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452节
他大义凛然的说道:“大将军如今尚且没能平定天下,难道他还能杀死投降之人嘛?到时候我就冲出去为他牵马,若是他不用我,我就去找个寺庙出家!有何不可?”
法元惊呆了,他不知道为什么高元海能以这种语气说出如此卑微的话。
看着茫然不解的属下高元海再次吃了一口酒,他幽幽的说道:“能活着就不容易了。”
“当初我自以为看破了红尘,看透了所有的苦难,就给文宣皇帝上奏,要到山林里修习佛法。”
“我在山里修行了两年,你知道嘛?这两年里,我严格遵守礼法,整日苦读,整整两年啊,我瘦的连柴都捡不起来,我看到乡姑都走不动路,看到肉,我恨不得割掉自己的肉来吃!!”
“而后我就参透了。”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呢?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活着等善终就是了。”
法元还是那震惊的模样,说不出话来。
他不可置信的问道:“那原先您为什么还要指责大将军谋反呢?为什么还要提议讨伐他??”
“不懂了吧?我这是给胡长仁压力,想让他拿出些赔偿来,我又不傻,万一他让我去讨伐大将军呢?你看,大将军着实毁了我不少产业,但是胡长仁呢?他把我该吃的都吃了一大半,不让他吐出来,我还能算是人吗?”
“这次他一死,他拿走的就又回到了我的手里。”
高元海看了看周围,低声对此人说道:“我已经将东西都藏在各地了,往后便是成了白身,也够我用的.”
就在此刻,忽有甲士急匆匆的闯进了此处。
“主公!!华山王正在城门外!”
高元海吓得猛地跳了起来,“华山王?他带了多少兵马?”
“额数百。”
“说是冀州被围攻,他领人前来投奔的。”
“啊??”
高元海惊呆了。
“他跑什么?”
“他不是高浟的亲弟弟吗??”
高元海皱着眉头,看向了左右,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说高济跑了他都信,可高凝跑什么啊,你怕你亲哥哥宰了你吗?
“来人啊,准备马车!”
“我要出城迎接!”
城外。
高元海偷偷看向了自己的马车,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受降文书。
若是对方是奉高浟的命令前来试探或者来劝降,高元海是不会迟疑的。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城池再他妈的坚固也没用。
城内空荡荡的,军队都差不多散出去了,根本就扛不住。
反正自己有钱,就是白身了也不要紧。
双方在城外正式相见。
华山王高凝,作为高浟的亲弟弟,他的相貌跟高浟是真的酷似,相似程度几乎都达到了可以充当替身的地步。
一模一样的脸,一模一样的眼睛。
可高元海一眼就能看出他们两人的区别,高浟的眼里总带着些冷漠,让人不敢轻易对他无礼,而高凝的眼里,却带着些惶恐,眼珠子不断的转悠,看起来就不是很靠谱的人。
高元海笑着下了车,走到了他的面前,正要行礼高凝却急忙走下车,避开了他的礼。
“华山王!”
“是高,高侍中.”
“我我.”
高凝哆哆嗦嗦的,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高元海有些愕然,他跟这位高凝有许多年不曾相见,记得过去他虽软弱,但不至于达到这种程度啊?
高元海也不催促,只是等着他说完,高凝断断续续的说道:“我丢了冀州,罪大恶极,愿意接受责罚.”
“这是什么话,华山王乃是来邺城拜见陛下的,哪里有什么丢城的事情?”
“且跟我来吧。”
高元海笑呵呵的带着对方往城内走,高凝的脸色终于好了许多,他无奈的解释道:“大将军的兵力强悍,连着攻破几州,官员们没有幸免的,他们说大将军屠城杀人,鸡犬不留,还以人肉来充当军粮”
高元海打量着他的脸色,迟疑的反问道:“或许都是谣言?”
“大将军仁慈?”
高凝摇着头,“我不知道,但是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人言不可轻信啊。”
“彭城王也在大将军的身边,岂能允许大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啊?我兄长在大将军身边吗?”
