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11节

  难道要让他因为自己,做抗旨逆君之人,毁了前程甚至性命,黛玉宁可自己去死,也不愿他落到这种下场。

  且那日贾琮和她袒露心扉,绝不会撂下她不管,虽然黛玉心中仍有隐忧,但却足以安定其心。

  黛玉在心绪上,经历如此波折,退一进二,峰回路转,心性上反而多了丝坚韧,往日的易悲执拗竟少了许多,心中生出些许豁达。

  她心思敏悟聪慧,自然能感受出贾琮心中情义,不管宫中会不会赐婚,她的三哥哥都会用心待她,如果真的世无全法,这也足够了。

  贾琮每日到她房里陪伴说话,两人之间相处,比往日更多了一份甜馨默契,倒像是比以前走得更近。

  世上情爱之事,经历诸般波折坎坷,会使旧缘斩断,从此形同陌路,但也会经历捶打,去芜存真,越显真情。

  ……

  贾琮自从给了刘士振后膛枪的概念图纸,足够整个工部火器工坊捯饬半年,所以他连上工坊点卯的次数都少了。

  大部分时间都守在府上,每日或在黛玉房中陪伴说话,或去迎春和探春那里走动,或温读经义程文。

  探春到贾琮院里的次数,突然变得多了起来,日常总是过来问书练字,有时贾琮温习春闱功课,她也常拿着书在旁边闲看陪伴。

  就像是时日金贵,要将一天掰成两天过一样。

  ……

  贾琮又听探春说宝钗也突然不爽利,像是秋冬交接之时,旧病有所复发,只吃惯用的冷香丸。

  只是病去如丝,已在梨香园几日不出门,这一日贾琮和探春过去探望,宝钗只说自己没有大碍,不过磨些时间就能好。

  贾琮去看望时,宝钗一双清粼粼的大眼,时常不经意间对他出神,似乎有很多想说无处说的话。

  贾琮和探春离开时,金钏特意送他们出梨香院,似乎有话说,但又说不出口。

  探春知道贾琮救过金钏,两人算有些渊源,看金钏的情形,必定是有话想和三哥哥说,探春便借故有事先走。

  金钏见只剩下贾琮一人,才说道:“三爷,那日姑娘从东府回来,是我贴身伺候,那一夜听她悄悄哭了很久才睡着。

  事后还让我不能对人说,照理我不好多嘴,但是姑娘性子稳妥,很少会像那晚的情形。

  我心中不放心,想着那日她东府回来,必定是在东府遇到了事情,三爷聪慧,必定是知道原因的。”

  贾琮一算日子,那日正是黛玉也突然病倒,宝钗对他如何,他也不是完全无知无觉。

  只是如今内有赐婚之事,外有贾赦盗运火枪的祸患,家里家外满头是包,眼下他哪里敢多招惹,免得于人于己都生烦恼。

  他多少也明白,金钏为何会对自己说这些话,左右也是为宝钗的一片心。

  只是说道:“姑娘家总有些心事,过了就好了,你好好服侍宝姐姐,过两日我再来看她。”

  ……

  秋阳明媚之下,金钏呆呆看着贾琮远去的身影,心中有些叹息,自己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三爷这么聪明的人,哪里会不知道意思。

  可他说出的话都是礼数和躲闪,明显是不想招惹,姑娘这一片心就算空掷了。

  自从贾琮那次从井里救了金钏,她便对贾琮念念不忘,只是身份悬殊,这种心思在大宅门最要不得,所以只是放在心里罢了。

  她到了宝钗房里之后,宝钗对她竟格外亲厚,竟不下于从小跟在身边的莺儿,日常服饰常常不离左右。

  时间一长,金钏便也品出其中的味道,姑娘如此待她,并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好。

  只是因自己是三爷救的,也是三爷托付给姑娘,其中隐含三爷那层关系,才让姑娘另眼相待。

  自己姑娘其中一番痴意,旁人并不知晓,但是金钏作为当事之人,哪里不会明白其中情意。

  当初金钏投井,在生死弥留之际,贾琮赶来相救,她在水底透过潺潺清波,看到贾琮璨然无双的容颜,便从此种下心魔,无日难忘。

  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痴念,更为了对宝钗的感恩,她才一反常态,对贾琮说了这一番话,但贾琮似乎波澜不惊,难免让她心中失望。

