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33节

  这次皇上加赐的爵产,包括城东郊几百亩上等良田,还有城中几处旺铺,城西一处三进小院,都是极不错的产业。

  我们估算着就算自己家不经营,都租出去,一年也能收回四五千两租金,这还是低估的,加上琮弟在辽东的产业,满府怎么都是用不尽的。”

  贾琮这次在金陵建功,嘉昭帝加赐五百石爵产,之后又赶上贾赦的丧事,所以他一直没有时间去关注。

  贾琮的鑫春号每年赚到的金银,远胜伯爵府名下爵产所出。

  加上爵产都是用于伯爵府日常开支,他便做了甩手掌柜,都交给迎春归置处理。

  迎春自从当了贾琮的家,她性子内敛细密,耐心比寻常人都强,对这些家务产业之事,虽不是凌厉迅捷,但却不厌其烦,事事妥当。

  特别是府上的这些爵产,都是自己的琮弟,在外头闯荡拼杀得来,迎春心中更加珍视,想着一定要妥当处置,不能耗费了兄弟的心血。

  所以才让家里姊妹中最明白世道经济的宝钗,和她一起去巡视筹谋。

  贾琮听迎春说新赏赐的五百石爵产,一年竟能产出五千两收入,心中也有些意外。

  因为他在辽东的一千石爵产,都是辽东上等的庄子和良田,一年的收成也不过是五千两,加上必要的损耗,最终还不到五千两。

  而这次嘉昭帝加赐的五百石爵产,都在神京城内外,数量虽然只有一半,其价值却已超过辽东的千石爵产。

  贾琮说道:“这些事情二姐姐处置就好,城里那几处旺铺,可以让封嫂子去看看,如果能用在鑫春号新铺就用,用不上都租出去。

  这样二姐姐多省心些,坐在府上收银子就成了。”

  两姐弟又说了些闲话,迎春又说道:“昨儿二嫂突然来我院子串门,提到琏二哥承爵的事情,至今宗人府那边都没动静。

  我看二嫂的神情有些焦急,我也看出她的意思,她知道琮弟在官面上人脉多,她自己有些顾忌,不好向你张口,这是想让我传话呢。”

  贾琮听了迎春这话,神情微微一凝,前段时间闹赐婚风波,接着便是贾赦身亡,赐婚夺情,两府大办丧事,诸般事务蜂拥而至。

  实在让贾琮有些应接不暇,哪里有功夫去关注无关紧要的事。

  对贾母和整个荣国府来说,贾赦的爵位传承,便是最重要的事。

  但对贾琮来说却是最无关紧要,所以被他下意识忽略,也懒的去理会这等破事。

  当初他在辽东立下战功,嘉昭帝授意宗人府,弄了一出改立世子的把戏,虽贾琮对荣国府的爵位,从来都不感兴趣。

  当时他远在辽东,虽没亲眼见到贾母的反应,但可以想象得出来,自己在贾母心中,多半就是图谋不轨之人。

  他这样猜测不是没有根据,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形,黛玉和探春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书信言辞殷殷,劝说自己放弃世子之位。

  他可以想象得出来,皇帝弄出的改立世子之说,在贾府引起了多大风波,贾母对自己的厌弃排斥,该是多么强烈。

  所以,对荣国府那早失去根底,却被老太太视同拱璧的爵位,让贾琮有些嗤之以鼻。

  ……

  此刻,他听了迎春的话,便明白王熙凤为何不直接来说,却让迎春传递意思。

  王熙凤这种鬼精之人,必定觉得当初改立世子之事,自己被整个贾家抵触,心中必定心存不满,所以没敢来碰自己的钉子。

  但迎春提了这事,贾琮总要说的,毕竟迎春和贾琏也是同父兄妹。

  说道:“二嫂有这种担心,也是情有可原,大老爷的丧事已过七七四十九日,按照常理来讲,宗人府早该下诏书,让琏二哥继承爵位。

  现在这么久都毫无动静,有了什么变故也说不准,但是我和宗人府素无来往,具体也想不出什么原因。

  况且,爵位承袭,归根到底,都要经过圣上御准,宗人府才会下诏遵行,如今宗人府没有动静,多半是宫中还没来得及核准。”

