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80节
那日王熙凤和贾琮站立的假山石,这几天经常有个小丫鬟在附近溜达。
有时还会爬上那块假山石,向外眺望,能看到远处东路院正在拆墙改建,有很多搭木垒砖的泥瓦匠在忙碌。
小红这几日经常鬼使神差般往这里逛。
那日琮三爷和二奶奶就在这假山石上说话张望,小红以为他们会再来,可过去好几天都没遇上。
小红自己都不清楚,她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难道二奶奶赶巧使唤了自己一次,自己还能从此就被赏识,不用再在宝玉院里被人欺负受气?
她虽然正当妙龄,见识不多,但日常受自己爹娘教导点拨,知道世上事没有毫无来由的,想入非非可是要不得。
本来她爹娘都是荣国府内外院管家,这等位份在荣国府奴才中数一数二,她是爹娘唯一的女儿。
按她爹娘的根底,本不用她去做个没脸面的差事。
但她偏偏却被安排到宝玉院里,做个打杂的三等丫鬟。
她自然知道爹娘的用意,他们家已做了几辈子奴才,自己爹娘不想自己还是个奴才命。
因为宝玉自小亲近女孩,并在老太太面前讨了话柄,凡是他房里的丫鬟,到了一定年岁,都要放了奴籍出去自行婚配。
虽然往年宝玉房里,也有丫鬟犯了事,不仅没自行放出府,还被二太太随便配了府上小厮。
但是只要不犯事情,平日里笨笨傻傻一些,不惹太太厌烦,宝二爷这话还是管用的。
她爹娘目光长远,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打发她去宝玉院里做个三等丫鬟,熬上几年就是自由身子。
他们希望她将来能嫁给正经男子,生下的孩子再也不是奴才,还能像府上的哥儿一样,写字读书进学,那才是几辈子都挣不来的体面。
小红日常听父母那些圆滑的处事道理,也觉得他们的说法总是没错的,只要在宝玉后院喂鸟、浇花、洗衣,安安稳稳就能挣到一个正经出身。
……
本来一切都还算顺当,没想到那日宝玉要吃茶,刚巧身边没有丫鬟,她不过是顺手去服侍了一回。
没想到就被秋纹和碧痕这么羞辱,骂得还如此不堪入耳,大家都是府上奴才,她们两个凭什么能这样肆无忌惮,她心中不服。
她们将宝二爷看得是个宝,就觉得人人都想要去踩这个高跷,明公正道连个姑娘都没挣到,就对别人日防夜防起来,也不嫌寒碜。
她们不过是自己眼窝子浅,宝二爷俊俏和气,虽也不错,但却不是这府上最本事的,也不是最出色的,还能每个丫头都稀罕他。
可是倒茶这事已经出了,还被秋纹碧痕闹开了,她日常听多爹娘说府上的世故冷暖,自己度量这事也很难善了。
宝二爷虽不会说什么,但是架不住秋纹碧痕这两张破嘴,小红听说她们都在太太跟前行走,太太高兴了还能赏她们几件衣服。
这关系可是比自己近太多了,这两个的性子可不是善茬,必定是会在太太跟前说自己的瞎话。
自己因此被坏了名声,以后在宝玉院里,可是再没好日子过了,连带爹娘都要丢脸。
小红可是知道不少事情,当初太太房里的金钏儿,和宝二爷说了调笑的话,就被太太打了耳光,还要撵出府去。
金钏儿气得去跳井,要不是被琮三爷救了,小命都折进去了,想到这事小红有些毛骨悚然。
自己一个外院三等丫鬟,跑到房里给二爷倒茶,被秋纹碧痕一搬弄是非,以太太一贯的古怪心思,必定以为自己要勾搭宝玉。
听说太太最近脾气很不好,搞不好自己会被弄得像金钏儿一样。
小红因为这个越想越怕,又不敢和爹娘去说,免得还要被斥责一顿,又一时找不到出路。
这才会鬼使神差一般,每日没头没脑的往假山石这边跑……。
……
她虽然从没和贾琮说过话,但是她感觉三爷看她的眼神很温和,有些暖暖的,让人心里牢靠。
二奶奶听说是个泼辣的性子,但是和自己说话时爽利大气,虽让自己跑腿做事,并没有作践低看自己。
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溺水的,想在要命关口,抓住哪两根稻草。
她正在假山石下闲逛,百无聊赖踢着地上一颗小石子。
突然听到前面传来脚步声,她抬头一看,正见到贾琮缓步而来,步履清健,袍服衣角随着寒风微微翻卷,说不出的贵气俊俏。
看他正朝着这假山石而来,小红脸上生出惊喜,一双清粼粼的眼睛微微闪亮。
……
贾琮今日本不会来西府,但是上午林之孝特地到东府传话。
说是镇安府推官来了府上,因临近年关,府衙照例翻查世家家谱名录,让府上提前从祠堂取出家谱,明日官府要上门核对。
因为涉及到祠堂家谱,即便林之孝这样的管家,也没有权利决定。
往日这种事都是贾琏应对,如今贾琏被发配辽东,贾政因为上衙也没在府上。
府上唯一能决事的男子,就只剩下贾琮,所以林之孝才特地到东府让他拿主意。
贾琮只好去荣禧堂见上门说事的推官,虽确定了翻查名录的时间,但翻查的内容却让贾琮有些古怪。
不过既然是官府办事,查的都是家谱上明面的记录,所以他也没放心上。
他说完了事情出荣禧堂,也没直接回东府,顺道去了那日来过的假山石,准备眺望一下东路院的改建进度。
刚走了近处,便看到山石下正站着个丫鬟,细条身材,清秀干净脸庞,半新旧的裙裳。
正是那日见过一面,宝玉房里的丫鬟小红。
