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25节

  自己儿子说的没错,将来要是丫鬟生的庶子,成了荣国府世子,老太太还不郁闷到死。

  如果是女儿这样的世家嫡女,为琮哥儿生下庶子,那情形就大不一样。

  这孩子担负两大世家血脉,这等出身不俗的庶子,可是给了老太太大台阶。

  老人家还不如珠似宝,全力扶持他坐上荣国世子之位,也好全了荣国府几辈子体面。

  金陵薛家也会阖族鼎力此事,因此事是为家族未来助势,薛家上下都会不遗余力。

  即便宫中和宗人府,都要顾忌勋贵体面,不敢让奴才生的种,得去荣国世子之位,而无视这等血脉庶子。

  薛姨妈想到这些,心头也是一阵火热。

  儿子说的没错,要不是宝玉房里有喜,谁会联想到这么长远之事。

  一旦事情成就,将来自己的嫡亲外孙子,可就成了贾家荣国爵爷,这该是多大的风光。

  虽说这一天自己多半看不到,但即便是九泉之下,也能体体面面见自家老爷。

  只是,将来的指望有何等荣耀,如今的处境就何等尴尬。

  让自己去和老太太说,愿意把女儿宝钗送琮哥儿做妾,这话如何说的出口。

  况且,琮哥儿如今还在三年大孝,房里收几个自家丫鬟,那不过是内宅之事,不违宗法孝道。

  但薛家却是外家,开门纳妾娶小老婆,却是大违孝道,左右都是不成的。

  ……

  薛蟠睁着一双牛眼,他自然看出母亲是动心的,正巴巴等着老娘发话。

  还忍不住怂恿一句:“妈,我们家是皇商出身,最明白下血本赚巨利的道理。

  妈就算给妹妹找门勋贵大户亲事,做的是正头娘子,也绝没儿子说的这桩实惠体面。

  再说我妹妹的心思,妈又不是不知道,心思都在琮哥儿身上,你让她嫁别人只怕不成。”

  薛姨妈听了苦笑,薛家虽然富贵,但早两辈就断了官身,不过是体面些富商罢了。

  这样的门第哪里能找勋贵做亲,女儿即便再人物出众,也是绝无可能。

  不耐烦的说道:“以后你少鼓捣心思,你妹妹是薛家嫡长女,琮哥儿也在大孝中,都是没影的事。”

  薛蟠听了有些失望,他看上贾琮官爵隆重,一直都有攀附之念。

  加上知道妹妹倾心贾琮,更觉得是两全其美之事,自己鼓捣此事,妹妹多半也是愿意。

  至于妹妹做妻做妾,他并不在乎,只要自己是大舅子就成……

  凭着同府多年的情分,事情真要成了,贾琮不会亏待自己妹妹。

  再说,上回段春江让引荐贾琮,这事终究没有办成,让自己在朋友跟前没脸。

  终归还是自己和贾琮交情浅薄,在他跟前说不上话语。

  可要是妹妹成了他的如夫人,这可真成了自己实在亲戚。

  借他威远伯的势头,不说外面人前有脸,即便朋友间办些事情,也是得了极大便利。

  只是这件事情,老娘不出面操持,做哥哥怎也使不上力。

  说道:“妈真该好好琢磨这事,如今琮哥儿膝下空空,这时间还来的及。

  再过去一二年,即便他还没娶亲,房里的庶子都不知养出几个,到时候下手就晚了。”

  薛姨妈不耐烦说道:“滚滚滚,每天只会琢磨这些破事,听着人就心烦。”

  薛蟠嬉笑道:“儿子这就滚,妈你自己好好琢磨,就是不要拖太久,儿子今天还有应酬。”

  薛姨妈皱眉说道:“这在家刚消停一天,怎么又出去鬼混,要是惹出事情,我揭你的皮!”

  薛蟠笑道:“妈,儿子去干正经营生,可不是什么鬼混,是段春江找我商量生意。

  最近同文馆住进几百号蒙古人,这些人在草原上吃不饱肚子,个个都是胡吃海塞的饭桶。

  鸿胪寺为喂饱这些饭桶,每天不知耗费多少米粮,同文馆隔几日就要在城内四处购粮。

  段春江瞧上这笔大生意,但是鸿胪寺的生意,多半需要官场人脉,段春江这外来人,哪有这种根底。

  他知道儿子和都中勋贵子弟,想来都有些交往,便找儿子去商议,看看是否能借势做成这笔生意。

  儿子结交的各家子弟,不少家中都在五军都督府挂职,虽大多是闲职,却是正经官场中人。

  从里头借些人脉,做成鸿胪寺的米粮生意,倒并不算太难。

  段春江还说只要儿子找来人脉,帮他做成这笔生意,他就送一成粮铺的股金。

  儿子虽不在意这点银子,但做成了这桩生意,儿子脸上也有光,这个体面儿子还是要的。”

  薛姨妈听了这话,这才放缓了脸色,说道:“即是粮铺的正经生意,你好好去做便是。

  家里也不指望你赚多少银子,只要你有心做正经营生,不在外面胡混闯祸,我就心满意足了。”

  ……

  鸿胪寺,同文馆,鄂尔多斯部落驿馆。

  顶层的宽大主屋中,诺颜台吉穿月白镶绣描金胡袍,一头黑发学着汉人模样,在头顶扎成发髻。

  正依靠在罗汉床上,手里把玩翠绿色弓弦扳指,一双眼睛微闭着,浓黑眉梢微上挑,显得意态闲适。

  一个清秀整齐的汉人丫鬟,正跪着他身后,细心给他揉搓按摩双肩。

  笑着问道:“台吉,这样舒服吗?”