  此时,贾琮想到的是,嘉昭帝明知贾赦涉及盗运火枪,却因出于夺情赐婚的需要,对贾赦的罪责隐忍不发。

  但以为嘉昭帝的性情,绝对不会就此偃旗息鼓,多半会让人继续查探此事,这种情况之下,他怎么会让贾赦的爵位顺顺当当传承。

  如果自己估计没错,贾琏想要承袭爵位,只怕要生出许多波折。

  但是,他这些推断大犯忌讳,却不便和迎春讲明。

  ……

  荣国府,梨香院。

  宝钗和迎春从城外回来,并没有入东府,而是直接回了梨香院。

  薛姨妈见了女儿回来,随口问道;“这一大早,东府的二姑娘就来叫你,这是去忙什么了?”

  宝钗回道:“琮兄弟得圣上加赐一批爵产,二姐姐如今管着家,谋划归置这些新添的产业。

  他知道我们家有许多生意,就拉了我一起出府,巡视这些新赐的铺面和田产,让我帮忙出些主意。

  薛姨妈嫁入皇商之家,半辈子熏陶,对这些财货之事素来上心,听了女儿这话,眼睛一亮。

  说道:“我只知道这次琮哥儿又立了功,皇上赏了一些产业,却不知这些东西都在神京地界,那可是金贵的很了。”

  宝钗微笑道:“妈,散的东西值不值钱倒是其次,圣上对琮兄弟如此优容,才是最重要的,说明圣上极看重看他。”

  薛姨妈见女儿脸上的喜色,微微皱了皱眉头。

  突然薛蟠掀开门帘进来,笑道:“妹妹如今也是能干,居然这么得迎春姑娘看重,那可是件大好事。”

  薛姨妈见薛蟠满脸红光,呼吸之间一股酒气,皱眉骂道:“你又去那里浪荡,灌了一肚子黄汤,弄得一屋子酒气。”

  薛姨妈嘴里骂着,一边对丫鬟同喜说道:“去弄一杯醒酒汤给少爷,要快些,热热的。”

  回头又问薛蟠道:“怎么得了二姑娘看重,就是大好事了,你这是什么理。”

  薛蟠笑道:“妈你怎不知,如今迎春姑娘不同往日了,可是东府的大小姐,人家如今当着伯爵府的家。

  如今两府上那个不知,贾琮对这个姐姐言听计从,说什么就是什么,妹妹得了迎春姑娘看重,你说说是不是好事。”

  宝钗见自己哥哥话语暧昧,还对自己使眼神,那里不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俏脸一下便红了,站起身就要进里屋。

  薛蟠连忙叫道:“妹妹你别走啊,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说,不能听的,哥和你保证,哥今天说的好话,你保证爱听。”

  宝钗愈发脸红,说道:“你有什么好话,我才不稀罕听。”

  说着便掀了门帘进了里屋,其实宝钗想听哥哥说些什么,甚至可能是爱听的,只是实在不好意思呆着。

  薛姨妈也不管宝钗离开,只对薛蟠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也是白琢磨,这都是没影的事。”

  薛蟠嚷道:“妈你这话说得,我们妹妹这样的人物,难道还配不上贾琮。”

  门帘后的宝钗听了这话,一颗心噗通跳动,不知道自己哥哥后面要说什么好话……。

  薛姨妈皱眉扇了扇薛蟠的酒气,说道:“这种事不是样貌配得上就成,琮哥儿这样的,成个亲都要宫里赐婚,咱们家这点根底指望不上。”

  薛蟠颇为上心的说道:“妈你是不知道,最近我也结交了些勋贵子弟,平时吃酒聊天,长了不少见识。

  知道这世上的事,要想成就总需变通,妈你也不要总是老脑筋,要是妹妹对上了琮兄弟,碍于门第之说,也不一定既要做正房。”

  门帘后宝钗听了这话,也猛然一愣,再想不到哥哥说出这样的话。

  薛姨妈气得满脸通红:“你这个混账东西,在外面不知结交了什么挨千刀的,灌了几杯黄汤,竟让自己妹妹给人做小,瞧我不打死你!”

