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89节

  匣子中还有一张淡蓝色的薛涛笺,上面写了两个短句,字体秀丽,引人遐思:深巷烟火思浮生,一江春水怨别离。

  龄官能想到这匣子的来历,贾琮自然也能想到,他心中微微叹息,下意识摸了摸腰上那条虎纹玉板革带。

  ……

  贾琮让晴雯、英莲、龄官等按签子取了礼物,到园子里给黛玉、探春等姊妹送去。

  自己和迎春带了其他礼物,一起去西府送人,可不能白费了曲泓秀和秦可卿一番心思。

  两人出了东府,从夹道的小门入西府,路过梨香园附近,看到园子门口丫鬟婆子常有进出,显得有些繁忙。

  人群中的金钏见到贾琮和迎春,连忙过来行礼,贾琮问道:“今日姨妈家怎这样热闹起来?”

  金钏说道:“今日薛家二老爷启程回南省,马车路过家里,特地停了一会儿,过来和太太姑娘道别。”

  那日贾琮和薛远在荣庆堂一番交谈,薛远干练明快,见识宏愿,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既然路过门口,知道他要启程回南,不相送一下,未免显得有些失礼。

  于是取了送给宝钗的礼物,让金钏拿了,让迎春先去贾母处送礼,自己和金钏进了梨香院。

  两人穿堂过屋一会儿,便听到前面传来清朗的话音,贾琮听出那正是薛远的声音。

  只见薛远身边跟着个眉眼清秀的少年人,举止安静腼腆。

  薛远身边还跟着薛姨妈、薛蟠等人。

  众人见到贾琮突然出现,都有些奇怪。

  贾琮笑道:“我从金陵带了些家常礼品,要送给宝姐姐,刚巧听说薛家二老爷要回南省,特来趁便相送。”

  薛远听了连声道谢,两人又说了些后会珍重的话语,贾琮便和薛姨妈等一起,将薛远父子送出梨香园后街大门。

  后街上已依次停了三辆马车,薛远父子上了第一辆马车,贾琮看到第二辆马车帘幕掀开,薛宝钗踩着马札走了下来。

  宝钗见到贾琮微微有些奇怪,不知他今天怎么突然来梨香院,不过她看到金钏手上捧的东西,便猜到贾琮是来找自己,心中也是高兴。

  她的堂妹自从到了神京,便受了风寒,因在病中,一直都在车中避风,所以宝钗才会入车中和她道别。

  贾琮听到那车中,传出清丽动人的话音,都是些惜别之言,言辞文雅,软糯清脆,十分动听。

  那掀开的帘幕后,露出一张天姿国色的脸庞,宛如萧瑟冬日中一抹绝艳的清光,让人心神微颤。

  车中人也看到自己伯母身边的少年,玉树临风,姿容隽美,器宇清扬,恍如刹那幻象,心神震颤之下,车帘被她下意识慢慢放下。

  冬日的晴空下,车夫的马鞭一声脆响,似乎能震撼人心,车轮隆隆响起,缓缓驶出后街,远远的去了……。

  ……

  迎春带着绣橘,几个婆子抬着几箱礼物跟在后面。

  她们一路走来,皆能清晰感受,荣国府的新年气象已达到顶峰。

  从外院大门、仪门、各处正道,一直到内院各处游廊、偏厅、正堂。

  一路走来都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描金灯笼高照,即便是白昼,也点得两条金龙一般,到了夜晚会更加绚烂夺目。

