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00节
这其中自然有二姐姐当着伯爵府的家,让外人看了艳羡的缘故,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二姐姐有三哥哥这样的兄弟。
最近这些日子,好几家想给二姐姐提亲,可不就是看上了三哥哥身上的威势和前程……。
那夏姑娘又说道:“还听说府上有位前科林探花的小姐,虽是个闺阁千金,但姿容无双,满腹诗文,竟比寻常举子秀才还有学问。
这神京城内的闺阁俊秀,倒像是都汇聚到贾府来了,当真让人稀罕吃惊了。”
宝钗笑道:“夏姐姐当真是见闻广博,对家中姊妹知道如此清楚,迎春姐姐的确能干,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就已能掌管家业。
林妹妹家学渊源,更是很了不起,是闺阁之中难得的才女。”
夏家姑娘似乎谈兴渐浓,继续说道:“不说府上的姊妹,府上的各位兄弟也是不俗之辈。
早年常听说,府上有位衔玉而生的宝二公子,一贯在神京传为奇异,也不知是何等神仙般的人物……。”
王夫人正在和薛姨妈、夏家太太说闲话,突然听到衔玉而生的字眼,便一下子激灵起来,那可是自己一辈子最得意的话。
又听夏家姑娘夸宝玉是神仙般的人物,王夫人心里像是吃了蜜糖一样。
如今多少人都跟着宫中的圣旨,背地里说我的宝玉那些歪话,但终究还是有人懂得宝玉的好处。
这夏家姑娘年纪轻轻,却也不是个人云亦云的,她听了宝玉的奇异贵重,居然也觉得很有道理,也算是个有见识的。
蟠儿这孩子虽浪荡纨绔,却也是个有福的,竟比我的宝玉还多了些运气,让他撞上夏家姑娘这样的人物……。
探春察觉到王夫人看来的目光,只好附和道:“宝二哥不仅落地有奇异,对家中姊妹也是极好的……。”
……
王夫人在一边笑道:“夏家和薛家是上辈的故交,自然和我们贾家也算亲近的,你们都是同辈姊妹,又这么小年纪,也不用避嫌什么。
今儿既然到府做客,彼此只见个面也是好的,等我去叫宝玉过来,他是最好在兄弟姊妹堆里说话的。”
探春说道:“太太今早出院子时辰早,可能还不知道,今日史家大老爷和婶婶,带着湘云妹妹,到荣庆堂拜望老太太。
老太太便让人去叫老爷、三哥哥、二哥哥到荣庆堂见客,如今二哥哥估计还脱不开身呢。”
王夫人对夏家太太笑道:“这就是了,年节里各家亲戚走动多,那位史家的大老爷,如今承袭保龄侯。
他是老太太的亲侄子,正月十五必会过来问安,宝玉自然是要去待客的,好在来日方长,以后他们姊妹总有见面的机会。”
夏家太太是见惯了富贵的人,家里更是金银满屋,但是即便再富贵,也是没有正经官爵的皇商。
因此历来最羡慕人家官爵传家,听说贾家年节随便走动的亲戚,都是一个侯爵,心中不禁十分艳羡。
那夏家姑娘听了探春的话,突然说道:“我倒一时忘了,府上还有位最得意的公子,少年封爵,文武双全,书词之名震动南北。
是不是探春妹妹说的三哥哥。”
探春听夏家小姐将贾琮夸得出色,心中也是高兴,笑道:“正是这位三哥哥。”
王夫人刚才还因夏家姑娘说衔玉而生的话,觉得她是个有见识的,却没想到她又夸起贾琮,心里顿时膈应得难受。
不过转念又安慰自己,如今这小子名气可是不小,这姑娘便是听过他的风声,也是在常理之中,并不算什么。
夏家姑娘突然对母亲笑道:“太太,来时就听说贾门的府灯十分精巧,在神京城内很有名气,我想让两位姊妹带我去瞧瞧。”
一旁的宝钗听了微微一愣,心说如今未过正午,此时去看府灯,可是看不出多少绚丽,总要等日头细斜一些,才会多些赏玩意趣。
