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第56节
李悠南愣了一下,哑然一笑:“那你就再试一下嘛,我等你。”
祝清越抬起头:“那……那就辛苦你啦!”
李悠南笑了笑,其实他本来就对观看这件事情更感兴趣。
祝清越又开始体验下一个,李悠南看了一会儿,忽然目光被架子底下散落着一些废弃的泥块吸引了。
李悠南蹲下去,手指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摸索,避开那些被踩扁的泥饼,终于抠出一块稍微像样的。
比拳头小些,形状不规则,但质地还算均匀,捏着有点韧性。
李悠南靠墙找了张矮凳坐下,没什么人注意。
随手掏出裤兜里那把瑞士军刀,刀刃弹出,薄而凉。
手指捻着那块废泥巴,没急着下刀,指腹感受着泥的湿度和硬度,脑子里没什么具体图样,就是觉得这块泥的形状……有点意思。
一个凸起的疙瘩,下面连着个扁圆的身子,侧面还有个自然凹进去的弧度。
李悠南只是凭着感觉,刀刃贴着那块凸起的疙瘩,非常轻地削下去,顺着一个微妙的弧度走刀,让那个疙瘩渐渐显出一个圆润的、微微昂起的轮廓。
像某种小兽的头颅。
如此,他的脑子里一个形象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他微微一笑,刀尖极小心地在头部前端点了两下,两个小小的凹坑,眼睛的位置就有了。
没刻眼珠,留着空洞,反而显得有点懵懂。
没用多少时间,一只巴掌大的、蜷缩着打盹的泥塑小肥猪就卧在李悠南的手心里了。
它闭着眼,短腿收在圆肚皮下,耳朵耷拉着,螺旋尾巴松松地卷着。泥还是湿的,带着作坊里特有的凉意。
那些用刀尖刮出的腹肋褶皱、耳朵的弧度、尾巴的螺旋,甚至小短腿的轮廓,都异常清晰、圆润。
没有釉色,没有烧制,就是一团废泥巴原本的灰褐色,却透着一种憨态可掬的生命力。
此时祝清越那边的第二轮体验也结束了,这一回他手里捧着一个更加有造型的小罐罐,非常骄傲的德盛对李悠南炫耀一下。
下一秒就看到了看到李悠南的手里捧着的东西。
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弯下腰,凑得很近,几乎要贴上。
看得极其仔细,明亮的眼睛扫过小猪圆润的背脊,扫过腹下那几条几乎要被忽略的、极其细腻流畅的褶皱,扫过那两只歪着的小耳朵,最后定格在那条精巧得不可思议的螺旋尾巴上。
祝清越眼睛在笑,一边扁了扁嘴,炫耀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什么嘛……他还会这个。
刀刃上沾着一点细泥,李悠南在收刀之前,轻轻吹了吹,像西门,吹雪。
“简直是艺术品。”祝清越说。
“就是块泥巴啦。”李悠南收刀。
“哈哈……送给我吧,我会珍爱!”祝清越厚着脸皮说。
……
下午就在老厂区附近随意逛。
祝清越随意把玩着李悠南送给他的那只小猪,专注而认真,时不时抬起头来,笑嘻嘻的看看李悠南。
漫无目的的逛着。
看到一些老旧的窑炉,砖墙都熏黑了,有的废弃了,有的还在用,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烟。路上遇到运瓷泥的三轮车,车上盖着塑料布。几个工人坐在路边树荫下休息,端着大搪瓷缸喝水。
快到傍晚了,腿也酸了。慢慢溜达着往陶溪川那边走。
天还没黑透,但灯已经亮起来了。老厂房改的街区,红砖墙,灯光暖暖的。
人开始多起来,路边支起了好多小摊子,都是卖瓷器的。
年轻的手艺人居多,东西看着更现代、更花哨些。
俩人挨个摊子慢慢看,听摊主跟人讲釉色、讲画工。祝清越看到个喜欢的小茶壶,拿起来摸了摸,釉面滑溜溜的,一边把玩,一边好奇的问:“你也喜欢这种人文旅行吗?”
李悠南说:“在我眼中不分这些。”
祝清越轻笑了一声:“还是应该分一下的,感受人文和感受风景,心情不太一样。”
“那你更喜欢哪种呢?”
“人文呀……有一种厚重的感觉。”
“不喜欢风景吗?”
“倒也不是不喜欢。景色漂亮的地方当然也很好了,以前小的时候跟着爸妈去过九寨沟。大家都在看那个水有多漂亮,只有我呢,一路上一直跟一个藏族的小姐姐聊天,她说话好有趣啊……所以应该就是单纯更喜欢的区别啦。”
逛累了,两人晚上在陶溪川里面找了个看着顺眼的小馆子。点了个炒粉,加了个瓦罐汤。汤是排骨萝卜的,炖得挺烂,喝着暖胃。
店里人不少,嗡嗡的说话声。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外面灯火里来来往往的人,祝清越一手捏着刚买的小茶壶,一手拿着李悠南送给的小猪,喜滋滋的把玩。
此时菜上齐了,李悠南拿出手机拍摄。如今的他,也算是逐渐养成了一个自媒体博主该有的素质,那就是随时随地把值得分享的东西给拍摄下来。
总的来说,景德镇这地方名气很大,但是真要拍摄旅行视频却不大容易出彩。白天的时候,雕塑没有人给他拍视频,不然那会是一个有趣的题材。
李悠南收起手机,对面的祝清越却忽然盯着手机愣了一下,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纠结。
李悠南奇怪地问:“怎么了?”
