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01节

  只是她还没去找其中一人,万没想到贾琮就给了她大体面,一气将她升做荣禧堂二等管事丫鬟,让她有了极好的前程。

  原先她只是宝玉院里三等粗使丫头,看着似乎只升了一级,但架不住这是二等执事丫鬟的职司。

  且还是正溯荣禧堂的管事丫鬟,傻子都看得出她已成了贾琮的心腹。

  如今小红这荣禧堂二等管事丫鬟,比起宝玉身边的一等丫鬟袭人,在西府明里暗里都更有位份体面。

  突然就得这等恩惠脸面,着实让小红对这少年主子,生出不少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

  自她入荣禧堂做事,虽贾琮平时很少来这里,但她每日调派丫鬟婆子,对堂中诸般事务,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王熙凤中途曾来看过两次,对小红的勤勉小心,十分赞许,只觉得当日贾琮和自己都没看错人。

  ……

  宝玉见了小红端茶过来,心中有些五味杂陈,当日自己身边丫鬟不在,就是这后院打杂的小红,跑来给自己倒茶。

  她虽没有晴雯五儿那样的美貌,但那次被宝玉注意到后,也觉得这是个清俊灵巧的女儿,丫鬟之中也算难得了。

  宝玉正想着日后可以好好亲近,没想到他那日没在院子里,回头就听说小红被太太撵出去了。

  虽然秋纹在他耳边说了小红不少歪话,但宝玉一句都听不进去,想到小红无端受辱,心中满是惋惜伤痛。

  但是让宝玉去驳王夫人的意思,将小红重新讨回来,他是绝没有这气性和胆量的,只能又做了一场缩头乌龟。

  他为了此事丧声歪气了两日,就把这事给忘记了,没想到传来贾琮升小红做荣禧堂二等丫鬟的消息。

  东边日出西边雨,又白白让贾琮捡走了个可心的丫鬟,这让宝玉心中着实膈应。

  今日在荣禧堂中和小红相见,宝玉自认为不该是平淡,多少出现些戏本中旧人再见意悲戚的场景,才不负他一贯对女儿家的心思。

  却见小红双颊微晕,纤腰扶柳,步履轻快,眉眼带喜,心中似乎有说不出的安乐快意,那里和悲戚有一毛钱关系。

  宝玉心中一阵别扭伤痛,小红被太太撵出去,从此再进不得我的院子,如此哀痛欲绝之事,她怎么也不伤心?

  在宝玉的眼里,这荣禧堂是府上仕途经济汇聚之地,实在让人厌弃之极。

  此时,次位上的史鼐正满心踌躇,讲述自己即将外任之事,听得宝玉脑子一阵阵晕眩不适。

  无意中看到小红正站在厅堂一角,正等着倒茶续杯,一双明眸似乎不离贾琮,像是生怕服侍不好一般。

  宝玉心中生出怜惜,贾琮将小红这样清秀灵巧人儿,从此幽闭在这等仕途污朽之地。

  当真是牛嚼牡丹,不知怜香惜玉是何物,白瞎他长了这样一副好皮囊……。

  ……

  其实正月初二那日,史鼐史鼎两兄弟,就已上门给贾母贺岁。

  今日史鼐再次登门拜望贾母,是因他刚接到宫中圣旨,嘉昭帝赐下恩典,放他外任陪都兵部右侍郎,接替张康年留下的空缺。

  自金陵爆发卫军大案,主犯杜衡鑫为金蝉脱壳,让他麾下从犯之一,原陪都兵部右侍郎张康年,做了他的替死鬼。

  即便杜衡鑫机关算尽,还是被人向贾琮告密,最终被贾琮擒获于水路之上,并遇刺身亡于押送途中,到如今这依旧是桩悬案。

  张康年作为大案从犯,虽然死于非命,但逃脱不了身后清算,不仅自家被抄家罚没,妻子儿女从此流落无依。

  张康年之所以在江南官运亨通,历任苏州卫指挥使、金陵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陪都兵部右侍郎等官职。

