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68节
原本他对这场小酌带了些私心,只是诺颜台吉毫不触及,他自然也不会妄动,只等以后机遇。
倒是诺颜台吉言辞细致,神情温煦,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也勾起贾琮谈兴。
一直过戌时,酒干菜残,烛泪半残,小酌笑谈。
两人竟然都很尽兴,连贾琮都觉得有些奇怪,自己原先抱着不纯目的,没想到酒过三巡,便完全变了味道。
……
等到两人出了春华楼,贾琮看到街对面停着一辆马车,车旁站着三个男子。
虽然他们都换了汉装,但其中两人身材威武,贾琮隐约能够认出,这两人都是诺颜台吉的扈从。
第三个男子身材消瘦,背部微偻,头戴毡帽,遮住大半脸颊,举止也没半点军伍之气。
虽夜色中看不清此人容貌,但贾琮可以肯定,两次遇到诺颜台吉,在他的扈从中并没有此人。
那人上前说道:“台吉,忽而干担心坏了台吉兴致,让我们换了汉服,等在这里送台吉回馆。”
贾琮抱拳说道:“我府上离此有些距离,且借马匹一用,明日我让家丁奉还会同馆。”
等到贾琮策马远去,诺颜台吉还背着手眺望,目光中意味难明。
那身材消瘦的男子说道:“台吉,此次大汗派我们入京议和,曾说过让台吉结交京中权贵。
贾琮虽是少年英雄,但他毕竟资历浅薄,官职也不算高,本次议和他都没份参与。
为何台吉对他青眼有加,似乎格外热忱结交。
小人觉得此次把控大周和议之权,如大学士王士伦、兵部尚书顾延魁才是大周重臣。”
诺颜台吉说道:“舒而干,你的话虽没错,但顾延魁、王士伦这些人,不是垂垂老矣,便是锐气已熄。
且这些人都是众目睽睽,他们自己也是老谋深算,根本不会与我们深交。
他们不是上了年纪,便是识见固化,即便与我们深交,对我们也没多少帮助。”
但贾琮和他们都不同,因为他十分年轻,不过年届十五,便能军功封爵,简在帝心。
年轻便是他最大的资本,连当今大周皇帝都熬不过他。
以他的出身和能为才略,只要不中途夭折,假以时日,必成大周权臣。
长生天曾留有谚语,狼群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来自雄壮的狼王,而来自刚离巢的幼狼。
因为幼狼成长一天,就会愈发强壮一分,而再雄壮的狼王,却是每过一天,便衰老一天。
贾琮能造出神奇的火器,他具有常人没有的奇思妙想。
额吉说过但凡有奇思奇趣之人,他们的胸怀会更加宽阔,他们的眼界更能包容他人。
自从两位兄长罹难,父汗忧愤交加,身子已一天不如一天。
鄂尔多斯部三万户部众,生死存亡,何去何从,不由得我们事事谨慎,着眼长远……”
……
神京,礼部教坊司,琵琶色。
二楼教头懈房之中,檀香袅袅,芬芳沁人,菱花窗棂被支起一半,温煦和暖的冬阳,脉脉照入室内。
杜清娘头挽高髻,不饰钗簪,身穿青色道袍,风姿绰然,容光照人。
手抱琵琶轻拨慢挑,一曲春江花月夜自琴弦缓缓流出,琵琶上的玉尊琴头,在晨光中闪动莹润光晕。
琴声时而清越明媚,时而婉转低回,如同娓娓道来,又似幽诉衷肠,让人不自觉沉迷其中。
一楼大堂中,或演练歌舞的舞娘,或调弦操琴的乐姬。
都不由自主停下动作,人人端坐静立,倾听这宛如天籁的琵琶声。
杜清娘曾名声享誉江南,人称玉尊琵琶天籁音,盛名之下绝无虚妄。
众人正听得有些心旷神怡,便看到一个青衣小婢,急步上了楼梯,往琵琶色教头懈房而去。
等到那青衣小婢进入房间,房中悠扬动人的琵琶声,缓缓停驻,余韵似乎还绕梁不散。
大堂中倾听琴声的舞娘乐姬,对这天籁之音戛然而止,心中都不由泛起怅然若失之感。
教头懈房之中,杜清娘放下手中琵琶,对入房青衣小婢问道:“云萝,这么急过来,可有事情?”
云萝从袖中取出一本灰白色秘劄,说道:“清娘子,我们在春华楼的暗桩,刚送来一份秘劄。
里面记录昨晚酉时,威远伯贾琮和残蒙使团诺言台吉,在春华楼雅室共饮,戌时二刻两人离开。”
杜清娘神色微动,从云萝手中接过秘劄,仔细逐行阅读。
秘劄上记录:昨晚酉时一刻,贾琮与诺颜台吉牵马至店,入店中二楼乙字号雅室。
诺颜台吉点各式干鲜果菜十四道,窖藏玉堂春两壶,席间言语热络,结交之意显然。
贾琮言语初未有失矩,因吃客来往众多,不便一一闻听,两人至戌时二刻离店,各自返归。
秘劄的附录之处,还将诺颜台吉所点菜肴,都详细记录在案。
云萝说道:“清娘子,诺颜台吉是鄂尔多斯部王子,本次残蒙议和三大首领之一。
贾琮并未参与本次议和,和诺颜台吉并无公务往来,他与此人在春华楼饮宴,是否会遭非议。
这份秘劄是否要如实上报?”
