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60节
街上有家不起眼的茶寮,生意不算兴隆。
店中稀稀落落坐了五六个茶客,茶博士有些聊赖的来回穿梭,给几桌茶客泡茶续水。
其中一桌坐了两个茶客,一个是三十多岁的汉子,穿件灰色短褂,身材消瘦,五官普通。
另一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粗布衣裳,头戴毡帽,卷在袖子,一条腿架在凳子上,像个市井里揽杂货的小厮。
那三十岁的汉子,虽年纪大了许多,看起来也比少年人老成持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却坐在少年的下首。
两人不时说上几句话,目光常常瞟向街对面那座府邸。
这两人正是贾琮和张五,而街对面那座样式豪气的府邸,正是耿大富的府邸。
张五说道:“我派人查了耿大富的底细,此人几年前只是姑苏城内一个小商贩。
后来突然做起来海商生意,据说他和金陵的海商大贾都有来往,每年能都搞到大笔的洋货来源。
他凭着这些商道路子,没用几年时间,就成了姑苏城里有名的富户,平时结交姑苏本地官吏,是姑苏城里有头面的人物。
另外,他和苏州卫指挥使罗雄走得很近,两人关系不俗,两个月前耿大富还送了罗雄两个美貌姬妾。
所以耿大富帮助罗雄藏匿周正阳,这种可能性极大。
我按大人吩咐,已派了几路人去查耿大富的别苑,小六带着吴麦荞去查耿府内院的消息,今日午时之前,必定会有回音。”
因离午时还有不少时间,张五让茶博士给茶壶续水,两人安心等待派出的人手带回消息。
……
贾琮一边喝茶,目光却不时掠过耿府的大门,观察在耿府进出的人物。
每次他都会看到,靠近耿府大门的路边,有个脸色蜡黄的妇人,摆着两筐姑苏米糕在贩卖。
严华街住了很多姑苏城的富户,都是家有资财的人物,引来不少摊贩招揽生意,不过寻常之事,所以贾琮并没在意。
他上午来时,便看到这妇人在那里卖米糕,在那个位置已待了很长时间。
或许是生意不好的缘故,贾琮见这妇人收拾货担,看样子是要收摊离开。
就在那妇人站起来身子,将那两筐米糕挑在肩头,贾琮的目光便微微一亮。
刚才那妇人都坐在地上,并看不出她的身材形状。
如今她站起身子挑担,贾琮发现这妇人身材婀娜高挑,隐含的气质与寻常市井妇人颇有不同。
如今这个时候,贫寒之家的女子,日常吃用养育不足,除非是富贵之家,极少有女子长得这样健实高挑。
而且姑苏米糕是用糯米制成,两筐米糕份量不清,这妇人似乎不怎么费力就挑起,连肩头都没有沉一下。
贾琮心中猛然一跳,看着那妇人离去的背影,那高挑婀娜的身姿,竟让他有种强烈的熟悉感!
第439章 全功于一役
姑苏,严华街。
贾琮看到那挑担的妇人离开,已不由自主站了起来,准备跟上去查探究竟。
就在这时,蒋小刘带着吴麦荞进入茶寮,向贾琮和张五走来,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看他们的神情,必定查探到了重要的消息。
贾琮只是一错神的功夫,再往街上搜寻时,早已经不见了那挑担女子的身影。
他心中升起忐忑,心中来回想那妇人的形态举止,几乎能肯定自己的猜测。
这时蒋小六已在桌边坐下,拿起桌上的一杯斟满的茶,一饮而尽。
说道:“三爷、五哥,上午我去过日常给耿府送米粮的粮店,店老板说最近二个月,耿府所需米粮,比往常多了一倍有余。
如果内宅住的还是耿大富家中女眷,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食量消耗。”
一旁的吴麦荞说道:“因为罗府和耿府素有来往,昨天我找了个由头,寻那罗府管家婆娘说话。
从她口中套出话来,说耿大富的妻妾,日常都用城里金凤阁的胭脂水粉,并让金凤阁每月定时送新鲜货色到府上。
然后我又去了金凤阁查探消息,花了银子买店里的胭脂,店里的掌柜才告诉我,他们已两个月没往耿府送过新货。
这两个月里,都是耿家的管事婆子到店里买胭脂水粉,突然就不用他们送货上门了。”
张五神情兴奋,对贾琮说道:“三爷,金凤阁两个月都没往耿府送过新货,耿家女眷必定已不住在耿府,而是住在别院。
还有耿府的米粮消耗,这两月比以前多了一倍,必定是府中有不少食量宽大的男子,周正阳和他的同伙,多半就藏在耿家内院!”
贾琮沉吟道:“多半是没错了,这两天安排人手把耿府给盯死了,罗雄将周正阳这种祸胎藏在耿府,必定还是布置了防范措施。
你们多留意耿府周围的动向,最迟明天晚上,我们就潜入耿府内院,捉拿周正阳!”
