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113节

  “下午的那节课,要麻烦你帮我带一下了。”

  “好的,教授。”

  “那就让我看看,你是怎么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布尔甘看着论文最前面的那句序言:“如果不通过增加更好的非线性结构证明原NS方程的努力都不会成功。”

  他默默地推了下眼镜,这简直是一杆子打死了百分之八十的人。

  不过论文能出现在他的手里,无论是否真的证明了这一点,起码说明它不是在信口胡扯。

  接下来就让他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论证居然能得出如此惊人的结论。

  这一看便是整整一个下午,当他带的博士替完课回来后,发现走的时候教授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那张桌子上已经铺满了整整一桌子的草稿纸。

  “教授?”

  他试探性的喊了一声,已经到了下班吃晚饭的时间,不过看这情形他要是不提醒,恐怕教授直接错过晚饭也有可能。

  果然,经过他一喊,布尔甘才有些恍然的抬头:

  “已经黑天了啊”

  “教授,这篇论文争议很大吗?”

  他有些疑惑的问道。

  作为布尔甘目前带的学生中最接近其研究方向的一个,他太清楚自己导师在微分方程,尤其是偏微分方向的实力了。

  况且审稿的难度和做出研究成果相比,难度是天差地别。

  连陈守仁带的普通博士都能尝试吃透洛珞关于N-S方程的Leray-Hopf-Luo弱解,对于布尔甘这种大牛,能让他读不懂的论文,基本只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作者在瞎JB写。

  不过这对于《数学年刊》来说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往往会耗费这些顶尖大牛审稿时间的,都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问题。

  连他们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对错。

  不过这次却并非那么回事。

  “没什么争议,这一下午除了一些语法上的问题,我没能在这篇论文中找到一个能够反驳他的地方。”

  布尔甘摇了摇头说道。

  这篇论文简直严谨到令人发指,即便他努力了一个下午,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点问题,但却是徒劳无功。

  “那您?”

  学生更疑惑了,没问题过稿不就好了,您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但是它一旦过稿,产生的影响力太大了,即便没有找到任何问题,但凭我一个人要对这么重要的一个论点下结论仍有些草率。”

  布尔甘凝重的说道。

  这也是他努力了一下午的结果。

  作为审稿人他当然不带有任何主观因素,论文的作者是对是错,他都应该客观看待。

  他也并非是期待这个结论是错的,实在是它的影响太大,一旦判断错误,不知道多少人都会受到牵连。

  甚至偏微分方程的发展都会因此陷入停滞。

  “让斯梅尔发起联合审稿吧,给卡法雷利、陶哲轩还有那几个家伙都看看,才好确定。”

  布尔甘如此说道。

  对于一个新的理论的证明或证否,再慎重都不为过。

  即便这篇论文并非对N-S方程解的证否,只是否定了其中的一个方向,但却是最为主流的方向。

  布尔甘考虑的很周全,殊不知《数学年刊》那边早已经想到了,这份稿子今早便交到了几个相关领域的大牛手中,他只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只需要给出他的意见就可以了。

  “我的建议是——通过。”

  布尔甘郑重的表示。

  “您觉得他真的是对的?”

  学生见状连忙问道,作为当时给布尔甘打印论文的人,尽管没有仔细看,但他也知道对方的论点是什么。

  “是的,至少我没有能找到反驳的地方,剩下的就看他们的。”

  布尔甘回答道。

  “那如果其他几个教授也没能找到论文有什么问题,会怎么样?”

  学生继续追问道。

  “呵,会怎么样?”

  布尔甘冷笑一声:

  “那将意味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坚持成了笑话”

  “可是.”

