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78节

  但最终却因为形势所驱,变成既定事实,就不知该让人说什么了,终究又能怪谁。

  探春作为二房的姑娘,听了这事心中有些黯然,她心思细腻精明,听了贾琮叙说当时情形,那里还看不出其中根底。

  以三哥和老爷之间的投缘默契,老爷提出搬去东路院,三哥一定会出言劝阻。

  如果不是太太出言挑衅使坏,三哥哥怎么会心生忌惮顾忌,对此事不愿说话,事情又怎么会变成这样。

  贾琮看了探春的神情,能猜到些她的心思,说道:“三妹妹不要多想,东路院原也是大老爷的住处,本就是从荣国府隔断出来。

  大老爷居住时花了不少心思,房舍精美整齐,并不算很差。

  我会和二嫂合计一下,将东路院重新修缮扩建,让老爷住得舒服些,也算尽了我们的心。”

  探春有些欲言又止,说道:“三哥哥,太太她……。”

  贾琮微笑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也不算奇怪,这样也好,以后也少些是非,阖家安稳都有好处……。”

  探春听了这话,心中领悟,三哥哥说以后少些是非,那是心中已生出警惕,太太那些心思那里能瞒得住人的。

  ……

  荣国府,宝玉院。

  这几日荣国府里外乱哄哄的,先是贾政和王夫人搬出了荣禧堂,接着又说还要搬到东路院。

  后来王夫人突然病倒了,竟一时都下不得床……。

  这种荣国二房颠覆性的消息,自然对宝玉院里震动极大,院里上下都有些人心惶惶。

  如今荣国府彻底变了天,早年东路院的庶子,翻身成了荣国之主,对西府数百家奴真是惊天动地。

  于是,见风使舵的,试水下河的,观望筹谋的,不一而足,人人都想趁着府上变天,找一个好的踩脚点,也好顺势攀个高枝。

  比如当年和柳嫂子在西府厨房一起干活的婆子们,这些日子都是见缝插针想往柳嫂面前凑。

  只是东府门禁规矩森严,她们连东府的门都进不去,更不用说找柳嫂讨好走门路了。

  那柳家丫头倒是每日来西府,这些婆子拐弯抹角找机会见了,柳大姑娘叫得也很响亮,只是人家虽斯文有礼,却根本不接话茬,更不会上当。

  这些天西府家奴这类钻营之举,屡见不鲜,日见频繁,蔚然成风,四下里都有些乱糟糟的。

  但宝玉院里的丫鬟婆子却不在此列,并不是她们的品行有多少高洁,而是因为他们是宝玉的奴才。

  宝玉是老太太和太太的掌上明珠,是荣国府的无双凤凰,在府上的少爷小姐中最是得宠。

  所以宝玉房里的丫鬟奴才,在荣国家奴中似乎也高人一等,哪家生子进入宝二爷房里,都像是光宗耀祖一样。

  但正因为如此,宝玉房里奴才都已打了二房的烙印,即便是想要洗白都是不行的。

  所以,荣国府换了正主子,他们这一桩反而不利,他们想学别人那样,卖主求荣,另攀高枝,也是万万不能的。

  宝玉手下的奴才,有一个算一个,不仅都是家生子,而且没有那个不是人精,不然也不能钻得进宝玉院里。

  他们都知道最近太太病倒了,据说是生生气病的,因为太太觉得是东府的琮三爷,抢走了二房的爵位和家产。

  虽然并没有闹到明面上,大概在太太心中,贾家二房和大房已势同水火。

  虽然老爷和太太如今搬出了荣禧堂,和以前相比已经失了势,但这只是相对于东府而言。

  对宝玉房里这些丫鬟婆子来说,太太依旧是太太,依旧可以轻而易举要他们的小命,所以那个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即便如此,除了袭人、麝月等几个真正死心塌地的,其他人心中多少都有些摇摆慌乱。

