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442节

  祖珽笑呵呵的站在先前迎接高浟的老地方,满脸期待的眺望着远处。

  卫将军,啊,不,大将军终于要回来了!

  祖珽是望眼欲穿,根本待不住,时不时就要上马往前探,看看主公是否已经到来。

  四周的军士们依旧是在戒备,不过,这些军士们看起来也格外的亢奋,很是激动。

  祖珽身后站着熙熙攘攘的好多人。

  除却那些地方官,以及负责今年春种的几个重臣外,其余人几乎全部到齐。

  让祖珽最想不通的是,高浟都站在人群之中,板着脸,眺望着远处。

  高浟这个人,来到边塞之后,基本每天都是足不出户的在办事,能让他放下手里的事情,前来道路边上迎接,这可能连皇帝都做不到!

  祖珽笑呵呵的来到高浟身边,原先聚集在高浟身边的大臣们当即就散开了,与祖珽保持距离。

  “开春播种,农桑事如此重要,大王其实不必前来迎接的,主公也定然不会怪罪。”

  高浟摇着头,“若无大将军,何来农桑事?”

  “我得跟大将军见一面。”

  祖珽笑了起来,点头称是。

  田,崔,褚,寇四人也站在等候的众人之中,唯有路去病因农桑事而不曾前来。

  田子礼留出了一圈胡须,这让他看起来愈发的成熟,配上那身衣裳,还真的有点大官的意思了。

  崔刚有些发福,挺着小肚子,老褚没有什么变化,寇流更加黝黑了些。

  田子礼此刻得意的说道:“兄长连杀敌人两员大将,又击破宇文护,整个庙堂之内,谁能与他相提并论呢?”

  “此番归来,兄长便是名正言顺的北地之王!”

  “我听说,行尚书台一直都在准备.要用兵了?”

  寇流低声问道。

  崔刚赶忙板着脸,提醒道:“勿要胡言乱语,行尚书台不曾有任何的准备,什么动兵,都是小人所编造的!”

  寇流点着头,“对,对,是编造的,我不外传,你们就给我编造几句呗,是不是要出去做事?”

  褚兼得清了清嗓子,“多动一动,暖暖身体”

  崔刚赶忙瞪了他一眼,“褚公啊!”

  “您怎么每次都是这样,台中的事情,在正式颁发之前,是不能泄露的,不然就是大罪啊,不能因为谁跟您关系亲近就给说出去啊!”

  褚兼得茫然无辜,“我何曾说出去,只是让他动一动,暖暖身体”

  田子礼笑了起来,“崔君,先迎接完主公,再治他们的罪也不迟。”

  寇流只是嘿嘿笑,等到崔刚转过头,这才偷偷给老褚说了一声谢谢。

  高浟身边那些重臣们,都是被胡长仁流放而来的,他们还不曾正式见过刘桃子,此刻也未免的会出现些惶恐和不安。

  毕竟即将到来的这个人,可是要决定他们往后人生的人。

  祖珽再一次没能按耐住心里的着急,骑着马前往探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祖珽骑着骏马,出了不到五里地,终于碰到了刘桃子的斥候。

  祖珽大喜过望,急忙让斥候们带自己去拜见主公。

  刘桃子严肃的看着远处,跟高长恭你一言我一句的闲谈,下一刻,忽有几个骑士出现在了远处,祖珽骑着快马,冲锋而来,在距离刘桃子还有百步的位置停下来,下了马,徒步前来拜见。

  “主公!!!”

  祖珽行礼大拜。

  “祖公起身。”

  刘桃子开了口,祖珽方才迅速起身,上前要为刘桃子牵马。

  “不必,上马同行就是了。”

  “唯!!”

  祖珽跟在了刘桃子的身边,脸上是说不出的激动,“主公,行台的事情格外顺利,彭城王治理有方,他还补齐了原先的许多事情,台内的新旧之臣,便是有些矛盾,也能相处和睦,不曾出现什么大事。”

  “彭城王此刻就在远处的二台官道驿外等着您.”

  祖珽语速极快,说快了就容易变得含糊不清,高长恭都有些听不清楚他的话,刘桃子竟可以。

  祖珽又粗略的说了一遍各地的情况,他提前到来,似乎也是想先给主公提个醒。

  到了最后,祖珽方才说道:“主公,您让我准备的那件事,我已经准备妥当,只是,许多人不知道其中的详情,便都对我有些不悦,认为我收取贿赂.”

  “那你收了吗?”

  刘桃子忽看向了他。

  祖珽一愣,“没有。”

  “嗯。”

  刘桃子点点头,便没有再询问。

  当祖珽领着刘桃子到达驿外的时候,群臣们准备妥当,以前后顺序排列,整整齐齐,行礼拜见。

  带头之人,便是彭城王高浟。

  刘桃子跟高长恭对视了一眼,随即两人都翻身下马。

  刘桃子快步走到了高浟的面前,将他扶起来,“大王,何必下拜。”

  高浟低着头,认真的说道:“此番大战,国家得以存活,都是因为大将军的功劳,若无大将军,我们这些人哪里还有资格称王做公?”

