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58节

  因此她对这门亲事,并不觉得能成事。

  自己这表哥少年封爵,又是朝廷正官,是个极有能为的人物。

  自己姑母从小虐待于他,嫡母庶子之间关系不睦,表哥怎么可能没有芥蒂。

  虽然姑母有嫡母的名份,但想要给他的亲事做主,只怕千难万难。

  而且,贾琮是新封的贵勋伯爵,又是荣国府正派子弟,豪门官宦贵女才能般配。

  怎么可能娶自己这样的白身贫寒之女为妻,贾府之中除了自己姑母,只怕他其余长辈也万不会同意。

  而且,自己姑母虽和父亲有血脉之亲,但一向对父亲并没太多眷顾关照。

  不然以她荣国大房主母的身份,也不会任由兄弟在姑苏租住寺庙旧屋,贫寒混迹近十年。

  也不知自己姑母是出于什么缘故,突然想到给自己做亲事,而且还是桩看起来有些荒唐的亲事。

  虽然她自知家世出身,怎么也无法和贾琮般配,但却因此事被撬开心房,搅动情丝。

  突然听到院子中芷芍喊道:“岫烟妹妹,你找到丝线了吗?要是用完了,我们等会一起下山去买便是。”

  邢岫烟正想得出神,听到芷芍的声音,吓了一激灵,连忙回道:“我找到丝线了,这就过来。”

  她看了一眼置物匣里的书信,有些无奈的叹口气,关上匣子,便跑出了房间。

  ……

  夏末秋初,江淮之地,多雨季节。

  前一刻还是艳阳高悬,一场大雨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

  风加雨势,化作万千烟雨,姑苏的大街深巷,都被笼罩在润泽的水幕中。

  行人慌忙避走,没过多久街上就变得空荡荡的,只有少数来不及躲雨之人,站在店铺和房舍屋檐下,左右眺望,踟蹰难行。

  突然在迷蒙的雨幕中,冲出两匹骏马,在街道上小步快跑,清脆的马蹄声,在空荡湿润的街道上回响。

  马上的两个骑士,皆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在急雨中穿行,根本看不清样貌。

  等到两匹马跑到街道的尽头,其中一匹马勒住了缰绳,转头看向不远处,雨幕中越发苍翠欲滴的玄墓山,静静凝视片刻。

  跟着后面的骑士也勒住马匹,问道:“三爷,有什么事吗?”

  自从那日贾琮悄悄离开火炮运送队伍,便和王德全两人单骑,迅速赶往姑苏城。

  到了附近最近的市镇,又另外买了一匹快马,两人日夜兼程,第二天上午便进了姑苏城。

  按贾琮的估计,如今离中宫圣旨传达至金陵,最少还有四天时间。

  虽然信息时间差优势明显,但他还未和蒋小六等人还未碰面,对姑苏的形势未明,四天时间,要想做成事情,并不算十分宽裕。

  刚才经过玄墓山,他克制住上山探望芷芍的冲动。

  他带着芷芍同下江南,除了神京贾家,外人都不知晓。

  他中途送芷芍上姑苏玄墓山,连自己随身的十五名火枪亲卫都不知晓。

  更不用说金陵和姑苏两地,会有人知道玄墓山上竟留了他的软肋。

  他决定等姑苏和金陵的大事了结,才去玄墓山见芷芍,这样对他和芷芍才是最保险的。

  贾琮又往玄墓山看了一眼,说道:“没事,带我去铁岭关码头,然后你回分铺候着,或许这几日金陵会有飞羽信息。”

  ……

  姑苏,道前街。

  这里是整个姑苏最森严的街道,左右都没什么商铺撩店,有的只是形式端严整肃的高门衙阁。

  道前街是姑苏城官府衙署最集中的地方。

  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以及苏州卫指挥使司衙门,都坐落在这里。

  平日这里几乎没有平民百姓经过,来往人员车马,都是来往办理衙门公务的官员和差役。

  刚才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本来人流稀少的道前街,更加有些空落落的。

  一骑快马急驰入道前街,在苏州卫指挥使司衙门口驻马,骑士是一名二十多岁的汉子,行动举止透着精明干练。

  守门卫军查验过骑士的名牌和拜帖,便将人带入指挥使罗雄的官廨。

  罗雄见到来人后,脸色微变,屏退带路的亲兵,将来人带入官廨内室。

  那汉子奉上书信,说道:“卑职奉我家大人之命,给罗指挥送来紧急书信,大人请罗指挥看过书信之后,谨慎应对。”

  罗雄拆开书信看过,说道:“书信我已看过,贾琮出京之后,有何异常举动?”

  那汉子说道:“贾琮出京之后,我们就有人沿途跟随,他一路行程,并无异常之处,安营行止无紧急之状,甚至有拖沓之举。

  看样子不太急于赶路,从金陵出发已有两日,眼下还在镇江界内,按他们的行程速度,估计还要三四天时间,才能达到姑苏。”

  罗雄听了这话,微微一笑:“你回去回复你家大人,事情我已知晓,会小心应对,请他放心。”

  ……

  等到来人走后,罗雄让亲兵请指挥同知贺同过来议事。

  贺同是姑苏本地人,是苏州卫中的老人,当年张康年担任苏州卫指挥使时,贺同就已经是苏州卫的一名百户。

  他和罗雄一向关系深厚,罗雄被提拔为卫指挥使,就不遗余力将贺同推上指挥同知的位置。

  因此,贺同对罗雄感恩戴德,是罗雄最铁杆的心腹,苏州卫正副主官关系莫逆,也就把整个苏州卫牢牢掌控在手中。

  贺同看过那份刚从金陵送来的书信,说道:“罗大人,贾琮此举的确有些蹊跷,只不过运送几尊火炮,派一百金陵卫军护送足矣。

  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让三百名荷枪实弹的火枪兵沿途押送,这的确有些不同寻常。

  军中之人都知道,贾琮是火器大家,以善用火枪列阵拒敌著称,这三百火枪兵到了他手中,能形成很大的战力。

  他借运送火炮之举,带了三百火枪兵入城,这排场着实有些不小。

  也怪不得金陵那边有疑虑,大人的确不能不防!”

