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53节

  杜衡鑫听了这话,心中猛然一跳,问道:“贾监正要带三百火枪下姑苏和松江,此事兵部是否知晓?”

  那经历司吏目回道:“今晨陪都兵部刚有公文到达,兵部左侍郎张康年张大人,已在公文上签押。”

  杜衡鑫目光闪烁,又问道:“这笔粮草筹算,需要用到什么时候?”

  那吏目回道:“兵部回文中有写贾监正限定的时间,这笔粮草用到本月十二日。

  从时间上算,应该是护送火炮到达松江,再返回金陵的时间,之后这批火枪兵要回神京缴令。”

  杜衡鑫神色沉静,略微思索片刻,便在这笔粮草清单上核签。

  ……

  姑苏,濂溪街,福运茶楼。

  夏末虽酷暑未消,但眼下不过辰时,日头还未爬高,道路两旁店铺林立,人流来往熙熙攘攘。

  临街一家茶馆二楼,靠窗位置坐个三十多岁男子,穿灰色短褂,身材消瘦,五官普通。

  他手上拿着粗陶的茶杯,眼睛看向街对面一座气派的府邸,屋檐下挂着黑油金字门匾,上面写着‘罗府’。

  一对夫妇模样的男女走到府门前,男人身材精瘦,精神健旺,用扁担挑着两筐蔬菜。

  那女子身材苗条,相貌普通,衣着利落,身上背着个货盒。

  两人走到府门前,男人和守门家奴说了几句,那家奴便去了府内通报,看样子这夫妇已不是第一次来罗府。

  没过一会儿,府中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物,上前看了几眼男子挑的菜筐。

  说道:“蒋六,上次你送来的蔬菜有些都蔫了,你这不新鲜的东西,可别往罗府送,我们老爷就喜好这一口鲜。

  城里有的是菜农,上赶着往罗府上送上等的新鲜货,不差你这些东西。”

  那蒋六满脸的笑容,神情甚是精明殷勤,笑道:“赵管家,我的菜都是自家田里新摘,最是新鲜不过。

  上回也就是天气太热了,从城西挑到这里,路途太远,被日头一烤晒,才失了货色。

  今天我可天没亮就出门了,一路上没经过日头。

  赵管家你看看,这筐里的菜都新鲜水灵的很嘞。”

  蒋六一边说话,一边上前往赵官家手里塞了块碎银,足足有三两重。

  说道:“赵管家,小人做的是小本买卖,就靠着府上的生意,养家糊口,也没什么好东西孝敬,就当请你老喝碗粗茶。”

  赵管家掂量了手中的银子,这份量都够他一半月钱了,顿时眉花眼笑,觉得这蒋六确实懂事。

  赵管家大度的挥了挥手:“我就再信你一次,把菜蔬挑进去吧。”

  蒋六又赔笑道:“管家,这是我婆娘,她在金凤阁帮佣,带了金凤阁上等胭脂水粉,还有金陵鑫春号的上等香水。

  想送到内院,给太太小姐们瞧瞧,要是喜欢了,也省去了家里人一趟跑腿。”

  赵官家看了那女人身上的货盒,捏了捏手中的银块,说道:“你蒋六脑子还挺活泛,还知道卖一顺一,连婆娘的生意都关照上。”

  不过府上太太小姐尊贵,普通货色可别拿到内院,不然我也要吃挂落。”

  蒋六连忙将婆娘的货盒打开,赵管家见里面琳琅满目,确都是精致上等货色,放下戒心,挥了挥手,便带着两夫妇进了罗府。

  ……

  大概过了顿饭的功夫,这两夫妇才出了罗府,走街串巷一番,绕回罗府对面那家茶楼,从后门上了二楼靠窗的雅间。

  蒋小六见到坐在窗边的男子,说道:“张五哥,我到罗府送了几次菜,都是挑到外院门口,就进不去了。

  这次估计是脸面熟了,又给了那管家好处,他让我挑到外院的厨房,让麦荞姑娘进了内院。

  我在罗府的厨房看过了,他们准备的米粮饭食数量普通,没有异样的情形。

  跟着周正阳一起逃窜,可有七八个卫军下属,这些人都是大肚汉,罗雄要是把他们藏在府上,厨房不可能只备这点米粮。

  而且罗家外院来往的,都是罗家奴仆小厮,并没有形迹可疑的外人。”

  张五哥说道:“其实按常理,罗雄也不会把人藏到自己府上,我让你们进府查探,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自从收到贾琮从金陵传递的消息,得知周正阳被罗雄藏匿,贾琮和中车司派往姑苏的人手,一下子明确了搜索目标。

  张五和蒋小六,先对罗雄在姑苏城内两处别院,进行仔细探查,因为这两个地方最具藏匿的可能性。

  结果其中一处别院,是罗雄用来养外室的,住了个罗雄从红袖阁买来的美貌舞姬,根本不可能用来藏匿别的男人。

  而罗雄另外一处别院,只有几个看房子的老仆,平时都是空置的。

  本来罗雄的府邸,是藏匿周正阳可能性最小的地方。

  不过张五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打算,让蒋小六和她的属下,假扮夫妻,花了几天的时间,混入府中查探。

