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19节

  刚走过游廊转角,迎面便走了一群人,为首是个十六七岁蒙古少年。

  穿漆黑貂裘长褂,精致贴身皮甲,黑底绣金纹额带,镶着龙眼大蓝宝石,烁烁生光。

  身后跟着十几个彪悍的蒙古武士,个个跨刀背弓,手上提鸟兔野雉等野味,像刚从城外游猎归来。

  刘霄平入鸿胪寺已有些时候,正遇上残蒙三大部落使团入京朝贡,他对使团首脑人物早有留意。

  残蒙使团以土蛮部阿勒淌为首,此人是俺答汗的亲信大臣,在残蒙使团中举足轻重。

  眼前这少年是鄂尔多斯部小王子,鸿胪寺文牍上名叫诺颜台吉。

  虽也是使团要紧人物,使团与鸿胪寺、礼部、户部等对话交涉,小王子也都露面参与。

  但各项会晤之中,这小王子却极少发言说话。

  想来他虽身份尊贵,毕竟太过年轻,资历浅薄,与土蛮部阿勒淌等人相比,多少缺了些分量。

  刘霄平见诺颜台吉迎面而来,便让到游廊侧面,对着他微躬一礼。

  诺颜台吉并不倨傲,转头看了刘霄平一眼,也对他点头示意,一行人鱼贯而过。

  刘霄平转头看了一眼,便回头去了寺丞官廨,向上官交待过文牍事宜,便返回自己廨房。

  鸿胪寺日常公务清闲,邻邦入朝才会稍许忙碌,主簿厅因只处理文牍,比起其他司署更清闲。

  静悄悄的廨房里,刘霄平走到自己案桌前,从身后的书架不起眼地方,抽出一本小册。

  举笔在上面写到:十月二十九,鄂尔多斯部诺颜台吉,率十八名护卫返回,俱带刀弓,携带猎物。

  疑为城外游猎返回,亲卫头领忽而干,脑后瘀伤不明,颈部创口见血,缘由不明,需做查探……

  ……

  会同馆,鄂尔多斯部馆驿。

  两个相貌清秀的汉人丫鬟,帮诺颜台吉除去貂裘皮甲,换上轻软舒适的胡袍。

  诺颜台吉对丫鬟说道:“去叫忽而干过来,我有话说!”

  那丫鬟连忙出去叫人,没一会儿忽而干便进来。

  他身材高大魁梧,人前野蛮暴躁,在诺颜台吉面前却十分驯服,似乎有些心虚,不敢抬头看他。

  诺颜台吉说道:“忽而干,今日你为何自作主张,向贾琮讨要那个小娘!

  这里是大周国都,不是我们草原上,汉人和我们蒙古人不同,牵扯人家女眷,视为奇耻大辱。

  要不是蒙古使团入京朝贡,贾琮和那通判有些顾忌,人家就是一刀砍了你,我们也没处说道理。”

  忽而干说道:“我见台吉到了神京,没合适的人服侍陪寝,虽买了两个丫鬟,哪比得上那个小娘。

  实在没想到她是威远伯的女人,小人下回不敢莽撞,请台吉责罚。”

  诺颜台吉说道:“今日我看你有伤在身,先记你二十鞭子,下回再敢自作主张,另加二十鞭子!

  去把你兄弟舒而干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

  没过去一会儿,一个男子进入房间,相貌和忽而干有几分相似,身材却没忽而干魁梧,甚至略显消瘦。

  穿着一件灰扑扑的胡袍,头上戴着羊皮帽子,背部还微微佝偻,显得一点都不起眼。

  他进了房间之后,便脱下皮帽,向诺颜台吉抚胸行礼。

  他皮帽下不像寻常蒙古人束发扎辩,而是梳了汉人发髻,让他乍看不像蒙古人,到更像是汉人。

  诺颜台吉问道:“我交待你的事情,办的如何?”

  舒而干说道:“台吉料事如神,城北那家粮铺果然大有文章。”

  诺颜台吉说道:“前几日使团刚到神京,部落领头人便商议购粮之事,准备寻找城内合适的粮店。

  我无意中听到阿勒淌吩咐手下,去城北段家粮铺买粮。

  当时我们刚到神京,除和礼部、鸿胪寺官员见面,还没来得及出门走动。

  阿勒淌怎会知道,神京城北有间段家粮铺,其中没有蹊跷就见鬼了。”

  舒而干说道:“那段家粮铺掌柜名叫段春江,这倒不是假名,而是他的真名,只是很少用过而已。

  他的祖上就是汉人,当年跟着妥懽帖睦尔的子孙,从中原撤到漠北草原。

  他虽在草原上长大,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他家历代都和北逃汉人通婚。

  所以此人不管是容貌,还是说话口音,都和寻常汉人无异,外人很难看出破绽。

  小人因数次进入漠北草原,去安达汗王帐进奉贡礼,曾多次在王帐附近见过他。

  他是土蛮部千户达鲁花赤,官职虽不是很高,却很受安达汗信任,所以对他多有留意。

  小人去年最后一次去安达汗王帐,却再没见到此人。

  暗中打听一番,只知他受大汗差遣办事,具体什么事无人知道。

  难道他千里迢迢到神京开粮店,竟然是受安达汗指派,一家小粮店有什么用处,这事有些奇怪。”