  各处走动的丫鬟和婆子,都已经换上新衣,修整仪容,人人看起来都显得精神奕奕。

  整座府邸里外,都焕发出一股往年没有的勃勃生气。

  虽然贾母和王夫人等,对贾琮承袭的事情,有着各种遗憾、不愿、嫉恨。

  但是对外头来说,贾琮奉旨承袭,一体双爵,却是荣国府难得荣耀的大喜事。

  贾琮又将荣国府的管家之权,全部交托给王熙凤,如今这对叔嫂是利益同体,一荣俱荣。

  王熙凤不管是为人为己,都想趁着新年到来的关口,将荣国大房的威势全力抬升,不仅是向外人展示荣国大房正溯之位,更是做给家里人看。

  因此,她对今年府内的新年布置打理,力求端正富丽。

  并将前番时间整顿家务,开源节流省下的花销,全部抛在年节布置应酬上。

  当然,这一切作为目的,她事先都让五儿、平儿和贾琮说明过意图,并得到了贾琮的首肯。

  而且,贾琮抬举小红做了荣禧堂管事丫鬟,让林之孝两口子被王夫人撕掉的脸面,又重新捡了回来,从此对贾琮死心塌地敬服顺从。

  他们对王熙凤筹谋的诸般年节安排,更是执行十分到位妥帖,将整个荣国府年节气氛,粉饰得异常红火富贵。

  ……

  荣国府,荣庆堂。

  堂中摆了两个青铜福寿双全泰蓝镂空熏笼,里面燃着上等红泥炭和苏合柏香,温热芬芳的气息,四处流溢,温暖如春。

  堂上各处锦幔、彩屏、大红坐垫、斓绸靠背、红缎迎枕都换成一色全新,显得十分富贵喜庆。

  只是荣庆堂上显得有些冷清,只坐了贾母和王夫人相互闲聊,并不见王熙凤的身影。

  时到腊月二十九,到府走动的各家内眷亲朋,不减反增。

  王熙凤在内院最大的偏厅,摆了数桌流水席面,带着五儿、平儿,还有内院几个干净周到的婆子,应酬接待各家到访的女眷。

  贾琮因为还未娶妻,荣国府还没有正经的当家奶奶,这种年节女眷应酬,自然由王熙凤这个长嫂代劳。

  本来邢夫人是贾琮嫡母,原是最有位份,但她如今是个寡妇,自然不能抛头露面。

  王夫人如今连正经位份都没了,更加不能越俎代庖露面。

  贾母年高位勋,各家贵妇上门走动,只是到荣庆堂问安说话,入席赴宴之事,自然晚辈去应酬,她没有去陪客的道理。

  往年此时,王夫人是风光耀眼的当家太太,今年却被打击的七零八落,如丧考妣。

  所以,她也只能陪着贾母在荣庆堂说话,好歹在老太太跟前经常露个脸,等年后搬去东路院,连这样的机会都会不多了。

  “老太太,琮哥儿毕竟还年轻,家务事的弯绕纠葛哪里经过多少。”

  “原先宝玉房里的小红,占着她爹娘的势头,举止轻狂,做事懒散,宝玉房里的那些人,没有对她不恨的。”

  “我也是觉得这丫头实在不像话,这才把她撵了出去,没想到那丫头是个刁钻的,不知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竟然牵扯上琮哥儿。”

  “不然琮哥儿原本和她没一点关联,又怎么会把一个撵出去的三等丫头,突然升做了荣禧堂的管事丫鬟。”

  “大宅门里血气年轻的哥儿,爱些女色也是寻常事,但是被这等心术不干净取了便利,对琮哥儿名声也不好……。”

  ……

  贾母听了王夫人这话,眉头不禁一皱,王夫人把话说得那么露骨,她哪里不知道其中意思。

  不外乎是说林之孝的女儿,用了不干净的手段勾引自己孙子,所以才翻身做了荣禧堂的管事丫头。

  不过贾母虽在子孙上面偏心得厉害,但也不是完全老糊涂,她在内宅浸泡了一辈子,对男女情色之事见识不少,心中却不太相信这事。

  说道:“这人看人都是各有不同,你把林之孝的女儿撵出宝玉房里,自然有你的道理。

  琮哥儿偏偏就相中了这个丫头,必定也有他的思虑,他有一身封爵做官的本事,可不是个糊涂人,一个小丫头还能糊弄住他?

