么成为世界霸主的?咱们有样学样就是,一定要忍得,时机不成熟绝不下场,机会是等出来的!
我跟你说这些,你一并转告谷景生同志,也告诉他,他是我党的总枢机,不要动不动就过来,这会损害他的威望,以后就不清楚的,跟你说,你来转达吧!”
“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我怕承担不起!”
“这就要看你的政治智慧了!”谷雨微笑着说道,“谷景生同志应该也是这个意思,这一届属于过渡阶段,他时不时过来,既是尊重老领导,也方便交接,但第二届、第三届他就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适合再过来了,这也是我赞同的!
但我和他之间也要时不时交流,这就需要你扮演好这个角色,具体怎么做,我教不了你,你可以多看看历史书!”
“爸爸你现在的身体不错,现在两代同堂我还能勉强支撑,万一三代同堂...”
“若是我健健康康得活到1985年,你都快退休了,你还想找一个接班人吗?我看就不必了,人要有自知之明,我们家的第三代就不要再从政了。
若是中央非要安排一个人,那也说清楚,我死后党和国家真要搞什么几年,可以在中央机关事务局下面搞一个谷雨同志纪念馆,咱们家派一个作为代表担任馆长就行了!”
听到这里,丁承德噗嗤笑了起来,“爸,这句话你说了好多次,你可是唯物主义者,怎么就那么怕变成列宁那样?”
“我不是怕,是这一套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有一个纪念的地方,让群众过来看一看就行了,非要把遗体掏空,放在福尔马林中,每年花一大笔钱养护,太不划算了!”
“您老就是怕了!”
“好了,好了,我确实怕,没有不灭的政权,人被放在坟墓中,还会被挖出来,更不要说变成列宁那样,把我的遗体火化,埋在各个海外省,最起码未来的领导人想要放在海外省,总要顾忌一番!”
丁承德微微颔首,父女俩讨论一番后,丁承德向谷景生同志转达了谷雨的想法,谷景生同志虽然嘴上说不能这样,但心里还是挺受用的,谁走到现在的位置,都不希望头上顶一个太上皇,长年累月指指点点,谷雨同志主动退一步,也让他少了很多麻烦。
但与此同时,他心里也明白,他没有谷雨同志的权威,若是没有谷雨同志的公开撑腰,他也必然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
思考了片刻后,他看了看表,然后按照时间表,与柯西金会谈,从现在开始,他将会在外交场合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再和以前一样专注于党内和解放军的工作。
就在1974年年底,中央局全体会议讨论后决定谷景生同志担任国安委主任,孙运璇同志改任第一副主任,李耀文同志则专心于政法委的相关工作,不再担任国安委副主任。
根据孙运璇同志的提名,战争时期曾随同他出征北非,建国后一直协助他进行外交工作,五十年代末从昆仑省调任驻英大使,后又担任驻美大使的现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章宏道同志将担任中央国安委副主任,同时将接替王汝梅同志的外交部长一职。
这样一番调整之后,谷景生同志就基本接过了国安委的相关工作,当然了,他想如臂指使,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从此之后,中国外交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就是他,而不是孙运璇同志。这个安排是谷雨当着两人的面提议的,谷雨的理由是此前美国态度强硬,有些事孙运璇同志出面比较合适,现在美国态度转变,咱们一番调整之后,目前形势并不那么紧张,此时就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谷景生同志领导国安委就比较合适。
谷雨此说也获得了孙运璇同志的认可,既然当事人都认可了,中央局和常委会没什么好争议的,所以人事调整也较为顺利,至此,孙运璇同志也拿到了党的一大把的基本职务配置,可以做一些事情。
而为了让他发挥作用,谷雨都不愿意见柯西金,这更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不过得到权力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责任,苏俄领导人马祖罗夫就是因为处理不好中苏关系,被党内高层赶下台,他的处境要好很多,但同样面临着不少难题。
谷雨同志通过丁承德交了底,谷景生也就放心了不少,到了今天这一步,中苏两国渐行渐远已成必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对未来的规划没有苏俄的空间,更主要的还是苏俄不争气,拿不出有价值的东西,总不能让中国补贴苏俄吧?