  ……

  诺颜台吉双眸闪烁,在房里来回走了一圈,上等月白丝绸胡袍,在风中微微摆动,透着几分卓然洒脱。

  说道:“这个段春江本就是个达鲁花赤,管得就是军需粮草之事,他开起粮店到也算老行当。

  但安达汗不至于想靠一家小粮店,就能解决部族过冬粮草问题。

  况且我们入京几日,便开始收购粮食,已惊动了周人皇帝。

  大周兵部已下了令谕,使团购买的粮食,没有兵部文书,一粒粮米都不能出城。

  段春江的粮铺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用处,除非这粮铺本就不是为了购粮……”

  舒而干见诺颜台吉陷入思索,他不敢打扰他的思路,只在一边默默等待。

  自己小主人才貌出众,精读汉书,见识广博,聪慧过人,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大汗常说小主人是长生天给于鄂尔多斯部的恩赐,部族的未来都寄托在他身上。

  ……

  诺颜台吉思考稍许,说道:“此事我一时想不出头绪,或许安达汗让段春江到神京开粮店,另有目的。

  多半是为了让他在神京做细作,你也说过此人和汉人无异,旁人很难看出破绽。

  只是他一个粮铺掌柜,市井商贾,身份低微,能得到什么军国要秘。

  你盯了他多日,可曾发现他结交大周官员?”

  舒而干说道:“这倒没有发现,虽有不少神京官宦和他购买粮食,不过交接生意都是家中奴仆。”

  诺颜台吉哑然失笑:“这话我倒问的蠢了,汉人和我们蒙古人不同,士农工商泾渭分明。

  在汉人眼里,商贾素来低贱,官员不屑结交,更不用说段春江非本地人,更难结交官员。”

  舒而干说道:“主人说的没错,他一个买粮米的掌柜,能结交的也是商贾,那能入当官的眼里。”

  舒而干刚说完话,突然想到什么,继续说道:“不过段春江的粮铺,倒是经常来一位富贵公子。

  小人也私下打听,此人叫薛蟠,家里是大周皇商,听说十分富贵,他在段春江铺里入了股钱。

  他们都是汉人商贾,彼此交往密切,倒在常理之中,不过这个薛蟠和官宦人家大有关联。”

  诺颜台吉眼睛一亮,问道:“有何关联?”

  舒而干说道:“那个薛蟠是大周威远伯贾琮的亲戚,薛蟠一家在贾琮府上寄居多年,两家关系密切。

  小人到神京不久,就能查到此事,说明这事不算秘密,段春江必定也知道的,小人觉得他别有用心。”

  诺颜台吉听了这话,不禁微微一愣,脱口而出:“你说什么,那人是贾琮的亲戚!

  还是很亲密那种亲戚,难道贾琮也和这家粮铺有牵扯……”

  舒而干回答:“这点小人不敢肯定,但贾琮从没来过粮店,他一个大周伯爵,多半不认识段春江。”

  诺颜台吉脸上生出灿烂笑容,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牙齿,甚是俊俏明朗。

  只是这笑容不同寻常,有些惊喜,有些促狭,有些得意,甚至有几分不怀好意……

  笑道:“舒而干,你比你哥哥能干许多,他就是个爱闯祸的大笨熊,你这事办的极好!

  这些日子你尽量少回馆驿,有消息我们到外头说话,继续盯着段春江的粮铺,不可松懈。

  哦,还要继续盯着那个薛……薛什么?”

  舒而干连忙说道:“薛蟠。”

  诺颜台吉双手背到身后,语气肯定的说道:“对,就是那个薛蟠,你务必也要盯紧了。

  一旦有所发现,立刻向我回报,我觉得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

第739章 娉婷生喜讯

  伯爵府,贾琮院。

  英莲来回走动,帮贾琮收拾书案,好奇看贾琮在纸上写写画画,美眸闪闪,饶有兴致。

  她穿件刺绣镶领绯红比甲,衬着粉色立领偏襟袄子,系青莲色绣花汗巾,很是俏美可爱。

  自她进了贾府,很得贾琮宠爱,又有母亲关照,日子安逸,吃睡稳妥,

  虽才盈盈十四,最近半年大变样子,出落得亭亭玉立,春山秀挺,纤腰细细,绰约醉人。

  当初贾琮苦读诗书,潜心科举,在书房耗费时辰最多,英莲因在书房伺候,陪伴时间比旁人都多。

  读书写字,闲暇之余,两人亲密,耳鬓厮磨,说笑无忌,日常之事。

  但凡贾琮没出书房,英莲便守在书房不走,春日困乏,女儿嗜睡,常靠着贾琮便要打盹。

  被他搂着酣睡都不算少见,因英莲比芷芍、五儿等人年少稚嫩,这等亲昵之事,她们都见怪不怪。

  如今贾琮却收敛肆意,这丫头近半年长得太快,身姿袅娜,花蕾初绽,实在有些诱人。

  偏她自己还没意识到,说话做事不改娇憨,对贾琮还是毫无顾忌,

  再像以前嬉戏亲密,贾琮虽然喜欢,感觉已有些折磨人……

  此时是正午时分,阳光明媚,融合温馨,英莲窈窕身姿,在书案边晃动,让贾琮有些分神。

首节 上一节 819/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