  那个小红我也看过几次,虽有几分清秀姿色,但不过中人偏上罢了,比起琮哥儿那几个贴身丫头,可是差了几等。

  这小子是个爱色的,大家族像他这样的子弟,我也见多了,他每天吃惯了珍馐美味,难道反而去找盘青葱豆腐去尝,这也是不通的。

  即便琮哥儿真的晕了头,被林之孝的女儿勾搭了,只要没闹出事情来,被抓住贼赃,旁人又能怎么样,不过是背后说些闲话。

  如今琮哥儿毕竟是家主,他不过是重用了一个丫鬟,我这个祖母无缘无故,出来驳了他的脸面,这事也不妥当。”

  王夫人听了贾母这话,心中懊恼不已,老太太如今也认了这小子的位份,竟然转头来维护起他了。

  前几日王夫人听说,贾琮让小红做了荣禧堂管事丫鬟,心中自然羞愤欲狂。

  但如今她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又有什么办法,最多也就在贾母面前提提小话。

  只是没有想到,老太太也见风使舵起来,不愿轻易理会这种事。

  这边王夫人心中正懊恼沮丧,突然堂门口挡帘掀开,迎春脸带微笑进来,身后的婆子还带着两个箱子。

  “老太太,鑫春号的曲大姑娘,帮琮弟准备了些年礼,其中不仅送给家中姊妹的,还特意备了一份送给老太太和太太。”

  贾母笑道:“琮哥儿倒是个走运的,找了这么个姑娘,不仅帮他在金陵守着生意,帮他赚银子,还懂得这些礼数,倒是个不错的。

  我记得上次琮哥儿从金陵回来,也带了几箱子礼物到家里分,他一个小子那里懂这些,必定也是那曲姑娘操持的。”

  迎春指着箱子中一部分礼品,说道:“太太,这一份是送给太太的,东西虽不富贵,却都很贴心,等下我让彩云帮你收着。”

  贾母在一边看着,笑道:“这曲姑娘倒是不错,连带让琮哥儿也知礼数起来。”

  王夫人在一旁心中更加别扭,觉得老太太这话说给自己听的。

  刚才自己还在老太太跟前给这小子下套,他这一回头就给自己送礼,倒显得自己不是东西了。

第522章 辽东生端倪

  嘉昭十四年,腊月二十九,夜幕低垂。

  这天到日落时分,神京又下起鹅毛大雪,不到一个时辰时间,到处都是白晃晃一片。

  虽然天色已暗,但宁荣街上不像往日时分,人迹空荡,而是人喊马嘶,气息沸腾。

  贾家东西两府也没像往日那样,这时辰早早各门紧闭,而是两处东角门都敞开着,管家带着许多小厮在门口忙碌。

  大批马队从遥远的辽东而来,运送着各种年节货物,最终停靠在东西两府角门口。

  去岁贾珍父子获罪,宁国府被削爵抄家,宁国府原先在黑山村八九处农庄,因属于宁国爵产,也被朝廷全部没收。

  荣国府在辽东也有八处农庄爵产,距离黑山村不过百里,因为此次贾琮降等袭爵,那八处农庄也被相应消减为六座。

  东西两府的农庄爵产虽都在辽东,但并不在一个地方,这次年底入京缴纳收成所得,却意外在同日前后到达宁荣街。

  ……

  伯爵府,外院偏厅。

  贾琮正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年谈话,这少年名叫周广成,是当年曲泓秀抚养的五个遗孤中一人。

  这五人分别是周广成、江流、王德全、刘平、宝珠。

  这五人之中,周广成、王德全曾被贾琮安排在神京城外香水作坊,学会了贾琮自创的香水提取技艺。

  刘平跟着英莲的母亲封氏,主持神京秀娘香铺的生意。

  鑫春号开始在江南发展,王德全被曲泓秀派去负责姑苏扬州两地鑫春分号。

  江流自小混迹市井,生性聪明机敏,擅长听信探秘,跟着贾琮作随身小厮。

  周广成在几人当中最胆大心细,做事也最具魄力。

  当年曾得贾琮吩咐,孤身入北静王府,做成了北静王府僭越诗一事。

首节 上一节 489/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