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630节

  北面的胡人什么时候来?

  便是跟着你们这帮狗日的一起被杀了都值得!

  江面上的船只越来越多,最初还只是些得道高僧,后来便是大族贤良,这些大族贤良,倒是跟得道高僧不同,除却少数几个带着官职跑过来的,算是有些名气,得到了陈顼的看重,其余众人,就享受不到得道高僧的待遇了。

  好在,这帮人并非是空手来的,许多人都带来了钱财和书籍。

  除却那些因为官职高而被陈顼直接拉走的,其余都要自己来想办法,首先就是去拜见当地的大族。

  江东大族,大多排外。

  尤其是在衣冠南渡之后,当下陈国的这些大族们,一直都蔑视北朝的大族他们认为,真正的大族早就保留着正统的衣冠来到了南边,留在北面的只是一群跟着胡人顶替上来的冒牌货,假大族而已。

  那帮人各个都自称是什么弘农杨,什么渤海高,什么赵郡李。

  可仔细追问其先祖,绝大多数都是六镇的余孽,不是养马的就是砍头的。

  纵不是六镇余孽,也跟那所谓的大族扯不上半点关系,也就他们自己认可。

  但是吧,若是愿意拿出礼物来结交,表示友好,愿意低头,那他们还是愿意给些颜面的,允许他们留下来讨口饭吃,一同来操办正事。

  最后一批到来的天生贵人。

  这帮人有的姓高,有的姓娄,实打实的北胡,可这些胡人到达南边之后,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刁难,反而大多都成为了陈顼的宾客。

  陈顼对这些人同样看重,觉得他们的身份会对将来的事情有帮助。

  这个时代,各国收留对方的宗室和贵族,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陈顼就放下了手上的其他事,开始专心跟这帮越来越多的北边大善人们打交道。

  ps:献祭一本书,《虎贲郎》,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啊

第412章 无险可守

  烈日高照。

  光秃秃的官道之上,看不到任何的遮拦。

  有千余人,大多光着脚,身上绑着绳索,以五人为一队,踉踉跄跄的走在路上。

  他们衣衫褴褛,身上许多血痕,路上留下了一道漫长的血迹。

  有骑士纵马从他们两旁冲过。

  “快点!!快点!!”

  “啪~~”

  骑士手里的马鞭抽出个破空响,这帮人用出了吃奶的力气,继续前进,不敢表现出半点怠慢来。

  有几个官吏骑着马,跟在他们的身边。

  这伙囚徒的模样千奇百怪,有的是僧人模样,有的是大族模样,也有的是胡人模样,各不相同,百花齐放。

  就看到有个年长些的,走了几步,忽然倒下,连带着他前后的几个人,也险些被拽倒。

  几个骑士发现了这里的情况,纵马冲过来,大声吼叫,吼着吼着,马鞭忽落在那人的身上,原本无力的人,此刻却是迅速跳起身来,迅速恢复了正常。

  那人头被打破,血液就这么流淌下来,也没有人在意。

  随行的小吏眼里闪过了些不忍。

  他看向了一旁正与众人谈笑风生的押官。

  “王公.是不是要稍微约束下士卒?”

  “我看那人年长,胡须花白,岂能如此虐打?”

  小官打破了众人的交谈,那押官缓缓看向他,押官明显要比小吏年长很多,胡须之中同样夹杂些灰白。

  “你觉得他可怜?”

  “确实可怜。”

  押官咧嘴笑了起来,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他盯着那个老头看了许久,而后笑着说道:“这厮过去在大圣颂寺出家,干的是长生库的买卖。”

  小吏疑惑不解。

  “什么叫长生库?”

  “哦,就是利钱,放利钱。”

  官员认真的解释了起来,“他们啊,就专门哄骗那些信徒,让他们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找自己,说自己愿意为他们借钱,让他们去做事。”

  “而后,他们让人拿东西来做抵押。”

  “衣服,土地,房屋,儿女,发妻.甚至是自己。”

  官员眯着双眼,“这钱借出去之后,每过一天,便会涨一点点,看起来不多,但是架不住积累啊,如此过上十天半个月,嘿,借的钱且不说,抵押的东西也没了,自己全家都要搭进去。”

  “钻营合同,勾结官吏,拒绝还钱,抢占抵押还有跟着官吏一同演戏的,充当好人,却是作恶多端,丧尽天良。”

  小吏惊了下,没敢接话。

  押官再次狞笑了起来,“所以说啊,这都是他们活该。”

  “打死了也不要紧,就这些人,也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咎由自取,我这纵容士卒们鞭打几下,这都算是行善积德嘞!”

