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59节

  这些颇有份量的背景信息,让那些对两家商号生出觊觎之人,立刻都偃旗息鼓,彻底死了那点心思。

  ……

  这艘商船上除了鑫春号的货物,随船还有十几名水手,个个身材健壮,行动灵活,和一般大江上走船的水手并无区别。

  当船只刚刚靠岸,两个水手拖着缆绳固定船只,其余水手在个管事模样的人指挥下,忙着搬运货物上岸。

  这时,其中一个水手走到管事身边,低声说道:魏千总,还有最后十多个兄弟,在另一艘船上,半个时辰后才能靠岸。

  等他们到了后,我们的人手就都齐全了。”

  那管事凝声说道:“好!等下上岸之后,你带人到城中各处传递信息,让所有人做好准备,一旦收到伯爷号令,便立即行动!”

  等到鑫春号的货物都被搬上码头,早有姑苏那两家商号的伙计过来交接。

  那位管事带着十多名水手,在码头呼喝来往的人群中,来回穿梭,慢悠悠走出铁岭关码头,消失在姑苏喧嚣繁华街市中。

  ……

  姑苏,钵兰街,张五和蒋小六落脚的单进小院。

  自从前日蒋小六在耿大富府邸,意外发现中车司的标识。

  引起了张五的注意,在他看来,出现这种情况,惟一的可能,就是姑苏除了他之外,中车司可能另外派出了人手。

  但张五在金陵中车司的职司不高,在杏花巷姚家酒铺许七娘之下。

  中车司内部架构森严,不同等级的职司,能掌的控信息尺度各有不同。

  金陵中车司就算有其他密派,可能不是张五的权限可以知道的。

  所以,昨日他写了书信,让人带去金陵向许七娘查问。

  不过按行程来算,大概两天后才能收到消息。

  耿大富的府上发现中车司标志,就如同被仙人指路一般。

  让张五把探查的重点,从卫指挥同知贺同,转到了姑苏富商耿大富。

  但是耿府的外院容易进,耿府的内院却守护异常森严,外人竟无法踏入一步。

  张五手下的吴麦荞身为女子,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混入内院。

  这让事情有些陷入僵局,可单凭耿府内院守护森严,并不能简单断定内院就藏匿了周正阳。

  因为,富家大户,和寻常百姓不同,内院居住主家内眷,外人难以进入,并不算奇怪之事。

  而张五和蒋小六的人马,是贾琮和中车司秘派到姑苏打探消息,没有官衙告身文书,不可能直入他人后宅搜查。

  张五是金陵中车司的老人,心思缜密,处事利落。

  但面对眼下的情形,一时想不到妥当的解决之法。

  ……

  正有些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到院门被人敲响,张五和蒋小六对视一眼。

  敲门的声音并不是手下约定的暗号,说明来人是生人。

  不过他们落脚姑苏,查探消息,却没有出格之举,并不怕人找麻烦。

  蒋小六打开院门,见到来人样貌,心中大喜,说道:“三爷,怎么是你,你怎么一个人过来了。”

  张五听到声音也迎了出来,当初他带人出金陵之时,曾和贾琮在城东杜家农庄见过一面。

  对他突然只身到了姑苏,也大感意外。

  三人进了小院,贾琮说道:“前两日我带三百火枪兵离开金陵,押送火炮至姑苏和松江,中途脱离队伍,潜入姑苏。

  多日前我已向神京急送奏书,圣上回旨应已在传送途中,估计五天内就会送抵金陵,不过我已提前得知回旨内容。”

  贾琮将圣旨的内容和张五、蒋小六简略说了一遍,两人听了都脸色凝重。

  贾琮说道:“我提前潜入姑苏,因为只要圣旨下达金陵,就是图穷匕见之日,金陵姑苏两地会有何反应,难以预料。

  罗雄有可能铤而走险,甚至将周正阳灭口,消除罪证。

  所以务必在圣旨到达金陵前,将周正阳缉拿归案,免去后顾之忧,才能全力依旨办事。

  上次传信给你们,不知你们查探结果如何?”

  ……

  张五将近期查找周正阳的经过,和贾琮一一详述,又说道:“耿大富府邸出现中车司标识,此事蹊跷,我已派人回金陵查问。

  只是现下还未收到回音。”

  贾琮想起邹敏儿假死之后,曾把自己掌握的中车司信息,全都详细告知自己。

  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她在金陵掌控中车司骨干,一共有六人。

  包括许七娘在内的五人,在金陵从事各行各业,有各自的掩饰身份,如今都在金陵各司其职。

  唯独第六人的身份有些特殊,此人名叫陈魁山,是金陵卫一名百户,是中车司在卫军中的暗桩,而且被周正阳视为亲信。

  周正阳潜逃之后,陈魁山也随之失踪,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跟随周正阳逃亡。

  贾琮说道:“我出京之时,圣上赐我中车司掌事提督令牌,我知道周正阳身边亲信百户陈魁山,是中车司安插的眼线。

  在耿府留下标识可能就是此人。”

  张五听了神情一振,说道:“贾大人,如果真是陈魁山在耿府留下标识,他是在向外界传信,周正阳极可能藏在耿府。

  或者他藏匿之事,和耿大富脱不了干系!”

