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23节
……
甄家花园中,甄芳青好奇问道:“玉章你认识张先生?”
贾琮回道:“张先生是神京名医,曾经治好我一个朋友的伤患,没想到能在府上能见到他,张先生和甄家是故交?”
甄芳青回道:“张先生是我家的恩人,老太太很是推崇他,听我母亲说,十五年前老太爷去世,老太太也得了重病。
那时张先生在金陵行医,又和我父亲相熟,于是便请了他来给老太太诊病,也幸亏张先生妙手回春,才让老太太逃过一劫。
五年前我父亲出海遇难,我母亲心忧过度,病卧难起,奄奄一息,也是遇上张先生刚好游医金陵,才施展医术救了母亲的性命。
张先生对甄家两代人都有救亡之恩,所以老太太非常感激他,凡是他到了金陵,必定会让人请来入内宅相见,以示两家亲厚。”
贾琮听了其中来由,若有所思,他本以为张友朋只是个医术高超的名医,却没想到他和金陵甄家,竟有这么深的渊源。
听起来倒像是甄家每当出现变故,张友朋好像都刚好在金陵。
但这只是贾琮听了甄芳青的讲述,下意识从脑中跳出的念头,其实并无什么逻辑可言,所以他也不太在意。
……
甄芳青突然说道:“玉章,我知道鑫春号是你的产业,这两年我一直有留意鑫春号在江南的香业商路。
眼下鑫春号产出的各类香业产物,不仅行销江南六府一州。
我听南北往来的客商说起,北上辽东,南下东粤,都已经能见到鑫春号商道拓展的足迹。
我想最多一年时间,鑫春号根基便可夯实,成为大周内务府皇商中的佼佼者。”
贾琮听她突然说起鑫春号的商路发展,微微有些意外。
不过金陵城中都盛传,这个甄三姑娘精明强干,是商道奇才,倒是没错的。
她对鑫春号发展的预估,也非常精准。
当初鑫春号刚被纳入内务府皇商之列,名下只有神京一家秀娘香铺,当时香铺的年盈利就达到五万两。
贾琮曾向嘉昭帝许诺,鑫春号进入内务府后,用三年时间铺设商路,就能成为年盈利五十万两的皇商。
如今时间过去两年,这两年时间鑫春号香业生意,已在江南六府一州达到饱和,香业生意触角北上南下。
以沉稳有力的速度,向整个大周疆土蔓延。
辽东鑫春分号已成为各地分号中的佼佼者,在三千里关外大地,辽东分号的规模在飞速扩张。
贾琮曾和曲泓秀、秦可卿仔细盘算,他们都相信接下去不用半年的时间,鑫春号就能达到年盈利五十万两的承诺。
不过这个提前的进度,他对嘉昭帝会做一些保留,面对这位疑深谋重的皇帝,贾琮还是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
第411章 海天铸基业
甄府后花园,虽时在夏末,但天公已稍稍褪去炎热。
加上满园子亭亭秀树,错落葱郁的绿植,将夏末的炎火,收敛遮蔽了大半。
一对姿容耀目的青春男女,模样十分登对,漫步在园中小径上,正在相互谈论着什么。
他们身后跟着个娇俏灵巧的小姑娘,偶尔从路过的花枝上,摘下一个花蕾在手上顽耍。
这情景应该是旖旎和美好的,但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却愈发凝重森严。
甄芳青所说的鑫春号未来的处境,也是贾琮心中一直以来的警惕
他之所以将鑫春号实现年盈利五十万两的时间,推迟半年上报嘉昭帝。
并不是他对皇帝心怀不忠。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嘉昭帝虽然满腹皇权算计,先是稀爵不封,后又搞出更换世子的把戏,费尽心思将他和贾家作最大的剥离。
但是到了最后,他还是封了贾琮为世袭罔替的伯爵,不管这是出于施政的斡旋平衡,还是为了收买人心。
但是归根到底,这也是皇帝对他的隆恩,即便他心中对这种皇权谋算,有天生的抗拒,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但是他两世的阅历和见识,以及为官以来的见闻,还有从柳静庵那里得到的教诲和熏陶。
他比很多人都深刻认识,官场何其凶险,皇权绝情冷酷。
当初鑫春号只是神京一家小香铺,因为生意兴隆,都会被贾珍这样的人觊觎迫害。
等到鑫春号成为年盈利五十万两的大商号,就算有内务府皇商身份的庇护,谁又能保证不会被各种势力觊觎。
他只是想给自己和身边亲近之人,争取更大安全和生存空间。
所以,他给鑫春号争取的半年时间,就是他给自己留的余地和底线,那是他可以操作的空间。
而且,通过林如海的人脉,用鑫春号自身的力量,在姑苏和扬州两地开设分号,铺设商路。
并巧妙回避内务府属官介入,也是他给未来营造余地的另一种手段。
但是世事变幻,权力更迭,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光靠着这些退路和筹谋,就能高枕无忧,只怕是未必的。
……
甄芳青继续说道:“甄家从事海贸生意多年,比很多人都清楚,大周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跨过大海,能看到更辽源无边的天地。
这几年我一直有留意鑫春号经营的手法,我并不觉得那些古怪新奇的行销手段,都是出自曲大掌柜之手。”
甄芳青微笑着望了一眼贾琮,说道:“玉章少年卓异超绝,世所少见,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奇思,也不算奇怪。
以鑫春号眼下的势头,或许再用两年时间,最多三年,必定会成为大周内务府首屈一指的皇商,但在这之后路在何方?
