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629节

  袁宪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北胡窃据江山,妄称汉国,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将这些胡贼都驱赶出去!”

  高僧闻言,顿时落泪。

  他擦拭着双眼,“听到将军这句话,我死而无憾。”

  “那帮妖魔,进了城后,就开始胡乱杀人,他们纵火焚烧寺庙,杀害僧侣,推倒佛像,宅院里数万善信,都被他们抓了去!”

  “我有弟子八百人,仅有一百多人跟着我侥幸生还,其余人都死在了这些妖魔的手里。”

  “经书都不能保全。”

  “若不是为了这些弟子,我是不愿意逃离的。”

  高僧说起自己在北方所经历的磨难。

  在释家崛起之后,无论南北,佛门大兴,皈依者数不胜数,他们也一直都在中原过着很好的日子,直到那些妖魔闯进了中原,开始对他们这些良善人家下手。

  过去跟他们有交情的良善人家,死的死,跑的跑,而他们这些遁入空门之人,最后也是放下了堆积着金山银山的空门逃离。

  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磨难,想起刘桃子等人所带给他们的折磨,高僧就忍不住颤抖起来。

  好在,他们还是有活路的。

  在刘桃子大举进攻中原的时候,这些人便开始往南边跑,两淮之地,聚集了无数逃难而来的得道高僧,大族贤良,天生贵人。

  这些人的数量极多,似乎整个中原的好人都跑到了两淮。

  两淮这里倒是开始为难,不知道要怎么办。

  都督淳于量急忙将这些消息往后禀告,上书建康,询问皇帝的意见。

  陈顼当即下令,让淳于量将这些大善人们给送到建康来。

  这第一批送的就是得道高僧团体。

  陈顼对这件事非常的看重,让侍中亲自去迎接,给足了面子。

  听着老僧讲述着苦难,袁宪听的很是认真,时不时点头附和,跟着骂了一句。

  马车就这么迅速靠近了城池。

  袁宪终于等到了插嘴的机会,他清了清嗓子,“陛下对诸位很是看重。”

  “他下令,但凡是南渡的高僧,所司供给不可短缺.”

  “陛下仁慈!”

  袁宪又说道:“不过,陛下也希望诸位能为安定天下之事而效力。”

  “当下北胡逞凶,占据中原,弄得人心惶惶,若是你们愿意相助,助我家陛下降妖伏魔,驱赶胡人,那是再好不过。”

  高僧急忙说道:“请您吩咐,我该怎么做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你们到达南边之后,能派遣子弟们到达各地开设法会,讲述经典,当然,讲述的时候若是能多讲讲胡人的恶行,讲一讲陛下的圣明,那是最好不过.”

  袁宪的眼神闪烁着,高僧瞬间明白了。

  他一脸严肃的说道:“这便是袁公要吩咐我去做的事情吗?”

  “这种事情,难道还需要您来吩咐吗?北胡的恶行,谁人不知?陛下的仁德,谁人不晓?就是您不吩咐我们也一定会这么做的。”

  袁宪这才笑了起来,他点着头,“好!您说的很有道理!”

  袁宪带着这群高僧们进了城,但是最后却只有十几个最有名的僧人得到拜见陈顼的机会。

  当他们被带到皇宫大殿,跟陈顼相见的时候,他们惊喜的发现,陈顼一身佛门之人的打扮。

  在众人跪拜的时候,他甚至回了个佛礼。

  他热情的邀请众人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没有跟他们说什么北边的事,却是跟他们说起了佛理。

  “菩萨戒弟子皇帝稽首”

  “如来付嘱必俟仁王,般若兴隆期于圣运,弟子纂承洪绪思弘大业,愿此法门遍诸幽显.”

  陈顼在佛理上的研究也颇为深厚,深得家传。

  这几个高僧更是欢喜,在心里将此人与北面那个胡人进行了对比,而后便不断的摇头,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个只会杀人的妖魔,哪里能跟这种圣人皇帝相提并论?

  他们就这么聚在一起,谈论了整整一个时辰,而后才分别。

  陈顼让袁宪安排好这些人的定居吃喝等事。

  在他们之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大善人们从北边跑过来。

  袁宪将这些人安置在了建康附近,他们在此处专门修建了一座寺庙,用以安排这些北边来的高僧们。

  这些高僧们也是不忘记陈顼的恩德,想尽办法来进行报答。

  他们到达南边之后,先是去拜见各路的重臣大族们,跟他们讲述北面的恐怖场景。

  在他们的言语之中北面早已被一群血腥的吃人妖魔所占据,刘桃子和他麾下的众人,都变成了吃人,嗜杀,青面獠牙的形象。

  别的事情他们不在行,但是编造故事和讲述故事的能力是一流的。

  在跟当地大族熟悉之后,他们又开始在各地设立法会,继续自己的舆论宣传。

  北面十室九空,人吃人,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的鲜卑屠夫们骑着血色的马满大街的杀人。

  没有伦理,没有道德,还有许多肮脏污秽的言语评价。

  总之,这些形容放在还在草原时的鲜卑人身上都显得过分。

  相反的,陈国以及上下的众人是被吹上了天,尤其是皇帝,各种赞美之词一同出现,这些形容词放在古代的三皇五帝身上都显得过分。

  在忙着兼职工作的时候,他们当然也没有忘记本职的工作。

  “上吏,不行啊!”