  ……

  这几天因王夫人要搬出荣禧堂,毕竟自老太爷去世,贾政夫妇在荣禧堂已住了十五年之久,积累下的家当颇为繁复。

  林之孝家的安排人手,花了两天时间才搬空了东西,因王夫人突然卧病在床,又调了不少手脚麻利的丫鬟,去王夫人暂住的偏院归置东西。

  这日一大早,袭人和麝月两个大丫鬟,都去了偏院帮忙整理。

  宝玉因北静王一要紧姬妾没了,也大早过府道恼去。

  院子里只剩下秋纹、碧痕两个大丫鬟,宝玉等人刚出门,这两人也携手不知去了那里。

  另一个檀云因母亲生日被接了出去,其他几个粗使丫鬟见宝玉等不在,想着也使唤不到他们,各自也溜出去玩乐。

  等到宝玉从北静王府回来,发现房里空荡荡的,除了院子里几个洒扫洗衣的婆子,小丫鬟们竟一个不见。

  宝玉这人虽然富贵懒散,不懂深浅,但对房里几个俏丫鬟,从不会太过苛待,甚至有些放纵,如今见她们都不在,虽有些烦闷,也并不气恼。

  正觉得口渴,连叫了两声,竟没一个人答应,院子里洒扫的婆子倒想进屋伺候,被宝玉嫌弃的打发走了

  他便自己拿了茶杯,从放热壶的竹篓中倒水,听到后面有人说道:“二爷仔细烫了手,还是我来吧。”

  宝玉听到吓了一跳,手中的茶杯已被人灵巧的接过,那人麻利的从热壶中倒水,递给了宝玉。

  宝玉见倒茶的是个粗使丫鬟,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裳,容长脸面,细巧身材,相貌清秀。

  宝玉问道:“你也是我屋里的人吗,你叫什么名字,我怎么从没见过你?”

  那丫鬟回道:“我叫小红,平时只在后院做杂活,从不做二爷屋里的事,二爷不认得我不奇怪。”

  宝玉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其实他不认识小红,完全是因为小红虽也清秀,但并没有出众的颜色。

  所以小红在他房里应差,也有一段时间,他却视而不见。

  如果她生得晴雯那么俏,五儿那么美,宝二爷肯定早就认识她了。

  ……

  这时外头传来脚步声,正往里屋而来,小红脸色微微一变,急忙出了屋子。

  看到秋纹和碧痕回来,脸上神色不怎么好看,见了小红从宝玉屋中出来,两人都是眼睛一瞪,碧痕更是独自跑到屋内东看西瞧。

  没过一会儿就出来,对着秋纹摇了摇头,说道:“宝二爷说自己刚回来。”

  秋纹听说房里只有宝玉,脸色变得更加刻薄,说道:“看来我们倒是回来早了,晚些回来才得了你的意,说不得还做了好事。”

  小红脸色一白,说道:“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方才丢了帕子,正在前头找。

  宝二爷叫了几次吃茶,因都没人应答,我才进去倒茶,正巧遇到姐姐们回来,并没什么好事。”

  秋纹见自己才说了一句,小红便毫不示弱回了一句。

  心底的火气便冲了上来,因为她今天心情很不好。

  如今荣国府变了天,换了家主,秋纹和碧痕虽是宝玉的一等大丫鬟,但比起袭人和麝月的忠心和眼界,还是次了一等。

  那两位对宝玉死心塌地的,而且看出即便贾琮承袭了家业,以他和老爷的情义,二房就算失去了尊贵,也必定不会失去富贵。

  秋纹和碧痕被周围人影响,虽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但还是缺了一些心性,已经按耐不住躁动

  虽不敢去另攀高枝,但是多少也动了一些杂念。

  她们首先想到就是五儿,当年五儿因为体弱,并没有在府上应差,只是在厨房帮忙做些杂活。

  秋纹和碧痕来往厨房办事,大家也算有几面之缘,彼此都算府上的老相识。

  如今大家都是丫鬟,可是五儿居然被贾琮派来协管西府家务,在贾琮眼中何等心腹,已经不言而喻。

  当下西府的家奴,见了这个当初在厨房帮工的小丫头,都要尊称一句柳大姑娘,把秋纹、碧痕之流嫉妒到死去。

  她们虽没有另投明主的胆量,但和昔日的老相识熟络关系,将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却是无妨的。

