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92节

  他嘴角微微牵动,露出一丝阴沉不明的笑容,口中得意的喃喃说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他思索片刻,便提笔写了一份书信,装入信封又用火漆封口,自语说道:“还有一天半的时间,一切还来得及……”

  他叫来心腹属官,说道:“这份信你送到我府上,交给夫人或犬子皆可,速去速回,不得有误。

  另外挑选两个精干可靠的人手,立即到我这里听用,去城西办一件事……”

  ……

  神京,清柳坊,黄宅。

  周君兴的马车赶到黄宅,没过去多久,另有两辆马车也陆续到达黄宅。

  其中一辆马车排场不小,随从了四名身材健壮的小厮。

  黄府已提前收到消息,打开了紧闭大半日的门户,等待接任主考上门慰问。

  但是让黄夫人和黄小姐最在意的,不是这位新任主考,而是陪同而来的太医院医正李明成。

  黄宏沧自从昨夜离奇昏厥,黄家请了神京有名的两位神医救助,却都没确定黄宏沧的病因。

  但是既然有名医之称,即便有些名不副实,但是医道身段还是有些,总算保住黄宏沧心脉不绝,虽昏迷不醒,但一时性命无虞。

  等到那两辆马车进入黄府,其中一辆马车除太医李明成外,还有另外几位太医院医士,看着架势不小。

  黄家虽不是贾家那样的世勋豪族,但依照家门礼数,未出阁姑娘通常不好抛头露面。

  但黄宏沧膝下无子,只一独生爱女,黄家在神京也无亲眷扶助,黄夫人年过四十,因夫君生死未卜,早已方寸大乱。

  如今圣上亲派官员上门探视诊治,这也是莫大的皇恩眷顾,黄家自然要有人出面,黄小姐只能放下羞涩,代父接引。

  另外一辆马车上下来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一身青袍长衫,相貌端正,额下短须,气宇清拔。

  只是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古怪,似乎交织着兴奋和紧张,显出一丝异样……

  那人看到周君兴,一下变得面无表情,不过还是顾及官场礼数,抱拳致意说道:“周大人有礼了。”

  周君兴知道朝堂上这些清高的文官,都对自己芥蒂颇深,一向没什么好脸色,根本也不放在心上。

  他皮笑肉不笑回道:“大人客气,你我现在就进去探望黄大人吧。”

  因嘉昭帝让袁竞传下口谕,为了防止意外再次发生,接任主考官入贡院闭关前,不得对外张扬身份。。

  因此,周君兴对着黄宏沧的家人,也不叫破他的名讳官职。

  ……

  两人进了黄宏沧的卧房,见他面色青白,身体僵直的躺在床上,如同死去一般,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显示他还未气绝。

  此时,太医院院正李明成已在为他诊断病灶,同行的几个太医在一旁辅助。

  那中年人见太医诊治,一时不得结果,便对一旁的黄小姐说道:“黄大人学养深厚,为官清正,朝野皆有美名。

  原本此次点为春闱主考,必能以过人才学,为国选得美质良材,却没想到遭此劫难,实在令人痛心。

  本官封圣谕探望黄大人,并接替黄大人春闱之荣,我听说黄大人这几天都休沐在家,想来是闭门精研,编演春闱制题。

  本官想看一下黄大人留下的制题手稿,观摩文思主旨,用于参详重制春闱之题,也可完成黄大人伦才之心一二。”

  这中年人在极其意外的情况下,接替黄宏沧成为春闱主考,要想在一天之内,编撰出新的春闱策问试题,时间也算十分仓促。

  但他当年也是科场骄子,天资才学丰厚,不在黄宏沧之下,对旁人捉襟见肘之事,对他来说却还能勉强应付。

  他之所以对黄小姐有这番话语,不过是奉皇命上门探视,出于官场上的虚礼客套罢了。

  而且,如此境地接下主考之位,对他来说并不是体面之事,用于制题时间也太过紧促。

  黄宏沧如有留下制题手稿,也算一桩好事,如果没有也无妨,自己费些脑子罢了。

  只是一旁的周君兴听到此话,心中不禁大喜,如再制试题依旧遵循黄宏沧文思,倒是给了他许多便利……

  黄小姐听了这番话,神情微微一怔,说道:“昨日我送参茶到书房,父亲多日推演典籍,终于得了文思,已拟定了春闱制题。”

