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43节

  我们祖祖辈辈都知道一个道理,长生天不会怜悯弱者,想要的东西,不能靠摇尾乞怜,只能靠战马弯刀!

  这些日子,我与大周官员拉锯,对此次议和已不抱希望,周人皇帝城府阴森,不会让我们得喘息之机。”

  ……

  诺颜台吉明眸深邃,问道:“阿勒淌大人的意思,我们不需要再和周人谈下去?”

  阿勒淌阴沉一笑,说道:“谈还是要谈下去的,而且还要全力以赴去谈。

  即便周人压低互市交易的数量,有总比没有好,我们也不能空手而归。

  再说,我们在草原上顶风朔雪,过多苦寒之日,神京为天下雄城,富庶荣华,堪比天宫。

  能够在这里多盘桓些日子,也是一桩美事,一时也不急着离开。”

  诺颜台吉听出阿勒淌话语之中,似乎另有深意,目光微微闪动。

  ……

  阿勒淌继续说道:“我已得到消息,大周大理寺和锦衣卫,已经派出大批探子。

  对使团上下人等进行监视,他们是担心我们大批部众入京,借着双方议和之机,行刺探暗间之事。

  你们约束好手下部众,最近减少外出,事事都要谨慎,千万不能落下什么口实。

  否则让周人抓住把柄,一旦在和谈之事上突然发难,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永谢伦部头领盖迩泰问道:“阿勒淌,大理寺和锦衣卫的动向,你如何得知,消息是否准确?”

  阿勒淌说道:“我土蛮部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此事千真万确,周人狡诈,这等举动不算稀奇。”

  盖迩泰听了这话,便不再多问,他知道安达汗雄心勃勃,城府深沉,多年来一直有南下之心。

  安达汗为了达成野心,做了许多未雨绸缪的安排,这些年招揽不少大周罪将和谋士。

  所以安达汗在神京埋下暗桩,或者某些隐秘的人脉,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大理寺和锦衣卫调动大批探子,虽会暗中行事,但毕竟会掀起不小动静,很难瞒住官场中人。

  土蛮部通过某些经营的人脉,得到大周官府的动态,不算什么困难之事。

  相比于盖迩泰的暗中揣测,诺颜台吉心中更加清晰如镜,安达汗必定早在神京留有后手。

  他马上想到那间神秘的段家粮铺,掌柜段青江是安达汗的达鲁花赤,他必定肩负某种使命。

  历来善谋者讲究狡兔三窟,偌大的神京城之中,安达汗难道只有段春江这一处暗桩……

  ……

  诺颜台吉出了土蛮部馆驿,经过同文馆游廊,往自己的住处而去。

  凌冽寒风吹过,将月白胡袍吹的衣袂飞扬,更显腰肢纤细挺拔。

  他背负着双手,修长手指无意识拨动着。

  突然看到那边许多同文馆杂役,正从四辆大车上搬抬粮食,他虽多看了几眼,但并不太在意。

  等到进了自己馆驿,让丫鬟服侍换了汉人衣袍,重新梳过发髻,活脱脱便是个汉家翩翩少年。

  他又点了两名护卫,一起出了同文馆,拐过两处街口,便进了临街一处茶楼。

  等在二楼雅间落座,吩咐了护卫几句,那人出去没多久,便带了一个男子进来。

  这人身材高瘦,衣履普通,背部微微佝偻,显得毫不起眼。

  诺颜台吉问道:“舒而干,这十几日时间,段家粮铺可有什么动静?”

  舒而干说道:“回禀台吉,最近薛蟠和段春江出入紧密,时常带他与京中贵戚子弟来往。

  或是聚座酒席饮宴,或入十六楼寻花问柳,总之都是拉拢熟络这些豪门子弟。

  最近段春江得薛蟠引荐,和齐国公次孙陈瑞昌过从甚秘,似乎在使尽手段巴结交好此人。

  日常吃喝玩乐从不间断,他还赎买十六楼一个红歌姬,送给陈瑞昌做外室侍妾。

  陈瑞昌便动用手中人脉,帮段春江做成同文馆的米粮生意。”

  诺颜台吉心中一动,想起方才在同文馆,正看到四辆在搬台米粮的大车。

  问道:“那个陈瑞昌除了是齐国公次孙,还有其他什么底细吗?”

  舒而干说道:“小人已暗中打探,陈瑞昌在大周五军都督府做官,职司涉及军粮运输之事。

  小人觉得段春江刻意交好此人,必定是别有用心。”

  诺颜台吉听说陈瑞昌在五军都督府做官,且涉及军粮运输之事,心中不由猛然一跳。

  思索片刻之后,说道:“舒而干,以后离段家粮铺远一些,对段春江的监视也要放缓下来。

  行事一定千万谨慎,不能让人察觉出什么端倪,以为鄂尔多斯部与段家粮铺有瓜葛。”

  舒而干神情迷惑,问道:“台吉,这是何意?”

  诺颜台吉说道:“今日,阿勒淌说大理寺和锦衣卫,派出大批探子,稽查使团成员举动。

  防备使团中人刺探用间,段春江接近五军都督府官员,其中必有所图,土蛮部阿勒淌会毫不知情?