  罗雄说道:“可是刚才金陵来人说起,贾琮自金陵出发,一路行程略有拖沓,并不急于赶路,和寻常官衙押送无异。

  而且周正阳之事,我们处置缜密,自从周正阳的缉捕画像被翻新,我们警示周正阳严禁外出,外人很难从姑苏探知端倪。

  如果真如信中所说,贾琮是奉神京秘旨,秘派清查周正阳之事,但凡他对姑苏有所察觉,行事必定迅捷为上。

  他带三百精悍的火枪兵出金陵,应当以迅雷之势,火速进入姑苏,钳势扼要,掌控时局,才可有所为。

  如何会像眼下这般,一路拖沓,如同游山玩水,怎么看也不像是下姑苏有所企图。”

  贺同皱眉说道:“大人所言甚是,他既带三百火枪兵沿途护送,一路行程又如此漫不经心,确不像心有所图,但总觉得有些诡异。

  贾琮这人的轶事,属下听过许多,都说此人狡诈多谋,行事阴险,不然也不会如此年纪,爬到这等高位。

  如今又是这等古怪的举动,事出反常必有妖!

  大人,他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啊。”

  罗雄说道:“敬之所言极是,你立刻选调精干人员,马上出城找到贾琮的队伍,沿途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那三百火枪兵是贾琮眼下最大的倚仗,只要将他和他麾下的火枪兵盯死了,不管他玩什么花样,都不怕他翻出浪花。

  另外吩咐卫所各部加强警惕,敬之这几日花些功夫,给周正阳找处新的落脚点,最好是出姑苏,或入江藏匿,以策万全。”

  贺同说道:“大人,如今满城都贴了周正阳的新画像,他一旦露面,就会有风险。

  而且锦衣卫对关卡港口盘查甚严,此事怕不好办。

  其实将周正阳藏着姑苏,属下一向都觉得是隐祸之道,不如……。”

  罗雄揉了揉紧锁的眉头,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周正阳当年是邹怀义的直属上司,他对水监司之事知之甚详。

  我们这些人之中,那个牵扯水监司之事,他比谁都清楚,如此大事他必定会留下保命之法。

  不然金陵那边不会投鼠忌器,将他藏匿于姑苏。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哪一步,以免未至绝境,先闹得不可收拾。”

  罗雄沉思片刻,语气阴森的说道:“敬之也不用过于担忧,如今其势在我,我苏州卫一千五百之众,可不是吃素的。

  如果贾琮真如金陵信中推测,入姑苏是有所图谋,我绝不会让周正阳活着见到他!”

第438章 荷肩体窈窕

  姑苏,铁岭关码头。

  残阳如血,江涛跃金。

  一艘商船正在向码头靠近,商船上装载一批金陵来的货物。

  都是鑫春号所出香水、牙膏、香胰子等制物。

  这批货物的货主,是姑苏城内两家开办不到一年的新商号。

  市井传闻,这两家商号的幕后老板姓林……。

  这些鑫春号研制的新奇制物,不仅价格亲民,用途也十分贴近民生实际。

  经过半年多时间推广,在江南这种民智开明之地,这些新制物很快就被民众接受。

  在姑苏这种富庶的江南古城,更是十分流行紧俏,小康之家和商贾大户,对这些东西趋之若鹜。

  姑苏这两家新开商号,老板甚为神通广大,不知用什么高妙手段,竟说服金陵鑫春总号的曲大掌柜。

  让一向不对外做大规模分销的鑫春号,在这两家商号面前松了口风。

  而这两家商号靠着鑫春号的分销商品,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便成为姑苏城内引人瞩目的大商号。

  这一度引起姑苏城一些权贵的觊觎,但是行内很快传出消息,这两家商号的背后大股东,是姑苏本地望族林家。

  甚至有人透露,这位幕后大股东,就是姑苏林家的林如海。

  林如海是姑苏林家的翘楚人物,嘉昭元年的探花郎,如今是总理两淮盐务的巡盐御史,在两淮之地位高权重,势力深远。

  而且林如海和神京荣国贾家关系紧密,林如海正妻就是荣国公贾代善嫡长女。

  虽然林夫人已去世多年,但林如海和荣国贾家依旧亲缘深厚,他的独生爱女就养在荣国太夫人膝下。

  而且,坊间还传闻,荣国府那位名声响亮的威远伯贾琮,对林如海这位姑父执礼甚恭。

  每次下江南办差,必会去扬州盐务衙门拜访。

  单单一个林如海已让人心生忌惮,更不用说其背后,还有大周顶级勋贵荣国贾家,以及那位声名显耀的威远伯。

首节 上一节 358/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