  ……

  贾琮一路回到东府,金钏的话虽在他心中盘旋良久,但终究还是被他放下。

  如今他心中最担忧之事,倒不是宫中赐婚之说,因为这件事本就不是他能左右,多想也是无益,且不算什么是生死难事。

  他最担忧的还是贾赦盗运火枪之事,昨日艾丽特意来了伯爵府一次,给他送来金陵鑫春号发来的飞羽传书。

  信中说金陵锦衣卫侦缉火枪私造工坊之事,取得重大突破,已查出工坊查获的两只木箱的出处,正是由贾赦那家宏椿皮货行发出。

  事情和贾琮推断的完全一致,贾赦参与辽东失窃火枪盗运,且和金陵火器私造工坊已牵扯不开关系。

  不管是盗运火枪,还是牵扯火器私造,都是形同谋逆之罪,削爵重罪是贾赦难以逃过的结局。

  贾赦获罪,必定会对荣国府造成莫大冲击,甚至可能是夺爵抄家,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叵测难料。

  贾琮作为贾赦的亲子,虽然已封爵立府,想要半点不受牵连,只怕也是很难。

  而且,曲泓秀还在信中提到,消息是有人隐藏身份,借用乞丐之手,送到金陵鑫春号总店。

  也就是说这个消息已在金陵卫传开,有人得到消息才向自己示警,贾琮并不知送传送消息为何人。

  但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既然自己可以收到消息,那么必定也会有其他人收到。

  锦衣卫多半也已向神京上峰传送消息,只是鑫春号飞羽传信,比普通快马驿站的速递快上许多。

  按路程计算,只怕过不了几天,贾赦参与火枪盗运的消息,就会传到神京锦衣卫指挥使司,到时便是事发之日!

  这件事已搅的贾琮深有担忧,占去了他大半心思,自然对金钏所说之事,再没太多心力去关注。

  ……

  神京,安奉坊。

  自从晌午之后,便不见了太阳,天空阴沉,云顥密布。

  坊中街巷繁华,各类瓦肆、酒馆、花楼不一而足,人流繁杂,喧嚣热闹。

  貌似大雨将至的阴霾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坊市中的人气。

  出入这里的不仅有普罗百姓、商贾富户,更有不少朝野官吏,三五成群,来这里消遣取乐。

  因此这里经常看到衣饰清贵,气度不凡的人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临街一家不起眼的小酒楼,二楼的雅间里,两个男子正对坐小酌。

  其中一人正是那日带了一车药材入城的赵掌柜,另一人是个衣裳华贵,相貌清正的男人

  “刘大人,你急着约我见面,可是有什么要紧之事。”

  那位刘大人说道:“我们在金陵锦衣卫的眼线,传来消息,金陵锦衣卫经过翻查,已确定工坊中两个木箱,是从贾赦的宏椿皮货发出。

  锦衣卫千户葛贽成派了心腹百户刘海,带了公文和查证文牍,眼已在往神京传递照奏报途中。

  好在我们的眼线比刘海早一日出金陵,所以才能提前将消息送到神京,我们的人还发现,刘海脚程迟缓,估计还要几天才能到神京。

  倒是给我们留下收拾首尾的时间……。

  自从工坊被查获,你在金陵做了多方手段掩饰,本以为天衣无缝,没想到那两个木箱,终究露出破绽,当真是防不胜防。”

  赵掌柜听对方的话,脸上神情凝重,说道:“大人,那贾赦爵封一等将军,是荣国贾家的承爵人,身份非同小可,这事怕是棘手得很。”

  那刘大人问道:“当初与贾赦交割送货的孙绍祖,如今在何方,一旦贾赦落网,将他供出,那事情牵扯起来,就会难以收拾了。”