王夫人也是内宅中见过不少闺阁人物,在她眼里宝钗和探春,都算聪慧的女儿家。
可是这位夏家小姐和她们不过初见,却言语灵活,行事处处走在她们前头,心中也有主意,倒是有能为的女子,竟有些凤丫头的模子。
自己妹妹如真娶了这样的儿媳,管家理事就能多个好帮手,也是一桩福气,王夫人想到这里,心中对这夏家姑娘又高看了一眼。
王夫人笑道:“你们年轻姑娘家,便是要多走动,干陪着我们这些老的,有什么趣味,尽管去逛就是了。”
薛姨妈也说道:“如今时间还早,倒是可以去园子逛逛,宝钗估摸着开席时辰,带你夏家姐姐回来就是。”
……
薛姨妈话音刚落,这位夏家小姐就已起身,做事显得甚是利落,这让宝钗心中有些古怪。
她们母女此番赴约,其实就是两家相看家世,怎不听她半句提到哥哥,反倒把贾家姊妹兄弟说了个遍。
对宝玉和琮兄弟的来历,也知道得很是清楚,听着像是早有留心。
但宝钗虽生出疑虑,毕竟有些扑风捉影,心中做不得准,也由不得多想,便和探春陪着她出去。
三人各自带着贴身丫鬟,一路传廊绕树,在贾府花园赏玩四处悬挂的花灯,只是如今天亮着,远不如晚上点亮了绚丽。
在宝钗和探春之间,夏家姑娘似乎对探春更亲近,对她言辞颇为亲热,常常说些悠闲的话题,问些贾府上的轶事。
三人走了一会儿,夏家姑娘突然问道:“探春妹妹,不知家里那些地方悬挂的府灯最为精美?”
探春微笑说道:“家中老太太正居荣庆堂,老人家最喜欢热闹绚烂,自然是荣庆堂的府灯最为精美。”
夏家姑娘目光微微一转,笑道:“原来如此,既然我们是赏玩府灯,不让直接去荣庆堂附近,也好快些见到最好的,岂不更加便利。”
探春听了这话,自然无有不可,便头前领路,带着她往荣庆堂的方向走去。
……
自从初八之后,每到晚上,探春常拉上贾琮和姊妹们,品鉴府中花灯,在灯火之下联句子猜灯谜,自然最清楚那里的花灯最好看。
比起探春的毫不在意,跟着一边的宝钗,看着姿容艳丽的夏家姑娘,心中突然升起别扭的感觉,总觉得那里不对,但又说不出原因。
三人穿过一段游廊,走上一处虹跨水榭的廊桥,见不远处假山口走出几人。
走在头前两人是两个中年人,衣裳华贵,举止行动沉稳慎定,跟着他们身后是两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那水榭上的廊桥因高高凸出水面,位置比平地高上许多,因此能清晰看到不远处走过的几人。
夏家姑娘只是稍微打量前面两个中年人,目光便关注到走在后面的两个少年。
其中一少年,衣裳鲜艳富丽,看起来十分显眼,头上戴金宝紫金冠,系二龙抢珠金抹额,穿金赤两色大红箭袖,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容圆融,五官俊秀端正,虽看着有些脂粉气,也算是生了一副好相貌。
另一位少年,身材要更高些,衣着也更轻简利落些。
身上穿件极合身的银竹纹月白圆领长袍,衣袍袖口胸襟,都绣文雅精致的团花,手工绚美细巧不同凡响。
少年满头黑发绾成发髻,只用根润泽的白玉发簪别了,虽没旁边少年金冠抹额的华丽富贵,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超拔之气。
因他正背对着这边,夏家姑娘没有看到正脸,只觉他肩如刀削,腰身劲约,步履稳健,衣袖轻卷,犹如玉树临风。
单只是一个背影,其中风姿卓然之状,已远胜那衣裳华贵的少年。
第529章 闺阁污春心
荣国府,水榭廊桥之上。
探春见了那人影,笑嫣顿开,挥着手中丝帕,在桥上唤道:“三哥哥!”
