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26节

  很快梦坡斋里跑出个小丫头,就是方才扶着宝二爷进屋的那个。

  何婆子说这会她认出那是谁,竟是桂花夏家姑娘的贴身丫鬟。

  因夏家太太和姑娘来过府上几处,每次都带着这个丫鬟进府,何婆子见过几次,所以能够认出她。”

  ……

  探春一听这话,心中猛然一跳,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夏姑娘的丫鬟怎么会扶二哥哥进书房?

  侍书继续说道:“何婆子还说那丫鬟出了梦坡斋,有些慌里慌张,也不看脚下路径。

  直愣愣就从花坛边踩过去,结果把何婆子一株宝贝月季花,连根就给踩断了,把她气得不轻。

  何婆子还说,她还说……”

  侍书原本口齿伶俐,说话利索,说到最后竟有些支支吾吾起来。

  探春见自己这丫鬟小脸发红,神情古怪,皱眉说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得吞吞吐吐的,有话就说吗。”

  侍书被探春催促,这才说道:“何婆子说那丫鬟从梦坡斋出来时,发髻散乱,衣裳不整,样子有些狼狈。

  那老婆子还说起荤话,说夏家这丫鬟方才肯定没办好事……”

  探春一听,俏脸也忍不住绯红,她虽是黄花姑娘,还不知男女之事,但也不是百事不懂。

  何婆子的话,她瞎琢磨也知什么意思,不然侍书方才干嘛脸红……

  侍书继续说道:“何婆子还说,那丫鬟走后,二老爷和三爷也出了书房,唯独不见宝二爷出来。

  没过多久,她见到老爷和太太又回了书房,又过去一会儿,她看到彩云带了大夫也进了书房。

  姑娘,这事情里外看着都蹊跷,我怎么觉得,宝二爷不是昨儿摔破了头,倒像是那日寿宴后就摔了……”

  ……

  探春原先俏红的脸蛋,渐渐变得有点苍白,脸色有些难看。

  她本就是聪慧通透之人,比起一般姑娘更精明干练,听了侍书这番话,前后稍微琢磨,哪里还猜不出大概的事由。

  必定是宝玉趁着夏家上门做客,竟领了她家丫鬟进了书房,多半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老爷一向最欣赏喜欢三哥哥,酒宴过后便叫三哥哥去书房说话,没想到两人刚巧撞破了事情……

  原本探春还觉得,宝玉如娶了三哥哥觉得不好相与的夏姑娘,多少有些不妥。

  如今这些担心,探春也不得不淡下去,宝玉连人家的贴身丫鬟都惹上,他和那夏姑娘还能牵扯清楚?

  而且,这件亲事老爷太太都赞成,必定有其中的缘故,自己一个庶出的姑娘,难道也管得了……

  侍书说道:“听那何婆子说,当日三爷也进了书房,他必定清楚其中详情。

  三爷这么疼姑娘,姑娘只要去问问他,岂不是知道一清二楚了。”

  探春眼帘低垂,长长睫毛微微颤动。

  说道:“三哥哥平常什么话都和我聊,唯独这件事情,都过去好多天,他却一个字都不提。

  他必定觉得有些事情,会污了姑娘家的耳朵,才会对我守口如瓶,我又何必去问,而且这事我也没本事去管。

  侍书,今天的事你就当不知道,谁也不能去说,记住了吗。”

  侍书说道:“姑娘放心,我记住了。”

  探春又说道:“这段时间,我们尽量不去东路院,等这些事情过去再说……”

  她看向窗外烟雨蒙蒙的院落,经过雨水洗涤,空气异常通透清新,她突然有些释然和轻松,微微叹了一口气,

  以往她总有些难以启齿的遗憾,如今却觉得自己其实很幸运。

  世上污浊是非再多,有这座东府,有她的三哥哥,身心便得归宿,退而安然自处。

  院中那株翠绿欲滴的芭蕉,是去年探春搬入东府时,贾琮特意让人种下,不过才一年时间,已长得根深叶茂,亭亭玉立。

  ……

  大周宫城,乾阳宫。

  神京虽入晚春,天气日渐融和,但宽大空畅的大殿,却透着一股异样的清寒。

  此刻,殿堂中除了嘉昭帝,还有似乎永远侍左右的郭霖,另有个衣裳朴素的男子,跪着地上一言不发。

  皇帝正仔细浏览手中的文牍,上面记述火器工坊研制后膛枪诸般详情。

  嘉昭帝话音中略带振奋之意,问道:“钱槐,依你记述,后膛枪如今已成型,并且已经试射成功。”

  那衣裳朴素的男子,正是工部火器工坊管事钱槐,也是嘉昭帝安插在火器工坊的眼线。

  钱槐回道:“启禀圣上,自从开春之后,贾监正虽忙于春闱下场,但依旧常来工坊巡查后膛枪营造进度。

  在三月中旬之时,工坊匠人按贾监正的提示,将上等奥斯曼精铁重复淬炼提纯,锻造出足够坚固的后膛枪枪管。

  其余枪机、枪托、辅助部件、火药配比、纸壳枪弹也都先后定型,并开始枪型组装的部件磨合。

  春闱结束之后,贾监正几乎每日都到工坊,监督后膛枪营造进度,五日前已完成枪体组装,并且试射成功。

  只是其中还存在瑕疵,贾监正为了妥当起见,所以还未向圣上报喜。”

  嘉昭帝连忙问道:“还存在何等瑕疵?”