如果再进一步,只怕会让不少人忌惮,或者觊觎,这世上的事情历来都是如此。”
贾琮听了甄芳青这话,心中凛然,她说的这些话半点没错。
鑫春号用三年时间,就从年盈利五万两的小香铺,蜕变成年盈利五十万两的庞然大物。
如同再让鑫春号发展三年,那该会是怎么一种景象。
自己一个世袭伯爵,朝廷命官,手上却掌控日益庞大的商道巨力,实在过人耸人耳目。
只怕甄芳青说的忌惮和觊觎,首先就会来自神京宫城里的那位九五之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世道艰险,历来如此,谁也不会幸免。
甄芳青又说道:“世上成大事而安身自保者,不是狡兔三窟,便是十冢九疑,以拓展新途,营造退路为上。
两三年之后,鑫春号必成大周香业翘楚,挟带皇商之便利,年牟利必定会十分骇人,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倍增。
与其做那鲜花烈火之事,不如荣身而退,回避世之锋芒,为免外力制约,再另寻觅新途。
我知道曲大掌柜和秦姑娘,这两年一直通过外夷海船,向东南海国贩卖香业制物,但似乎进展并不太显著?”
贾琮方才听了甄青芳一番言论,心中暗自震撼。
一个姑娘家有这等远见谋算,说的话句句在理,甚至带着奇异的蛊惑之力,着实有些惊人。
也怪不得她一个女儿之身,能掌管甄家偌大的海贸生意,甚至为甄家挣得甄半城的名声。
花园石径蜿蜒,甄芳青路过一株茉莉花枝,摘了一朵花蕾,顺手插在鬓边,阳光灿灿,更显风姿绰约,如玉容颜,清丽娇艳。
……
她又说道:“我想曲大掌柜和秦姑娘会这么做,必定是得了玉章的授意,我想玉章在这件事上,多半和我想到一处了。
便是大周之外,还有海天万里,列国无数,鑫春号想要长久图存,又不被人所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走一条远洋海贸之路!”
甄芳青笑语晏晏,回头望向贾琮,却见他也望着自己,一双深如秋潭的双眸,闪动着深邃透彻。
两人对视了片刻,都能从对方的目光中,感受到某种隐约的碰撞。
但这并不是男女情欲的火花,而是一种思绪通路的契合焰光。
对贾琮这样一个后世灵魂,他深知一个团体或一个国家,当它的力量发展和膨胀到某种程度,走远海路途,都是必由之路。
他能懂得这个道理,是建立在后世信息爆炸的基础上,并不足为奇。
但甄芳青不过一个弱质女流,不管她是出于何种目的,能看到和说出这一番话,都已足够让贾琮吃惊。
贾琮甚至心中生出荒唐的遐思,还好她只是一个女人……。
……
贾琮说道:“三姑娘眼界远大,贾琮非常佩服,鑫春号虽然已开始往外海销售香业制品。
但都是通过外夷海船送到列国售卖。
这些外夷海商或为保护本国香业的利益,或为压榨鑫春号香料制物的价格。
对鑫春号外运的香业制品数量,有极大的限制,加上鑫春号创立时间尚短,还未有在外海开拓商路,只是简单的外售商品。
诸般关要之处,操于他人之手,未有余力争夺占据,短时间在海贸上难以成其气候。”
甄芳青说道:“甄贾两家是世交老亲,守望相助,手足扶持,乃是正理。
甄家二房有金陵最大的海贸船队,多年的海贸生意,也在东南列国蹚出不少商路和人脉。
如果玉章想让鑫春号在海贸上有所突破,我愿意鼎力相助,甄家二房的船队、外洋的商路人脉,鑫春号可以最大限度的予以利用。”
贾琮心中了然,甄芳青一番捭阖纵横的话语,终于说到了关键之处。
在商言商,她不仅是在予以鑫春号重利,对她自己必定也大有好处,不然她何必如此游说自己。
而且,贾琮从甄芳青的话语之中,察觉到一个明显的概念,她一直强调甄家二房愿意鼎力相助。
不是整个甄家,也不包括甄家大房……。
贾琮自己出身世家大族,贾府不管以前的东西两府,还是荣国府中贾赦贾政两房,其中的阴私暗斗又有多少。
所以他大概能揣测出甄家的某些隐私内幕,甚至能从甄芳青看似捭阖淡定的话音中,品味出她隐藏极好的焦虑。
他微笑回道:“三姑娘盛情,贾琮非常感激。”
第412章 姻缘有若无
甄芳青淡淡一笑,说道:“你这样的人物,可不是胡涂人,我知道也瞒不过你。
我这样做也不单想相助鑫春号,也有我自己的打算和所图。
我父亲一生筹谋,留下偌大的生意,自从他出海失踪之后,我是他唯一的血脉,必须挑起继承父业的担子。
但是我毕竟是个女子,总有一天我会离开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