所以谷景生同志并不打算做出多大的妥协,能成就成,不能成就算了,苏俄可以往西方卖低价石油,卖黄金,为什么不能卖给中国?现在攻守易势,是苏俄证明决心的时候了!
苏俄搞了这么多年,农业和轻工业还是和狗屎一样,这一块苏俄老百姓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苏俄能卖给中国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
四五十年代,中国比较落后,各种工业设备缺口非常大,哪怕是苏俄破烂的设备在中国也能卖得动,当时中国对苏出口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取工业设备和原料的贸易红红火火。
从六十年代开始,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中国对外开放加快,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在中国设点,中国国产设备的制造能力明显提升,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设备大多从欧美进口,原料也是从澳大利亚这一类方便海运的国家进口。
此时苏俄对中国的意义已经小了很多,此时对苏俄工业品的需求减少,这引发了苏俄的不满,中方想尽办法拓展需求,张一思想找设计师,为什么要找俄国设计师,为什么在华出售苏俄的工艺品,西方难道找不到吗?说白了,中国为了与苏俄友好,愿意扩大进口,苏俄那些东西不也就那么回事,文化不同,有些东西真没办法欣赏。
问题是老毛子真是不上道,布拉格之春后,中苏关系急转直下,虽然勃列日涅夫上台,中苏又走走近,谷雨也访问了苏俄,但苏俄给不了中国更多的东西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
虽然中苏达成了油气管路框架协议,但这两年的谈判并不顺利,苏俄还是更在意欧洲方向的管路,而且两国在油气价格,管路走向等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从谷雨访苏到现在两年多了,有些事情还是谈不下来,这一次柯西金访华看起来态度不错,已经做了不小的妥协,但苏俄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吸引力远不如老毛子想象得那么高,苏俄想卖出高价,好贴补欧洲,中国根本不打压。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深入,中国已经在富国省、天方省、南洋省和南洋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储量十分惊人,足够中国用很久很久了!
根据目前中外勘探的相关推测,中国的南海地区拥有的油气资源是海量的,只是中国的深海油气勘探水准不够,还搞不清楚具体储量。
目前中国也没有突破液化天然气运输所必须的殷瓦钢和相应的焊接技术,加之天然气液化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中国并没有大规模使用液化天然气,而是走管道气这条路,毕竟中国本土有不少天然气,也要用上。
中国进口老毛子的天然气更多的是平衡贸易,但老毛子脑子一直稀里糊涂,一开始不乐意,后来虽然乐意,但价码太高,而且还要求走东线,可以方便对本州日本出口,这也让中国火冒三丈,这仅仅是油气供应问题吗?
虽然谷雨说服党内同志放弃了埃塞俄比亚,但埃塞俄比亚也是中国经营多时的地方,老毛子难道就不应该给一些补偿吗?
现在的老毛子真正的价值也就是一个盾牌,但在中国第二代核潜艇和航空母舰陆续下水的现在,中国已经有些藏不住了,此时有没有老毛子这个盾牌已经不太重要了。
目前中国感兴趣的只有苏俄的看家宝贝,偏偏苏俄不爱卖,苏俄现在总想着用武器来平衡贸易,相对比较有价值的飞机与欧美一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苏俄一直想大量卖给中国的陆军武器,中国一直不愿意买,这不仅仅是谷雨个人的态度,更是军队发展战略问题。
随着中国对未来战争的理解越来越深,中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化,也在尝试创建一只信息化实验部队,这一块所需要的东西基本都来自西方,苏俄基本没有。
所以不仅仅谷雨把苏俄那些吹上天的装备当成垃圾,很多将帅也觉得苏俄的东西可能也不适|合,他们更想提升军费,自己研发,而不是购|买老毛子对外出口的瘦身版本,顶多购买一些作为参考,而不是大规模装备。
此时即便中国愿意出口大量农产品和生活日用品给苏俄,但苏俄除了一些资源性产品和一些苏俄不愿意卖的东西,中国就没有别的需求,除非苏俄的工业品大规模降价,或许还有一些吸引力,不过老毛子生产效率不够,自然舍不得卖低价。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