  都是得到皇长子赵王李重瑁扶持举荐,才能如此仕途顺畅。

  而且,张康年和赵王妃都出身大周望族江陵张氏,两人还是嫡亲堂兄妹。

  因此,张康年和赵王是极亲密的姻亲,更是不折不扣的赵王一党。

  贾琮侦破金陵卫军大案,张康年大案从犯身份曝光。

  数年前水监司从外海掠夺大批财富,至今仍然下落不明,留下令人忧心的疑窦。

  这一切都极大触动嘉昭帝心中敏感的神经……。

  ……

  赵王李重瑁是最有才略的皇子,少有神童之名,从小学文学武,都有卓异之举,是类似贾琮这样的少年英杰,十分得嘉昭帝器重。

  特别是在武事方面,赵王有皇祖之风,被文武朝臣称为天生名将。

  二十岁那年曾率领十万大军,进驻西北吐蕃边陲。

  于河州杀察罕部峪王,斩首两千,俘虏察罕部勋爵十五人,兵将万余人,立下平定残元察罕部的大功。

  文武双得的美名,使赵王在朝野具有良好声望,几乎所有人都有共识,赵王英睿出众,皇子之中无出其右,必是将来继承大宝之人。

  在金陵卫军大案未被侦破之前,嘉昭帝也一向对赵王期许颇重。

  火器司每次新研火器试发之事,都被视为军国秘要,非嘉昭帝心腹肱骨,难以获准参与。

  而赵王是唯一参与的皇室中人,可见嘉昭帝心中对他的看重。

  但是,自从贾琮侦破金陵卫军大案,揭开张康年所犯罪愆,就在嘉昭帝心中种下怀疑和猜忌毒根。

  往日关系亲近默契的父子,似乎一夜之间就生出嫌隙和怀疑。

  投生在皇家,就难以逃离天下社稷的漩涡,亲情本就是帝王之家最脆弱的东西。

  况且赵王英武出挑,看起来和嘉昭帝当年那位兄弟,实在有几分相似……。

  当年他是如何凭借奇绝之机,登上这九五至尊的宝座。

  他不会让自己的子嗣,在他的身上重演当年的剧变!

  ……

  自从贾琮返回神京缴旨,内堂秘衙中车司和推事院,就在黑暗中高效运转起来。

  只是数月时间,就在神京和金陵两地为核心,延伸到周边数州之地,翻查出多起官员贪污舞弊大案,一批朝廷命官先后落网伏法。

  而这其中有不少官员,是赵王或者赵王一系举荐上位。

  此外,随着贾琮首倡火器之术,研制各种杀伤力犀利的火器,并在辽东实战中得以印证。

  五军神机营应运而生,在嘉昭帝、兵部尚书顾延魁、五军营中军主将忠靖侯史鼎等人运作下,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积淀势力。

  随着神机营实力不断扩张,对五军营原有的军权架构,产生难以避免的分化、威慑、转化。

  嘉昭帝因此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五军营十万之众的精锐之师,以不可遏制的趋势,渐渐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月十五之前,嘉昭帝从五军营中抽调数名得力将领,派遣至于西北吐蕃边陲换防。