  钱槐回道:“启禀圣上,后膛枪虽试射成功,但用于引爆纸弹药的击发撞针,因为型制纤细狭长,营造难度极大。

  工匠目前锻造出的击发撞针强度不足,后膛枪每次发射不到十弹,击发撞针就会出现裂痕,或磨损折断。

  贾监正把这情形起了古怪名称,叫做共振断裂,小人听了虽不太懂,但也知道其中意思,就是要锻造更坚固的撞针。

  按贾监正的主张,新锻造的击发撞针,必须能支撑后膛枪发射三十弹,而不出现断裂情况,后膛枪才能用于实战。

  到了那个时候,后膛枪才算真正研制成功,到时火枪兵携带后膛枪出征,只要每人多配置几枚击发撞针,就能发射大量弹药。”

  嘉昭帝脸带微笑,说道:“朕懂你的意思,后膛枪其实已营造成功,只是某个构件营造技艺,还没达到贾琮的预想。”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朕问你,如今后膛枪试射威力具体如何?”

  钱槐回道:“启禀圣上,如今工坊已造出四支定型后膛枪,每把样枪的射击距离和火力,都达到大周改进型鲁密铳的五倍。

  只要后膛枪用于实战,在其有效射程之内,改进型鲁密铳根本就打不到对方,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嘉昭帝目露奇光,似乎有些不可置信,急声问道:“新制后膛枪的威力,真的是改进型鲁密铳五倍!”

  钱槐笃定的回道:“启禀圣上,几乎每一次后膛枪试射,小人都在现场观摩,其威力达到改进型鲁密铳五倍,确凿无疑。

  贾监正还说过,眼下只是样枪试射,随着后膛枪定型,并且大批量锻造,营造技艺精度会逐步提高,后膛枪威力还有小幅上升。”

  嘉昭帝精神振奋,忍不住手拍御案头,说道:“好!贾琮果然不负朕望!”

  下首的钱槐说道:“贾监正奇思妙想,巧夺天工,发前人所未想,实在让小人这等匠业之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他即便忙于春闱科举大事,也不忘日日忧心火器营造之事,倾心职守,公忠体国,更让人感佩。”

  一旁的郭霖见钱槐虽为圣上耳目,定期密报火器工坊之事,但对贾琮却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此人只是个管事小官,虽行密探之事,但做事说话,不偏不倚,倒是颇有几分气象。

  嘉昭帝微微一笑:“你说的很好,朕虽让你在火器工坊做朕的眼睛,但对贾琮火器营造之事,你定要对他奉令唯谨,全力以赴。

  你下去吧,好好做事,朕不会亏待你……”

  ……

  这些年通过贾琮研制的火器,嘉昭帝才得以用顾延魁、史鼎等心腹之臣,在五军营大肆扩充火器营。

  通过先进犀利的火器,逐步淘换更迭五军营军力架构,最终将十余万五军营精锐,第一次完整掌控手中。

  贾琮两下金陵,先后侦破金陵水监司、金陵卫军等大案

  使嘉昭帝借此抓住时机,将江南卫军旧势洗涤殆尽。

  金陵都指挥使司、陪都兵部等要害官衙,都换上嘉昭帝心腹之臣,皇帝也因此将江南军力牢牢掌控。

  而且,因贾琮侦破金陵卫军大案,确证赵王举荐姻亲张康年,即为金陵卫军大案要犯。

  嘉昭帝又借此机会,将赵王在西南边陲的军权势力削弱殆尽,将军权进一步收拢囊中……

  可以说这一切的达成,都和贾琮有密切的关系。

  这让嘉昭帝愈发觉得,贾琮似乎是天命福将,因他所引发的连锁震荡,给他的君权打开崭新天地,一次又一次让他感到惊讶……

  ……

  如今贾琮又研制出新式后膛火枪,杀伤威力是改进型鲁密铳的五倍,对嘉昭帝来说无异于天罚之器,大周军力再添利器。

  嘉昭帝可以想象,如果他的五军神机营,全部换装这种新式后膛火枪,军队战力将会飙升何等强大。

  到了那个时候,他想要比拟先祖,开疆拓土,丰功伟业,留名青史,也并不是什么水中之月。

  等到到钱槐跪安出宫,嘉昭帝看着手上的文牍,还沉浸在后膛枪研制的喜悦之中。

  但是,即便因后膛枪成功营造,让嘉昭帝雄心勃发,对贾琮的才能越发赞赏,心中牢固的谨慎和清明,却没因此淡去……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善之用之,权衡得法,是作为帝王时时筹谋之事。

  他突然想到钱槐提到春闱之事,问道:“郭霖,礼部春闱阅卷,如今进展如何?”

  郭霖察觉到皇帝思索之意,说道:“启禀圣上,今日上午,礼部已传来消息,春闱十八房同考官,已遴选各房优异誊卷。

  其中,包括十八房各房首名,各房排名前二十四名,共计四百五十人。

  这几日春闱主考官和同考官,已在做评等上榜之事,不用几日便会将榜单报入宫中御览,本月二十五日便是张榜之日。”

  嘉昭帝微微沉吟:“朕倒是很期待,贾琮榜上之名,能够位列何等……”

第615章 御笔定榜书

  神京礼部,阅卷大堂。

  嘉昭十五年春闱评卷,终于进入最后关头。

  十八房同考官遴选的本房首名,一共十八人,由三名主考官再次评卷复核,并排出上榜名次。

  这十八名考生中的佼佼者,可以说已提前列入榜单,只要不出意外情形,今科会试榜单前十八名,已被这些人占据。

  剩余各房前二十四名誊卷,就没有各房首名幸运,他们会进入最后一轮遴选竞争。

  能被本房同考官选入前二十五名的考生,本身的才学和时运,已是本次春闱三千考生中优异之人。

首节 上一节 626/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