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56节
因今日是官员休沐日,所以事态还未有所延展,相信明日开朝之后,必定又要掀起波澜。”
那种花中年人听刘文轩之言,神情微微一愣,说道:“事情比我预料之中,还要炽烈几分,那位周院使倒是颇为卖力。”
刘文轩说道:“这两日被缉捕的学子,只有一个人侥幸,没被推事院抓走,就是今科名列会试第三的林兆和。
据说他和吴梁是同窗莫逆之交,两人关系密切,估计是被人举报,或者被吴梁供出牵连。
我找人打听过,他前日去了临县访友,凑巧逃过一劫,他不知城中之事,今日是十五,他必定赶回神京看榜。
今日凌晨我已派出人手,在东西两门守候,这是他入城必经之路。”
中年人说道:“你是想中途截住他,向他提前示警,免得他落入推事院手中。”
刘文轩说道:“东家,此前按照你的安排,从嘉昭十三年乡试名录,筛选一百十三人,这些人都是各州乡试解元和名列前茅者。
之后又从这些人之中,筛选家世平易且无官场根基之人,一共是二十三名。
这二十三人之中,今科会试上榜一共十七人,林兆和是其中最出色的,名列会榜第三,他和会元贾琮只有一步之差。
东家曾经提过,贾琮身份特殊,即便中的会元,也难以夺魁天下。
之前外头都有传言,林兆和也是本次夺魁热门人选,这样出色的人物,将来必有大用,不能让他折损在推事院手中。”
中年人给松过土的花盆,逐个细心浇水,言道:“我曾经说过,春闱是社稷伦才大事,即便当今皇帝,也难以完全掌控。
我们不过是造势而行,将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已到尽头,成与不成,已不在于谋,而在于天。
林兆和高中会榜,便已经在局中,如今他又上了推事院缉捕名单,那就再也洗脱不了关系。
逃得过一时,躲不了一世,终归还是于事无补。
再说,你让人对他提前预警,他能中会榜第三,便是才智出众之人,他就不会因此起疑,更会猜想到此事幕后,这会妨碍大局。
所以,此事顺其自然,才是妥当的办法。
再说,他是不是真材实料,放到火里炼上一炼,方知真伪。
周君兴是皇帝鹰犬,以为皇帝张目而发迹,他觉得只要将此案做大做实,就能将推事院权势引向巅峰,让自己仕途再进一步。
可他没有想明白,狩猎之人,有时也会变成被猎之物。
他的推事院气势汹汹,但是大理寺、都察院、刑部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衙堂官长都是目光如炬。
他们都有各自算盘,也都有各自利益,面临这等舞弊大案,他们不会无动于衷,必定随势而动,保证自家便利,这就是官场!
我们铺好引火材料,既然有都察院、推事院点火,自然就会有人浇油……
……
神京,东城门。
刚过辰时,明亮晨曦,在斑驳城墙表面,涂抹出一层燥热的殷红。
巨大城门被守城兵丁推动,发嘎吱嘎吱怪响,如同缓缓张开的巨兽之口,早等候在城外的人们,如扑火飞蛾般涌入城中。
城门附近一座茶楼,二楼靠窗的雅间,几个身形精悍的年轻人,各自都带了兵刃,一人手中还有画影图形。
他们都目不转睛等着入城人群,不放过每一丝间隙。
在城门外路边,两个摊贩在贩卖竹器,一边应付买客,一边却仔细打量进城的人群。
一直等到辰时过半,远处一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骑着一匹瘦马,不紧不慢的向城门而来,眼看就要入城。
其中一个摊贩看到来人,便要举步上前,突然感觉肩膀一紧,似乎被人握住。
他回头一看,有些意外的说道:刘掌柜……”
此时,年轻士子骑着马,汇集在入城的人群之中,缓步进入城门,并拨转马头要往礼部方向而去。
茶楼雅座中的一群人物,看到骑马士子进入城门,为首之人眼睛一亮,低声吩咐一句,一群人蜂拥而出。
……
神京,推事院大牢。
昨日清晨,靠近最里面的十余间牢房,被依次全部腾空,原先犯人三五成群被塞入另外牢房。
随着时间流逝,腾空牢房很快派上用场,每个牢房只关一个犯人,显得有些奢侈。
这些犯人都是因科举舞弊案,被推事院缉拿的今科贡士和举人,将他们各自分开关押,就是防止他们串供。
推事院特意安排数名狱卒,轮岗彻夜看守,防止临近牢房的贡士举子交谈。
这些人自从进入推事院大牢,每个人都或轻或重受刑,人人身上都伤痕累累。
他们前一刻还是身份清贵的上榜贡士、举人老爷,下一刻已成阶下囚,还被那些底下狱卒酷刑逼供,斯文丧尽,颜面扫地。
他们很多人都在酷刑之下,攀咬出卖自己的同年,十年苦读圣贤礼义廉耻,在难以承受的皮肉之苦下,都变得像个笑话。
等到他们暂时得以喘息,面对举业败裂,回想德行沦丧,心中充满悔恨惧怕,只能靠着追根溯源,发泄内心的羞耻和愤怒。
从他们画押招供,又被押回牢房,就开始不停抱怨谩骂,用他们半生苦读,所知道最刻毒的言辞,谩骂一个叫吴梁的举子。