  诺颜台吉在丫鬟手上捏了一把,笑道:“很舒服,你们汉人就是讲究,有这么多伺候人的门道。”

  你好好伺候我,把你会的都使出来,我必定不会亏待你。

  等我返回草原,你要不愿跟我走,便还你身契,再你一笔银子,你自己找人嫁了就是。”

  那丫鬟笑容满面,即便被他揩油,似乎也不以为意,说道:“谢谢台吉恩典。”

  这时一个身材高瘦的汉子,走进堂屋向诺颜台吉行礼。

  他穿件灰扑扑的胡袍,头上戴着羊皮帽子,背部还微微佝偻,显得毫不起眼。

  诺颜台吉挥了挥手,身后丫鬟对他微福行礼,便乖巧的退出了房间。

  诺颜台吉说道:“舒而干,那家粮铺和薛蟠,可有什么动静?”

  舒而干说道:“回禀台吉,这几日那家粮铺一切如常,阿勒淌的人没再光顾粮铺。

  但我在粮铺见到一张熟面孔,十分出乎小人的意外。”

  诺颜台吉神采流光的双眸,微微一亮,问道:“到底是什么熟面孔?”

  舒而干说道:“台吉应该清楚,这一年多时间,周人禁绝边贸,我们已很难从关内获取物资。

  但前几年边关尚未收紧,鄂尔多部每年入冬前,都会从关内走私盐铁米粮,让部民能安然过冬。

  小人奉大汗之令,一向都操办此事,多年与我们交易之人,虽不知其真实身份,但定是大同边军中人。

  没有大周边军庇护,想在边关做这等要命生意,也是万不能办到的。

  和我们交易的都是同一批人,但每次都用不同的名字,对真实身份隐蔽极好。

  但其中几个为首之人,他们的容貌举止,小人却记得十分清楚,化成灰都瞒不过小人眼睛。

  今日我在段家粮铺,无意看到一位客商,便是当初和我们交易的为首之人,小人绝不会看走眼。”

  诺颜台吉神情思索,问道:“那这人就是大同边军中人,段青江是安达汗的达鲁花赤。

  他们两人怎会交集在一起,周人边军走私盐铁粮食,不过是为了牟利,并不意味要叛国投敌。

  大周和安达汗正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大周边军中人却进出段家粮铺。

  难道安达汗如此神通广大,竟早在大同边军中埋下细作,两军交战岂不胜券在握?”

  ……

  舒尔干说道:“台吉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人情形却有些不同。

  我们与关内的交易,从去年冬天之后,便开始完全断绝,和我们交易的那些人,便再没有出现过。

  周人不断收紧边贸尺度,也差不多从那时开始,小人因常走边关生意,多少有些消息来源。

  听说去年大同边军出了大事,一名叫孙占英的世袭指挥,举家偷关,叛国北逃。

  此事在大同军中震动极大,大同总兵钱绍扬被获罪处死,大同军中许多军官被牵连。

  各部落在大同军中的走私渠道,也因此全部断绝,各部勇士南下草谷之事,不得不大幅增多。

  永谢伦部、鄂尔多斯部快骑南下夺取物资,经常会与大周边军遭遇,彼此死伤不轻。

  但安达汗所部偷关抢掠,常能避开大周斥候精骑,不仅顺利抢得粮草物资,还能多数全身而退。

  所以牧民中便有传闻,说那位偷关北逃的孙占英,深入漠北投靠了安达汗。

  此人家中世代传袭大同军职,对大周边军各处关卡,军骑布防,物资配置,皆了如指掌。

  安达汗正是得了此人之助,麾下精骑偷关掠夺,才能犹如神助,时常来去如风,避重就轻,满载而归。”

  ……

  诺颜台吉听了这话,神情凝重,说道:“如今传言是真,这孙占英真的投靠了安达汗。

  安达汗靠此人对大周边军的稔熟,大肆南下抢掠,轻巧收拢物资,不动声色,积蓄实力。

  却对永谢伦部、鄂尔多斯部有所保留,让我们南下偷关,四处碰壁,损兵折将。

  他这是借机削弱鄂尔多斯部、谢伦部的实力,让我们两部与大周加深仇怨,再难有回头之路。

  我们两个部落自然更加依附于他,愈发被他掌控所用,这一计实在毒辣!”

  舒尔干听了诺颜台吉心中吃惊,他虽是消息灵通之人,但眼界思路不如诺颜台吉前瞻敏锐。

  这些片段的信息,在他心中并没串联推敲,自然无法得出关系全局的推断。

  说道:“台吉聪慧,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不是这个孙占英北逃,大周就不会收紧边贸。

  蒙古各部通过茶马互市获得部分物资,通过边军走私,获得紧缺的盐铁、粮食、布匹等物。

  各部族能因此安稳过冬,实在不需南下与周军针锋相对,以命相搏,对双方都有好处。”

  ……

  诺颜台吉说道:“你说没错,鄂尔多斯部世代驻牧河套,那里水草丰美,是长生天恩赐的福地。

首节 上一节 825/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