她自从那日搬到东路院,因如今去西府和东府,路途都有些繁琐,出门必定要安排马车。
探春知道嫡母对贾琮芥蒂已深,加上她刚刚搬入东路院,不想因出门走动,闹得太过张扬,所以搬进几日都没出门。
她算起已有三日没见到贾琮,原先不管住在东府还是西府,只要贾琮没有公差在家,兄妹必定每日走动,得空还说一车子闲话。
如今两人乍然远隔,让探春颇有些不适应,但她心思精明细腻,知道眼下是嫡母最不得劲之时。
左右熬过这段敏感时间,以后便是常出门,就说去西府看老太太,旁人也挑不出毛病。
今天如果不是宝钗让她到梨香院陪客,只怕探春还要在东路院干巴巴窝着。
本来探春想着陪过客人,便去东府逛逛,去找二姐姐和三哥哥说话。
没想到进园子刚走几步,就遇上数日不见的贾琮,竟有些久别重逢的喜悦,情不自禁便开口叫唤。
宝钗自然早认出那是贾琮和宝玉,走在前面的是姨夫贾政,另外一人必定是保龄侯。
只是她稍许年长,且和贾琮只是外亲,不像是探春那样的堂亲兄妹,所以不好表现太过无忌亲昵,只是站在桥上微笑看着。
……
因早上保龄侯夫妇带着湘云到府,贾琮作为家主,又是晚辈的身份,自然免不了要出来见客。
他在堂上和保龄侯陈氏见礼,留李氏和史湘云在荣庆堂说话,自己由贾政、宝玉作陪,带着史鼐去荣禧堂奉茶相谈。
听到身后传来呼声,他回头看去,见探春站在廊桥上,身姿窈窕婀娜,犹如风中扶柳,一身玫红折枝刺绣长袄,在阳光下鲜亮夺目。
发髻上的点翠镶珠步摇,闪耀着璀璨的宝光,肤色如玉,俊眼修眉,英气妩媚,盈盈动人,让人见之忘俗。
走在前面的贾政和史鼐,似乎正聊着热络的话题,并没察觉身后女儿家娇丽的呼唤。
贾琮笑着向探春招手,却并没有说话,转过身继续往荣禧堂而去。
宝玉倒是听到自己三妹妹的声音,也惊喜的和探春招手,见探春虽看向这边,就像是没看见自己似的,心中不禁郁闷。
只好继续深一步浅一步,继续跟在贾政身后。
想到要去荣禧堂陪客,听那些仕途经济的寒暄和话题,宝玉的心情变得很是低落衰败。
……
廊桥之上,站在探春身边的夏家姑娘,听到探春在桥上叫三哥哥,立刻就意识到自己遇到了谁。
方才背对自己的少年,倾顾转身,灿灿阳光之下,无双隽美的容貌,清卷英睿的气度,让性子骄傲锐厉的夏家姑娘,微微晕眩失神……。
这就是都中闺阁窃窃私传的贾家凤雏,文华惊世,一战封爵,承袭两府,还生得无双得意的品貌,果然名下无虚……。
那位衣裳富丽、五官俊秀的少年,既然叫探春三妹妹,必定就是那个宝玉。
夏家姑娘觉得宝玉也算一等人物,但和这少年勋爵的风姿器宇相比,立时便黯然失色。
她心中不断盘旋方才那惊鸿一瞥,一颗心有些燥热。
也不知太太说的那薛家大公子,与这少年威远伯相比,有他几分成色?
但凡他有这威远伯一半蕴藉风流,便是嫁给他也值了……。
……
荣国府,荣禧堂。
贾琮、贾政、宝玉等引着史鼐到荣禧堂奉茶,管事丫鬟小红早就得了信息,连忙让下面粗使丫鬟打开院门。
又亲自去烧水烹茶,等到贾琮等人入堂坐定,她便让粗使丫头端了茶盘跟着,自己亲手给贾琮等人奉茶。
贾琮见荣禧堂内外各处,收拾得窗明几亮,一尘不染,知道小红做了这里管事丫鬟,日常行事颇为用心。
他接过茶碗时,微笑着对她点头赞许,这小红也是心思极灵透的,自然懂得贾琮意思,心中不免满心欢喜。
她想起当日被王夫人撵出宝玉院子,麝月曾提醒过她,要想不受这委屈,只找凤奶奶和琮三爷,这两人其中一人,必定就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