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19节

  他刚酝酿出的痴情做派,就像让人突然扇了个耳光,拆光了台子,心中不禁有些恼羞成怒。

  他回头看去,见说话那人容貌清秀,身材苗条,身穿墨绫薄袄,外罩红缎暗花夹背心,浑身透着灵巧利落,正是丫鬟小红。

  宝玉看到小红,不禁眉头一皱,当日在荣禧堂之中,小红对着他大谈仕途经济之道,之后只要见到小红,他心里就有些膈应。

  如今小红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开口就让自己难堪,心中十分委屈气愤。

  说道:“小红,你怎么信口开河,我什么时候要成亲,这话从何说起!”

  小红快步走到黛玉身前,说道:“我自然不会乱说,如今家里人都知道,二太太和夏家十分亲密,夏姑娘又是出众的人物。

  二太太正有意给二爷和夏姑娘说亲,方才我看到二太太和夏太太,独自出去逛园子,定是商议宝二爷的亲事,不信你自己去问。”

  宝玉听了这话,也一下子愣住了,想起夏姑娘美貌诱人的模样,竟有些陶醉……

  但他又一下子意识过来,说道:“你胡说什么,我怎么可能和夏姑娘成亲,她哪里有林妹妹这么好……”

  ……

  虽那次宝玉因黛玉劝解读书的话语,乘势装疯卖傻,想要以此博得黛玉心软青睐。

  没想到却弄巧成拙,让父亲贾政说死了话头,就此断了他对黛玉的妄想,所谓姻缘之事,再无半点可能。

  但是即便如此,这一桩毕竟是宝玉心中多年觊觎,那里能说断就断了,平时还能清醒克制。

  但今天被薛蟠哄骗灌酒大醉,所谓酒壮怂人胆,也就此故态复萌起来……

  小红担心宝玉又说出难听话语,让黛玉愈发难堪,连忙截住宝玉的话头。

  说道:“宝二爷不用争辩,我说的可是真事,你都快成亲的人了,还乱说胡话,算个什么意思,不信你去后花园问问便知。”

  黛玉刚才听到宝玉那句,哪里有林妹妹这么好,气得脸色发白。

  小红见宝玉听了自己的话,脸上醉意难消,嘴里嘟囔说道:“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我现在就去后花园问太太去。”

  她趁宝玉被自己的话唬住,一时转移了注意力,扶着黛玉轻声说道:“林姑娘,我们别在这里了,我和紫鹃陪你回去。”

  黛玉心中虽气愤,但脑子却很灵醒,她点了点头,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小红和紫鹃连忙跟上。

  ……

  路上黛玉问道:“小红,二舅母真的要给宝玉和夏姑娘说亲,要是真的,也省得他以后再胡言乱语。”

  小红噗嗤一笑:“二太太要和夏家说亲,可不会告诉我的,我不过是瞎猜的。

  林姑娘你想啊,我们最近来两次东路院吃宴席,每次夏家两母女都是座上宾,可见他们和二太太交情极好。

  我们都知上回宝二爷闹了一通,二太太连宝姑娘都冷落了,我听宝玉房里的丫鬟姊妹说,二太太正急着给宝二爷许亲事。

  那夏姑娘这么标致的姑娘,岂能不招二太太留心的。

  今日三爷去外院上男席,嘱咐我跟着伺候几位姑娘,我在堂上留意二太太瞧夏姑娘的眼色,多半就是这么回事儿。

  我方才出去解手,正好看到二太太和夏太太往后花园走,也没跟着婆子丫鬟,倒像是商量事的模样。

  我哄宝二爷的话,不过是我顺势瞎猜的,不然怎么哄他分心,要是他借着酒劲纠缠,让姑娘吃了亏,我和三爷可交待不了。”

  紫鹃笑道:“好个胆大的丫头,宝二爷成亲这种事,你也敢随口胡诌,小心二太太回过神,过来找你麻烦。”

  小红满不在乎说道:“虽然说瞎话不对,但是遇上刚才这种情形,为了不吃眼前亏,便是瞎话也要说上一说。”