  小吏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您说的很对,但是大汉自有律法,律法规定不许打杀押送的囚徒,除非是他们造反或者抗拒逃离他们已经遭受了判决,我们不能再进行第二次的判决.”

  小吏开始背诵诸多的法令。

  押官抿了抿嘴,眼里闪过些无奈,对远处叫道:“收敛些!!勿要打杀了,否则要触犯律法嘞!”

  说完,他也不理会这小子,继续跟身边的同僚们谈天说地。

  小吏又纵马去往了前方查看。

  等到这小吏走远了,周围几个老家伙们才忍不住说道:“陛下什么都好,就是这新招的人不太讲规矩,整日说什么律法条令之类的,一点都不知道尊卑。”

  “一开口就是律学室出身,要弄他吧,还不好弄,一封书信送到他老师手里,你就得完蛋。”

  “这上律学室的都是什么人啊?此政不善!”

  押官顿时变脸,“你说什么?律学室如何?怎么就不善了?”

  方开口这人顿时困惑,不知如何言语,身边有人低声给他说了几句,他恍然大悟。

  “哦,哦,原来您家公子也上过律学室啊我不是说律学室的都不好,就是部分人,太爱说教,咳”

  押官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

  那老军官多少有些不明白,他问道:“不过,王公啊,以你的身份,给你家孩子请几个老师也不难吧,怎么会送他去律学室呢?那不是做吏吗?”

  押官瞪了他一眼。

  “你这老匹夫懂个什么?”

  “还看不起律学室?我可告诉你,上一年取士,有许多律学室的考上了都在地方上当官嘞,这次八州官员,好几个县令都他妈的是从律学室出来的。”

  “往后啊,律学出来的官肯定越来越多,再过二十年,保不准庙堂里都是他们的人!”

  “你说我送我儿子进去做什么?往后他在地方当了官,那些上司都是他的同学,日子岂不是好过了许多?”

  老军官恍然大悟。

  “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呢?等回去之后,我也让我儿子进律学室!”

  听到他的话,其余几个军官哈哈大笑。

  “宿六斤!你可算了吧!”

  “就你那儿子,二十多了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还去律学室?让他安心在兖州军当差,好好磨练箭术,争取早立军功,说不得往后还能有更大出路,这治学什么的,千万可别说了。”

  众人有说有笑,如此又走了一天多的道路。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山口。

  早有官员领着士卒们在此处等候着。

  此处靠近灵山,乃是濮阳县的一处重要矿场。

  南边的铁矿并没有北面那么多,也不如北面那么好开采,但是,也并非是什么都没有,就像这中原的濮阳周围还是有一定规模的铁矿的。

  这里也是河南地为数不多的过去齐国所设立铁官的地区。

  他们将押送而来的囚犯们交接给了对方,在对方查明了这些囚犯的身份,签字画押之后,这些负责押送的官员们方才离开。

  而新上任的铁官就要负责来安置这些人了。

  中原各地的官员们还不曾全部赴任,依旧是有着许多空缺,此处的铁官倒是先凑齐了。

  毕竟这治理中原是需要大量的工具的。

  尽管河北的工具和应急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送往河南地,但是这新得的八州可一点都不小,况且需要的物资也很多,还需要本地也稍微发力。

  尤其是这些工具,在如今这个河南地,比起成效较慢的农桑业,制造业和商业显然更有利。

  铁官已经招募了许多的无业人员,让他们在铁矿从事劳作,当然,他们的工作时间或者住所等诸多方面,跟这些来服役的囚犯还是不一样的。

  当初就有官员上奏,希望能多招募人员来从事铁矿工作。

  而在河南地,这提议终于派上了用场。

  官府可以临时的进行救济,但是不能一直都救济,得给人找个事来干,这制造业就成为了当下最适合做的事情。

  像那洛州刺史源彪,就通过了雇佣民夫来修建道路,修复交通的方式来给无产者找事干,在兖州这边地区,官府则是通过铁矿来安置百姓,可谓是一劳多得。

  铁官吩咐左右的军士们盯紧了这些新来的囚犯,勿要出现什么乱事。

  而后,他就去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这些囚犯们被士卒们押解着送往临时的住所。

  这些人过去都是高高在上。

  他们有的是地方豪族,有的则是寺庙高僧,有的天生贵人。

  但是如今,他们却都是阶下之囚。

  这些人甚至还算是好的,有那种作恶多端的,压根就不可能活着来到这里做事,早就被砍头了,一片一片的死。

首节 上一节 630/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