  “我以大礼拜见大将军,这都是应当的。”

  高浟缓缓看向了身后的那些大臣们,原先还有些惶恐的大臣,在有高浟站出来的情况下便没有那么的忧惧了,纷纷行礼称是。

  刘桃子看向了这些大臣们。

  这是他与这些人的初次见面,彼此都不算熟悉。

  “诸位请起。”

  “多谢大将军!!”

  众人行了礼而后起身,对待刘桃子的态度已经与对待主君没有什么区别了。

  高长恭也是笑着上前与高浟相见,“叔父。”

  高浟惊讶的看着高长恭,随即笑了起来,“你与延宗,都是宗室内的贤良。”

  田,崔,褚等人这才领着元老们前来拜见,他们的态度就要比这些新人要随意多了,像田子礼都敢走到距离刘桃子不满一步的距离而后行礼,其余几个人也是满脸堆笑,完全没有拜见主君的肃穆,嗯,除了崔刚。

  刘桃子的眼神变得随和,让几个亲近起身,甚至还调侃了一句,“崔君看来吃的不错啊,这是准备弃文从武了?”

  原先还满脸凝重的崔刚抚摸着那圆肚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周围的大臣们顿时就松懈了许多。

  他们对刘桃子的了解都来自传闻,而大多的传闻里,刘桃子都是如妖魔一般。

  百姓们将他称为山魈,比作恶鬼。

  这些大臣们之中,不少人的家族都跟刘桃子有过摩擦,而且死伤惨重,许多人都觉得刘桃子是个极为冷漠又凶残又滥杀的人。

  看到他也会跟麾下开玩笑,众人方才打破了一些对刘桃子的固有印象。

  刘桃子跟诸官员们一一相见,而后才领着他们往城内走去。

  高浟与刘桃子并肩而行,其余人跟在了他们的身后。

  刘桃子开口说道:“大王能来到边塞,实在是天大的好事。”

  “我听祖珽说,大王对边塞几州的农桑事格外上心,来到武川之后,做了不少的事情。”

  高浟平静的回答道:“这些本来就是我该做的事情,每日只恨自己做的还不够多。”

  “大王还年轻,勿要太过疲惫,将来大王还要治理整个天下,不能弃大事与不顾。”

  听到刘桃子的话,高浟只是望着远处,眼神复杂,也不说话。

  “不做事,我便总是觉得不安,只有不断的做事才觉得安心充实,大将军也不必担心,没有跟着大将军完成大事之前,我还不会倒下。”

  刘桃子忽问道:“大王此番前来,是为了能略微安抚群臣,让我不要吓到他们吗?”

  “或许吧,他们都不曾见过大将军,只觉得大将军恐怖,另外,也是为了让大将军安心,我怕大将军对我有所忌惮,我实在,实在是不愿意耗费精力去争权,我只想去做点事。”

  “大王也不必如此看轻我。”

  “大王要做事,只要是有利天下的,我都会全力支持。”

  高浟一愣,看向了一旁的刘桃子,“为何?”

  “大将军不怕我会夺走你的权势吗?还是说,大将军也看轻了我,觉得我没这个能力?”

  “或许吧。”

  “大王做不好,也做不来,我的权势,也不是来自空设的官职。”

  “我这个人向来坦荡,也希望大王往后不要拘束,有什么想法只管如实告知,勿要收敛,我从不会因为言语而怨恨他人,除非是辱骂我的母亲。”

  “大王能来到边塞,我是很开心的,我麾下众人,都缺乏经验,大王为人清廉,关心民生,又很有能力,正是我所欠缺的贤人。”

  “我也愿意与大王携手,一同治理天下,只要大王说的有道理,我都会听从。”

  “大王以为呢?”

  高浟呆愣了许久,方才说道:“我觉得甚好。”

  其实高浟心里还有一句话想要询问刘桃子,可到了此刻,高浟却发现自己有些问不出口了。

  众人回到了城内,城内外的军士们连声高呼,庆贺刘桃子的回归。

  祖珽倒是没有安排什么老翁前来迎接的虚假仪式,他知道自家主公不喜欢这个。

  他给刘桃子准备了六十多位年轻的学子,都是在城内就读律学室的年轻后生。

  果然,刘桃子看到他们,便停下来,询问他们学室内的情况。

  又奖励了其中学业优异的后生,而后才前往官署。

  到了官署刘桃子没有再退让,直接坐在了上位,高浟坐在一旁,其余大臣分批坐下他们并非是初次聚集,彼此该坐在哪里,心里多少都有数。

首节 上一节 442/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