  黛玉赞道:“真是好丫头,我就说三哥哥有眼光,西府这么多丫鬟,他谁也不选,单单挑了你做荣禧堂管事丫鬟。

  方才要不是你机灵,也解不了我的围,即便说了些什么,也根本不当事。

  你是西府的人,三哥哥的大丫鬟,三哥哥这人护短得很,有他护着你呢,不用担心有人来为难,以后我也护着你……”

  三个女孩儿脚步轻巧,没一会儿走的没了踪影。

  ……

  等到宝玉醉态熏熏的回过神,发现他的林妹妹早不知去了那里……

  此刻,他心中还惦记被小红挑起的话头,脑子里只记得要去后花园找太太,问问自己怎么就要成亲了。

  他虽然有些好酒,但是酒量却普通,今日又被薛蟠哄骗喝了太多,如今还是有些晕头转向,六识迷糊。

  自从贾政和王夫人迁居东路院,宝玉一直留居荣国府,他平日在东府其实走动不多。

  东路院他最熟悉的地方,大概就是贾政的梦坡斋书屋,因他每次被贾政叫到东路院,都是在后花园梦坡斋书屋考教功课……

  宝玉一路脚踩棉花,迷迷瞪瞪,本想去后花园找王夫人,只是醉酒之后,神智糊涂,也不知自己走到哪里去。

  突然迎面经过一道人影,宝玉醉眼惺忪,一头和那人撞了满怀,右手触碰到一堆物事,丰腴绵软,甜香滑弹……

第610章 迷情乱人心

  荣国府,东路院。

  春日午后,阳光温热,天蓝如洗。

  宝玉醉态迷蒙,脚步踉蹡,冷不防就与人撞了满怀。

  手掌触碰之处,异常温糜销魂,心中不由一阵酥软。

  别看宝玉将女儿是水做之类的好话,时时挂在嘴上,标榜自己多敬重姑娘家。

  但他十多岁就和丫鬟床第厮混,要说自己多清冽高洁,未免有些太不要脸。

  豪门纨绔子弟的轻浮浪荡,宝玉可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只是因年纪尚小,一直窝在内宅,又有父亲贾政压制,吃相比贾琏、贾珍等人略好些罢了。

  被他撞到之人,是个妙龄女子,有些狼狈的后退两步,差点没摔倒在地。

  清脆泼辣的嗓音爆起:“什么登徒玩意儿,瞎了眼睛,敢吃我豆……”

  等她抬头看清是宝玉,骂了一半的话,瞬间咽了回去。

  泼辣脆丽的嗓音,一下便柔和下来,还带着意外的惊喜。

  “你是宝玉,宝二爷……”

  宝玉醉眼惺忪,见自己撞到之人,苗条婀娜,体态风流,眉眼俏媚,看其衣着打扮,是个十五六岁的丫鬟。

  即便他已有几分烂醉,看到这么漂亮丫鬟,心中也有些受用。

  又想到方才触碰之处软弹旖旎,心中有些发痴,直愣愣盯着人家那里呆看。

  那丫鬟见宝玉浑身酒气,神情痴呆,盯着自己身子羞人之处,看得颇不规矩。

  要是换了个人,这般肆无忌惮瞧她,她多半要撒泼骂人。

  依着常理,宝玉浑身酒气,眼神虚浮,眼前这份形状并不讨喜。

  可她却半点讨厌不起来,心中一阵狂跳,晕乎乎,乐陶陶,甚至巴不得宝玉多瞧自己几眼。

  “宝二爷,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还喝了这么多酒,也没个人看顾着。”

  宝玉听那丫鬟语调温柔,口气软糯,即便他烂醉迷糊,也能感觉出那话中的殷勤亲近。

  这让宝玉心中受用,且这丫鬟生的好看,让酒醉的他生出癫狂倾述的冲动。

  脱口说道:“这都怪那个贾琮,凭他送林妹妹劳什子东西,有什么了不得的,林妹妹居然也被他哄了。

  这种禄蠹之人,真正可恶,就会玷污这世间女儿清白……”