  结果和他预想的一样,果然还是一无所获,心中不禁失望,也不知罗雄将人藏到了那里。

  他也曾想过,罗雄可能把周正阳藏在苏州卫大营,但是很快就推翻了这个想法。

  即便罗雄牵扯当年的水监司大案,但是他麾下的知情者,必定只是少数人。

  不可能苏州卫一千五百卫军,人人都是他的同谋。

  而且卫军大营中的军士,经常都是常年出操整训,很多人都是相互认识。

  一群陌生人藏匿在营中,非常容易被人察觉。

  大营中人口过千,人多嘴杂,不用两天时间就会走漏消息,根本就瞒不住人。

  罗雄能爬到四品指挥使的位置,他绝不会这样的蠢人。

第434章 神京涌暗流

  姑苏,濂溪街,福运茶楼。

  没有在罗府发现周正阳的踪迹,虽然令人失望,不过也在张五预料之中。

  张五又问道:“麦荞,你进了罗家内院,可有什么发现。”

  吴麦荞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是金陵姚家酒铺的女佣,金陵中车司为数不多的女人,也是许七娘的亲信。

  因中车司协同贾琮的人手,下沿江各州查探消息,日常行走市井街巷,很多时候女子比男子更方便。

  比如这次入罗雄府邸,只有吴麦荞这样的女子,才有可能进入罗家内院。

  “罗家内院住的都是罗雄妻妾儿女,丫鬟仆妇,我仔细留意过,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张五听了这话,也不觉得意外,这也是常理,罗雄不可能荒唐在自己内院藏男人。

  吴麦荞继续说道:“刚才带我进内院的赵管家的婆娘,这女人倒是话多,我从她口中打听了些事情。

  也能证实罗府之中并无古怪,我见她看中我货盒里的香水,但却舍不得买,便送了她一瓶,说请她有门道给我介绍买卖。”

  一边的蒋小六笑道:“你货盒里的香水是鑫春号出的新货,一小瓶要三两银子,她又不是太太小姐,自然买不起。”

  吴麦荞笑道:“本来只是顺手而为,结个善缘,想着以后可能会用到。

  大概我这香水的人情不小,那婆娘不好意思白拿,竟还真介绍了两桩米粮菜蔬的生意,听起来还真有些来头。”

  张五听了这话眼睛微微一亮。

  吴麦荞说道:“她给我介绍城中两户人家的生意,她说会让人传话,让蒋六上门送新鲜菜蔬。

  她还说这两家主人和他们老爷是至交,彼此走动频繁。

  一家是苏州卫指挥同知贺同,另一家是姑苏的富商耿大富。”

  其中那位富商倒也罢了,另一位指挥同知却来头不小,那可是苏州卫的次官,罗雄的副手。

  张五说道:“贾大人发来的信息,虽证实罗雄藏匿周正阳,但只是旁证,难以问纠其罪。

  没有圣旨或五军都督府令谕,无法搜查问责一个四品卫指挥使,只能靠我们暗中找到确实证据。

  我们来姑苏时间不长,对罗雄的过往并不熟悉,既然这两人和罗雄关系不一般,一定要好好查访一下。

  特别是那个贺同,那可是苏州卫的二号人物,罗雄与他有勾结,或者将周正阳藏匿在他的府邸,这种可能性不小。

  小六明日就准备好一切,先到这两家摸摸底细,特别是那个贺同。

  希望贾大人发往神京的奏书,能尽快收到宫中的回旨……。”

  ……

  神京,城东一所单进的宅子。

  院子左侧靠墙的位置,用木板搭建了一排鸟笼,上面还盖了遮挡风雨的屋廊。

  一个身姿绰约的少女,拿着短柄的笤帚,在细心打扫鸟笼,又给每只鸟笼换上饮水和杂粮。

  她生得秀美英气,肤白如玉,明媚如水的双眸,隐约有蔚蓝之意,和中原女子略有不同,衣履服饰也很是简洁飒利。

  头上包着蓝底暗花头巾,遮盖住满头秀发,只在发鬓处露出几绺暗金的发丝。

  身上穿件绣辛夷花枝蜀锦胡袍,腰上扎根湛蓝色浸香汗巾,将纤腰盈盈一束,更衬得美好的曲线如山峦般婀娜。

  她拿起挂在胸口的白色骨笛,对着空中吹出忽长忽短的怪声。

  没过一会儿,院子头顶的天空中,出现了两团展翅盘旋的影子,等到降了高度,才看清是两只神骏的海东青。

  随着少女又用骨笛吹出一声单调长音,两只海东青箭一般向院子俯冲,停在两个异常宽大的木笼前。

  有力的羽翅用力煽动几下,像是在和那少女打招呼。

  强劲的气流,将少女鬓边秀发吹得乱飞,逗得她咯咯娇笑,让她俏丽英魅的脸庞,多了些许女儿的娇丽柔美。

  不过她没给这两只海东青,像其他野鸽那样喂食,因为海东青和普通驯化野鸽不同。

  自从艾丽将它们从辽东带到神京,除了刚开始喂养了几日,等熟悉了环境,就每日放出去捕食,保持它们在野外的生存力和野性。

  这样它们在远程传递信息时,才能做到更加安全和迅捷。

  贾琮在金陵之前,曾来看过艾丽一趟,不过也是一个多月前的事。

  自从贾琮去了金陵,金陵和神京的飞羽传信,暂时停了下来。

  艾丽的小院也暂时平静了下来,她每日驯禽练刀,倒也自在,只是很久没见到贾琮,心中甚是无聊。

  不过贾琮走时曾经说过,这次下金陵最多两个月就回,算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大概也快回来了。

  这时院门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让她心中微微奇怪。

  她和母亲定居神京不到半年,认识的人很少,除了贾琮外,几乎没人上门拜访。

  她打开门见是个身形利落的少年,艾丽认得他是贾琮的亲随江流,这次和贾琮一起下了金陵。

首节 上一节 35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