……
张五听了这话吃了一惊,说道:“大人,虽然眼下的线索,基本能证明周正阳藏匿在耿府内院,但毕竟还未亲眼所见。
明天晚上就动手,是否太急促了些,而且加上从常州撤来的人手,我们也只有二十多个人手。
跟随周正阳逃窜的心腹,据说有七八个人,这些人必定都是卫军中的好手,夜间突袭遭遇,我们的人手不一定占便宜。
况且二十多个人还不能全部用上,还需要一些人在外面安排后路。
一旦耿府内院闹出动静,必定会引起罗雄注意,苏州卫麾下有一千五百之众,如果全城封锁,我们拿到了人,也出不了姑苏城。”
贾琮说道:“我何尝不知明晚就动手,时间有些急迫,但是计算神京圣旨到达金陵的时间,我们已没太多时间了。
眼下你们查探的线索,至少有九成把握,周正阳就藏匿在耿府内院。
任何事情等到十成把握才敢动手,什么时机都错失了。
况且,就在刚才,我发现了一件事,让我觉得缉拿周正阳更加不能再拖延。”
张五好奇问道:“大人发现了何事。”
贾琮问道:“你们大概已得到消息,司中的邹姑娘在清音阁遇刺身亡。”
张五神情微微凝重,回道:“我们已经收到金陵的消息,凶手是刘敖手下的女匪水罗刹。”
贾琮说道:“当初我刚到清音阁时,邹姑娘还没断气,我和水罗刹还当面交过手,对她的像貌身材,记忆犹新,至今难忘。
方才在茶撩时,我注意到耿府门口,一直有个妇人在卖姑苏米糕,刚开始我并不在意。
可是等她起身离开时,我发现她身材高挑婀娜,一个出身贫苦的民妇,怎么会有这等风姿和出众的身材。
虽然她面色枯黄,远看一时没有破绽,但是她的身材和背影,和当日的水罗刹一模一样!
而且她挑起那两筐米糕,显得毫不费力,连肩头都没晃动一下,更是露出了破绽。
就算是寻常男子,挑起两筐米糕,也不会那样轻松写意,寻常的民妇哪会有这等劲道和力气。
我绝对不会看错,这人就是水罗刹乔装的!”
张五神情震惊,说道:“水罗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贾琮说道:“水罗刹是个杀手,当初她在清音阁刺杀邹姑娘,正是和周正阳之事有关。
许掌柜曾发动人手,满金陵的寻找她的下落,她却出现在姑苏,而周正阳正藏匿在姑苏,未免有些太巧合了。
她出现在耿府附近,不外乎有两种可能。
一是为了护卫周正阳。
另外一种就是有人派她来观风看势,就像当初对付邹姑娘那样,一旦情形不对,便及时杀人灭口!
说明金陵那边,有人察觉到我们可能在姑苏行事,所以派了水罗刹过来坐镇。
面对如此情形,我们更不能再拖延,务必尽快将周正阳掌握在手中!”
……
张五思索片刻,沉声说道:“贾大人所言甚是,此事的确是宜早不宜迟,我马上将所有人手集中,听凭贾大人调遣。”
贾琮说道:“你手头的二十多个人手,全部由你调配,布置好出城的后路。
明晚突袭耿府拿人,我另外有人手,一旦拿到周正阳,必须马上送出姑苏城。”
张五听了贾琮这话,心中惊讶,问道:“贾大人这次不是孤身潜入姑苏吗,原来还另外带了人手?”
贾琮微笑道:“我安排的人手,在我离开金陵之前,就已提前分批进入姑苏,如今都已在城中各处安置。
现在确定了周正阳的下落,我手头可用的人手充足,你只要负责将出城的退路夯实。
你说的没错,明晚一旦动手,很可能会惊动罗雄,他必定会派出大量人手反扑,所以一拿住周正阳,必须尽快离开姑苏。”
贾琮又对张五神情慎重的说道:“另外你抽调几个得力之人,带上重金,去码头找一个叫郑小海的船户。
就说我要用他的船,价钱不是问题。
让他将船停在上次我上船的地方,此事非常重要,我们能否带人从水路离开姑苏,就全靠此人。”
……
九月初五,冰消瓦陷,大事勿用,百事忌,大凶。
清晨,贾琮在钵兰街小院醒来,看到灶台上供着的黄历本子,今天好像不是个好日子。
他略微整理了衣装,没过一会儿,外面传来敲门声,而且每隔一些时间,敲门声就会响起。
等到院子中先后进来七个脸生的汉子,张五的脸上已露出震惊之色。
这位贾大人竟然不声不响,带了这么多人手潜入姑苏,昨天自己都和他在一起,并没有见他对外传讯。
这些人又是如何收到信息,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这里和他相见。
要想做到这种程度,那这些人的布置,必定不是这两天才发生。
怪不得昨日他说过,在他入姑苏之前,他的人手就已提前分批进入姑苏。
他见贾琮对这七人分配之事,显得井井有条,颇有战阵之风。
其中有人被分配把守严华街两侧路口,负责警戒。
有人负责在耿府门口接应,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援兵和阻碍。
有人是负责邹府外围守卫,防止有人遇墙逃窜。
还有人是负责跟随贾琮冲府拿人。
贾琮甚至还安排蒋小六以运送米粮的名义,在耿府外院事先做下手脚。
而且,从贾琮和这些人的谈论中,张五知道这七人,每人手下都统御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粗略计算竟然有几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