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87节

  突然听到圣上对他发话:“给朕传司礼监执笔!”

  袁竞恭声应了,连忙出去传人,没过一会儿,司礼监诏书笔录太监进了大殿。

  嘉昭帝说道:“传朕旨意:金陵水监司大案,诸事稽查透彻,主从之犯,尽皆缉拿,朕甚嘉许,令郭霖、贾琮回京复旨。

  敕令大理寺、刑部派员南下金陵,处置大案主从要犯,明正法典,以正国纲。

  金陵锦衣卫千户葛贽成怠职无能,致使金陵大案主犯,闹市之中,遇刺贼寇之手,令锦衣卫指挥使司下文斥责。

  限其十日之内缉拿凶犯归案,逾期不获,革职查办……。”

  等到执笔太监笔录完圣旨,嘉昭帝可能说话急促,忍不住咳嗽了几下,气息显得摇动短促。

  他对身边的袁竞说道:“朕最近精神不佳,常有气喘阴咳,你去传太医院李成明,入殿给朕把脉。”

  袁竞说道:“启奏圣上,奴才方才去司礼监传人,正好看到太医院正李成明,往清和宫方向而去,必定是为甄老太妃诊病。

  奴才这就去请来。”

  嘉昭帝皱眉问道:“甄老太妃最近身体欠安?”

  袁竞答道:“回禀圣上,据说前几日甄老太妃受了风寒,病势缠绵,一直不得好,太医院正已数次诊治,但一直未去病气。

  这段时间,上皇每日都会去清和宫探望老太妃。”

  嘉昭帝听了原因,目光微微一凝,说道:“原来如此,老太妃年过八十,身子荣养不易,不用去叫李成明了,让他专心给老太妃诊治。

  去太医院给朕另找一位太医……。”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一大早,便叫了宝玉过来,陪自己吃过早食。

  没过一会儿,王夫人带着薛姨妈和宝钗,也到荣庆堂请安闲坐。

  宝玉和贾琮同岁,过了年就是十五岁,按贾府的规矩,少爷过了十五,都会先安排两个屋里人,寻亲也会提上日程。

  所以最近王夫人和薛姨妈来荣庆堂问安,必定会带上薛宝钗。

  薛姨妈虽看上了贾琮的权势和前程,但知道自己女儿多半无法匹配,所以对自己姐姐的做派,也装作不知,总要给女儿留条后路。

  宝钗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稚嫩,还没有王夫人和薛姨妈这等世故曲折,问安长辈也是礼数,自然不会不来。

  几人才说了一会子话,外头迎春从东府过来,带了黛玉、探春、惜春等姊妹,过来给贾母问安。

  荣庆堂里的气氛一下变得热闹起来。

  贾母见了迎春带了姊妹们过来,心里更觉得这二孙女乖巧懂事。

  ……

  迎春上身穿水蓝底子折枝刺绣对襟,里面是白色交领中衣,下身是件白色百褶裙。

  姊妹之中迎春最年长,身子已出落得玉立婀娜,愈发显得青春动人。

  如今贾母看迎春可是愈发顺眼。

  自己这二孙女从小腼腆内向,沉默寡言,针戳了都不知喊疼的性子,也怪不得府上奴才,背后都叫她二木头。

  可是这几年功夫,不知是不是长大开窍的缘故,竟一点点变得不一样起来。

  特别是迎春搬到了东府,当了她兄弟的家,竟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虽然日常还是话语不多,但是举止言谈,愈发娴雅静气,落落大方,和小时候的腼腆拘谨,大不相同,看着让贾母喜欢。

  上次宫中的大孙女,派了心腹丫鬟到府上送寿礼,迎春那番言语和应对,又体面又妥帖,实在让贾母刮目相看。

  日常西府的娘们也说些东府的事情,都说那边府上的奴才做事勤勉,规矩严谨,比西府这边还强上几分。

  虽听说东府的奴才都是从南边精挑细选买来,不过那府上里里外外,井井有条,也少不了自己这二孙女用心打理。

  贾母想到这些,更加觉得自己那孙子是个有运势的,

  往日在西府不显山露水的二丫头,被他接到东府去养,一下就变得剔透能干起来。

  把他的府邸打理的妥妥当当,由着那小子在外面折腾,不用他操一点心。

  贾母往日最看重的孙女,除了入宫八年的元春,便是三丫头探春,却没想到一向不声不响的二丫头,竟也是一块真宝。

  ……

  等到姊妹们各自坐了,贾母便问迎春:“你那兄弟在金陵,可有来过书信,他在那边可都妥当。

  可别像上两年那样,在金陵得罪了亲戚,给我带一堆闲话回来。”

  迎春听了微笑道:“老太太多虑了,琮弟下金陵之后,寄过两府家信回府,他在金陵一切妥当。

  而且,这次琮弟这次奉旨下金陵,办得是工部的日常衙务,和金陵那些老亲并无关联,又如何会给老太太生出闲话来。”

  一旁的王夫人手中转动念珠,微笑说道:“琮哥儿是个有能为的,到了那里都能做出奇异的事情。

  上两年他去金陵,刚开始不也是给先太后抄写经文,听着比这次还要安逸些的事情。

  后来不是也变了样子,又是破案,又是拿贼,闹出好大一场动静。”