  所以,今天趁着宝玉出门,袭人麝月一早去了王夫人偏院帮忙,秋纹和碧痕便趁机去了凤姐院去见五儿。

  ……

  因五儿白天都跟着王熙凤料理西府家务,王熙凤在院里拨了一间屋子,给五儿闲暇时歇息。

  当年五儿只是厨房的打杂丫头,秋纹碧痕早已是令人羡慕的宝玉贴身丫鬟,如今时过境迁,荣辱颠倒,天壤之别。

  好在五儿虽然风光,却半点架子没有,还如当年一样和气有礼,只是对她们递过去拉拢的暗话,半点不接话茬,双方都隔着距离。

  秋纹和碧痕也不傻,知道五儿虽表面和气,心里并没把她们放心上,而且还有意疏远关系。

  归根到底不就是她们是宝玉的丫鬟,是二房盖了戳的人。

  如今那个不知太太病倒的原因,因为太太的缘故,宝玉和琮三爷是笼不到一块的两个人。

  琮三爷的心腹丫鬟怎么可能待见她们。

  秋纹和碧痕一番钻营的心思落空,心里自然极度不爽利。

  刚才又被小红软顶了一句,再加上小红只是个三等粗使丫鬟,碧痕倒还好,秋纹却压不住积了半天的邪火。

  对着小红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不去做你的粗使活计,趁我们都出门,你就去做这个巧宗,打量我们都是死人不成。

  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碧痕见秋纹骂开了,便在一边帮腔:“明儿端茶送水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她便是,咱们都散伙了,就留她一人得意。”

  两人正吵的起劲,小红气得俏脸通红,只是又不会开口骂人,一口气憋在肚子里,好不难受。

  宝玉出门说道:“你们方才都不在屋里,都出去逛也就罢了,怎么一回来还吵起来,都是我平时宽着你们,你们就这样由着性子闹。”

  秋纹和碧痕见宝玉出来说话,这才止住话头,小红趁便就进了后院躲风头,又出了后院小门,因心情羞恼不已,在园子僻静处闲逛。

  走到一处假山旁边,突然听到上头有人说话。

  “二嫂,我要把东路院北边的院墙拆开,把老爷的梦坡斋书屋,还有左近一块地界都围进去,还要起新起几座院子。”

  “三弟,那东路院的地界就比原先大了近一倍了。”

  “老爷既然要搬过去,总要让他住得称心些……。”

  小红抬头看去,见假山上站了两人,正向远处一处房舍眺望,一人正是二奶奶,另一人神清骨秀,俊朗夺目,正是东府的琮三爷。

  小红又听王熙凤说道:“三弟倒是有心了,昨日你让五儿传话,我就让旺儿去西市,找了往年给西府翻修花园的泥瓦头。

  让他们报了砖瓦行市价码,还有三弟要的西府家奴的花名册,也都齐备了,眼下就能拿给你瞧。”

  王熙凤说完就要下台阶,贾琮说道:“二嫂如今不方便,还是不要来回跑,叫个人跑腿吧。”

  王熙凤听了觉得有理,目光一转便看到假山下的小红,问道:“你是那房的丫头?”

  小红笑道:“二奶奶有什么事情要使唤我吗?”

  王熙凤见她清秀干净,说话灵活,也笑道:“我今天出门没带丫头,这会子想到一件事,要人去传话叫人,不知你干不干得了?”

  小红看了一眼王熙凤身边的贾琮,连忙说道:“奶奶尽管吩咐,我一定把话带到。”

  王熙凤说道:“你去我的院子,去叫你平姐姐拿外头屋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的一卷册子,还有两张散写的纸,立刻到我这边来。”

  小红忙说道:“二奶奶放心,我这就去传话。”

  王熙问道:“你是那个房里的?我使唤你办事,回头你主子找你,我好替你分说。”

首节 上一节 478/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