云萝之所以会问此话,因她知道清娘子和贾琮的长辈,有不浅的师门情谊,两人有些香火缘分。
因此,清娘子对贾琮一向有些维护,只要贾琮出言恳请之事,她都会一一应允。
如今这份秘劄所录之事,虽还不算违矩不法之举,但如承报宫中多少有些不虞。
杜清娘思索片刻,说道:“春华楼是人来人往之地,不少官员喜在那里设宴聚会。
如今残蒙使团入京求和,使团三大首领和各衙门有公务往来,可有不少认得他们。
贾琮在神京名气响亮,寻常百姓能认得贾琮,不一定能认得诺颜台吉。
但官场中人定有人认得他,我们的暗桩能发现此事,其他人难道就不能发现。
此事左右瞒不住的,秘劄所记还算中允,还是据实上报罢。
况且贾琮虽年少,但向来颇有城府,深思谨慎,不留话柄,我们觉得诺颜台吉身份敏感,难道他会想不到。
他和诺颜台吉出入闹市,聚宴饮酒,不避忌讳,必定有他的理由。”
云萝说道:“娘子说的有理,春华楼这种地方,人多嘴杂,一向都是藏不住事。
威远伯如今名声遐迩,众人瞩目,即便我们没有上报,宫中也能从其他渠道得知。”
杜清娘突然问道:“诺颜台吉和贾琮风马牛不相及,这两个是怎么牵扯到一起的?”
云萝说道:“上月镇安府曾发来线报,虽然事情有些热闹,但却是寻常之事。
刚巧遇上娘子得了司公手谕,让我们严密关注会同馆动静。
如在大理寺和锦衣卫之前,从残蒙使团方面有所斩获,司公言必向圣上请功。
那段时间娘子都在调配人手,费心操办此事,奴婢也因杂务缠身,也就没太在意此事。”
云萝说着便进了内室,在博物架上轻轻一按,便打开墙上暗藏的书柜,上面堆叠许多灰白色秘劄。
她略微寻找便抽出其中一本,杜清娘接过仔细翻阅。
说道:“镇安府的线报,记录十分详细,观诺颜台吉的言行,此人颇有心计,看得出他在刻意结交贾琮。
此人的详细来历,神京档口可有人知晓的?”
云萝说道:“各处提交的秘劄中都没提到,娘子,我们是神京档口,一向对草原人极少涉及。
此人是鄂尔多斯部王子,是残蒙中的要紧人物,想来九边大同等档口,多半有此人详细资料。”
杜清娘说道:“如大同等档口有此人资料,司公那里必定也会有。
这份秘劄如实上呈司公,另外向司公行文,调用诺颜台吉相关案牍,我要摸摸这人的底细。”
……
神京城东郊外,工部火器工坊。
虽正遇上休朝之日,但贾琮依旧起了大早,天还没亮透,便出府去了火器工坊。
今日是五百支后膛枪营造最后一天,剩余的十二支后膛枪,将在今日完工调试入箱。
今天对工坊的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天,他们半年的辛劳,终于获得丰硕成果。
对于火器工坊主官,今天对贾琮也十分重要。
所以即便今日不用早朝,他本可和值夜的五儿多些缠绵,依旧早早离开温柔乡。
等到他到达火器工坊时,东边已显露晨曦,但西边天空还是一片幽蓝。
工坊里面却已人声喧哗,到处都是来往走动的工匠。
他看到工坊管事钱槐正巡视各处工间,或与人交流商议,或调配人手材料,显得忙忙碌碌。
贾琮知道钱槐住在城西,比起自己的府邸,离着工坊的距离更远些。
但他却比自己还早到些,敬业勤勉无可挑剔,他望着此人目光,变得有些幽深。
没过去一会儿,副监刘士振也到达工坊,几人在各营造工间四处巡视,彼此之间商议工坊事务,
但也不限五百支后膛枪营造,而是年关之前如何加造一百支,以及后续营造计划。
原预计要在今日日落之前,才完成剩余十二支后膛枪调试入箱。
但实际进度却比预计提前,等到中午时分,五百支后堂枪已全部完成装箱。
消息传开工坊各工间一片欢腾,本年工坊营造任务完美收关,朝廷必定会有嘉奖和封赏。
那些长达半年未走出工坊的工匠,将可以和家人短暂相聚,并过上一个丰厚的新年。
贾琮的心中也难言欣喜,但当他看到人群的钱槐,心中不由生出警惕。
又想到昨晚和诺颜台吉在春华楼饮酒,雅室门外有人屏息静声,原地驻力许久。
诺颜台吉对此毫无察觉,但是贾琮的刀法已至刀气撼物境界,武道修为登堂入室,耳目比常人灵敏许多。
他借出门更衣的机会,不动声色惊走了窥探者,他和诺颜台吉的言谈,都是风花雪雨之事,毫无关碍把柄。
他如今官爵清贵,声名遐迩,担负火器研发营造重任,宫中对他不可能不关注。
工坊里的管事钱槐,春华楼里的窥探者,在显赫荣耀的背后,同样藏着某种冰冷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