  贾琮说道:“你们不是在耿府外院查探过,并无可疑的迹象,只是进不来耿府内院。

  其实想要知道周正阳是否在耿府内院藏匿,也不是没有办法。”

  张五和蒋小六听了贾琮这话,都欣喜的对视一眼,方才他们还头疼如何混入耿府内院查探。

  贾琮说道:“我自己出身富贵大户之家,但凡这样的家世,内院是女眷住所,历来都是规矩森严。

  不要说外男不得入内,就是家中的男仆和小厮,也是绝不能入内院的。

  这个耿大富但凡还要体面,就不会违背常理,将自己的女眷和周正阳一同藏在内院。

  所以没办法进入内院,并不是问题,只要查探出耿府女眷,是否就住在内院就可以了。”

  张五和蒋小六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他们一直纠结的问题,贾琮三言两语就解开了。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外乎张五和蒋小六都出身贫寒小户,却都没经历过世家内院的规矩。

  对大富世家男女大防之戒备,内院规矩之森严,并没有太多直观的概念。

  就像身为中车司干员的吴麦荞,虽然身为女子,日常行事也和男子一样,同出同入。

  在张五和蒋小六的眼里,并不觉得太过怪异,但在世家大族眼中却是离经叛道。

  所以张五和蒋小六虽有各自的精明干练,但一个人出身过往,很多时候,决定他们存在某些思维盲区。

  在别人眼里简单易见的事,在他们眼里可能就会视而不见。

  ……

  贾琮说道:“通过内院进出的饮食、洗涤衣物、物品采买这些日常之事,都可以判断内院是否住有女眷。

  另外这个耿大富是姑苏富商,他在姑苏城内多半不止一处宅院,他的女眷可能住在别院。

  既然有人在耿府留下中车司标志,就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只要要查出这其中一桩,就能推断出周正阳的藏匿地点。

  眼下的时间并不宽裕,你们把手下的人手分派出去,各分一路查探,务必明天午时前确定耿家女眷所在。

  只有推断出周正阳的所在,我们才能设法拿人!”

  ……

  金陵,丰乐坊。

  坊中哪所不起眼的三进宅院,过廊穿屋,便是一间摆满书籍古玩,缭绕清逸气息的书房。

  往日气度俨然的中年人,最近脸上少了一贯的温煦从容,神情中阴郁难消,正在听着年轻的下属回复消息。

  “大人,我们的人跟踪贾琮的押送队伍,今早派人回报,贾琮一路行进速度不快,刚进入常州地界,比预料的速度要慢不少。

  大人原来预料,他带着三百火枪兵随行,担心他有所企图,如今看起来并不太像。”

  中年人凝声问道:“这一路上贾琮的举止有无异常?”

  年轻人回道:“据来人回报,前几日贾琮偶感风寒,白天一直呆在马车中,都没有露面,只有到了晚上安营时,才会出来巡视一番。

  看情形着实有些散漫,他似乎并不着急行程,也从没催促队伍加快行程,一路走来都是顺其自然,略慢于正常速度。”

  中年人脸色有些迷惑:“难道是我多虑了,他真的只是运送火炮,并无其他企图?”

  年轻人又说道:“我们的人也给罗雄送去消息,让他对贾琮一行加强戒备,我想罗雄必定也会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这么多人盯死他,不怕贾琮闹出什么玄虚。”

  中年人微微松了一口气,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神京的消息还没传来,眼下形势不明。

  让我们的人继续沿途盯紧贾琮,一旦出现异动,让他们立刻送消息给罗雄,以便及时反制。”

  ……

  他又问道:“另外,甄家步云阁的那批奥斯曼精铁,最近有什么动静?”

  年轻人目光闪烁,说道:“这几天锦衣卫安排在店铺附近的暗桩,已有所松懈,可能一直毫无动静,让锦衣卫放低了警惕。”

  中年人说道:“我并不想沾惹火枪的事情,从来都意不在此,况且甄家那位三公子,浮躁冒进,是个成事不足的货色。

  让来人尽快将这批精铁取走,之后的事情就和我们无关了!”

  年轻人低头回道:“属下明白,尽快联系对方,了结此事。”

  中年人又吩咐了几句,那年轻人恭敬的一一应下,然后躬身一礼,便离开了书房。

  院子的卵石甬道上,午后阳光明媚柔和,但照在年轻人左手残缺小指上,却显得有些阴森恐怖。

  年轻人脚下步子微顿,回头望向书房的方向,嘴角微微一牵,露出一丝阴森冰冷的讥诮之色。

  只是那神情一闪而逝,让人根本无法捕捉,只在下一刻,他脸上又恢复了恭敬整肃的表情,大步走出宅院。

  ……

  姑苏,严华街。

首节 上一节 359/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