因为就是他的招供,才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那些彻夜回荡在牢房的疯狂咒骂,污秽不堪,花样百出,歇斯底里,没完没了,狱卒听了都胆战心惊。
关在最里面牢房的吴梁,脸色惨白,浑身都被冷汗打湿,整个人如同虚脱,昨夜是他一辈子最恐怖的夜晚。
周围十余间牢房的犯人,彻夜不眠,用最恶毒的言辞,对他进行轮番咒骂,如同魔音穿耳,将他的精神魂魄反复蹂躏。
在他们的骂声之中,他吴梁就是天下最卑鄙、最无耻、最丧行败德之人,纵然千刀万剐也难消罪过。
早间他受到推事院的酷刑,鞭打铁烙的剧痛,让他痛不欲生,求死不能。
但彻夜的谩骂和羞辱,比起皮肉酷刑,还要苦痛万分。
吴梁终于明白,这世上比起前程尽毁、冤枉受罪,身败名裂、万人唾骂才是最可怕……
第635章 阴势指会首
嘉昭十五年,五月十六,大雨滂沱,云顥黑沉。
庞大的神京城,如同蛰伏的巨兽,巍然而森严,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息。
科举舞弊大案,经过两天酦酵,终于轰传全城,已呈沸扬之势
九名今科贡士,二名落榜举子,先后受到牵连而下狱,后续还会牵连多少学子,形势会糜烂到何等程度,谁也无法预料
神京城中三百名今科贡士,原本喜气洋洋,等待金榜题名。
顷刻间风雨激荡,他们的青云荣耀之路,一下被按下暂停键。
三百贡士因等候殿试开榜,所以必须留在京城,别无他法,但他们内心的惊恐和战栗,难于言表。
会试开考之前,因那蓝皮册子流传市井,不禁造就官员拜谒之风,应考学子之间联络交往,也被最大限度加大。
九名贡士已牵连入狱,他们在三百贡士之中,又有多少相识交往之人,其中纠葛联系,更加错综复杂。
原本清贵非常的今科贡士,哪个能说自己完全置身事外,谁也无法确定,推事院稽事校尉是否会找上自己。
这些曾步入皇极殿的士人骄子,如今皆坐立不安,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神京城中还有数量不菲的落榜举子,但凡身为举子,皆薄有资财,他们本打算寓居神京读书,积蓄人脉,以备下次春闱卷土重来。
自从科举舞弊消息,席卷全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给这些落第举子也造成巨大压力。
他们按理该在舞弊大案中可置身事外,但这次牵连入狱之人,偏偏就有两名落榜举子。
会试入考之前,进入蓝皮册子的官员,都受到考生拜谒追捧,这些落榜举子皆或多或少参与其中。
名入孙山之人,还要牵扯进舞弊大案,不仅是倒霉,还要成为他人笑柄。
所以,这日天还没大亮,许多落榜举子,冒着大雨泥泞,聚集神京四门,等到城门开启,要早早逃离这是非之地。
落榜举子大量离京的异象,推事院和三法司并不是毫无所知。
但是未曾事发,即便以推事院的嚣张跋扈,也不敢阻拦上千落榜举子离京,否则出师无名,必定引动大事。
时间过了辰时,就在神京四门开启,无数落榜举子鱼贯出城,仓皇离京……
与此同时,大周宫城之中,号炮三响,更鼓轰鸣,奉天殿早朝开启。
……
奉天大殿,龙椅之上,嘉昭帝脸色阴沉。
昨日日落时分,周君兴已将舞弊案侦缉进展,写成奏章呈报御前。
其中包括十一名贡士举子的供状,以及推事院主审、大理寺听审记录。
虽然嫌犯供述,各有不一,但舞弊取巧之举,脉络真实明晰,难以辩驳。
自都察院御史孙守正当庭弹劾舞弊之事,嘉昭帝不仅下旨推事院、大理寺侦缉案件。
同时,让郭霖下令神京中车司档口,调派精干人员,暗中刺探舞弊案相关信息。
今日辰时早朝之前,嘉昭帝御前收到中车司秘劄,其中记载:
周君兴对舞弊之事,似早有知机,缉拿人犯异常迅捷。
其中根由,推测黄宏沧春闱前中毒遇害,推事院主理其事,由此怀疑春闱有阴私之弊,暗中着手稽查。
可能为佐证不足,一直隐而不发,及至十四日孙守正弹劾,落地举子周严举报,使推事院前因贯通,行迅雷不及掩耳之事。
推事院拿问涉嫌士人十余人,虽行严刑逼供,但言辞证据确凿,皆有旁证为佐。
除了首犯吴梁的审讯,由推事院单独审理,其余十名嫌犯审讯,大理寺正杨宏斌皆听审,且并无异议……
……
这份中车司秘劄,让嘉昭帝从另外角度,对此次科举舞弊案,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他会用周君兴为推事院院使,本就以其为帝王利刃,不是取其清明中正,而是用其严酷狠辣。
嘉昭帝深知周君兴处事凌厉果断,可称之干吏,却不是君子。
事先知机,因无实证,隐忍不发,待得时机,揽功邀宠。
周君兴会做这样的事,并不让嘉昭帝觉得意外。
他既会用酷吏之臣,自然对其阴郁之行,会有其特殊考量权衡,至于是否会秋后算账,另当别论……
此事的要紧之处,不是周君兴的行事手段,而是主考官徐亮雄与涉事士人,确实存在舞弊之举。
周君兴就算手段再阴险狠辣,也绝对没有本事,强迫一位正三品高官和十余名殿试贡士,不约而同行舞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