贾琮脸上带出微笑,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他也不等小红回答,便走上山石的台阶,到了高处眺望东路院的改建状况。
只见那边正干的热火朝天,按眼下的营造进度,他预估除夕之前必定能完工了。
等到看清了情形,便又下了假山石,见小红还等在那里,神情有些微微局促,见了他脸上生出略显紧张的笑容。
贾琮微笑问道:“你怎么还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我看三爷身边没带丫鬟,怕像那天二奶奶那样,有事情找不到使唤的人,所以就在下面等了一会儿。”
贾琮听了小红这话,心中微微一动,早知道这小红心思灵巧,还真是名不虚传。
他想了想说道:“我还真有件事让你跑腿传话。”
小红一听脸上生出喜色,连忙说道:“三爷有事情,请尽管吩咐,小红一定能办妥。”
贾琮笑道:“你去传话给二奶奶,就说是我的话,让她今日找人取了祠堂里的家谱。
将家谱上近二十年离家走失的、入佛入道的都筛选记录成单子,明日镇安府上门翻查人口要用到。”
小红听了贾琮的嘱咐,脸上神采奕奕,说道:“我听清了,三爷放心,我会把话传到。”
明媚的阳光下,贾琮看着小红远去的背影,透着一股清晰的欣然。
他若有所思的微微一笑。
第515章 巨孽可觅踪
伯爵府,登仙阁东坡。
自从腊月以来,神京下了数场大雪,这边向阳的坡地上,石径树梢堆玉积琼,积雪还来不及化尽,四处明晃晃白皑皑。
数十株移栽二月的梅树,在瑞雪中竟次第开放。
寒蕊吐馨,沁人心魄,红的似火,白的似雪,花苞错落分布,虽无蔚然如云之势,却卓尔秀雅之气息。
黛玉一脸欣然,在盛开的梅蕊中穿行,她穿件红缎绉面雪貂鹤氅,火红的缎面在阳光下照耀下,反射着淡金光晕,显得异常隽美华贵。
贾琮知道黛玉自幼体弱,每到深秋隆冬,容易复发咳症,虽这几年身体已康健许多,但秋冬衣著保暖还是要紧。
这条上等的雪貂鹤氅,是贾琮用辽东顶级的皮裘,给黛玉量身定做,当初从辽东返回送她的礼物。
风帽上的雪白裘绒,在寒风中微微拂动,将黛玉绝美的俏脸,更衬得粉妆玉琢一般。
寒梅傲雪色艳绝,玉颜夺目胜三分。
东坡上种植的这些梅花,都是芷芍从蟠香寺后山落梅坡上,精挑细选的上好梅根,没想到移栽才两个月,便认了新土开花。
今天一早,雪雁去厨房取黛玉的雪梨燕窝羹,回来边说路过登仙阁附近,远远看到山坡上的梅花开了。
黛玉听了便兴致勃勃出来赏梅花,本来去了贾琮院里叫上他相陪,可巧他被林之孝叫到西府去了。
她便自己带了雪雁去了登仙阁东坡。
黛玉离家多年,幼年时在姑苏呆过几年,跟着父母看过几次玄墓上的梅花,从此便念念难忘。
如今远在千里之外,能够得见家乡的梅香蕊影,心中十分欢喜,多年积郁结的乡情,在这一刻也得以舒缓。
她正在赏心悦目之际,看到梅林那头人影晃动,仔细看去,心中欢喜,正是贾琮笑着过来。
贾琮从东府回来,本来顺道去黛玉房中坐坐,听紫鹃说黛玉出门赏梅,便猜到她来了这里。
两人在梅林中漫步,遇到地上积雪,黛玉怕滑倒,便紧紧牵了贾琮的手,小丫头雪雁只在后头远远跟着。
地上雪光莹然,斜挑横疏的梅枝,投下一道道荫影,透着一股异样的静谧和悠然。
贾琮握着黛玉的小手,只觉柔滑无骨,纤纤指尖有一丝清凉,他忍不住微微握紧了些。
鼻翼被某种温柔清润的甜香包围,分不清是梅蕊的馨香,还是黛玉身上的芬芳。
黛玉说道:“我还记得当初,也是在腊月里,三哥哥去赴楠溪文会,做了那首咏梅,从此便在神京闯出名望。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那年在荣庆堂上,老太太等人好奇,还让我把这首词念给她听。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当初三哥在东路院吃苦,却从未就此沉沦,不正是百丈悬崖生孤梅。
我第一次读到那词,便知三哥哥将来必定不凡。
如今看来倒是没错的,三哥哥和这梅花有缘,这会子刚承袭荣国爵,东坡上的梅花刚刚就开了,倒像是真的来报喜一般。”
贾琮笑道:“玄墓山的梅根今年才种下,入土还不够深,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梅根扎得更深,花开得必定比今年更盛!”
黛玉幽幽说道:“我也只能在这里看看老家的梅花,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一趟扬州姑苏,再上一次玄墓山。”
贾琮哄道:“这还不容易,那天我陪你过去就是,走水路不到十天能到了。”
黛玉一脸不信,说道:“三哥哥又来哄人,你每年东奔西跑的,一年到头家里都没呆过久,还会记得带我回南边。”
贾琮笑道:“今年是不行了,那就明年,再不行就后年,总之三年后我一定带你回南边一趟的。”
黛玉笑道:“你许不了诺,就不要信口开河,一锤子就打到三年后了,指定是骗人的话,你倒说说为什么出来个三年。
你要说出个道理,我就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