  “真的不行啊!”

  一处耕地边的小茅屋内,一个男人挡在小吏的面前,眼里满是惊恐。

  “这二十亩耕地,都是我家传的耕地啊,岂能就这么卖掉?”

  此刻,一个脸色阴沉的小吏站在他的面前,身后跟着几个士卒,还有一个肥头大耳的僧人站着老远的位置,他为人最善,最是见不得这般痛苦的事情,因此就闭上了双眼,低声念着什么。

  小吏的脸上闪过些不屑,他将男人抓起来,那阴冷的眼神就这么刺在对方的身上。

  “给你说了,当下官署要在青石口修建寺庙,你这耕地,不是卖给我们的,是献给菩萨的!你知道吗?”

  “这是我们在帮你行善积德呢!”

  “多难得的机会啊?”

  “献给菩萨,菩萨就记住了你的好,说不定下辈子,你就不是黔首了,也能跟我一样当个吏。”

  小吏一把推开了男人。

  “带着你的妻子,快些离开吧。”

  男人满脸的绝望,“可我们要怎么活呢?已是春种了,我们没有耕地,您要花三百钱买我这三十亩耕地这钱让我们一家人怎么去活?”

  小吏的脸色愈发的凶狠。

  “怎么?你敢违抗诏令是吧?”

  “你知道这是什么罪行?这可是陛下亲自下的诏令,要求各地执行,谁都不许耽误!!”

  “你这厮要是再不滚蛋,我就以违抗诏令的罪将你抓起来,这是诛族的!”

  听着小吏的训斥,男人顿时哭了起来。

  小吏愈发的生气,他看了看左右的两个军士,那两个军士迅速上前,抓住男人,男人惊慌失措,“我走!我现在就走!我马上就走!”

  “且慢!”

  有人打断了这惨烈的状况。

  小吏一愣,转过头来,却是看到那个一直都不曾开口的僧人,他此刻一脸慈悲的站在了众人的身边,小吏看到他,神色一变,方才的阴沉和冷酷全部消失不见,腰即刻弯曲下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大师,您有什么要吩咐的?”

  僧侣看向了男人,长叹了一声。

  “我佛慈悲,见不得如此事情。”

  “只是,这安置诸僧,乃是陛下诏令,纵是出家之人,也不敢违抗诏令。”

  “这样吧,我们修建寺庙之后,还缺几个善信来做些杂事,帮着耕耘土地,做些农活你勿要惧怕,往后,就跟我们做事吧,饭菜肯定少不了你的,不会让你家里人饿死。”

  男人像是抓住了什么活命稻草,急忙跪在地上,再三拜谢,擦拭着眼泪。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高僧的眼神饶过他,落在了远处他那满脸惊惧的家里人。

  “嗯,你这家里人也勿要闲着,都可以去帮闲做事,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小吏自然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当即就催促那男人,取出地契,盖了印,按了押,从此这耕地就不再属于男人了,小吏甚至还从给他的钱里取走了自己的辛苦费,这也是当今的一贯做法,小吏自然是不能白白跑腿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抽一部分给自己,但是这个比例往往都控制的很好,不多也不少。

  僧侣则是又安慰了几句,而后吩咐男人一切如故,且继续耕耘就是了。

  忙完了正事,僧人跟着那些人走向了下一个准备行善积德的家庭。

  男人呆呆的愣在原地,直到他们都走远了,眼里这才敢闪过些愤恨来。

  女人小心翼翼的走上前,查看丈夫身上有没有伤,确定自家男人没有受伤,这才放心。

  她忍不住问道:“要不,先去问问族中老者?”

  “呵,若是没有族老点头,他们就这几个人还敢强闯吗?”

  “这肯定是告知了族老的。”

  “就这三百钱,地没了,还得与人为奴.”

  男人只是盯着他们离开的方向,这些被迫行善积德的人家,其实也并没有食肉者所想象的那么愚蠢。

  他们只是没读过书而已,并不是脑子有问题。

  这其中的事情和道理,他们也能看的清楚,只是,却不敢多说。

  自己势单力薄,除了求饶和低头,还能做什么呢?

  女人却没有自家男人所想的那么多,这些年里,日子不是很好过,只要能有口吃的,让家里人活下去,就没有别的什么奢望了,至于是自家土地还是为人耕作,只要能吃饱肚子,也就没什么干系了。

  男人失魂落魄的坐在了门口的台阶上,生着闷气。

首节 上一节 629/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