  赵掌柜阴森一笑,说道:“大人尽管放心,眼下谁也找不到孙绍祖,他坏不了我们的事。”

  那刘大人说道:“贾赦之事,处置起来要十分谨慎。

  荣国公虽已故去,但是荣国贾家在朝中军中的门生故旧,依旧不容小觑,荣国贾家在四王八公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未来大势一起,荣国贾家如何站位,对于朝中旧派勋贵的影响,对世道人心的左右,其中作用依旧可观。

  这也是上面为何让孙绍祖勾连贾赦,运送辽东那批货物,就是想给荣国贾家留下印记把柄,以为将来之用!

  况且,上面对贾家威远伯贾琮,颇为看重,觉得此人韬略精深,文武双得。

  他不仅是四王八公的正经血脉,偏偏还受当今的拔擢重用,这在四王八公子弟之中,绝无仅有。

  这样的人物如能拉拢,于将来的之事必定有大用。

  只是,一但贾赦事发,以今上对四王八公的隔阂,荣国贾家必定要被削爵获罪,只怕抄家也未为可知。

  贾琮是贾赦的亲子,必定也会收到牵连,甚至从此失去圣眷,他也就失去了未来的价值,这是上面不想看到的。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我已收到令谕,此事需要这般处置……。”

  那位刘大人看了眼雅间门口厚厚的门帘,依旧还是放低了声音。

  此时天空中沉郁许久的厚重云顥,瞬间翻涌,银亮的电光刺破云层,发出惊天裂地的巨响。

  一阵瓢泼大雨,在极其短暂的预兆之后,倾盆而下,密集嘈杂的雨声,将雅室之中两人的对话,遮蔽得难以听清……。

  ……

  大周宫城,清和宫。

  甄老太妃的寝堂之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药草涩味,老太妃靠卧在榻上,身上盖着绫白软绸锦被,背后堆着厚软的背枕。

  寝堂中还出了服侍的嬷嬷和宫娥,还站着一身宫装,娉婷婀娜的甄芳青。

  卧榻前绣墩上,坐着一位穿青色九龙衮服的老者,正是退居深宫的上皇永安帝。

  甄老太妃无力的挥了挥手,身边的贴身嬷嬷,还有几个服侍的宫娥,都无声的退出堂外。

  老太妃又对身边的甄芳青说道:“青儿,你也下去吧,不要让人打扰,本宫要和陛下说说话。”

  甄芳青目光微微闪动,对着永安帝行礼后退出堂外,又让宫娥内侍轻轻合上厚重殿门,自己恭立在门口等候。

  寝堂之中,永安帝上前将甄老太妃身上的锦被,用手捻了一捻。

  永安帝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对于旁人来说,只是威严沉默,难测深浅的帝君。

  他只有在甄老太妃面前,才会露出这样少有的孺慕之举。

  甄老太妃目光柔和,说道:“陛下,本宫离开金陵老家已六十余年,家中长辈兄妹都已亡故,甄家后辈见过的没有几人。

  即便如今当家的那位侄媳妇,本宫都从未谋面,只有芳青从小在我膝下教养,我将她视为己出。

  这世上我最至亲之人,除了陛下,便是这丫头了。

  当年孝元皇后薨逝,本宫何等福泽,得先帝垂爱,托付抚育陛下,这是本宫一生最大的荣耀。

  这十几年时间,陛下退居深宫,幽恍岁月,但本宫懂得陛下心有戚戚,感伤难消。

  本宫也活不长了,有些话在心中藏了许久,如今就算犯忌,惹陛下不喜,我也把它们都说了。”

  永安帝微笑道:“老太妃不要说这样的话,上了年纪总难免病症,有太医护持,多将养些日子就是。

  朕今天就是来和太妃说话的,太妃想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好顾忌的。”

  甄老太妃神情柔和,似乎在回想着什么,半晌才说道:“当年,陛下诸子之中,吴王惊才绝艳,文武双全,皇室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首节 上一节 411/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