祝清越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略微斟酌了一下,随后有些扭捏地说:“能不能请你明天帮我个忙?”
李悠南没有直接答应,但也没拒绝,问到:“你先说嘛。”
祝清越微微叹了口气,然后直接把手机屏幕转过来,放在桌面上推给了李悠南。
手机上是群聊的消息,李悠南迟疑了一下,低头看消息记录。
祝清越也解释起来:“我不是一个小作者吗?一边旅游一边写小说,很多读者都知道,我也没有避讳。今天中午的时候,忍不住发了一条动态,体验的时候给作品拍的照被群里的书友看到了……”
李悠南看到消息里面有一个粉丝,明天想见祝清越一面。
李悠南想了想,问道:“你想让我帮你什么?”
祝清越有些发呆地搅拌着碗里的汤,说:“这个群是我的vip粉丝群,尤其是这个粉丝前前后后给我打赏了几千块钱了,不好拒绝,而且我觉得见一见书友其实也没什么关系。”顿了一下,祝清越抬起头说:“不过呢,还是会有一点担心,你能不能陪我呢?”
这倒是没什么,李悠南爽快答应下来。
在得到了李悠南肯定的答复后,祝清越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开始拿着手机叭叭叭地跟那个粉丝商量起见面的地点和时间。
……
次日。
祝清越选的地方,在三宝蓬艺术聚落里头。这儿不吵,绿树多,小路弯弯绕绕的,旁边就是些陶艺工作室和安静的咖啡馆。
昨天夜里下了雨,空气里有种瓷土被雨打湿后的味道,混着点草木香,挺舒服。
他们坐在一家咖啡馆的户外木桌边,头顶是爬满藤蔓的架子。
“你说,她会不会觉得我本人跟想象中差很远?”
祝清越手指头绕着帆布包的带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她今天穿了条素色的棉麻裙子,头发也仔细梳过,看着更漂亮了,但眼神有点飘。
“呵呵。”李悠南嘬了口冰美式,“能打赏那么多钱的,肯定是喜欢你写的东西,又不是选美……而且,就算选美也能选上。”
祝清越听到这话,哼哼笑了笑,“你说话真好听。”
李悠南看了看远处山腰上飘着的薄雾,“放轻松,在这儿待着就挺好。”
她嗯了一声,低头看手机,屏幕锁了又按亮,反反复复。
约定的时间过了大概五分钟,一个穿着清爽T恤牛仔短裤的姑娘,背个双肩包,从路口转过来,东张西望。祝清越立刻坐直了,手在桌子底下悄悄攥了攥裙角,然后扬起一个有点僵的笑,冲那边挥了挥手。
那姑娘看见了,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笑。祝清越已经准备站起来迎接了,笑容也自然了点。
小雨的目光从李悠南脸上滑过,忽然就定住了。
然后,她的表情变成了毫不掩饰的、巨大的惊喜,眼睛一下子亮得惊人。
“啊——!是你!旅行小哥哥?!”
“你是爱旅行的李悠南!”
她完全无视了已经半站起身、手都抬起来一半的祝清越,两步就跨到李悠南面前,兴奋得有点语无伦次,“我的天!真的是你!我看过你所有视频!那个空翻!还有你在厦门跑酷那段!你本人真是太帅了!还有你自己改装车床!你……你怎么在这儿?!”
她激动地掏出手机,手指头飞快地划拉:“你看你看!我手机里还存着你的视频!就那个你在厦门租房子做饭的视频!我看了好多遍!我觉得那个视频太有幸福感了……”
屏幕都快怼到李悠南鼻子底下了。
李悠南有点懵,下意识瞥了一眼旁边的祝清越。
她还保持着那个准备站起来的、有点别扭的姿势,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有点不知所措地晾在那儿。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没发出声音,最后默默地、慢慢地坐了回去,端起她那杯一口没动的咖啡,小口抿着。
小雨完全沉浸在偶遇李悠南的兴奋里,语速飞快地问是不是在景德镇拍新视频,问能不能合影,问李悠南要签名,问改装车床的细节……
热情得像个追到偶像的小粉丝。
李悠南有一点理解明星的生活了。
他一边应付着小雨连珠炮似的问题,一边用余光瞄着祝清越。
她安静地坐在那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咖啡杯壁,抬眼看看兴奋的小雨,又看看李悠南,嘴角努力想往上弯一弯,最后只扯出一个很浅、很短的弧度,轻轻说了句:“挺好的。”
……
真是让人受伤的经历。
不过倒要说这一次的经历让祝清越有多难受,倒也不至于。
都是巧合嘛,谁能知道好巧不巧,自己的粉丝竟然也是李悠南的粉丝,更是好巧不巧,自己的粉丝相比于追一个没有见过面的作者太太,肯定觉得一个能看到长什么样、如何生活的视频主播更加直观喽。
小雨同志总算是略微平定了内心的情绪,此时才终于想起来到这里来的目的。
左看右看,才再一次将目光放在了祝清越的脸上。
祝清越慢吞吞地抿着咖啡,用手撩了撩耳边的垂发。
小雨的表情尴尬了一下,呆呆地问:“你……你不会就是开心的豆沙包太太吧!”
听到这个笔名,一旁的李悠南也忍不住愣了一下。
祝清越点了点头:“是我,你好啊。”
“啊!豆沙包大大!对不起对不起!我太激动了!我超喜欢你的小说!真的!那个……我们能一起合个影吗?你们俩一起!”
上一篇:末日将临,还好我有末日模拟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