  学生有些想说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毕竟短期内看这件事全是负面影响,但把时间线拉长,其实是给数学界及时止损。

  “倒也不用那么悲观,好在他还给了一个新的方向。”

  说着,布尔甘又看向论文的第十二页。

  轴对称流的调和分析优化

  几何简化:在圆柱坐标系下,速度场 u=(ur,0,uz)u=(ur,0,uz),涡度ωθ=zurruzωθ=zurruz。

  频段分解适配:

  垂直与水平分离:将 Littlewood-Paley分解分别作用于 rr-zz平面与θθ方向,利用对称性减少交叉项。

  涡度方程简化:轴对称性消除θθ方向导数,方程退化为二维形式,便于应用 Besov空间估计。

  三维流动中,涡管拉伸(ωuωu)导致涡度增长,是潜在奇点根源。

  几何抑制条件:若涡管曲率有界或拉伸速率受粘性压制(∥u∥L∞≤ν1∥u∥L∞≤ν1),可结合调和分析证明正则性。

  “精细正则性估计的调和分析与流体几何特性的深入结合,虽然他堵死了一条路,但又给大家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尽管他也没法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这条路是否能够抵达终点。

  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对于数学界来说不怕错,怕的是没有方向。

  “诶,这篇论文我有点眼熟。”

  布尔甘突然说道。

  不是论文的内容眼熟,是这个格式和排版,甚至连其中的几个语法错误都让他印象深刻,似乎两年前有人犯过类似的问题。

  为了肯定自己的猜测,布尔甘还是问了一下《数学年刊》的主编斯梅尔,结果也如他所料。

  “果然是他”

  那个神秘的东方年轻学者LuoLuo。

  尽管他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清楚,但对于他那篇关于Leray-Hopf弱解,哦不,现在是Leray-Hopf-Luo弱解的论文记忆犹新。

  只是没想到仅仅两年时间,对方不仅在N-S方程的弱解上有此建树,连强解的一个证明方向都被他研究到头了。

  真是天才啊。

  “不过,这个来稿地址”

  随即,布尔甘看着结尾的来稿地址突然疑惑出声,他记得对方之前似乎是.电影学院来着。

  当时他还曾经对此表示过疑惑,就好像好莱坞要搞科研一样离谱。

  不过如今对方的来稿地址却变成了水木大学。

  虽然不是他最熟悉的华国的燕大,但作为华国物理学的一个圣地,水木的数学物理学在世界上也有着不低的分量。

  偏微分方程和流体力学自然是其中热门的学科之一。

  所以:

  “水木就合理了”

  布尔甘突然如此感叹道。

第151章 良医首播

  洛珞最终还是没能等到过稿的消息。

  其实这才是正常情况,像《数学年刊》这种顶刊,过稿有时候甚至论月算,更别说洛珞这么重大的结论,他们更要慎重。

  反倒是上次关于弱解的证明,因为早已经被证实,不过是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才很快就给出了通过的结果。

  虽然稿子还没结果,他新研究方向的工具也没有搞定,洛珞也没有着急回剧组。

  一方面《神雕》的拍摄今年已经步入了尾声,过年之前肯定是拍不完的,也不用着这一时半会儿的急。

  另一方面,《良医》要迎来首播了。

  其实在这部戏杀青后的不到两个月,后期就全部处理完,审核更是走了超级VIP通道,一个礼拜便直接下来了。

  不过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迎来首播呢,这还是广电的意思。

  尽管《良医》并非是央视直接制作出品的,但没有人怀疑这部戏首播一定是在央视。

  事实也确实如此,审核刚一通过,那边便直接来了消息,希望买下《良医》的独家首播权。

  当时还是温岚亲自过去谈的。

  不过这次谈合约的过程让电视台出身的她简直大开眼界,甚至三观都差点碎了一地。

  因为央视的地位是其他地方台完全无法比拟的,就看春晚的舞台多受明星追捧便可见一斑了。

  从来只有想上央视上不去的,还没有央视求着谁上的时候。

  所以前期他们并没有用正常的比价方式来选择首播方,尽管芒果台和江苏卫视已经分别出到了二十五万一集,和二十七万一集的高价。

  单是这一个电视台,他们便能赚到千万的收益。

首节 上一节 113/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新时代新股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