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65节

  因此,贾琮在她心中的份量,变得与日俱增。

  他既然特意派了人送信,她自然一定是要见的。

  ……

  她对刘显家的说道:“既然是位姑娘家,你去请了到内院奉茶见面吧。”

  没过一会儿,甄芳青便见刘显家的,带了人进来,

  那是个十三四岁小姑娘,上身穿粉红绣花马甲,下身软绸灯笼裤,细腰系条百褶短裙,脚上穿葱绿绣花鞋。

  小姑娘虽年纪不大,却生得明晰秀丽,小脸白里透红,身姿苗条灵活,透着豆蔻俏美的韵致。

  看得甄芳青眼睛微亮,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倒是少见,比贾琮身边的龄官,也不遑多让。

  那小姑娘对她微微一福,说道:“宝珠拜见三姑娘,我替琮哥送来一份书信。”

  甄芳青对琮哥这个称呼微微有些奇怪,对这小姑娘和贾琮的关系,也有些好奇。

  她拆开书信,上面那笔俊逸润雅的书法,的确是贾琮亲笔,只是看了信的内容,让甄芳青心中微微一震。

  ……

  当初邹敏儿交给交给贾琮那张存物档票,两人都推断,邹怀义如此密而藏之的东西,不可能是一堆金银死物。

  而是某种可以保身立世的凭仗,毕竟他曾做下如此险恶阴森的大事,不可能不会自己留条后路。

  当初水罗刹行刺邹敏儿时,特地向她索要过水监司暗档秘账,这提醒了她和贾琮。

  两人都推断,这张存物档存放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邹怀义保存的水监司秘账。

  但存物档上的东西,曾和四海钱庄签过契约,必须存物本人签字并亲取,存档人是邹敏儿的母亲。

  不过当初邹家被查抄,邹家女眷被贬斥入教坊司,

  邹夫人因忧愤过度死于狱中,存档人亡故,按照四海钱庄的契约,这单存物档便成了死档,即便邹敏儿是存档人的女儿,也无法领取。

  当初贾琮就想过,通过甄芳青拿到这单存物档。

  因为四海钱庄就是甄家的产业,甄芳青作为甄家生意主事人,只要稍加通融,就能取出存物档。

  但贾琮因顾忌甄家涉及火器私造,且可能牵扯辽东火枪失窃,一旦事情坐实并事发,甄家就犯了嘉昭帝的大忌!

  因此,他对和甄家多生牵扯,多少心有顾虑。

  正巧遇上龄官看到周正阳的画像,认出当日在姑苏金碧园中,罗雄包场听戏,所带之人正是周正阳。

  贾琮便急于下姑苏缉拿周正阳,便暂时将存物档之事搁置。

  ……

  不过他在临下姑苏前,经过仔细考虑,还是事先给甄芳青留下一份信。

  因为他考虑到,一旦抓住周正阳,便有了重要人证,萦绕多年的水监司大案后续,基本便大局已定。

  要想将此事做成铁案,肃清奸弊,就必须收集更多的物证。

  邹怀义留下的存物档,如果就是当年水监司的暗账,那就是最重要的物证。

  他把信件交代给秦可卿,并告诉她事情原委,如收到他从姑苏的飞羽传信,便把信件送交甄芳青,尽快取出存物档。

  只要他在姑苏抓获周正阳,他请甄芳青相助,便有了大义之名,而不是和甄家私情相授,这样于人于己都最妥当。

  甚至通过甄芳青取出存物档,多少也是帮她留下一桩善举,万一甄家真牵扯火器私造之事,生出灭顶之灾。

  甄芳青凭着这件事,到时或许会多一些转圜的余地。

  虽然贾琮和甄芳青认识不久,但对这个巾帼尤胜须眉的姑娘,心中多少有些欣赏和惺惺相惜。

  ……

  昨夜他带人潜入耿府,终于一举将周正阳擒获,便放出飞羽向金陵传信。

  姑苏距离金陵不远,送信飞羽只用了半天时间,便将信息送到金陵鑫春号信站,可卿收到消息,就让宝珠去甄府送信。

  宝珠年纪虽稚嫩,却是从小精明爽利,两年前她才多大,就已能独力将可卿拐出秦府。

  可卿就是知道她虽年纪小,但办事机敏应变,半点不带含糊,才会让她过来送信。

  毕竟甄芳青是個女子,让个男小厮过来,反而多有不便。

  宝珠见甄芳青看完书信,略有沉思,一双大眼睛便滴溜转动。

  脱口说道:“琮哥信中之事,还请三姑娘鼎力相助,琮哥说他会万分感激,一定会承三姑娘的情义。”

  甄芳青微微一笑,饶有兴致问道:“你那琮哥真对你这么说过,他怎么自己不来见我,却让你送信来着?”

  宝珠毫不犹豫的说道:“那是自然,他亲口和我说的,琮哥这人许诺最算数,我最清楚了,他不能亲自来,是他下姑苏办事了。”

  甄芳青冰雪聪明,她和贾琮虽交往不长,却知他那人深思谨慎,不会轻易允诺事情,不会是这小姑娘信口胡诌吧……?

  不过贾琮郑重其事,写信相求,她绝不会推脱,说道:“既然玉章所说之事,涉及国事要案,甄家就是破些规矩,也是要帮忙的。”

  宝珠一双水灵灵明眸笑成新月,说道:“谢谢三姑娘!”

