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451节
“不急,还有个定州。”
寇流坐在了他的面前,认真的说道:“胡公,定州这里有个天大的麻烦。”
“定州乃是大将军的旧地,当地的官员很多都亲近大将军,百姓们也没有逃亡的,怎么会有麻烦?”
“高济。”
“定州刺史,博陵王高济。”
寇流严肃的说道:“此人乃是宗室,而且还是娄太后所生的宗室,娄太后的那些亲属,都与他关系极好,可偏偏,此人并无什么道德。”
“当初他在肆州弃军逃走,导致晋阳被围困,在接任定州刺史位后,此人更是不知收敛,做事荒诞。”
“这个麻烦,要怎么解决呢?”
胡长粲平静的回答道:“当一视同仁,其余刺史犯了过错要被抓,定州刺史岂能例外?我到来之前,彭城王就说过,无论是华山王还是博陵王,一并擒拿送朝。”
寇流笑了起来,“可我离开之前祖珽曾给我说过,最好别让这厮活着回平城。”
胡长粲愣了下,“为何?”
“让这厮回了平城,彭城王不杀他,我兄长也会杀了他。”
“让他死在兄长手里,则会破坏大事。”
“故而,让他死在路上,或者死在定州,都比送他前往平城要好。”
“便是死在你手里,他们也会当是大将军暗示你杀人,不会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死在定州跟死在平城,死在兄长手里跟死在我手里,区别还是挺大的。”
寇流平静的说道:“到时候,若是段韶等人问罪,我来顶罪就是了。”
“大将军岂会让你顶罪?”
“可我能为兄长而死。”
“我若要自杀谢罪,兄长还能拦得住我嘛?”
胡长粲摇了摇头,“不必如此麻烦。”
他仰起头来,认真的评价道:“祖珽很有才能。”
“可他是一个小人。”
“彻头彻尾的小人,他有当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当宰相的风范。”
胡长粲认真的说道:“我并非是是他的私德,只是说他的性格和为人,他做事总是喜欢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从不堂堂正正。”
“我一直都觉得,先前朝政发生许多事,都跟祖珽有关系。”
“他是个很好的谋士,可他却不适合执掌一个大国。”
“当下平城王收复河北,乃是以仁义之师,讨伐地方上的奸贼,诛杀欺民害民的豪强,击破蛮横无法的淫祀!”
“这是符合大义的,所杀之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如今面对高济,也该是如此,他犯下了过错,就得将他抓起来,送往平城,让他接受审判,若是有罪该死,那就处死他,若是该流放,那就流放他。”
“按着律法来办事,堂堂正正,所谓仁者无敌!”
“可祖珽却非要用这些小人的手段,秘密毒杀这不是君子该去做的事情,大将军更不屑于为之。”
“你是跟随大将军许多年的心腹,我看你本性并不坏,便提醒你几句,大将军要做的,不是篡夺江山的贼寇要做的事情,他是要做一番翻天覆地的大事!”
“你勿要轻易相信祖珽的话,也不要跟这个人走的太近。”
“你不能去毒杀高济,我们要将他送回平城,让他接受该接受的惩罚。”
胡长粲说着,看向寇流的眼神格外明亮,他说道:“你说我出身大族,不懂得你们这些人的艰苦,这确实,我家几代公卿,着实不知。”
“可我并非是没有吃过苦的,我父亲为人正直,常常上书劝谏,过去几次被流放,被罢免,甚至被押进过囚车,我跟着他颠沛流离.那时,我就渴望着能有一个法度健全,大家都能按规矩做事的地方。”
“如今,大将军就要做这样的大事了,我们得为王先驱。”
“年轻人若是大事顺利,你往后是要进庙受贡的,勿要被祖珽这样的小人给带到歧途上去了。”
“一切,都得堂堂正正。”
寇流像是第一次认识了面前的胡长粲,惊疑不定。
“唯”
第305章 堂堂正正的投降
邺城。
胡.高府内。
高元海坐在上位,左右各搂着一个美人,面前则是堆满了酒水。
此刻,高元海的周围坐满了大和尚们。
这些大和尚们有老有少,各种年龄,各种族别的都有,甚至有几个是来自天竺国的大师。
这些人围绕在堂内,足足有三十余人。
他们各个都是体大腰宽,肥头大耳,笑起来倒是格外慈悲,披着各类的袈裟,一个比一个奢华,屋内散发出金光来,宝气十足。
高元海看向了众人,抚摸了几下胡须,得意的说道:“宗室之中,以我最有智计。”
“当今邺城大事,皆由我来治理,天下岂有不兴盛的道理呢?”