  因赵王曾在吐蕃边陲平定残元察罕部,在西北边陲军中有不少旧部簇拥……。

  ……

  张康年死后,空置出来的陪都兵部右侍郎之位,也曾有不少官员属意或上书举荐,但都被嘉昭帝留在不发。

  因为在嘉昭帝看来,陪都兵部右侍郎官位,已经被染上赵王李重瑁的阴影,任何主动图谋这个官位的人,都会他心里打下问号。

  眼下江南六州一府,并无外患需平靖,自从金陵卫军之乱消除,民间依旧富庶安稳。

  嘉昭帝心中已有金陵都指挥使合适人选,足以让皇帝借卫军大案肃清之机,伺机整顿江南卫军旧勋潜势,完全掌控节制金陵卫军各部。

  所以,在嘉昭帝的谋划之中,陪都兵部右侍郎,对江南卫军制衡靖平,并没有太多的作用。

  他不希望这个官位,掌控在一个才干出众但具备图谋的官员手中,以免又生出张康年这样的前患。

  于是,保龄侯史鼐便出现在嘉昭帝视野中。

  嘉昭帝有他自己的用人之法,才情高绝之人,智略平庸之辈,在合适的时机,他们都会是可用之人。

  史鼐是世袭勋贵侯爵,才干平庸,谨慎处世,与四王八公也保持距离,并不属于赵王等任何其他朝堂势力。

  史鼐虽承袭祖传的爵位,但因能为普通,并无上得到台面的实职,导致保龄侯一系家业衰退,据说史鼐都靠出租祖业度日……。

  如果,嘉昭帝给予他外放实职的机会,对陷于窘迫多年的史鼐,便是天赐隆恩,再造之福。

  一贯谨慎自保的史鼐,会立即变成最忠心的帝党。

  况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史鼐的亲弟史鼎是嘉昭帝的从龙之臣,也是皇帝最信重的心腹。

  史家一门双侯,史鼎的才略虽远在兄长之上,但兄弟两人情义融洽,一贯兄弟同心。

  有了史鼎的牵制和影响,嘉昭帝把史鼐放在这个位置上十分放心。

  旁人因才略出众得到皇帝赏识,而史鼐却因才干平庸得到皇帝提拔,也算是一桩奇事。

  ……

  史鼐一贯仕途平平,早年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虽积累一定军资,但并无建树,这次却成转任军职文官的依据。

  因他本身是超品武勋,又有丰厚军资伴身,所任又是军职文设之官,所以不受非进士之身,常规不晋五品上文实职定例。

  这等异常时运,便是贾琮也无法相比,他想要做到五品以上,非军职文设之官,只能老老实实下场春闱。

  史鼐也算是咸鱼翻身,心中欢愉难以言表。

  虽对一个侯爵来说,三品官职似乎不算什么,但毕竟是正经部堂高官,且还是武勋之身任高阶文官,这份体面怎么都不算小。

  史鼎史鼐两兄弟双亲已故,贾母这个姑母便是他们最亲的长辈。

  他因即将离京赴任,自然要带夫人和侄女湘云,来向贾母拜别辞行。

  荣禧堂奉茶之际,贾琮因史湘云的关系,对这位并不熟悉世叔,言辞礼数周到,让史鼐如沐春风。

  贾政在一旁也多有恭贺之语,在世家子弟之中,他和史鼐大概属于同类人。

  虽然他们都是老辈勋爵嫡子,生来富贵体面,但是能为才略都显平庸,在仕途上都属附人尾翼的路人甲乙。

  如今史鼐天降福运,不仅得了外放为官的机缘,而且还是三品实职高官,让贾政心中颇为艳羡,只能暗自感叹同人不同命。

  座上贾琮、贾政、史鼐三人相谈甚欢,一旁的宝玉听得晕头转向,胸口发蒙。

  他实在想不通,贾琮和他年纪相仿,如何做到对官场酸腐之事,信手拈来,谈吐自如。

  附翼污浊而不自知,白生了一个好模样……。

  ……

  史鼐虽是长辈,但对贾琮却十分和气,除了称呼礼数之外,并没有将他当成普通晚辈。

  眼前这少年文武兼备,承袭双府,一身本领和前程,贾史两家除了自己兄弟史鼎,只怕无人能望其项背。

  他笑着问道:“琮哥儿数次下金陵办皇差,对陪都各官衙多有捻熟,金陵卫军大案侦破,琮哥儿和陪都兵部也多有交集。

  我此次下金陵赴任,不知琮哥儿有何可以提示?”

  贾琮笑道:“世叔客气了,我在金陵曾主导陪都工部火器司,和陪都兵部有过一些公务来往。

  此次金陵卫军大案,革除了很多贪鄙枉法的将官,圣上选拔不少得力将官,下放充实金陵卫军。

首节 上一节 501/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