  周君兴听了此话,心中大喜。那中年人听了这话,也是眼神一亮。

  黄小姐继续说道:“但是,父亲当时说春闱乃天下瞩目之事,世人为取功名利禄,总会生出许多阴私鬼蜮之举。

  他说制题定稿他已了然在胸,今日入贡院闭关之后,再默写出来送宫中御览即可,却没必要在家中留下稿件,以免生出不测之虞。

  所以,他当着我的面,就将那张制题定稿,还有所有制题草稿和札记,全部在火盆中焚毁。”

  那中年人长声叹息,说道:“黄大人严明无垢,心思缜密,对春闱伦才如此郑重其事,当真令人感佩。”

  周君兴听了黄小姐所言,却是脸色一沉,心中失望,语气冷然的问道:“黄小姐所言属实,黄大人真将所有制题手稿焚毁!”

  ……

  周君兴冷厉的语气,似乎让黄小姐有些害怕,说道:“大人此言何意,这事是我亲眼所见,父亲处事一向谨慎。”

  周君兴凝声说道:“黄小姐,本官身为推事院院事,黄大人突遭劫难,其中必有蹊跷,极可能和黄大人的春闱制题有关。

  因此,本官不得不细查此事,请黄小姐到我们去书房一观,本官也好四处查看,能否找到黄大人遇劫的蛛丝马迹。”

  那中年人听周君兴言语嚣张阴沉,里外都是一副酷吏做派,脸色浮现不满的神色。

  但他刚从宫中出来,却知圣上已下口谕,让推事院侦缉黄宏沧遇害之事,周君兴以此为由,辖制黄家小姐,他也不好过于阻拦。

  那黄小姐脸上神情有些不愿,但似乎迫于周君兴的威势,只好由黄夫人陪着,带着他们去了黄宏沧的书房。

  周君兴和那中年人一进入书房,便看到书案旁边摆着一个铜盆,里面还有一堆黑色灰烬。

  黄小姐说道:“昨日,父亲就是在这个铜盆里,把制题定稿和相关草稿焚毁。”

  周君兴在那铜盆前蹲下身子,用手扒拉那些灰烬,能看出黄宏沧焚毁的纸张,并且烧的十分彻底。

  他又站起身来在书房四处转悠,甚至还仔细查看书架的书籍文牍,还不时抽出几份翻阅。

  看到周君兴如此做派,黄小姐已气得有些脸色发白。

  她可清楚周君兴是何人,臭名昭著的推事院酷吏,自己父亲和这种人泾渭分明,这样的人也根本不可能是黄家座上客。

  如今父亲不过突遭劫难,又不是什么戴罪之身,好歹也正三品高官,可周君兴却肆意在他的书房搜查,当真无礼至极。

  黄小姐虽嘴唇轻咬,脸色微沉,却忍住不出声,因为并不怕他找出什么……

  那中年人和黄宏沧同为朝廷正统文官,自然同仇敌忾,见周君兴举止无礼,再也忍不住冷哼一声,拂袖独自出了书房。

  周君兴在书房各处看过,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现,有些阴沉的说道:“黄大人做事心思缜密,当真令人佩服。”

  他这句话不知是自己有感而发,还是说给在场的黄小姐听的,然后便淡然出了黄宏沧的书房。

  至于,黄小姐对他的气愤,那中年人对他厌恶鄙视,他似乎丝毫不放心上……

  等到周君兴出了书房,一旁的黄夫人神情怪异。

  有些担心的问道:“秀娥,你爹的那些文稿,明明是今晨你私下焚毁,你为何却说是你爹烧的?”