第484章 宿命皆颠覆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见薛蟠酒后胡言,竟让妹妹给贾琮做妾,气得火冒三丈,拿起桌上针线篮里的鞋样,就往薛蟠脸上抽。

  薛蟠脸上挨了一下,抱头鼠窜躲避,叫道:“妈呀,我可不是胡咧咧,我是为了妹妹好,你等我说完再打也不迟。”

  薛姨妈骂道:“你放屁,就你刚才说的话,这还叫为了你妹妹好。”

  薛蟠说道:“妈,儿子这么说也是有原由的,你和妹妹都在内宅,并不知外面人的说法。”

  薛姨妈骂道:“外面那个杀千刀的,还能教你让自己妹妹做小,有你这样做哥哥的。”

  薛蟠混不吝的赔笑:“妈,我刚才说吐噜嘴了,都是我不好,你是不知道,外面的人都怎么说贾家人的。”

  薛姨妈奇怪道:“你嘴上不把门,怎么又和贾家人有关系了。”

  这时同喜端上醒酒汤,薛蟠接过一口气喝完,说道:“儿子认识了几个勋贵子弟,像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人。

  这些日子经常聚宴交谈,很是爽快,这些人多少有些见识,儿子听了也觉大有道理。

  他们都说如今神京勋贵子弟中,最出色的就是琮兄弟了,文武全才,十四岁就做了世袭罔替的伯爵,立国近百年找不出第二遭。

  这次他在金陵立功,皇上虽没给他晋爵,但是却给他的府邸抬升一等建制,这是多大恩宠,他们都说下场贾琮再立功,必定还要晋爵。

  妈你看看他才多大,明年不过才十五,冯紫英他们说,像贾琮这种能为,这种升官的速度,二十岁前做不得国公,怎么也能混个侯爵。

  他们说如今是太平盛世,不像太祖皇帝那会,需要灭国开疆,怎么都出不来公爵,侯爵就已经是顶了天了。

  我们家要牵上贾琮这样的人物,以后在神京还不是得横着走,说不得以后还能再回金陵呢。

  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妹妹早就相中人家,你又不是不知道……。”

  薛姨妈听说贾琮将来能做侯爵,心中也猛然一跳,要是真有那么一天,那可真是不得了,他才多大年纪。

  不过儿子说破了天,也没让自己女儿做小的道理。

  薛姨妈咬牙说道:“就算琮哥儿再了得,我们薛家的姑娘,也绝不止于此,下次还要胡说,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薛蟠突然冒出一句:“妈,你说皇后才是皇上的正妻,皇上的贵妃其实也就是妾……。”

  薛姨妈听了薛蟠这疯话,吓了一跳,连忙走到门口看了一眼,没发现有人经过,才松了口气。

  回头抓起桌上的鞋样,照着薛蟠的脑袋又抽了一记:“你这不省心的玩意,这种话也能说出口,也想像宝玉那样,被宗人府的人找上门!”

  薛蟠也一下醒悟过来,似乎被吓到,脸皮抽搐了一下,连忙住了嘴,转而又叫道:“同喜,再给爷来一碗醒酒汤。”

  ……

  他又对薛姨妈说道:“妈你别生气,儿子以后不敢乱说了,不过你也听儿子一声劝,可别和姑妈搞什么金玉良缘的事。

  万一弄假成真,真把妹妹嫁给宝玉那货,可就真糟糕了。”

  薛姨妈皱眉道:“你不要太好高务远,琮哥儿是不错,不过咱们也够不上那高枝,宝玉那里就差了,他是荣国府的嫡子,你姑妈的血脉。

  又是这样的样貌人品,贾家除了了琮哥儿,哪个还能比得上他。”

  薛蟠不屑的说道:“以前外头都说他什么衔玉而生,多少有些奇异,外面那些公候小姐,可能还真有些稀罕他。

  不过如今他的名声可臭大街了,哪个还会理会他。”

  薛姨妈听了吓一跳:“你说什么胡话,宝玉不像你到处浪荡,他都是乖巧得很,大门都不出的,那里来的名声臭大街了。”

  薛蟠有些幸灾乐祸的笑道:“妈你平时都在家里,真是不知道如今外头的行情风向。

  我那些朋友都说,豪门子弟,在外面胡混,哪怕喝酒打架,只要不闹出人命,都不算什么,左右花些银子罢了。

  宝玉他倒是大门不迈,可这小子开口就骂太上皇是蠢……。”

  薛蟠好不容易,把那要命的字眼咽了回去,端起同喜送来的醒酒汤,又猛灌了一口。

首节 上一节 43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