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80节

  从各种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分析比对出有用的信息,找出中车司需要的真相脉络。

  这需要施行者具备出色的文书能力、缜密细致的思维、执着沉稳的耐心。

  再加上杜清娘时时对她进行点拨,这才将一个本为娇弱闺阁,磨练成冷厉细致的中车司干员。

  ……

  邹敏儿又说道:“我们这一路行船,每航线五十多里,都会被沿途卫所巡逻快船的盘查,不可谓不严密。

  周正阳如果走水路,沿着长江口入海外逃,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毕竟他牵连的事情,在大周境内已难善了。

  金陵是海政大埠,周正阳高居正三品武官,在金陵经营多年,即便有些外海洋商关系,也不算奇怪的事情。

  但他想要躲过沿路卫所快船盘查,顺利入海,几乎是不可能的。”

  许七娘说道:“如果他因沿途卫所盘查,没办法沿江入海,那就还藏匿在沿江某个市镇乡村。

  可这沿途经过五个州府,幅员近千里,数百个村镇,要想把他找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邹敏儿目光闪烁,说道:”也有可能他已经外逃出海!”

  许七娘一脸惊诧:“这怎么可能,从金陵至松江,沿途要经过五大卫所,这样也能出逃入海,那他也太神通广大了。”

  邹敏儿声音幽冷,说道:“其实法子还是有的,比如有人熟悉水道,带他避过沿途盘查,或者沿途卫所有人徇私……。”

  许七娘一听这话,心中猛然一跳,这小丫头年纪轻轻,心思却足够深险,要是这种推测之言上报,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

  玄墓山,蟠香寺。

  苔痕上阶绿,故道恍如昨,斑驳山门旧。

  时间过去两年,蟠香寺丝毫没变,变得是曾与它相关的人。

  芷芍上去敲响门钹,来开门的值守女尼,正巧是个熟面孔的。

  那年贾琮为了寻访芷芍,带了英莲到蟠香寺大作布施,隐约记得就是这位值守女尼接待。

  那女尼法号静悬,算起来是芷芍的师姐。

  当年芷芍在庙中都是一身佛衣,如今却是一身俏丽明媚的俗家打扮,那静悬见了她微微一愣,但还是很快认了出来。

  一边笑着请他们进来,带到知客房安坐后,又急急忙忙去了内院通报。

  每过一会儿,就见妙玉扶着满脸笑容的修善师太,进了知客房,妙玉身后还跟着个俊俏清秀的姑娘。

  芷芍看到修善师太,高兴得掉泪,在她落水垂死之时,被修善师太所救,前尘尽空,又得她引导安抚,这份情义自然非同一般。

  只是芷芍两年没见师傅,见她一脸病容,比以前苍老憔悴许多,眉宇之间有股虚弱散乱的暮气,心中一阵心酸。

  妙玉见了芷芍回来,脸上的清冷冲淡,似乎一下子消解。

  眉眼之间弥散喜意,笑容绽放,仿佛昙花静芳,清艳夺目,隽雅动人。

  看得一旁的贾琮都微微一呆,他上次到蟠香寺找寻芷芍,妙玉见了他总是一脸厌烦,冷言冷语,就像要被他夺走至宝一样。

  虽然最后送行之时,妙玉稍微有了些好脸色,不过贾琮却从没见她笑过。

  更没想到,这小尼姑笑起来这么好看,真是罪过。

  妙玉似乎感受到贾琮的目光,回头看了他一样,笑容慢慢收敛,对这贾琮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修善师太对贾琮微笑道:“贾公子别来无恙,风采胜于往昔,多谢你送静慧回来。”

  贾琮笑道:“师太无需客气,你们许久未见,还是入内堂叙话,我在这里稍坐即可。”

  蟠香寺是尼庵,内堂禁绝男客入内,即便贾琮和芷芍的关系,也是不行的。

  芷芍和修善师太两年未见,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贾琮才会有此一说。

  修善师太是有道僧尼,豁达通透,坐下和贾琮又聊了几句,又吩咐静悬奉茶招待。

  才被妙玉和芷芍扶着进了内堂,师徒三个久别再见,且修善师太的状态,看起来很是不好,自然有些体己话要说。

  芷芍进内堂时刻,还回头看了贾琮好几眼,直到贾琮对她点了点头,她才跟着修善师太和妙玉进了内堂。

  等到她们三人进了内堂,静悬出去奉茶,知客房里却还有一个未走。

  那人容色清雅秀丽,肌肤莹白生香,虽身形苗条清瘦,却已显出婀娜韵致,衣裳略有旧色,却片尘不沾,矫矫不群,风姿冲淡。

  贾琮笑道:“岫烟姑娘,好久不久,你可长高了许多,快不敢认了。”

  那人正是方才未离开的邢岫烟,她一向常住蟠香寺,早把自己当做寺里一员。

  方才修善师太师徒三人进内堂说话,静悬师太又去了内堂准备茶水,她觉得自己总要留下,知客房只留贾琮一人,未免失礼。

  两年前贾琮初见邢岫烟时,她还一团孩气,是个买了朵绢花,都要高兴许久女孩。

  两年过去,形容样貌变化不小,不过贾琮还是一眼认出。

  邢岫烟性格豁朗恬淡,独自对着贾琮,不知怎么也不害羞窘迫,反而落落大方。

  她想到那日妙玉所说,贾琮会是个有胸襟的,并不会因嫡母不慈,而随便迁怨于她。

  便大着胆子说道:“琮表兄也别来无恙。”