  黄小姐神情沉静,方才在周君兴面前显露的忌惮和胆怯,似乎一扫而空。

  低声说道:“娘,父亲本来今晚就要入贡院闭关,可偏偏这个时候出了事,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事到如今,父亲已做不了春闱主考官,留着这些制题手稿就是祸根,还不如一把火烧了干净。

  其实,父亲未出事之前,心中已有警惕,已将原先的一张拟题手稿焚毁,我不过是帮着收拾干净些……”

  ……

  周君兴刚走出书房,郑英权便迎了上来,说道:“大人,下官已在黄家里外都查看过,也和府中各人问询,并没有发现问题。

  昨日黄宏沧一如往常,没有外客到访,三餐饮食都无异常,晚食后还在书房呆了近二个时辰,安寝之后才突然惊厥昏迷。”

  周君兴皱眉说道:“依你所言,他并不像被人下毒暗害,没有外客到访,就没有嫌疑之人,倒真的像是他身有暗疾所致?

  哼,如果真是这等因由,这暗疾爆发未免太会挑时候了!”

  郑英权说道:“因黄宏沧并非亡故,只是昏厥不醒,决计不能让仵作验看,但太医院院正李成明是国手,或许他能找到病因。”

  周君兴微微点了点头,如果黄宏沧这次意外亡故,便能按断案之法,让仵作剖验尸体,想要寻找原由就简单许多。

  但如今黄宏沧只是昏厥不醒,周君兴如果嚣张到让仵作查验,这就是公开羞辱一个正三品高官,顷刻就要成为朝堂文官的死敌。

  到时候群情汹汹,只怕连嘉昭帝都保不住他……

  ……

  等到周君兴和正英权,重新回到黄宏沧卧房,房间里依旧死气沉沉。

  不一会儿黄小姐陪着黄夫人,也一起进了卧房,如今黄宏沧生死混沌,她们作为家人,自然对太医诊治结果,十分关切。

  李成明正解开黄宏沧的衣裳,在他胸腹部按压查看,又多次诊脉抚听。

  最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用手拨开黄宏沧的双唇,不知是查看什么。

  周君兴心中怪异,问道:“李大人,是否能查到黄大人的病因?”

  李明成重新合拢黄宏沧的双层,脸色的神情有些古怪,眼神之中甚至流露一丝惊惧。

  说道:“本官大概能断定,黄大人会这般昏厥不醒,他多半是被人下毒暗害所致!”

  李明成此话一次,屋内黄家母女和那中年人,各自悚然变色。

  周君兴目显异光,问道:“李大人,黄侍郎所中何毒物,是用何等下毒之法?”

  李明成说道:“黄大人脉搏虚弱迟缓,轻重混淆,四肢手足,面色气象,都无中毒迹象。

  方才我给黄大人解衣查看,见他胸肋肌肤泛出微赤色,便心中有些起疑。

  后来我发现黄大人口唇微有干裂,仔细查看发现他齿龈呈青黑色,便可断定黄大人是中了鼠莽草毒。

  这种鼠莽草十分罕见,只生长在南方山林荒僻之地,北方从未得见,很少有医师懂其形状。

  但凡中了此毒,被害之人体表皆无异常,但齿龈会发黑,毒性进入五脏,胸肋处肌肤会泛出微赤。

  寻常查验办法,很难发现其中异状。

  所以,两位神京名医,找不出黄大人的病因,并不足为奇。

  老夫也是北方人,之所以认得鼠莽草毒,是因二十多年前,宫中有皇子落地便有痛风之症,用遍药方都无法痊愈。

  后来有江南名医游历神京,献上一道奇方,以鼠莽草毒为药引,配以其他药材,最终治好了那位皇子的奇症。

  老夫当年还是太医院的学童,日常随侍师傅左右,有幸目睹其事,因此认得此物。”

  ……

  黄小姐神情激动,问道:“李太医既然认得此物,必有解毒之法,烦请太医施展神术,救我父亲一命,黄家永感大德。”

  李成明说道:“本官封圣谕为黄大人诊治自然会全力以赴,黄小姐尽管放心。

首节 上一节 592/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