  宝玉醉后神智糊涂,口齿不清,嘴里嘟嘟囔囔说了一通。

  那丫鬟虽听不完整,但大概听出他吃了贾琮的亏,心中不由暗骂,这贾琮真是个害人精,自己小姐也是被他搞得神经兮兮……

  ……

  宝玉见这漂亮丫鬟细听自己述苦,精神大振,话语激愤,手舞足蹈,他本就醉后脚步虚浮,一下站立不稳,就要踉跄摔倒。

  那丫鬟连忙上去扶住,宝玉的身子几乎压在她身上,她好不容易才支撑住,多少有些娇喘吁吁。

  宝玉靠着那丫鬟温软的娇躯,心思微微一荡,仔细斜眼看那丫鬟模样,说道:“姐姐好生面熟,像是那里见过的,似曾相识?”

  那丫鬟听他叫自己姐姐,心中受用,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心说自己果然没看错人,这宝玉不仅生的好看得意,这种嘴也是甜人,自己不过是奴才丫头,他竟一口一个姐姐的叫唤。

  要是以后成了事,能听他常常叫自己姐姐,少活几年都愿意……

  那丫鬟听宝玉嘴甜,愈发眉欢眼笑,说道:“宝二爷再仔细瞧瞧,真的就认不出我了?”

  宝玉虽然大醉,晕眩迷糊,但他就有这项天赋,但凡好看的女儿家,他都能过目不忘。

  如果不是如此,他周岁抓周,文武不沾,为何单抓胭脂水粉,被贾政嫌弃为天生色鬼,可见这一桩是有根源的……

  宝玉只是略微一想,便醉眼一亮,说道:“你是夏姑娘的,夏姑娘的……”

  那丫鬟听宝玉酒醉之后,连说话都大着舌头,却一点不觉厌烦,反而觉得他憨态可掬,让人心里痒痒的。

  而且,她已听出宝玉已认出她是谁,只是酒醉说话有些不利索,这好人都成这等模样了,竟还记得自己,让这丫鬟心中很受用得意。

  说道:“宝二爷认得不错,我就是我家姑娘的丫鬟,宝二爷还不知我的名字呢,我叫宝蟾。”

  宝玉呵呵傻笑,嘴里不住念叨:“宝蟾,宝蟾,好标致的名儿,念起来真好听。”

  宝蟾听了宝玉的好话,心中欢喜,巧笑嫣然:“我这名儿即便寻常,只要宝二爷觉得好听,从此就成了好名儿了。”

  宝玉一听心中大乐,真是个知情识趣的丫鬟,还长得这样灵巧好看,他心中不禁大为遗憾,自己身边怎没有这样的好丫头……

  ……

  这宝蟾也生得人物出色,她从小就被夏家从外头买来,做了夏姑娘的贴身丫鬟。

  夏家老爷十年前亡故,夏家内宅都是一帮丫鬟婆子,根本见不到其他男丁。

  宝蟾和夏姑娘从小在这等内宅长大,两人都极少见识气度风华出色的男子。

  所以,夏姑娘乍见贾琮这等出挑品貌,像是被人开了魔盒,才会这般难以自制,她的丫鬟也是同样形状……

  宝蟾作为身份低微的卖身丫鬟,眼界见识比夏姑娘更浅薄。

  以往哪见过宝玉这等贵勋公子,又是生的这般俊秀好看,她第一次在东路院见到宝玉,便对他有些着迷。

  只是她不过是个奴才丫头,宝玉又是别家的贵公子,所以心中并不敢有太多奢望。

  但她已至二八年华,早已经开了情窦,从家中婆子荤话之中,又偷听过男女之事。

  午夜孤枕,春心萌发,宝玉的影子常在心头晃动……

  原本她对此事倒没有太重心思,但自从偷听了夏太太和夏姑娘的谈话,知道太太筹谋姑娘和那宝玉的亲事。

首节 上一节 619/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