  说完话一双妙目流波婉转,打量贾琮的表情,想印证一下妙玉姐姐说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她心性随遇而安,如贾琮因邢夫人,对她有所漠视,虽会有些难过,不过她也不会介怀太久,当然贾琮不会因此隔阂最好了。

  贾琮笑道:“我一切都好,算起来我们两个,不仅是昔日旧识,还是表亲之谊,岫烟妹妹更加不用外道了。”

  她叫了一句琮表兄,贾琮回了句岫烟妹妹,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达成某种默契,虽然没说什么话,却又像是说了很多话。

  邢岫烟听了这话,眉眼露出笑容,甜润文静,心中欢喜,妙玉姐姐果然没有猜错,他的确不是个小气的。

第376章 绿玉品娇芳

  玄墓山,蟠香寺,后堂。

  修善师太房间里,芷芍正陪着师傅聊天,说起这两年在神京的日子。

  妙玉见师傅见了芷芍后,笑容和缓,连精神都好了许多,心里也很高兴,便悄悄离开房间。

  进了自己房间,取出收藏的茶盘茶具器皿,用清水洗净。

  开了书架底层的鬼脸青花瓮,从里面取了收藏的雪水,又在风炉上扇滚了水,泡了一壶茶。

  ……

  知客房里,邢岫烟和贾琮之间,只是几句话语,便颇有默契,去了那层隐约的隔阂。

  邢岫烟心性淳朴,意趣淡泊,年纪尚稚,天真未失,和贾琮聊得很是融洽。

  没过一会儿,静悬从内堂端了件极精美的茶盘出来,茶盘上雕刻填金海棠花,还有繁复的云龙献寿图文,古朴细巧,清贵典雅。

  贾琮出身豪富世家,府上日常珍惜器皿不少,却也是第一见到这样精美的茶盘。

  那茶盘中放了柄梅花瑞雪迎松方铁壶,两只样式不一,形状精工古朴的茶杯。

  静悬笑道:“方才我进内堂准备茶水,妙玉师妹却已亲手泡了茶,还用了四年前,从后山梅花上收的雪,以为待客之敬。”

  邢岫烟听了笑道:“那可是难得了,四年前玄墓山大雪,那年梅花开得格外好。

  我记得妙玉姐姐收了一瓮梅花雪,深埋地下数年,总舍不得吃,这次听说静慧姐姐回来,才从地下取了出来。

  没想到还是先拿了款待表哥,我也是有口福的,跟着表哥沾了光。”

  静悬提了茶盘中的方铁壶,在两只精美的茶杯中斟了茶水。

  静悬端了其中一杯,递给邢岫烟,那杯子形状小巧,外形似钵,色泽柔黄淡雅,杯璧镌刻三个垂珠篆字:点犀杯。

  静悬说道:“师妹说姑娘以往用过这点犀杯,依旧让姑娘来用。”

  又端了茶盘中另一个方形绿玉斗杯,敬给贾琮品尝。

  邢岫烟一双妙目望着贾琮手中的绿玉斗,眼神中流露出诧异。

  她素来深知,妙玉为人高洁孤僻,平时不习惯与人亲近。

  这方绿玉斗是妙玉自用的茶杯,从未给外人使过,即便自己平时和她吃茶,也只用手中的点犀杯。

  她却舍得将自己绿玉斗给表哥用,虽然有些奇怪,看来是表哥送了静慧回来,妙玉对他心有感激,才会这般礼遇。

  贾琮自然知道这两只茶杯的名贵,而手中触手温润柔滑的绿玉斗,更是妙玉自用的珍物,非比寻常。

  杯中茶水入口,茶味虽清淡,但水质软绵轻柔,茶香之中晕着如丝梅香,沁人心脾,神识皆旷。

  一杯清茶,竟能品味出如此绝妙滋味。

  贾琮早知妙玉精通茶道,但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精通到何种程度。

  修善师太是个高德僧尼,神在五行之外,意为四大皆空,心不怠于物。

  她不可能传授妙玉如此清贵讲究的茶道,这与佛门空妙无为的宗旨不符。

  梅花之雪为水,碧玉古玩为器,连置杯的茶盘都是珍品,即便以宁荣两府的豪奢,贾琮也没见过这等珍惜之极的茶具。

  传言妙玉出身官宦世家,因小时体弱多病,找了不少替身入佛门,却都无法化解。

  后来只有自己带发出家,这才消去了病灾世孽。

  这两年闲暇之时,芷芍常常会和贾琮提起妙玉。

  因此贾琮知道许多,原先不可能知道的细节,比如妙玉五岁便跟了修善师太出家。

  十二岁之前,每年节庆,家中亲眷都会上门看望,并且携带许多贵重的日常之物。

  妙玉虽只是个带发修行的女尼,过得却和一般的富贵官宦小姐,没什么两样。

  十二岁之后,可能是家人先后亡故,或其他什么原因,便再也没有亲人上门看望。

  她能将饮茶做到如此极致,只能是出于原身家庭的熏陶。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妙玉这样的人物,价值连城的茶具,只做了寻常随身之物……?

  ……

  当晚,贾琮住进两年前住过的院子,那里事先被妙玉和邢岫烟清扫如新。

  芷芍正在房间里亲自帮他铺床叠被。

  这個院子给芷芍影响深刻,当初贾琮在玄墓上住了许久,每日变着法子讨她开心。

  不仅每日找机会和她说话解闷,姑苏城中,衣裙钗环,甜食点心,都被贾琮买了个遍。

首节 上一节 280/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