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86节

  甄大太太听闻儿子死讯,已哭晕过去几次,如今还人事不省。

  甄应文的太太听说丈夫死在姘头床上,要死要活几次,如今一班丫鬟婆子正时刻守着,生怕再闹出人命。

  甄家剩下的同辈子弟,只有那个宛如贾宝玉的甄宝玉。

  不过那是个只懂和丫鬟逗趣厮混,伤春悲秋,无病呻吟,如同贾宝玉一样的废材,自然也做不了什么事。

  因此,甄世文的后事,只有甄芳青这个未出阁的姑娘,带领家奴主持料理。

  堂堂世家表面上富贵荣华,门庭显赫,但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便显示出子弟无能、虚弱干瘪的内里,不得不让人唏嘘。

  甄芳青以姑娘身份料理丧事,到府悼念的老亲和官场故旧,都由管家安排人手接待。

  但是听说贾琮上门悼念,却让刘显家的将贾琮请到安静的偏厅,自己要亲去相见。

  刘显家的听了微微一愣,三姑娘以女子之身,料理三少爷的后事,为了回避嫌疑,所有悼灵外客一概不见。

  但她对这位少年威远伯,却不顾嫌疑,要亲自相见,对他终归还是不同的。

  ……

  在甄府外院一处安静的偏厅,刘显将贾琮带到这里,让丫鬟奉上香茗,便退了出去。

  没过一会儿,贾琮便看到甄芳青进来。

  贾琮见她换了一身男装,神情难言憔悴,但依然清丽秀雅,风姿玫然,雪白晶莹的俏脸上,梨漩微显,盈盈动人,容色极美。

  甄芳青说道:“多谢玉章到府悼念家兄。”

  贾琮回道:“三姑娘见外了,贾甄两家是世交老亲,令兄亡故,上门哀悼,是应有之礼,还请三姑娘节哀顺变。”

  甄芳青问道:“我听闻前几日,玉章曾与锦衣卫出城,在西城郊外剿灭了一处火器私造工坊?”

  贾琮见甄芳青只是寒暄两句,话题陡转,便问到了关键之处,便已猜到了她的心思。

  “不错,而且锦衣卫还从工坊之中,查抄到部分未用完的奥斯曼精铁,并确定这批精铁来自甄家海云阁库房。”

  甄芳青没想到贾琮话语如此直接,心中微微一震,明媚的双眸对着他凝视片刻,见他目光沉静,温和安宁,脸色不禁微微一红。

  她瞬间便明白过来,贾琮并不是单单来悼念亡者,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柔情。

  口中却说道:“这批奥斯曼精铁,的确存放在海云阁库房,不过多日之前,已经被人劫走。

  家兄突遭横祸,总觉得有些蹊跷,玉章有何可以教我?”

  贾琮微微沉吟,目光却往偏厅门口看去。

  甄芳青一下明白过来,说道:“这处偏厅位置安静,我已让显叔屏退左右下人,玉章有话尽管说来,勿须顾忌。”

  贾琮说道:“我听应天府的人说,令兄被害的地方,虽然有女子金银首饰失窃,听起来像是谋财害命。

  但是令兄和那女人的致命伤,都是一刀取命,干净利落,连呼救都来不及发出,普通盗贼绝没有这种手段。

  我想令兄一定知道某些让人忌惮之事,多半是被人灭口!”

  甄芳青听了脸色苍白,她虽然精明过人,但毕竟只是个女子,听到这些自然会觉得害怕。

  而且贾琮说的杀人灭口,她也多半能猜出其中原因,大房三哥必定介入火器营造私坊之事,而且知道其中底细。

  所有,一旦火器营造私坊被官府查抄,工坊中的精铁被查获,有人担心他泄密,才会将其杀死灭口。

  虽然这只是推测,但大房三哥屡次走私火枪,藏匿能打造枪管的奥斯曼精铁,还有海云阁那场奇怪火灾。

  这些事情之间隐约存在联系,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世上也没有这么多巧合。

  贾琮说道:“锦衣卫因令兄的缘故,一直查探甄家和火器私造的牵连,但我相信以三姑娘睿智,必定不会沾惹这等隐祸之事。

  眼下令兄亡故,锦衣卫也就失去了牵连的线索。

  历来豪门大族,总有子弟行为不肖,给家门埋下隐祸,如今正是亡羊补牢之时。

  三姑娘主导甄家生意,正好对甄家名下生意革除旧弊,以免一旦事发授人以柄。”

  其实,贾琮身为火器司监正,朝廷命官,甄家又有牵连火器私造的嫌疑,方才他那番话已有些越线。

  ……

  他今天以悼灵为名,只是作为试探,甄芳青亲自出来见面,他才会说了这番话。

  葛贽成居心叵测,步步紧逼,贾琮意识到甄家已渐落入风暴旋涡。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甄家会因此面临大祸……。

  风姿卓绝的甄芳青,让他联想到曾经处境凄凉的邹敏儿。

  因为,一旦锦衣卫找到构陷甄家的实证,私造火枪这等形同谋逆之罪,逃不过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到了那时,像是甄芳青这样的女子,即便再卓绝出色,必定就会像当年的邹敏儿一样,命途悲惨,不得善终。

  他不希望甄芳青有一天会走邹敏儿的老路。

  他因为机缘巧合,帮助邹敏儿摆脱不堪命途,但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或许是这才略卓绝的女子,一直让他有些惺惺相惜。

  也或许是迎春信中提到的,那个明显有些缥缈的赐婚之说,让他心中生出莫名的怜悯。

  总之,他将这番话提示给甄芳青,也让自己内心隐然的冲动,得以平复,意念得以通达。

  甄芳青美眸如水,闪闪明亮,他知道以贾琮的身份和立场,会对自己说出这些话,已是一份极大的仗义。

  自从家中筹谋赐婚之事,加上贾琮人物出众,早就勾起甄芳青心中情念。

  只是她和贾琮交往不多,空有思慕之念,却不知对方心中如何?