  我想土蛮部定早有预谋,阿勒淌警告我们和永谢伦部,约束手下,不得轻动,这是担心坏了他们的事。

  这一局大周和土蛮部才是执棋之人,我们鄂尔多斯部不沦为棋子,已经算很不错了。

  既然眼下沾不上什么好处,我们不如观棋不语,少沾惹麻烦,多留些后路,静待大势变化吧。”

  ……

  神京城北,雍瑃街,段家粮铺。

  段春江正在柜台上打着算盘,清点记录账目,嘴里还哼着小调,似乎心情颇为不错。

  店堂里忙碌的伙计,见自家掌柜满意的模样,并不觉得怎么奇怪,

  掌柜的做成了同文馆的大生意,光这一笔进出赚头,就抵得店里半年收益,高兴那是人之常情。

  此时,店门口进来一位客人,体型壮实,衣履鲜亮,相貌普通,像是个有身家的客商。

  段春江笑道:“原来是孙老板,你要的玉田县的新米,昨日刚到的货,正等着你上门呢。”

  孙老板笑道:“那就麻烦段老板带我看看货色。”

  段春江放下手中算盘,让伙计找个店堂生意,满脸笑容带孙老板入后堂。

  只是两人并没有进入库房,而是拐进库房旁边的厢房。

  等到段春江关好房门,孙老板说道:“段掌柜,我听到风声,大理寺、锦衣卫派出大批探子。

  这几日在城中暗查蒙古使团人员动向,会不会被人牵扯到粮铺。”

  段春江说道:“大力兄弟尽管放心,使团入京之后,只是最初收购粮食,曾有人到过粮铺一次。

  但那时他们去过城中所有粮铺,大周兵部下了购粮禁令,此事就不了了之。

  所有关凭这一桩,官府的人不会留意到段家粮铺,除此之外我从未和使团联络。

  所有消息都只和你一人接洽,大理寺和锦衣卫在使团下功夫,牵扯不到段家粮铺。”

  孙大力听了此话,这下放下心思,问道:陈瑞昌处可查探到粮道消息?”

  段春江摇了摇头,说道:“世家子弟之中,陈瑞昌虽不算出色,但这人言行十分小心谨慎。

  我常约他出去饮宴享乐,虽然时有旁敲侧击,但此人口风甚严,从不提起衙门的公事。”

  孙大力神情有些失望,说道:“不过是个世家子,难道就这么严丝无缝,无懈可击。”

  段春江一笑,说道:“那倒也不至于,但凡这些次脉的世家子,将来都是继承不了家业。

  像荣国府贾琮这种庶出为正嫡,在大周也是极其少见的事。

  这种次脉世家子难负重任,即便在小心谨慎,也不是无懈可击,不过是攻其薄弱,多谢麻烦罢了。

  这种年轻男子身上的毛病,不外乎有两样,不是好财便是好色,这陈瑞昌便是个色胚。

  每次我约他去十六楼睡姑娘,他都是乐意之极,虽然依旧还是不论衙门公务。

  但有一次他和姑娘玩的开心,加上多喝了几杯酒,无意间多说了两句。

  说是一月前去北边公干,路过遥山驿暂留一日,偶尔去那里一处半掩门私寮。

  他说那里的坐房娘子竟是少有佳人,风情万种,销魂蚀骨,至今难忘,十六楼里的姑娘都差了一筹。

  当时他说的兴致勃勃,一番色魂与授的样子,可见对那个地方印象极深。

  我对此事便加以留意,事后多方打探得知,一月前陈瑞昌的确出门公干,而且是押送粮食北上。

  只要稍加简单推测,这批粮食定是大同一线战备军粮,他身为五军都督府将官,多半是当时押粮官之一。

  押送军粮是军纪严明之事,沿途路线都有严密规定,他绝不敢私离别处宿娼。

  所以,大同一线军粮押送,遥山驿必定就是中途站点。

  事后我也曾找人打听,得知遥山驿不仅有官驿,还建有规模不小的军驿,必定是军粮途径中点。”

  段春江从房中隐蔽之处,取出一张舆图在桌上展开。

  那舆图上面的一个地方,已用朱笔圈画标识,写着宝屯里三个字。

  孙大力说道:“上回我已派人打探,宝屯里最近数月,有大批军车通过,方圆数里守卫森严,很难靠近查探。”

  段春江在舆图上找到遥山驿,然后也用朱笔圈画,再将两个地方用红线相连。

  一段走向清晰的粮道,便展现在两人面前,红线的走向正处在大同以东,数座边镇的核心地带。

  孙老板说道:“从遥山驿到边镇至少七八百里,中途还会路过四五处军驿。

  越是接近九边军镇,沿途城镇驿站愈发密集,只知宝屯里和遥山驿两处停驻。

  我们还是无法确定粮道走向,军粮最终囤积分派之地,也难以窥探大周各镇屯兵关窍。

  至少还需查探出一处途经点,才能准确推断大周粮道走向。

  此事对大汗排兵布阵,十分要紧,段老板还有没其他法子,可以查探其他粮道消息?”

  段春江说道:“昨日陈瑞昌突然离开神京,行踪不定。

  五军都督府行事涉及军伍要秘,相关消息要过去许久才能探知。

  如今正当其事,具体缘由很难得知,但猜测多半又是押解军粮。”

  孙大力神色焦急,说道:“如今陈瑞昌不在神京,我们又去哪里打听消息。”

首节 上一节 843/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