  ……

  姑苏,西阊门。

  这里像往常一样,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各种方式进出城门。

  西阊门出城西向,通往沿江各大城埠,这里是姑苏四门之中,人气最熙攘的城门口。

  张五和蒋小六架着辆马车,车上坐着菜蔬水果等物,车后面不紧不慢跟着五六个挑担的汉子。

  他们是贾琮留在城内断后的最后一批人手。

  当他们通过西阊门时,守门军士从车上顺了几个香梨,在嘴里嚼得汁水横流,然后挥了挥手,就放他们出城。

  就在他们一群人出城走不到百步,就听见身后传来嘈杂的脚步声,以及如雷的马蹄声。

  回头远远望去,西阊门涌出大量卫军步卒和骑兵,气势枭然,杀气腾腾。

  城门口的守军大声喝道:“城内出现海盗倭寇踪迹,卫指挥使司衙门军令,四门紧闭,搜捕盗匪,任何人不得出入!”

  张五和蒋小六对视一眼,脸色都不禁一变,刚才如果慢上一步,便要被困在城内。

  这时,一员顶盔掼甲的将领,带领大批卫军步卒和骑兵,浩浩荡荡出城向西边追去。

  所有出城的卫军都衣甲鲜亮,装备精良,其中甚至还有重装的弩兵。

  蒋小六看到卷起漫天烟尘的大队卫军,从自己身边席卷而过,领队那位将领形容威武,正是苏州卫指挥使罗雄。

  一旁的于秀柱说道:“竟然都被伯爷猜中,罗雄真的带兵亲自追击。

  卫军未得军令,擅自调离驻防之地,他就不怕被人赖上谋反之名吗!”

  于秀柱和蒋小六都在五军营当兵数年,又跟着贾琮在辽东征战,自然知道军中的规矩和忌讳。

  蒋小六说道:“他会藏匿周正阳,就说明他和水监司大案牵连很深,不过是垂死挣扎,孤注一掷罢了。

  就算他追上三爷,又有什么用,三爷是用自己做饵,耍得他团团转,周正阳昨夜就从别路被运送出城了……。”

  ……

  姑苏城西向官道上,大批卫军兵马急速行军,步伐如雷,马蹄轰鸣。

  十几名斥候骑兵飞驰出大队数里之外,查探敌情遁迹,为整个卫军大队指引行进方向。

  不断有斥候探马,返回汇报前路情况,气氛显得萧杀压抑。

  “大人,前路半里路途,车马蹄印辙痕杂乱,彼此距离位置不一,应是出城之后,贼人分多路分进,道途并不一致。”

  “大人,距城两里之后,所有蹄印辙痕渐渐汇聚成流,应是贼人汇合成一路,然后向西偏北向逃窜。”

  “大人,距城四里之后,沿途蹄印辙痕集中,只要跟随沿途车马痕迹,必定将贼人追上……。”

  苏州卫指挥使罗雄,一身甲胄,一马当先,奔驰在队伍前头,身后是两百余名卫军骑兵,后面是五十名弩手及三百多名步卒。

  这次罗雄从苏州卫抽调了五百精锐人马,追击掠走周正阳的贼人,阵势不可谓不大。

  他从吴县县衙公文上,得知昨夜潜入耿府捉拿周正阳,竟有上百人之多,具体数量无法明确。

  但根据耿府家奴的口供,其中携带火枪的只有几十人。

  几十把火枪虽已构成一定的杀伤力,但还远不到无法抗拒的地步。

  罗雄带领五百精锐卫军追击,在人数和武力上已占尽优势。

  而且为了对付这几十只火枪,他甚至从卫军中调集了五十名连弩手。

  在短距离对抗中,不用搭弓引箭的连发弩机,其威力已接近火枪。

  但是退出五十步外,手持连弩的威力就会大减,但火枪依旧在最佳射程之内。

  罗雄非常有信心,只要追击倒这伙人,他就能扭转乾坤,夺回周正阳。

  而且他已下定决心,只要周正阳重新落到他手中,他不会让他活过明天。

  这次周正阳落于他人之手,给他的危机感过于强烈,即便周正阳留下后手反制,他也顾不得了。

  身边的一名百户问道:“大人,如果追上贼人,是克敌围逮,还是冲杀歼灭。”

  罗雄冷冷说道:“这些人上岸的海匪倭寇,这次入城想要作乱,虽然暂时离城逃遁,但必定还会卷土重来。

  此等匪患,勿须姑息养奸,只要追击遭遇,便格杀勿论,不留活口!”

  那位百户只是隐约听说,昨日城中严华街出现了大批强人,至于是不是海匪倭寇,他也不清楚。

  所以刚才他才会有此一问,既然指挥使大人说是,那就是了,这种事让上官操心就是,他们不过是奉命办事。

  指挥使大人说这些人要格杀勿论,那就全部杀了便是,这种事情苏州卫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

  五百卫军按斥候探查的路径,跟着沿途的马蹄车辙,行军了将近两个时辰。

  前方四五百步远距离,出现一个夹山的路口。

  靠近那夹山路口的道路崎岖高低,四周都是茂密的小树林,渺无人迹,显得异常空旷寂静。

  西边的天空开始爬满赤色晚霞,红艳艳的云顥,有一种妖异的美感,如同在天际涂满了鲜血……。

  前行探路的一名斥候快步返回,手中拿着一条布带一样的东西。

  对罗雄说道:“大人,前方草丛中发现一条布条,上边有残留的金创药膏气味,应是一截绷带,上面还写了字。”

  军中不管是作战,还是寻常训练,常会出现伤患,所以凡是当兵之人,对这种金创膏药的气味都十分熟悉。

首节 上一节 365/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