  今日两人相会,原来他也将自己放在心上,想到这些,甄芳青内心震颤,柔情百转,心中欢喜。

  望着贾琮说道:“玉章良言高义,世交情义,芳青铭记在心。”

  贾琮说完想说的,便告辞离开甄府,甄芳青望着他离开的身影,心绪难以平静。

  ……

  金陵,富源客栈。

  客栈二楼的上房,已被人包了六七日。

  客栈掌柜知道住上房的客人,是来自神京的贵人,家资甚是浑厚,日常吃食都点最好的。

  这样的住客,对客栈掌柜来说,自然是多多益善,只是这神京的客人,也有一些古怪之处。

  这人自入住客栈,便极少出房间,外人看不出他来金陵是经商,还是探亲访友。

  每日他的随从都会进出房间几次,之后又会离开客栈,不知去办什么事情。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天,客栈掌柜和伙计,都有些熟视无睹。

  有些南来北往的大客商,腰缠万贯,财大气粗,行事便生出傲慢怪癖,也是常有的事。

  那掌柜自然不知道,住在二楼上房的客人,根本不是什么有怪癖的大客商,而是神京北静王府长史刘永。

  ……

  此时,二楼上房之中,一个随从打扮的人进了房间,对房中一个男子说道:

  “长史,今日城中已传出消息,金陵甄家大房甄世文,在秀椿街的外宅被人杀死,事情闹得很大,应天府和锦衣卫的人都出动了。

  甄府那边已乱成一团。”

  那男子一听这话,脸上神情微微一变,在房中来回走走动,似乎在思量踌躇。

  那随从问道:“长史,你到金陵之后,便一直没有露面,如今甄世文横死,他毕竟是王妃的同胞兄弟,我们是否上府悼念一番。”

  当日刘永和郭霖同一天离开神京,他们也是前后脚到达金陵。

  他刚到达金陵,便遇上郭霖在太平门宣旨,紧接着金陵城中波澜不断。

  刘永能做到北静王府的长史,心思城府自然不俗,面对金陵城中动荡的形势,他改变了和甄世文见面的打算,只在客栈中静观其变,

  他听了属下一番提醒,目光游离不定,说道:“绝对不可,越是这种情形,我们更加不能露面。

  眼下这个关口,北静王府的人偏偏到了金陵,外人一定会牵扯怀疑到王爷,岂不是自蹈险境。

  你马上准备车马,收拾行装,今日就离开金陵,就当我们从没来过。

  甄家长房长孙出事,风波不会就此平息,我们加快脚程,火速返回神京!”

  客栈掌柜正让厨房准备精美菜肴,这是二楼上房那位豪客事先预定。

  这样出手阔绰的客人,可是掌柜的香饽饽,所以诸事伺候十分用心。

  掌柜正忙碌之时,却见那客人的随从过来结账,一时让他有些愕然。

  没过一会儿,客栈掌柜便见那上房的客人,匆匆上了马车,在五六个骑马护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客栈,消失在日暮低垂的金陵城中。

  ……

  神京,大周宫城,乾阳殿。

  神京的初秋,已能感到一丝清晰的寒意,不像千里之外的金陵,还会有些许残存暑热。

  空荡的大殿里,兽鼎铜鹤吐着袅袅焚香,如兰似麝,令人愈发神清气凝。

  嘉昭帝上过早朝,返回乾阳殿中,便有内侍呈上宣旨钦差郭霖的奏本。

  嘉昭帝精神微微一振,按来回行程计算,郭霖到金陵还没几天时间,就已发回了奏本。

  这只能说明金陵水监司大案,已有了巨大进展,甚至到了功成圆满的地步,不然郭霖不会如此快就奏报。

  嘉昭帝展开奏本,仔细阅读,脸上生出喜色。

  大殿中嘉昭帝的声音回旋不定,话语中充满赞许之音:“贾琮不负朕望,不到两月时间,就将金陵大案稽查明晰,主犯全部落网!”

  因为郭霖下金陵传旨,如今乾阳殿伺候的内侍,只是郭霖手下一个六品内侍,名叫袁竞。

  他是第一次在乾阳殿伺候,所以有些诚惶诚恐。

  以往早朝之后,嘉昭帝都是闷头批阅奏章,一直到深夜。

  除了有大臣入殿奏对,圣上极少开口说话,

  更不用说如此欢欣的自语,袁竞也是第一次听到,心中稀罕之下,倒是一下子让他注意到贾琮的名字。

  他曾听宫人说过,贾琮是荣国贾家子,大周朝最年轻的伯爵。

  嘉昭帝看到奏书的最后部分,眉头不禁紧皱,脸色已显出怒色。

  一侧伺候的袁竞,见到皇帝方才还一脸欣喜,转眼便满脸阴云,心中暗自心惊。

首节 上一节 386/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