  贾母听了王夫人这话,也觉得很有道理。

  迎春听了王夫人的话,心中一阵古怪,却并不好回话。

  黛玉却听出自己二舅母话中阴阳怪气,表面上说三哥哥有能为,暗地里还不是在说三哥会惹事。

  黛玉心中虽然不快,但她毕竟是贾琮的表妹,不好多做表态,免得给贾琮生出闲话。

  突然堂中一个悦耳爽脆的声音响起:“三哥哥上次去金陵,可出了多大彩头,回来就被圣上封官,三哥的姨娘还追封了诰命呢。”

  众人循声看去,说话的正是探春,见她正端着茶盅喝茶,似乎刚才不过随口闲聊,只是一张脸儿微微红晕,显得英媚动人。

  探春刚才听了贾母的话,心中有几分不服,三哥哥前几年去金陵,给贾家挣来了多大的体面荣耀。

  老太太却只记得几个史家亲戚的抱怨,都好几年了,还是耿耿于怀。

  虽说这一年以来,老太太对三哥哥的态度和缓不少,但是心底深处终归不亲,即便三哥哥再出色,她看到总是他不好的地方。

  ……

  黛玉听了却有些担忧,探春妹妹日常机敏过人,只是太过维护三哥,竟忘了这桩缘故。

  却不知在老太太面前,夸三哥如何有本事都不打紧。

  唯独不能提三哥姨娘被追封诰命的事,那可是外祖母的心病。

  在贾府怎么些年,黛玉早就听说贾琮生母那些故事,知道这是外祖母心中最大的疙瘩,连当年外祖突然病故,她也归罪到此事。

  外祖母对三哥哥自小如此冷淡,都是因厌恶三哥哥生母的缘故。

  果然,贾母听了探春最后那句话,脸上有些不好看,只是自己三孙女不过随口一句,她也不好太显在脸上。

  说道:“琮哥儿爵位也有了,一份家业也置办出来了,依我看再不必这样,一年到头东奔西跑折腾。

  还不如消停一些,像我的宝玉一样,安安稳稳在家过太平日子,不用去冒外面那些风险,大家也都省心些。

  如今可是太平年月,不像老太爷那会子,需要灭国开疆,凭他再立下大功,难道还能挣个侯爵国公回来。”

  贾母这边正说着,外头婆子来报,说二老爷下衙回府,正好入内院,说有喜事要和老太太说。

第456章 何以谋天下

  金陵,栖霞山麓。

  两辆马车前后紧随,奔跑在翠色苍茫的山道上。

  自从郭霖向神京发出奏疏,上报水监司大案功成始末,贾琮便等宫中谕旨下达,就可返回神京复命。

  他留在金陵的时间已不多,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在裕民坊宅院,他总是被满溢的温柔对待。

  今天乘着天气明媚,他陪秦可卿和曲泓秀去大慈恩寺还愿,同行的还有宝珠和瑞珠。

  本来大慈恩寺还愿,是他许诺给可卿的,行程也是可卿安排的,不过可卿一定拉上曲泓秀同行。

  贾琮隐约感到,她们两人有种异样的默契,可能可卿早就看出,自己和曲泓秀之间早变得不同。

  女人在这方面的直觉,如何高估都不为过。

  但是两个应该对立的女子,偏偏相处的十分亲密融洽,或许在同时面对贾琮时,也流露出些许醋意,但并无关大局。

  当初可卿和离回家,父亲逼迫,走投无路,逃到金陵。

  她和曲泓秀携手经营鑫春号,朝夕相伴,相互依靠,甚至比和贾琮一起的时间都久。

  这种相濡以沫的情义,彼此习惯对方的存在,或许也是她们能相互包容主要原因。

  士大夫当世的时代,让女人对男人的宽容总是多些……。

  闻着两边沁人芬芳,或灿如玫蕊,或绝伦秀美,一颦一笑,都是人间胜景

  同车之中,每次他想一亲芳泽,偷摸做些搂腰牵手的亲密。

  刚刚就要得逞,手臂总会被人不轻不重的掐捏.

  似乎有种古怪默契,一致对外,断然制止,他甚至都分不清是谁的手对自己处刑。

  这种坚持和抵制的过程,成为一路之上,马车之中暗中进行,持续不断地甜蜜游戏和对抗,并且贾琮一直处于下风。

  只有中途马车休憩,偶尔有人下了马车,贾琮才能反败为胜,剩下另外一人,再无法决然抗拒他的亲昵,红着脸由着他作怪。

  马蹄轻健,和风细细,除了那些心跳诱人的片段,更多的是轻声笑语,说话逗趣。

  贾琮有些希望,自己是否可以再懈怠一些,甜蜜古怪的旅程不要结束,让自己可以暂时远离,那些层出不穷的算计和阴谋。

  ……

  或许是因为这次下金陵,贾琮见识了太多魑魅魍魉。

  这次他奉旨南下,经过一番辛苦努力,他相信水监司大案遗毒已全部肃清。

  他也相信杜衡鑫就是这件案子的真正主谋。

  但是发现的许多隐晦线索,都在提示他一件事,杜衡鑫之所以会成为水监司大案主谋,其背后是有一股力量在推动和演变。

  直到杜衡鑫落网,南直隶卫军体系就已有金陵卫、苏州卫、水监司等衙门同流合污。

  如果两年之前,他没有机缘巧合介入水监司大案,这桩惊天大案也从没被曝光,杜衡鑫、邹怀义等一干要犯,一直逍遥法外,为祸江南。

  那么数年之后,金陵都指挥使司下属五卫一司,必定要被这件要案全部侵蚀殆尽。

首节 上一节 387/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