大师们纷纷点头。
高元海放开了怀里的两个美人,让她们为自己倒酒。
他严肃的看着众人,“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乃是为了几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大师们当即正色,肃穆的看向高元海。
高元海长叹了一声,念了声佛礼,举起手来,悲苦的说道:“当今天下多灾,百姓受苦,有外将作乱,使得天下不振,我有意改变这样的局面,故而邀请诸位前来,商谈大事。”
大师傅们此刻有点慌乱。
诚然,这些大师们能出现在高元海的府里,那定然都是各寺的负责人,而在这个世道,想要做和尚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想当正式的和尚,得通过经典的考核,佛家的几个经典也被正式列为与汉朝考核的五经同等的地位,要做他们这样的大事,至少对所有经典都做到熟悉。
故而,在座的基本都是熟悉经典,无论是释道儒都能贯通的大家。
可知道经典会辩论是一回事,将经典拿来治国又是一回事。
这些人虽然平时里喋喋不休,说起天下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事,他们心里还是非常清楚的。
听到高元海这开头起的如此高,他们当即就变得清醒。
他们跟高元海不同,可没有一个当皇帝的亲戚,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大多人都是靠拼,故而也没那么愚蠢。
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倘若高元海要他们帮助去对付大将军,那他们明日就得结伴跑路了。
高元海忽开口说道:“我认为,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都是因为礼法不合天道!”
大师们一愣,纷纷皱起了眉头。
高元海认真的说道:“当下,大齐杀生者太多,吃肉者太多,好酒者太多,好色者太多,故而滋生诸多孽障,方才有了如今的情况。”
“我想上奏庙堂,请求往后的祭祀都不以血食,祭祀先人也只以素。”
“禁止天下屠宰行业,禁止天下酤酒行业,禁止淫乱取乐!”
高元海再次看向了大师们,“诸君以为呢?”
大师们看了看摆在面前的那些肉,又看了看正在为高元海倒酒的美人。
他们沉默了片刻。
说起来,这真的不是高元海第一次提出这些观念来。
在高演刚上位的时候,他上书请求祭祀先祖勿要用血食,高演就罢免了他的领军将军,让他回邺城,而后他就服侍高湛上位,高湛上位之后,他再次如此上奏。
而后在小皇帝上位后,他更是直接劝谏小皇帝禁止屠宰和吃酒。
高元海就是如此好佛。
他看不得有人杀生,更是厌恶他人吃酒,好美色。
至于他本人,‘纵酒肆情,广纳姬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这才是真正有大齐风范的宗室王。
大师们此刻有些茫然,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表示支持高元海的行为。
大师们一一支持,也不忘记吹捧高元海的菩萨心肠,高元海哈哈大笑,连着吃了好多酒,掐的两个美人都尖叫了起来。
高元海看着面前这些大师们,脸上满是得意。
就在大师们彼此吹嘘着身上的袈裟,开始享用美食和酒水的时候,昭玄寺的大统起身,靠近了高元海,坐在了他的身边。
这位大统唤作法元,年纪不大,却是高元海的挚友之一,帮着他来操控昭玄寺,统领天下法事。
这位和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对佛法的理解也不算高深,唯一出奇的就是他的相貌极好。
他看了看庆贺的众人,又看向了高元海,低声说道:“主公,当下并非是施行这些佛礼的时候,邺城危在旦夕,不可不防!”
高元海轻轻吃了一口酒,“我知道!”
“胡长仁是怎么死的?摔死?呵,大齐摔死的人可不少,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是领着众人,逃走了,逃去晋阳了,是要将邺城丢给大将军啊。”
高元海笑呵呵的说着。
法元惊呆了,他赶忙问道:“主公既然都知道,为何还要留在邺城呢?应当一同离开啊!”
“你懂什么?”
“晋阳能是什么好去处?他们还真以为去了晋阳就能脱离苦海了?段韶便是能为了陛下跟刘桃子兵刃相见的大忠臣??放屁!”
高元海不屑的说道:“他们那是自投罗网,丢了邺城,直接丢了名分,在晋阳,提心吊胆,指不定哪天就被卖了。”
“还不如留在邺城呢!”
法元不解,“那若是大将军的人马到了,我们怎么办呢?”
高元海重重的将酒盏摔在案上,瞥了他一眼,“怕什么?!”
“我投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