“啊??”
高元海上下审视了这厮,确定这厮不是在戏耍自己,而后缓缓问道:“彭城王在北道行台,已经很长时日了吧??”
高凝一头雾水,“什么北道行台?”
“你大王。”
高元海无言以对,他体验了一把大和尚们的滋味,沉默了许久,而后问道:“华山王当真不知道吗?”
“我不太清楚外头的事情,平日里都是待在屋内。”
看着低声喃喃的高凝,高元海心里更加复杂,这真的是我们家的宗室吗??
神武帝的儿子??
高元海将高凝安置在城内,让他休息,随即去盘问跟他一同前来的官员。
他这才确定高凝并非是高浟派来探查消息的,他就是这么一个性格,根据一位官员的说法,这位的妻子跟一位苍头通奸很多年,而他竟不能制止.
高元海不愿意再理会这破烂事,转身就回到了‘自家’的府邸。
天色渐渐泛黑。
高元海坐在书房内,正在整理许多文书,这些文书都是关于胡长仁留下的一些东西,高凝已经来了,那距离寇流等人的到来也就不远了,这些东西得尽快销毁,还得亲自销毁。
高元海令人拿来火盆,一一销毁。
看着文书在火盆之中扭曲,变成一团漆黑,他如释重负。
就在他准备伸手再去拿文书的时候,却看到黑影之中有什么正在蠕动。
高元海被吓了一跳,赶忙后退,再次一看,那东西从黑影之中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人。
带着可怕的面具,身材魁梧,双手极长。
高元海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他赶忙后退了几步,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是刘公啊!”
刘桃枝愣了下,他很讨厌这个称呼。
“不知刘公深夜造访,是有什么事呢?”
高元海再次拉开距离,认真的说道:“若是为了大将军的事情而来,刘公完全不必担心我是识大体的。”
刘桃枝冷冷的看着他,沉默了许久,“若是你想守城,我可以帮你。”
“我受神武皇帝大恩,绝不会做叛逆之事。”
高元海点着头,满脸堆笑,“自然,那是自然,天下人皆知刘公乃是忠臣,刘公上下皆是忠烈,尤其大将军.”
刘桃枝已经开始喘大气了,几步上前,那双手差点就要掐高元海的脖颈。
“我不曾戏言!”
高元海更加害怕了,我都表明态度了,你怎么还咄咄逼人呢?
他赶忙低着头,“刘公啊,当初胡长仁府上,我说的那些话,只是为了逼迫胡长仁,绝对没有要对您无礼的意思啊,我是知道是非的,请刘公宽恕!!”
“我不是为了此事而来!”
“陛下怀疑我不忠,将我留在了邺城。”
高元海急忙骂道:“都是因为那些小人!天下还能有比刘公更加忠诚的人吗?别的不说,就说大将军”
“勿要提那竖子!”
“唯!”
高元海急忙指着案,说道:“老太公,我是真心要投奔大将军的,各地官署的文书我都没有动,方才烧毁的也只是胡长仁与我的一些书信而已,您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我是不敢与大将军对抗的,只希望能跟随大将军,振兴社稷.”
还没等高元海说完,刘桃枝猛地转身,走进了阴影之中。
高元海都不敢往那边看,一路退到了门口。
“老太公?”
他轻轻呼唤了几句,确定对方已经离开,这才松了一口气。
随即他又有些生气。
这家人当真是欺人太甚啊。
自己都表明了要投降,还这么欺负人!
可当下的情况,又能怎么办呢?
他也不敢再待在这个屋子内办公,当即就换了屋,将东西转移进来,而后继续进行烧毁。
做好了这些,高元海就不管别的了,开始安心推崇他那一套佛法,等待着大将军的军队到达邺城。
与此同时,高劢领兵率先一步到达了清都。
高劢这边,士卒不过三千余人,但是用以对付郡县士卒,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在寇流去攻占定州的时候,他先一步走进了清都尹,只用了三天的时日,就来到了邺城之外。
高劢站在远处,眺望着远处的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